我的2020 年度播客盤點:10 個值得追更的中文欄目

2020-12-25 網易

2020-12-24 11:50:27 來源: 迷說

舉報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本月初,蘋果播客發布了一年一度的最佳播客榜單,這次除了中國大陸區的榜單之外,也首度公布了臺灣區的榜單,看來蘋果播客亞洲區的編輯也感受到了臺灣播客的洶湧潮水,不敢再忽視它們的影響力。

  蘋果播客的編輯主要依靠多維度的數據來評出最佳播客,而作為一個播客愛好者,我聽了足夠多的中文播客,根據個人的趣味和喜好列出了自己的最佳榜單。我不想只推薦單個播客,而是更具體一點,分享優秀中文播客的優質欄目(我發現中文播客特別是臺灣的超喜歡推出各種新欄目,不同的欄目和集數夾雜常常讓人眼花繚亂 XD)。

  這些欄目大多保持著高頻率高質量的更新,涉及到新聞媒體、文藝、體育、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每一集節目都在積極地回應著這個時代正在發生的事情,大到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美國總統大選對美國國內政治和國際局勢的影響,小到一本新漫畫的出版、一位美食外賣員的故事,幫助我們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

  最佳中文播客欄目

  

  「鏡相人間」在10 月上和下都已經推薦過單集,這裡不多贅述。作為一檔入選了「卓越新聞獎」的節目,它的製作水準自不必說,每一位分享人物報導採訪內幕的記者都是非常優秀的寫作者,她們優秀的文字報導為這個欄目奠定了基礎,再加上生動地講述,使得每一個故事都足夠吸引人。

  目前已經發布了 38 集節目,仍在持續更新中。

  

  「大人看漫畫」曾在11 月上推薦過單集,這是一檔分享漫畫行業幕後的欄目,由資深記者及漫畫編輯陳怡靜主持。對於大陸讀者來說,更了解的是日漫,這幾年也颳起了國漫復興的潮流,其實臺漫也在快速發展中,並逐漸在世界漫畫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除了老牌的《烏龍院》之外,更多元更具特色的臺漫在優秀創作者的努力以及漫畫出版社和漫畫獎項的支持和鼓勵下湧現。

  目前已經發布了 7 集節目,仍在持續更新中。

  

  相比「大人看漫畫」的行業向和訪談形式,「鮑鮑看漫畫」偏向於主持人對漫畫的個人化解讀。大偉鮑魚在節目中細數「當羅浮宮預見漫畫」的系列作品,不僅欣賞優秀的臺漫作品、介紹臺灣漫畫家,也非常細緻地分章節解讀歐洲的圖像小說《無知者》和回憶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的漫畫,打開了漫畫新世界。建議配合「大人看漫畫」一起聽。

  目前已經發布了 24 集節目,介紹了 17 部漫畫 / 圖像小說,仍在持續更新中。

  

  「即時議題」是一檔簡要討論即時新聞的欄目,每集節目在 15 分鐘以內,圍繞一個當前發生的新聞話題展開有關媒體素養和媒體報導準則的探討,例如媒體報導中隱含的性別歧視,媒體的自律機制,媒體如何報導自殺案件等等,從而起到對媒體的監督和指引,也有助於提高聽眾的媒體素養。

  目前已經發布了 9 集節目,仍在持續更新中。

  

  「重磅一頁書」是一檔說書的欄目,每集節目由兩位編輯搭檔主持,他們會挑選一本臺灣還沒有翻譯出版的外文書籍(一般為來自英美日三國的圖書),類型包括虛構文學、調查報導、回憶錄、社科專著和圖像小說,在 1-2 小時中用兩人聊天的方式來介紹書的大概內容和重要情節,以及相關的社會歷史背景和人物。主持人時而嚴肅時而搞笑,這種說書的方式非常吸引人,聽完之後一定會想看一看節目中分享的書。

  目前已經發布了 10 集節目,仍在持續更新中。

  

  「春日迷你季」是《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第三季和第四季節目之間的間隔季,節目時長較短,通常是常規節目的一半,而且訪問的嘉賓也和往常不同,來的都是馬力歐在關鍵評論網的同事們。他們各自深耕不同的領域,做體育報導的來聊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做深度報導的來分享採訪報導的見聞和感慨,也有財經、科技、影視、金融的同事,最直觀的作用就是讓讀者更加了解除了關鍵評論網旗下的子平臺的發展歷程和所做的事情。

  目前已完結,共發布了 10 集節目。

  

  「15 天 30 隊」是 NBA 主題的中文播客中唯一一個對新賽季所有 30 支球隊進行盤點和展望的欄目。三位主持人在有全職工作的情況下維持了高效日更,每天分享兩隻球隊,盤點休賽季球隊的人員操作,預測新賽季的陣容和戰績,聊聊不同球隊的看點和瘋狂猜想。後來還加上了球隊所在城市的「城市印象」環節,在美國長期工作和生活的三位主持人對很多城市都有所了解,他們各自分享了去不同城市生活和旅行時的體驗,幽默而有趣。

  目前已經發布了 14 集節目,分享了 28 支球隊,還有 1 集待更新。

  

  「美國大選旁觀者」是從美國大選前 90 多天就開始更新的特別欄目,邀請眾多(駐美)媒體人,觀察和記錄大選前後美國社會發生了什麼,美國政治局勢的變化,拜登和特郎普的選情差距,美國的亞裔和華人在大選中扮演的角色等等。在日益惡化的中文媒體環境中,它提供了寶貴的專業的第一手的觀察。

  目前已經發布了 8 集節目。

  

  《樂夏》第二季是今年下半年最受關注的綜藝節目之一,?諸多播客都加入了評論《樂夏》的潮流中,「樂夏超級碰瓷」是其中的佼佼者,從節目開播到落幕,幾位有音樂行業背景的主持人和嘉賓點評了每一集節目中樂隊、超級樂迷和專業評審的表現,毫不掩飾地展現自己在音樂上的喜好,既對節目組尊重樂隊的地方表示認可,也直斥節目組在規則設置和後期製作上的不合理,而且不局限於對節目、對獨立音樂的討論,更衍射到對性別議題和社會結構的探討。他們不追求所謂的客觀,從而最大程度地展現了他們真實的一面,愛憎分明又具有自我反思的意識。

  目前已完結,共發布了 15 集節目。

  

  新冠疫情是籠罩整個 2020 年的世界性議題,在疫情爆發後,「疫情中的公司們」迅速從擅長的商業報導的角度切入了疫情產生的巨大影響的調查中。該欄目記錄了網際網路公司、創新學校、時尚潮流公司和網紅等機構或個人在疫情中經歷的挑戰和面對的機遇,這些創業者們面對疫情的巨大衝擊,扛住壓力力所能及地實踐企業的社會責任,這些具體的案例呈現了疫情對部分行業的影響,豐富了我們對疫情對人類社會帶來的深遠影響的認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文播客2020:新興文化升溫,QQ音樂打造「聽場景」的新宇宙
    但與往年不同的是,2020年,很多人的年終盤點中,突然多出了一個類目——播客。甚至,在豆瓣上都出現了一個新tag,叫「2020我的播客總結」。同時,播客創作者們也加入了年終復盤陣營。「隨機波動」召開年度論壇,以「用聲音重建附近性」為題,對2020年的社科議題做階段性總結和延伸;「路人抓馬」則從2020下半場開聊,為半年前立的flag交作業。無論是來自用戶的播客節目推薦,還是大廠們相繼推出的播客產品,市場內外的一系列動作都在顯示,播客,這個因表達而生的音頻類目,即將要在中文網際網路裡迎接它美妙的未來。
  • 荔枝正式推出「荔枝播客」App 打造專業中文播客平臺
    1月6日,音頻平臺荔枝(NASDAQ:LIZI)正式對外公布上線了一款名叫「荔枝播客」的中文播客App產品。荔枝播客內部人士透露,早在2020年底,荔枝播客App就已經在部分主播和用戶間進行了多輪內測,並不斷改良、升級,最終在新年第一天在各大應用市場正式發布「1.0」版本。
  • 荔枝正式推出「荔枝播客」App ,打造專業中文播客平臺
    1 月 6 日,音頻平臺荔枝(NASDAQ:LIZI)正式對外公布上線了一款名叫「荔枝播客」的中文播客 App 產品。早在 2020 年底,荔枝播客 App 就已經在部分主播和用戶間進行了多輪內測,並不斷改良、升級,最終在新年第一天在各大應用市場正式發布「1.0」版本。
  • 2020的「小眾」播客能否迎來2021的「大眾」狂歡
    誠然,輕簡快的娛樂方式更符合如今快節奏、碎片化的時間場景,也更容易在信息大爆炸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觸達到用戶。但太過千篇一律的「快餐」娛樂總歸有些審美疲勞,「長」娛樂勢頹但並未銷聲匿跡。有人依然在幾個小時的電影世界中回味著庫布裡克;有人喜歡沉下時間去欣賞一場莎士比亞的話劇表演,也有人每晚放開思緒,守著一個「播客」入眠。
  • 中文播客迷思:小眾烏託邦還是新的流量窪地?
    「做播客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要自己建網站、剪輯、上傳音頻、添加RSS連結」,現在夢妮和她的搭檔有了 200 多個訂閱,她說自己「高興得要死」。每天都會有像夢妮一樣的年輕人,加入到播客主播的行列。根據播客搜尋引擎Listen Notes的統計數據,截至 2020 年 5 月,中文播客的數量已超過 1 萬個;僅四月份,平均每天就新增超過 10 檔中文播客。
  • 中文深度報導播客,有哪些值得聽?
    原創 陳恆一 全球深度報導網 收錄於話題#播客1個過去一年,中文播客迎來了飛速成長,新聞機構和經驗豐富的媒體人推出新聞類播客漸漸成為一種趨勢。內地財經媒體《財新》在2019年和2020年連續推出了兩季調查報導類播客節目,講述報導背後的調查路徑、故事細節和現場情景;而臺灣地區的多家媒體也將播客作為接觸讀者的新渠道,用聲音分享深度報導的幕後故事,《關鍵評論網》、《轉角國際》和《鏡傳媒》這三家媒體平臺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中文播客矩陣。本文從這些中文播客中,挑選出了七個以深度調查報導作為切入的節目,一起聽聽那些優秀的深度報導是如何誕生的吧!
  • 中文播客2020:還是那個小眾烏託邦
    但就算是小宇宙這樣的新平臺,仍然使用去中心化、通過RSS分發的方式,讓播客在媒介形態不斷變化的網際網路裡仍舊保留著最初的模樣。不論受眾還是內容層面看,目前的中文播客還更像是一個小眾烏託邦。也正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到現在,也沒有人能講清楚到底中文播客的聽眾有多少,猶如一個黑箱。
  • 中文播客迷思:小眾烏託邦還是新的流量窪地? | 風眼觀察
    「做播客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要自己建網站、剪輯、上傳音頻、添加RSS連結」,現在夢妮和她的搭檔有了200多個訂閱,她說自己「高興得要死」。每天都會有像夢妮一樣的年輕人,加入到播客主播的行列。根據播客搜尋引擎Listen Notes的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5月,中文播客的數量已超過1萬個;僅四月份,平均每天就新增超過10檔中文播客。
  • 中文播客,到底何時才能火起來?
    根據PodFest China發布的《 2020 中文播客聽眾與消費調研》,中文播客用戶主力來自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且近九成用戶學歷在本科以上。2016 年,他和馮廣健創辦了中文播客「日談公園」。從 2016 到 2019 年,「日談公園」連續四年被蘋果評為「年度最佳播客」。他們也是國內首個獲得機構投資的播客。像「日談公園」一樣在金字塔尖的中文播客屈指可數。在國內,播客仍被許多媒體和業內人士定義為小眾領域,更流行的概念是「音頻」。
  • 中文播客在2021年要火了嗎
    看起來,中文播客要火了。2020年,比較明顯的變化是不少新的播客節目出現。而平臺方面,2021年初最先打響播客賽道第一槍的是荔枝旗下的獨立應用「荔枝播客」。回顧2020年,也出現了小宇宙這種專注於播客內容的 App、快手推出皮艇App。
  • 反光鏡|從熱愛到生意,中文播客走出「隱秘角落」
    美國播客的大熱,外加獨立播客平臺小宇宙的橫空出世,讓播客這個在早在十幾年前就出現在國內的「古早物種」在2020年突然有了燎原之勢——不僅是傳統音頻平臺,連網易雲、QQ音樂、快手都紛紛入場,百度也將於近期推出獨立的播客App。播客搜尋引擎ListenNotes的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中國大陸播客的數量為16448個。
  • 日常訂閱的播客(中文/英文)
    上個周末將「窄播時代」系列回聽了一遍,「窄播時代」是講播客主題的系列節目共4期,用播客這種媒介來探索這種媒介本身,探討了什麼是播客,播客和行業的發展現狀,播客的使用工具和感想。強烈建議播客愛好者可以聽聽「窄播時代」系列,它會幫助建立對播客更系統的認識。
  • 小宇宙負責人kyth:中文播客的價值被低估了
    來源:小宇宙播客2020年10月31日,小宇宙App負責人、即刻產品負責人kyth,在第三屆PodFest China年會上,分享了小宇宙App的緣起,一年來做了什麼,以及小宇宙將來還會為主播做什麼。以下是他本次分享的全文和現場PPT。大家好,我是kyth。
  • 他們不是在獨樂樂,中文播客的「少數派報告」
    這是很正常的事兒,聽眾習慣一成不變,當然可以那樣說,但是你真正一成不變,觀眾覺得聽膩了的時候,他們不會說我聽膩了,他們會直接取關,不再聽了。」波米說。《反派影評》馬上要走入第四個年頭,對於中文播客來說,這是個不短的時間,波米覺得行業僅有的變化是中文播客在增多,綜藝,就是要求我們內容自查的尺子也要更嚴。
  • 中文播客的進化之路 |YiMagazine
    這兩個元素準確定義了如今的播客行業:蘋果建立了播客最重要的播放平臺Podcasts,iPhone讓它變得流行;《Serial》則證明了播客可以是一件高質量、有商業價值的大眾文化產品。播客是英文「Podcast」的音譯,這個詞誕生於2004年,由「iPod」和「broadcast」兩個詞合併而成,當時還沒有iPhone。
  • 我為什麼推薦你聽播客?
    其實極客之選在 2020 年初疫情嚴重的時候,就給大家推薦過一些我們自己在聽的播客。它的陪伴作用正適合當時的緊張局勢,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播客行業的發展。不過直到現在當我定下這個選題時,身邊小夥伴依然會問:「播客真的有那麼多人聽嗎?」是的,這就是它的尷尬之處,已經習慣的人會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沒有接觸過的人就很難入門。
  • 中文播客何以走向春天?
    今年3月,一篇題為《RSS二十年》的文章點燃了中文播客的小火苗。這篇文章出自即刻的一名產品經理,明面寫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實際是為了即刻即將上線的中文播客產品做鋪墊。文章發布後兩周,這款名為小宇宙的中文播客平臺上線。
  • 觀點┃能讓你戒掉短視頻的,或許是播客
    搭上「知識付費」這列快車的音頻欄目的爆發式增長,與此同時,很多看起來「小眾」的播客,也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受眾。像《反派影評》《日談公園》《忽左忽右》等節目成為播客界的明星。《忽左忽右》剛誕生就被評為了蘋果年度最受歡迎新作,而去年,則被評為蘋果最佳播客。
  • 中文播客世界的打賞機制觀察
    文|若冰到2020年底,播客收聽平臺小宇宙上線已近10個月,其平臺上最高人氣的播客訂閱量已近六萬。播客內容的蓬勃生長吸引今年不少資本進入,這多少說明蟄伏多年的播客行業爬上了新的增長曲線。自由,常常是創意的前提,播客也不例外;在近年來興起的中文播客圈中,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有創意、個性的內容,而播客打賞也生發出許多好玩的觀察。那麼,如果主播接不到廣告的話,能靠粉絲打賞賺錢嗎?現在的中文播客打賞走到什麼程度了?現在播客打賞主要存在兩種形式,獨立型與平臺型。
  • 荔枝播客橫空出世 音頻戰事的下半場怎麼打
    1月6日,音頻平臺荔枝(NASDAQ:LIZI)正式對外公布上線了一款名叫「荔枝播客」的中文播客App產品。 荔枝播客內部人士透露,早在2020年底,荔枝播客App就已經在部分主播和用戶間進行了多輪內測,並不斷改良、升級,最終在新年第一天在各大應用市場正式發布「1.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