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中小學生自殺數據不該成研究禁區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中國青年報:中小學生自殺數據不該成研究禁區

2014-05-30 06:06:50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責任編輯:鄧永勝

  中小學生自殺數據不該成研究禁區

  李新玲

  有報導稱,5月23日,溫州平陽中學一名高三學生跳河自盡。而兩個多月前該縣一名高三男生跳樓身亡。報導對2008年至今的中學生自殺現象進行了梳理,發現平陽縣這幾年已發生7名中學生相繼在校園或家中跳樓、墜樓、跳河事件。(新華網5月29日)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全球1/3的國家中,青少年是自殺風險最高的人群。在我國15~34歲人群中,自殺是排在首位的死因。每當出現一起自殺悲劇,都會引起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庭、社會的反思。但可惜的是,這種報導總是時不時跳進眼帘。學業壓力、家庭變故、同輩關係、遭遇不測、生活瑣事……這些都是在個案出現後,專家學者所指出的原因。但對於一種非正常的社會現象,還是缺乏基於數據的定量分析。

  教育部曾於2012年底公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每所中小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落實情況暫且不論,在迅速變化的社會轉型期,如何對中小學生進行科學的、有針對性的生命教育,首先需要對中小學生自殺現象進行科學統計和分析。

  遺憾的是,這方面的文獻資料較少。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發現此類論文數量有限,有關論文也是小樣本分析,其樣本來源不外乎幾種渠道:有的醫生根據某地區某醫院在幾年內搶救的自殺兒童為依據;有的是搜集媒體公開的報導作為分析樣本;有的研究機構則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某一區域內多所中小學校學生的情況。

  廣東疾控中心曾對廣州市10所小學的全體五、六年級小學生共3045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其中有3.4%的小學生制定過自殺計劃,1.3%的學生採取過自殺措施。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2007年公布過一份《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它歷時3年多,對全國13個省份的約1.5萬名學生作了調查,結果觸目驚心:中學生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考慮過自殺,而為自殺做過計劃的佔6.5%。2002年,這一課題組又公布過一次調查結果,兩組相比,學生的自殺意念、自殺計劃、自殺未遂等情況增長了幾個百分點。上海市的相關研究機構也曾聯合對9所中小學校學生進行匿名自評問卷調查,結論一是上海市中小學生自殺行為狀況不容樂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結論二是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自殺行為影響因素有所不同,幹預措施應有所側重。

  對有關中小學生自殺研究的論文進行分析,發現研究數據大致有幾個特點,一是數據較滯後,比如2011年發表的論文,數據大約是四五年前的;二是數據極少是從教育主管部門得到,即使有,滯後性更加明顯。

  這不免讓人產生疑問: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是否有常規統計?是否掌握整體的情況?這些數據能否向研究者提供?能在多大的範圍內公開?

  近期出版的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4)》中,《2013年全國中小學生自殺問題調查》的文章作者,也是出於「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中小學生自殺問題諱莫如深」的苦惱,只好對2013年媒體上全年對中小學生自殺的報導進行統計,共搜集了79例。通過分析,發現從小學六年級開始,自殺率開始攀升,初中最高,高中次之,在中小學階段男生自殺現象較為突出,比例高於女生。

  此篇文章面世後,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對於中小學生自殺「根本原因在於高度應試的教育制度」的結論不太認同,認為缺乏數據支撐,並提出研究學生自殺要注意方法。這當然是寶貴的意見。但要解決數據上的缺失以及由此導致的問題,還需要相關部門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中小學生自殺數據不應成為學術研究的禁區,應有權威數據,以便研究者們及時發現和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尋找到更有效的幹預措施,儘可能避免自殺悲劇的發生。

相關焦點

  • 中小學生自殺事件折射「手機病」 專家:切勿打罵多溝通
    2018-04-28 10:4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劉晨茵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自殺成為15至29 歲青少年死亡原因中的第二位原因。據4月25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專題調查顯示,中小學生自殺問題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嚴峻事實。
  • 如何有效解決中小學生自殺問題?
    這一切都是我們在尋找的外部原因,一旦孩子發生什麼不測,首先想到的是別人的錯誤造成的,社會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學校教育不到位造成的。然而真實情況是否如此呢?天閃塑學能培優有效解決孩子以及家庭問題——根據2018《中小學生自殺問題現狀調查研究》的數據顯示:家庭矛盾導致的自殺數據佔據首位達到33%,學業壓力佔26%,師生矛盾佔16%,心理問題佔10%,情感糾紛佔5%,校園欺凌佔4%,其他問題佔6%。——數據來源(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
  • 學業壓力已成中小學生自殺首要原因
    不出兩月有十幾位學生跳樓2018年5月2日14時22分,廣東陸豐市龍山中學一學生墜樓。學業壓力成為中小學生自殺的首要原因,手機成為中小學生自殺案例的特殊存在;中小學生「減負」關鍵在於改變「供給側」,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及其在公立和私立學校的失衡配置是根本原因。這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顯示的結果。《藍皮書》指出,中小學生自殺問題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嚴峻事實。
  • 調查:中小學生自殺首因是家庭矛盾,根源為學業壓力
    調查:中小學生自殺首因是家庭矛盾,根源為學業壓力 25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指出,中小學生自殺問題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嚴峻事實
  • 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的一項關於中國青年自殺狀況的研究
    自涂爾幹以降,自殺研究就是以自殺統計為基礎的,但是目前我國的此類研究較少,缺乏對自殺狀況的整體描述和把握,就很難制定相應的自殺預防政策,媒體報導的案例和個案研究在推動整體對自殺狀況的把握上仍有不足,甚至會產生誤導。基於此,本文利用國內現有唯一且可得的自殺數據試圖對中國近十多年的青年人的自殺狀況進行描述和分析。
  • 青春期性教育不足 逾5%中小學生曾有自殺計劃
    東方網6月30日消息:「自殺」這個帶有恐怖色彩的詞語,居然在本市不少中小學生的腦中曾經閃現。記者昨日從「上海市自殺預防與幹預研討會」上獲悉,根據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兒科醫院與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在全市8個區、超過2500名中小學生中的最新調查顯示,有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而自殺未遂者則達到了1.71%。但絕大多數的父母卻對此一無所知。
  • 你知道中國的這項數據居世界第一嗎?
    相較於成人,中小學生的自殺意念又有哪些特點?今天白菜君想跟大家談談中國兒童的自殺率中國兒童的自殺率位居世界第一我們先來了解一組數據:人民網 (2011) 發布的中國兒童自殺報告顯示,中國兒童自殺率位居世界第一,有15. 23%的中小學生認真考慮過自殺想法
  • 中國83.4%的孩子有過自殺念頭,如何讓你的孩子不在其中?
    前段時間看到澎湃新聞以及一些其他數據報導:來自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統計數據表明,我國是全球青少年自殺率排名第一的國家;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居全球第一;在國內,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約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1分鐘就有2人自殺死亡,有8人自殺未遂。
  • 斯坦福26歲中國博士自殺,原因讓大家都很揪心……
    2月14日,聖克拉拉縣法醫辦公室斷定他是自殺,死亡原因為上吊自殺。據資料顯示,這名中國博士生是斯坦福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在讀,2014年,他在中國獲得了物理學學士學位,本科畢業於中科大。網友:心痛,讀博不容易中國博士生在史丹福大學自殺的消息,和多人痛心不已。有人說:「博士的壓力真的很大,特別還是在國外的。」
  • 斯坦福26歲中國博士自殺,其中這個細節讓人很揪心
    2月14日,聖克拉拉縣法醫辦公室斷定他是自殺,死亡原因為上吊自殺。據資料顯示,這名中國博士生是斯坦福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在讀,2014年,他在中國獲得了物理學學士學位,本科畢業於中科大。網友:心痛,讀博不容易中國博士生在史丹福大學自殺的消息,和多人痛心不已。有人說:「博士的壓力真的很大,特別還是在國外的。」
  • 中國式自殺:與媒體宣傳截然相反的自殺現狀
    然而,無論是從衛生部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儘管具體數 值不被很多專家認同,但他們都承認這些數據所表現出來的大趨 勢是正確的),還是從專家們的研究來看,中國這幾年的自殺率 是在下降;並且,城市裡的自殺率遠遠低於農村。此外,自殺率 最高的並不是被廣泛報導的迷茫青少年,或者重重壓力下的城市 人,而是老年人。
  • 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居全球第一!我們的孩子怎麼了?
    來自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統計數據表明,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居全球第一;在國內,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約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1分鐘就有2人自殺死亡,有8人自殺未遂。調查同時發現,近幾年來,中學生的自殺意念、自殺計劃、自殺未遂等情況都比2002年所做的調查結果增長了好幾個百分點。
  • 香港學生自殺成潮,中小學生壓力有多大?
    香港家長:小學六年級的女兒壓力太大,分分鐘都擔心她情緒失控要哭出來更可怕的是,香港去年發生了學生連續自殺事件,自去年3月在九天內發生超過六起學生自殺事件圈妹細看了一眼,其中有24個是還沒畢業的中小學生,而這24人中又有18個是因為學業和學習問題而自殺。現在,你還認為香港中小學生比內地來得輕鬆嗎?
  • 國內新聞網站對自殺者的媒介再現研究
    就自殺率的具體資料而言,國內目前還沒有完整統一的資料庫能囊括近幾十年來的自殺數據,而中國衛生部最近一次向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交自殺死亡率數據的時間則要回溯到1999年,該數據指出:中國男性每10萬人中的自殺率約為13.0,女性14.8,平均13.9。
  • 新世紀中國中小學生自殺案例統計分析(學生自殺誰之過?)
    推斷原因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高中是人心理由幼稚單純轉向成熟和複雜的心理劇變時期。這一轉變始於小學高年級,在初中達到矛盾的頂峰,高中生則開始走向真正的成熟,逐漸完成這一轉變。初中生的自殺率最高就是初中生思想鬥爭處於矛盾頂峰的表現。小學主要是五六年級、初中主要是初二和初三,所佔的比例都遠大於高中三個年級的平均數,這四個年級是高危階段。但這並不等於是其他年級都是安全的。
  • 大數據視閾下的自殺幹預與輿情分析
    8月2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朱廷劭、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孫時進、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冉,在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心理會客廳》直播間,針對「大數據視閾下的自殺幹預與輿情分析」這一主題做了專題報告和討論。
  • 朋友間的自殺披露:利用社交網絡數據理解自殺傳染
    隨之,作者提出了論文的第二個研究問題:他人未經公開的自殺意圖和企圖、情緒低落和個體的情緒狀況、自殺傾向有什麼樣的關係呢?我們知道,他人的自殺意向和行為未必會表現出來,這樣就不可能發生情緒傳染。順延著同質交友的邏輯,一些自殺傾向的個體之所以有這種輕生的念頭,不一定是從朋友那裡「習得」的,很可能是他自身本就有這樣的自殺風險。交友的選擇性和他人對自身心理和行為的影響之間的關聯使得縱向數據的使用格外重要。作者也順承著這樣的思路,提出了第三個研究問題:控制個體內在的特徵後,他人的自殺傾向會對後期個體的情緒狀況產生什麼影響?
  • 中國青年的自殺率是什麼水平?
    這個數據跟這兩個國家的總人口規模有關),有關自殺的研究雖然豐富,但也主要是針對老人等弱勢群體。對青年人自殺關注最多的是媒體,因為青年人自殺的新聞往往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媒體報導的片面性往往讓民眾對青年人自殺的實際狀況產生錯覺,所以青年人自殺到底是怎樣的,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這些問題雖然很基本,但是仍然值得研究。
  • 【中國青年報】國科大成立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青年報】國科大成立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1-01-12 中國青年報 孫慶玲 【字體:大 中 小】
  • 一組「兒童自殺報告」數據,警醒父母要重視"兒童抗壓能力"培養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曾發布《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其中數據讓人震驚。5個中學生中就有1人曾考慮過自殺。在我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於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我們再來看看關於兒童壓力的調查,一份來自中國兒童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中國兒童參與狀況報告2017》顯示:有近30%的小學生每天要花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完成作業,初中生中的比例達到54.6%,高中生則達到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