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邏輯思維,其實無非是利用邏輯的一些基礎概念,這些基礎概念組裝起來,配合起來,協同使用。但要做到這一點,最大的一個障礙,就是對各個概念的理解以及各個概念之間聯繫的聯繫。
在談起邏輯思維之時,總是喜歡抄捷徑,走最短路徑,直接跳到推理與論證的層次。這也埋下了莫大的隱患,就象蓋了個空中樓閣,卻沒有支持這個空中樓閣的柱子,卻沒有支持柱子的地面。
要玩轉邏輯思維,推理、論證可以說是最後的步驟。
你要推理,你要論證,首先,你要先「判斷」嗎?
沒有判斷就不會有所謂的推理與論證。
大家喜歡談論點、論據。
但論點、論據就是判斷
要回到判斷的概念來理解論點或論據。
那啥是判斷呢?
判斷就是對事物情況的斷定,以肯定的形式或否定的形式進行斷定。
剛才提到論點、論據,都是判斷,判斷就是要對事物的情況進行「肯定或否定」形式的斷定,因此,論點、論據都是要對事物的情況進行斷定。
組織「一系列論據」推理出「論點」,這就是推理了。
推理的形式,大家會經常聽到歸納推理推理的形式,大家會經常聽到類比推理推理的形式,大家會經常聽到演繹推理拿歸納推理來說,推理是由一些判斷組裝起來的。
要對某事物進行歸納推理,首先得對事物做出各種判斷,然後再組織判斷進行推理。
隔壁的小明,已經死了,這是對小明的情況進行肯定形式的斷定,斷定了小明已經死了。
同村的小李,已經死了,這是對小李的情況進行肯定形式的斷定,斷定了小李已經死了。
xxxx,也已經死了,這是對xxxx的情況進行肯定形式的斷定,斷定了xxxx已經死了。
小明是人
小李也是人
xxxxx也是人
凡是人都是會死的。
通過歸納推理,從一些具體的事物中歸納出一個「普遍」的結論,這個結論,也就是論點。
凡是人都會死,這是一個普遍的結論。是通過具體的一些事物歸納出一個普遍的結論。這就是歸納推理。
這個歸納推理其實並不簡單,上面這個簡單的歸納推理,卻涉及了以下的一些概念
比如啥是屬性。比如啥是概念、內涵、定義、外延、劃分。比如啥是判斷這個歸納推理其實並不簡單,上面這個簡單的歸納推理,卻涉及了以下的一些概念之間的聯繫
屬性與概念之間的聯繫概念與定義之間的聯繫概念與外延之間的聯繫外延與劃分之間的聯繫定義與內涵之間的聯繫內涵與屬性之間的聯繫判斷與概念之間的聯繫等等說白了,就象拼圖一樣,要把邏輯學的基礎概念拼成一張系統整體的圖
如果「歸納推理」,只是停留在「論點、論據」的層次去理解,而不深入到各個邏輯學的基礎概念。這是在做表面功夫、花拳秀腿,有表子卻少了裡子,他人一拳過來,便知真假,便會露餡。
玩轉邏輯思維,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皆要回到邏輯學的概念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