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與邏輯學的基礎地位和現實處境

2020-12-14 生物健康詩之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很早就公布了中小學基礎教育的七大學科,就是數學、邏輯、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其中天文和地理在中國是合併成地理的。邏輯可以算在數學中被合併的,然而邏輯是研究思維,思維的載體是語言文字,所以語文中本該有較多的邏輯知識,在歷史進程中被刪除了。

然而邏輯是所有學科的基礎,這一點是確定的。邏輯研究思維、概念、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括、分析與綜合,判斷和推理,這些是所有學科都要涉及的,至少也要涉及其中的一半以上。

語文的閱讀理解,要用到邏輯思維,語文的作文更要用到邏輯思維進行謀篇布局;

數學更是處處是邏輯思維的浸透。

生物學,概念極多,如果不進行比較和分類、抽象和概括,是很難把握概念之間的聯繫的。生物學中的遺傳計算,更是抽象與概括、分析與綜合、判斷和推理的極致。

有人說,智力的核心是思維力,而思維力的核心是抽象邏輯思維。

所以說,我們要學好各們學科,適當進行邏輯學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當然,學好邏輯學,只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必要條件之一,不是充分條件。因為每一門科目的邏輯語言又不盡相同,必須用普遍適用的邏輯學和具體科目的實情相結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邏輯學是科學的基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74年頒布的七個基礎學科中,邏輯學位居其一,另外六個基礎學科分別為數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地理科學和空間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201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每年的1月14日定為世界邏輯日。這充分說明邏輯學的重要性日益受到普遍關注。
  • 概念世界——黑格爾邏輯學的本質和核心
    黑格爾邏輯學是本體論、認識論和價值論三合一的體系。本體論和認識論是緊密不可分地結合在同一個概念推演過程中的,它們都指向同一個目的,即從根本上解釋世界,找出現實世界之必然存在和發展的合理性的根據,說明世界的本質之是,論證現實性和合理性的統一,並為理性的探求確立一個終極意義上的價值取向。
  • 用數學和邏輯學構建人工智慧基礎
    用數學和邏輯學構建人工智慧基礎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1-01-06 15:02:51 12 月 10 日 - 11 日,由浙江省委人才辦、紹興市委市政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辦的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
  • 邏輯學的演進
    中世紀時,阿奎那、奧康和司各脫等經院哲學家的邏輯貢獻也只是在註解《工具論》,並且完全忽略了斯多葛邏輯。文藝復興時期,把邏輯學作為理性探究之基礎的看法有所復甦,但當時的學者仍然是只推崇亞氏邏輯(如《王港邏輯》),因為他們堅信亞氏邏輯已經相當完美。
  • 邏輯學非常重要,為什麼學校不教邏輯學?
    邏輯思維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早在197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基礎學科劃分時,就把邏輯學排在了第二位,其重要性僅次於數學。但奇怪的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教育不僅在中學階段不教邏輯學,甚至對大學文科和理科的邏輯學教育也開始進一步刪減弱化。1988年,中學語文教材刪除了有關邏輯學的教學內容,一些「專家學者」進而又提議取消師範院校課程中的邏輯學。進入90年代,情況變得更為慘澹。
  • 邏輯學在中國
    略言之,邏輯是一種思維工具,教人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科學研究對邏輯的倚重自不必說,人們的言行都離不開邏輯。說話沒邏輯,即不能有效表達和傳遞自己的想法;做事沒邏輯,就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缺少邏輯常識,會成為人云亦云的跟風派而遭愚弄。因此,20世紀初,邏輯傳入中國後,教育界將邏輯學納入到了正規課程之中。
  • 邏輯學在中國遭難
    20世紀30年代,邏輯學相繼取得了三個劃時代的成果(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塔斯基形式語言真理論、圖靈機及其應用理論),為現代邏輯學的蓬勃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隨著現代邏輯學突飛猛進的發展和日益廣泛的應用,邏輯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 邏輯學教育在中國
    ——黑格爾《邏輯學》 邏輯學是教人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的科學。批判一直持續到1930年代末,雖然聲勢浩大,卻未能撼動邏輯學在大、中學校課程中的地位。 張東蓀、金嶽霖等人,也尚有空間與葉青、艾思奇進行論戰。1931年,金先生到美國哈佛大學與著名邏輯學家謝非教授一起學了一年的現代邏輯。1936年金嶽霖《邏輯》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列入「大學叢書」出版。1939年,蔣介石甚至還曾下達指示,欲聘請專家來講授邏輯學,以改良公文的批示。
  • 邏輯學在中國遭難
    ——黑格爾《邏輯學》邏輯學是教人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的科學。01「邏輯」幼兒遭受寒流利瑪竇與徐光啟明末的傳教士利瑪竇教授徐光啟邏輯與數學,並通過歐裡幾德幾何學的翻譯出版,把邏輯知識傳授給了中國的士大夫。
  • 吳家麟與法律邏輯學
    十幾年下來,他出版了幾本邏輯學專著,也發表了一些文章,其中在《吳家麟自選集》裡收集了他幾篇邏輯文章,算是吳先生改行後在邏輯學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一小部代表。吳先生雖然迫於當時的處境,暫時脫離了法律界,但我的感情上一直未能割斷與法律界的聯繫,可謂身在邏輯界,心系法律界。
  • 邏輯學概論(一)什麼是邏輯學?
    邏輯學的研究對象是「推理」,是用來區分正確的推理與不正確的推理的方法和原理。正確的推理往往有著許多客觀的標準,如果不了解這些標準,也就無法運用它們。邏輯學的任務就是去發現這些標準,去表述這些標準,並且去研究這些標準的基本原理。
  • 邏輯學對象的第三次轉變
    (思想形式),賦予邏輯學處理命題真值的任務,從而,糾正了邏輯學發展過程中的心理主義的傾向,在理論上成功確定了現代邏輯學的性質、地位和發展方向。17世紀,歐洲認識論代表人物笛卡爾更是把邏輯學視為認識論的基礎,在邏輯學中大講發現和認識的原則、規律。據此,邏輯學的研究對象發生了第二次轉變,成了研究思維和認識規律的科學。 心理學、認識論的影響混淆了邏輯學的研究對象,導致了邏輯學心理主義傾向,主觀性、思辨性、不確定性等性質限制了邏輯學沿著自己應有的科學方向發展。
  • 為什麼學校不教邏輯學?
    但奇怪的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教育不僅在中學階段不教邏輯學,甚至對大學文科和理科的邏輯學教育也開始進一步刪減弱化。1988年,中學語文教材刪除了有關邏輯學的教學內容,一些「專家學者」進而又提議取消師範院校課程中的邏輯學。進入90年代,情況變得更為慘澹。
  • 邏輯學不受重視:裝飾和愚民的利器
    迨八十年代以降,法學就像社會學一樣,受到了一定的重視,而學科的特色和實績也有所恢復。在我看來,四九年後受到巨大衝擊至今尚未完全恢復元氣的就是邏輯學。看看著名邏輯學家金嶽霖所受的侮辱和他的回憶文章,基本上就相當於看到了邏輯學在中國的命運了。
  • 陳波談「邏輯學和理性精神」
    邏輯學涉及到思想之間的過渡、變化和遷移,過渡、變化和遷移要遵循一定的次序、結構、程序、方法和規則。過渡和遷移常常以推理和論證的形式出現,邏輯學就是一門關於推理和論證的科學,邏輯學是研究推理和論證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邏輯學是對於理性精神的培養和訓練。在遇到一個複雜問題時,邏輯學要求我們先精確確定問題之所在,把複雜的問題分解為多個相對簡單的問題。
  • 邏輯學入門工具書
    定位:邏輯學的入門工具書適用人群:對邏輯學感興趣的人,想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的人。閱讀形式:雖然書很薄,但信息密度大,適合反覆閱讀;核心思想比較明確,書的結構也很有層次。如果沒有條件獲得第一手資料,我們就必須嚴格考察所獲間接資料的真實性及可靠性,在此基礎上確認事物的真實性。確認前提的真實性是邏輯論證的基礎,只有真實前提才能推出正確的結論。前提條件一般是對事物的描述,也就是觀念。
  • 邏輯學專業介紹與解讀
    今天和各位家長說一下這個邏輯學專業,邏輯學專業是屬於哲學大類裡面一個專業。在說這個專業之前,首先跟大家說一下,有一部分家長和同學們的誤區,有的同學可能有的同學和家長認為邏輯學是屬於數學範疇,實際上不是。這個邏輯學家是屬於哲學範疇,並不是說孩子們在高中學過這個邏輯,就認為這個邏輯是數學的範疇,這是錯誤的。
  • 學習邏輯學,就選這一本——劉文君《邏輯學教程》編前絮語
    1974 年《大英百科全書》目錄卷的科學分類欄目中,邏輯學位居各門自然科學之首;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制的學科分類,也把邏輯學列在七大基礎學科的第二位,僅次於數學。當然這裡指的是整個邏輯學科,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把邏輯學的研究當作自己的專業;但是學習、掌握普通邏輯的知識,懂得邏輯知識的日常應用,無疑是每一個現代人提升其文明素養的基本要求。
  • 《歷史哲學》的邏輯學及其批判
    這種歷史學的原則正是思辨的邏輯學,是被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稱為「邏輯的泛神論」和「理念的神秘主義」的學說。我們要重視邏輯學的純粹意義在構造歷史哲學中無可替代的作用,如黑格爾所說,邏輯學是純粹思維規定的體系,那麼別的部門的哲學科學,似乎就是應用的邏輯學,因為邏輯學是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中富有生氣的靈魂。
  • 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
    人類理性有從個別事物抽繹出其形式的能力,即抽繹出它和其他同類個別事物一致的東西。 這種形式是事物的本質,是實在的。 但是,它們不僅是事物的原則或本質,而且是理性的原則,潛在於人心中。要使它突顯出來,使理性察覺它們,使人們意識到它們,經驗是必要的。 那就是說,它們隱然地存在於人心中,經驗使之明顯起來,成為現實的。 它們既是思維的形式,又是實在本身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