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收入靠母公司!小型物管企業佳源服務港股IPO有戲嗎?

2020-12-10 中國經濟網

儘管佳源服務營業收入增長較為平穩,但其80%主營業務收入要靠母公司資源。此外,該公司還存在毛利率低於同行、業務區域集中度過高的情況

《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

或許沒有人能想到,一個曾在皮革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資深人士,最後轉型進入物管領域,並花費500萬元就將一家物業管理公司收入囊中。

如今,這家名為佳源服務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佳源服務)物管公司已經開啟上市之路。站在它背後的,就是上市房企佳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佳源國際)及其掌舵人沈天晴。

為了加強運營能力、實現快速發展,此次上市,佳源服務計劃將募集資金投向收購有增長潛力的物業公司、豐富公司服務產品、智能化運營及內部管理系統三個項目,並留存一部分資金用於補充運營資金。

《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該公司招股書注意到,2017年—2019年(下稱報告期),佳源服務營業收入增長較為平穩,但其80%主營業務收入要靠母公司資源。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存在毛利率低於同行、業務區域集中度過高的情況。

母公司股價曾遭遇暴跌

佳源服務是一家向客戶提供全面組合服務的物業管理公司,包括物業管理服務(清潔、安保、園藝景觀及維修維護)、非業主增值服務(銷售管理服務、前期規劃及設計諮詢服務、交付前檢查服務、停車場協銷及協租服務等)、以及社區增值服務(家居服務、公共區域增值服務、停車場協租服務、向業主銷售雜貨)。

據招股書數據披露,報告期內,佳源服務營業收入逐年遞增且增速較快,分別為2.10億元、3.31億元和4.55億元,2018年及2019年較上一年增幅分別為57.89%和37.32%。同期,其淨利潤也在逐年增長,分別為0.18億元、0.35億元和0.5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65.4%。

但《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佳源服務有超80%的收入均來自其主營業務物業管理服務,而其絕大部分物業管理服務合同均與佳源地產品牌開發的物業有關。報告期內,來自該佳源國際的收入分別約佔公司物業管理服務總收入的96.30%、90.80%和74.40%。可見,佳源服務的業績增長几乎全部依賴母公司佳源國際開發的物業。

值得關注的是,長期「輸血」旗下物業公司的佳源國際2019年1月18日股價曾遭遇暴跌,公司市值一度蒸發近300億元。當時,市場對此的推測為佳源國際債務違約,公司資金現金流也存在一定問題,並傳出「佳源國際有3.5億美元債券當日到期」的言論。不過,也有人懷疑這是場有預謀的惡意做空。但不管是何原因,佳源國際的確損失慘重。

佳源服務2017年—2019年按業務劃分收入明細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超九成業務集中於長三角

除了依賴母公司,佳源服務營收還存在區域分布不均、過於集中在長三角的情況。

佳源服務總部位於浙江嘉興,業務根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報告期內,佳源服務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覆蓋的供物業管理業務面積佔總業務面積比例分別高達92.1%、92.6%和84.3%,收入佔比更是均超90%,分別為95.6%、93.3%和94.0%。

雖然,佳源服務已率先利用其在長三角地區的成功,實施全國擴張戰略並成功進軍國內其他地區,截至2019年12月31日,佳源服務的合約總建築面積約為0.39億平方米,已覆蓋中國38個城市和14個省份,共有141個在管項目,但其仍有84.3%的在管總建築面積集中在長三角地區。

佳源服務2017年—2019年按地理區域劃分物業管理服務總收入明細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毛利率低於同行

穩定增長的營業收入背後是佳源服務依賴母公司以及地域分布過於集中的情況。而在同樣逐年遞增的毛利率背後,則暗藏著月均收費不足行業百強的三分之二,並致使其毛利率低於同行的問題。

據招股書信息可知,報告期內,佳源服務毛利率呈平穩遞增態勢,分別為21.8%、23.8%和23.9%。

然而,《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資料發現,2019年24家物業管理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均值高出佳源服務毛利率近2個百分點,為25.78%。行業龍頭碧桂園服務(6098.HK)、雅生活服務(3319.HK)毛利率更是高達31.6%和36.7%。這或意味著佳源服務的毛利率在同業中並不具有較大優勢。

同時,報告期內,佳源服務平均物業管理費分別為每月每平方米1.05元、1.21元和1.32元。雖然收費在逐年增長,但2019年,物業服務百強企業每月每平方米平均物業管理費約為3.9元,其中,辦公樓、商業物業及醫院的單位收費更是高至6元—7元,公眾、學校及產業園物業為3元—4元,住宅物業雖略低,但每月每平米也有2.1元。

此外,業績快速增長的佳源服務還出現金融資產減值、所管理部分物業產生損失等現象。報告期內,其金融資產分別減值虧損0.06億元、0.08億元和0.05億元。

對此,佳源服務方面給出的解釋是,主要與公司物業管理服務的第三方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準備變動有關,即「在日常業務過程中,需要對與貿易有關的應收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的潛在壞帳,進行虧損撥備。」

不過有業內人士持不同看法,其認為佳源服務這部分虧損撥備,或與公司近幾年快速擴張、頻繁收購有關。

佳源服務2017年—2019年按業務劃分的毛利及毛利率詳情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來源:投資時報

相關焦點

  • 普漲風口已過,物管企業IPO估值兩極分化
    港股物管板塊2020年初至今股價指數周K物業股估值回調選擇在同一天登陸港交所,分別背靠華潤置地與佳源國際的兩家物業公司,所迎來的資本市場態度截然相反。華潤萬象生活日K有投資者在接受觀察者網採訪時認為,如今物管行業早已過了盲目打新階段,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規模較大一方更容易在頻繁的企業兼併中存活下來。且背靠大房企,未來增長空間更有保障,自然更容易受到資本青睞,這是導致上市企業估值呈現兩極分化的主因。
  • 「物管動態」小型物管企業搭末班車,禹佳生活喜上眉梢?
    來源:港股一圖解碼地產商禹洲集團(01628-HK)管理層在4個月前就有計劃分拆旗下物管板塊的禹佳生活服務(以下簡稱「禹佳生活」)跟隨潮流在香港上市。2020年即將過去,禹佳生活終於在12月11月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申請書,試圖搭上末班車。
  • 2020中國物管行業綜合實力排行榜
    可以說,「大物業」概念令上市物企頗為受益,前有碧桂園服務、綠城服務、保利物業等,而現在,排名前50的地產企業幾乎都在計劃分拆物業上市。業內人士表示,疫情成物業公司分水嶺,規模擴張下,品牌物管的優勢將會進一步體現。龍頭房企謀求物業資本化,可以預見,今後5至10年,行業兩極分化,強者愈強的效應也將會凸顯。
  • 方圓房服集團收購母公司優質資產,正式殺入物管賽道
    母公司方圓地產是國內百強房企,旗下僅有方圓房服一個上市平臺,在其成功轉入主板上市後,順勢將物管業務輸入進上市公司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相比較那些還在排隊IPO的物企,可謂是彎道超車。而此次收購對象方圓現代生活服務,是擁有國家一級資質的專業物業服務供應商,中國物業服務22強企業,目前合約面積1200萬平方米。
  • 佳源服務欲降低對關聯方依賴度,用上市募資的70%拓展第三方目標|物...
    對此,佳源服務強調要堅守住宅服務大本營、決心提升體系外的第三方佔比等。佳源服務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投資發展中心總經理牟立園表示:「目前物業市場的行業集中度現在並不高,在過往15年於不同地域運營的基礎之上,相信我們會發揮後發優勢。」七成收入來自母公司12月9日,佳源服務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 燁星集團:背靠大樹難乘涼丨物管IPO洞見②
    編 者 按: 疫情衝擊中的物管企業角色被重新審視,其內在價值開始被資本挖掘。那麼,這波提出IPO申請或者計劃分拆上市物業公司規模幾何,有哪些服務運營的特點?鳳凰網奇點商業推出《物管IPO洞見》系列報導策劃,全面解讀物管公司IPO背後的邏輯。
  • 「背無大樹難乘涼」,佳源服務上市遇冷
    這是一個只靠「爸爸」不行、「爸爸」沒實力大概率不行的行業。  12月9日,兩家物管公司同時掛牌上市,但市場給出了截然相反的反饋。  12月8日晚間,佳源服務暗盤收漲2%,報3.95港元,而此前暗盤開盤曾一度破發;同時,華潤萬象生活暗盤則大漲30.04%。  同時,兩隻股票發行結果亦有明顯差異:佳源服務在香港公開發售獲2.79倍認購,國際發售方面獲1.63倍認購;而華潤萬象生香港公開發售獲29.78倍認購,國際發售方面獲11.8倍認購。
  • 七成收入來自地產 擬赴港上市的佳源服務物業管理費收取率連滑
    2020年3月,佳源國際控股分拆旗下物業服務業務,成立佳源服務並計劃單獨上市。  佳源服務招股書顯示,佳源服務的七成收入來自母公司,即佳源地產。在業績紀錄期,佳源服務的大部分物業管理服務合約涉及由佳源地產品牌開發的物業。
  • 「背無大樹難乘涼」,佳源服務掛牌首日盤中一度破發
    12月8日晚間,佳源服務暗盤收漲2%,報3.95港元,而此前暗盤開盤曾一度破發;同時,華潤萬象生活暗盤則大漲30.04%。同時,兩隻股票發行結果亦有明顯差異:佳源服務在香港公開發售獲2.79倍認購,國際發售方面獲1.63倍認購;而華潤萬象生香港公開發售獲29.78倍認購,國際發售方面獲11.8倍認購。
  • 小型物企佳源服務在港上市,但難掩外拓困境
    記者| 陶婷前有恆大物業,今有華潤萬象生活,佳源服務夾在兩大巨頭中間,一同站上了資本市場的舞臺。最直接的是規模——截至今年6月末,佳源服務在管面積約2760萬平方米,合約面積約4030萬平方米,共154個在管項目。在目前的上市物企中,佳源服務的體量無疑位於中等偏下。不可避免,其收入水平規模也難有較大突破。
  • 高端商寫物管先鋒 轉戰港股的遠洋服務怎能缺席物業股大牛市?
    (原標題:高端商寫物管先鋒 轉戰港股的遠洋服務怎能缺席物業股大牛市?)1、該如何看待當下的物業股? 要說今年資本市場什麼板塊最吸睛,物業管理服務一定是重頭戲。
  • 萬億社區服務"蛋糕":大物管忙"跑馬圈地" 中小物管欲守住陣地
    越多用戶使用我們的平臺,越有價值的供應商服務才會進入,雙方才能夠形成良性互動。」獲取更多用戶,這是很多大型物管公司不斷向外擴張的原因之一,而大宗併購則是能夠快速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之一。彩生活是大宗併購的踐行者。
  • 物業企業高估值? 鎂刻圓桌對話濱江物業、新大正物業董事長...
    最後,新冠疫情的出現提升了社會對公共衛生健康的關注度,及人們對於物業增值服務的需求,使得物業管理這個板塊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對於增值服務,實際上在疫情之前,各物業管理公司就已經開始發展各類增值服務,如案場、工程、諮詢、家政、社區金融、零售等。這幾年百強企業的增值服務收入佔比都在不斷上升,且毛利率顯著高於傳統物業服務。
  • 新三板摘牌公司「遠洋億家」轉道港股遠洋服務收入高度依賴母公司
    遠洋服務通過於中國的多家附屬公司開展業務。遠洋服務的主要運營附屬公司包括遠洋億家及中遠酒店,該等附屬公司於往績記錄期間為集團貢獻可觀的收入及利潤。遠洋服務集團旗艦公司遠洋億家於1999年9月9日在中國成立,主要致力於為遠洋集團於北京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 鎂刻圓桌|物業企業憑什麼獲得高估值?
    李茂順:第一,行業短期增長有驅動,長期發展有空間。上市物業企業強勁的增長趨勢是高估值的主要原因。第二,物業企業輕資產模式,收入穩定,商業模式簡單清晰。這些收併購一方面能夠幫助物業管理公司實現在管面積的快速增長,並通過協同效應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收併購也能夠幫助這些企業接觸更多客戶,為業務延伸及拓展奠定基礎。本次疫情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物業管理行業分化。對小型物管企業來說,疫情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大,企業需要應對人工、防護物資成本的突然增加,而物管費的延遲繳納則會給經營帶來壓力。
  • IPO周報|甘李藥業上市五日連漲111%;藍月亮、清科創業遞交招股書
    永泰生物是「魏則西」事件後,中國首家拿到CFDA臨床試驗IND的細胞免疫治療企業;同時是中國首家完成了完整臨床前研究並完成申報的細胞免疫治療企業。財務數據方面,2018-2019年永泰生物收入分別為521.8萬元、288.8萬元,研發開支由2018年的3100萬增加至2019年的6200萬,虧損總額由3488.8萬元增至2019年的1.09億元。
  • 1手最高賺近2萬:港股打新也火爆、多股被熱炒 有券商提前關閉認購
    來源:證券時報網【大咖在線互動直播:牛市來了嗎?風格切換了嗎?】    海通荀玉根(金麒麟分析師)、華安饒曉鵬:均衡之道,在風格轉換中追求超額收益  牛市來了買什麼?|劉晨明(金麒麟分析師):大切換?港股打新也火爆,多股被熱炒,更有券商提前關閉認購!港股打新需要注意什麼2020年港股IPO不斷升溫,從生物科技到物管等新股,以及中概股回流都遭到市場搶購。今日7隻新股上市,有6隻首日上漲,歐康維視生物更是暴漲超150%。港股IPO掀高潮,7隻個股同日上市港股IPO在7月份再掀高潮,今日7隻新股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 融創服務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港股開戶來艾德證券新手享豪禮!
    而得益於融創中國的持續增長,融創服務快速崛起成為物業管理行業的頭部企業。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資料, 2019 年融創服務的整體增長率(按在管建築面積、合約建築面積、收入及利潤的平均年增長率計算)為94.1%,與 2019 年大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相比,排名第一。
  • 農夫山泉開啟港股IPO 母公司養生堂放出「雙響炮」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農夫山泉開啟港股IPO,母公司養生堂放出「雙響炮」屢次傳出上市消息的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農夫山泉」)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港股IPO之路正式開啟。對比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6.9%、7.1%、9.6%的平均盈利水平和全球軟飲料行業3.9%、7.6%、8.5%的平均盈利水平,農夫山泉的優勢很明顯。目前農夫山泉已覆蓋茶、咖啡、果汁、功能性、植物蛋白等多個飲品品類,並且在茶、果汁、高端水、功能性飲料等多個品類都有市場辨識度的產品品牌。
  • 2019年港股大數據出爐:市值增8萬億 產生82隻翻倍股
    2019年多隻物業股集體大漲,新城悅服務漲238%,佳兆業美好漲201%,此外物業股還有4隻股票漲幅翻倍。受益於行業集中度的提升,2014年至2018年,物業服務百強企業前十名平均純利的複合年增長率高於百強企業的平均水平,預計該趨勢將繼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