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字符號到底有什麼意義

2020-12-09 社會理性與集體無意識

如果進化論成立,那麼根據古人類學家一般的說法,人類是從猿類進化而來的,經過幾個重要階段,逐步發展成為早期智人,再發展成為晚期智人即現代人。

火的掌控和使用是人類進入智人時代標誌。從此,由於烹飪的發明,人類智慧迅速發展,生產力隨之發展,生產效率得到巨大提高。

對人類發展起決定意義的第二件大事,是文字的發明。人類智慧創造了文字,文字的發展成熟反過來推動了人類智力的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科學技術的發生發展。

首先,文字的出現,使得信息及知識可以通過非生命媒介遠距離和長時間傳播,使得人類知識得以積累和交流,「文明互鑑」得以發生。

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現了象形文字。

約4000年前,在埃及打工的起源於阿拉伯半島的遊牧民族閃米特人,受到埃及象形文字的啟發發明了閃米特字母表。

到公元前1000年,閃米特字母表傳給了腓尼基人用於記錄,演變成了腓尼基字母表。

由於腓尼基人擅長航海,經常去各地做生意,所以又將腓尼基字母表傳了出去。公元前800年,希臘人在和腓尼基人做生意的過程中,襲用了腓尼基字母表,從此誕生希臘字母表。

大約公元前700年,義大利北部的伊特魯利亞人,在和希臘人做生意的過程中,襲用了希臘字母表。公元前600年,羅馬人採用伊特魯利亞字母表,用來書寫自己的拉丁語。

大約公元前300年,羅馬字母表共21個字母。約公元前100年,羅馬佔領希臘後,字母發展到23個(加了Y和Z)。之後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羅馬人將字母表傳遍歐洲。大約公元前600年,字母表進入古英語,古英語字母表誕生,最後演變成今天的26個英文字母。

另外,公元3世紀,古印度的一位科學家巴格達發明了阿拉伯數字。至13世紀,阿拉伯數字開始在歐洲被正式採用。

西方文字的相互交融,取長補短,字符越來越趨於簡化和抽象,並逐步趨於表達的嚴密性。

中國古代漢字長期獨立發展,直到近代,阿拉伯數字和西方字母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引進,一起融入到中文系統。

人類從創造使用符號記事開始,伴隨而來的就是有了通過符號進行抽象思維的能力,同時也可能將思維推進到「形而上」層面,也就有了邏輯推理的可能。

例如,一個人人可以在看到一個有定義的符號時,就知道那「不僅僅是一個符號」。而且不僅如此,他同時還知道,他看到的這個符號,比它代表的實物的內涵更多:因為它不僅可以代表實物,同時它還是「符號」。而實物就是「實物」,它與「實物」相等。也就是說,你可以改變一個符號的樣式,但不一定改變其含義。如不同的文字,英文和中文,任何概念和任何意思,都寫成不同的「樣子」;而中文簡體,也與相對應的當初的繁體意思相同。但它們的寫法上已經有較大的不同。可是實物我們是不能改的。我們把一頭豬殺掉(改變一點點),它就死了。英國「豬」和中國「豬」都是一樣的,但是英國「豬」和中國「豬」以文字表現的形貌,卻完全不同!

這有什麼意義嗎?是的!這樣我們可以不用直接拿「豬」說事,而是用「豬」的符號說事。這就是形上學。人類智力的發展,與能夠足以控制形而上層面思維的能力互為因果。而形上學的發展,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根基。

文字符號的形貌越簡練、越抽象,其對形上學思維的幹擾越少!因此,其對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越有利!當然,反過來說,文字符號的形貌繁雜、具象,就會對掌控、運作形上學思維的智力,要求更高!

直到目前,似乎還沒有任何除了人類之外的其他動物,不是「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是什麼就一定不是什麼」,甚至那些智商接近於人類的動物,在照鏡子時,都很難認可那鏡子裡的不是「另一個自己」,甚至簡直認為那就是一個真實的「別人」。「秀才不出門,遍知天下事」,不用看到「什麼」,秀才仍然知道有「什麼」!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為人類語言文字做出貢獻的人!

(有關文字史的內容,來源於網際網路。字母表演變歷史核心內容來源於《 我愛英語啊》)

2020-05-26

相關焦點

  • 人類語言、文字、符號的「第一原理」
    文明的互動互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和通道,人類思想成就和物質成就的匯聚與整合是文明進步和文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創建了一個完整的、既指向人類社會研究也指向自然研究的、有著統一標準的、合邏輯的、內在一致的知識體系。
  • 古代眾多文字的意義(一)
    們都知道古代文字有非常多種,不過他們能夠變化的如此頻繁,以及他們對於人類的影響。也就是說在人類歷史上文字佔有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它們到底有怎樣的意義呢?小編在本期節目中會給大家詳細介紹。其實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更加有營養,因為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就屬於象形文字,不過漢字是現在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也是人類歷史上誕生最早的,而且唯一沒有滅亡的文字。我們中國的象形文字和西亞的楔形文字以及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它們在剛開始出現的時候都是用來表達一些思想。
  • 符號偵探:解密人類最古老的象徵符號
    但真正重要的問題是:他們到底是在什麼時候變成和我們一樣的人的?我們又是怎樣從那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加拿大古人類學家、巖畫研究專家吉納維芙·馮·佩金格爾在其作品《符號偵探:解密人類最古老的象徵符號》中試圖以符號為線索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 符號二:文字,他是穿越時空的語言符號|大英博物館羅塞塔石碑
    一般人通常不太區分語言和文字,覺得說話是語言,寫下來就變成文字了。但我要提醒你,語言和文字其實是兩個不同的符號系統。文字是語言的次生符號,有文字的民族,一定有語言,但有的土著民族甚至至今都沒有文字,只靠口頭語言交流。雖然文字只是語言的次生系統,但你要記住,在文明的演進過程中,文字對於人類同樣非常重要。
  • 陳力丹:符號、意義、語言
    大家認同某種符號代表什麼意思,才可能進行信息的傳播和理解。而語言,則是人類特有的符號系統。這些是傳播學研究的基礎。本文討論的便是這些問題。以前這些只是語言學研究的,我們現在的研究角度不同,是從信息傳播的角度,於是符號必須與意義相聯,語言的發展與傳播的關係得到強化。
  • 唐小林 | 符號敘述學視野與人類社會演進
    有了媒介這個世界觀,再從符號敘述學的視野出發,筆者發現,與上述三個媒介歷史時期對應的是三種社會形態:與口語-身體媒介時期對應的是演示類敘述社會形態,與文字-書寫媒介時期對應的是記錄類敘述社會形態,而與數字-網絡媒介時期對應的則是擬演示敘述社會形態。而今天我們正處於擬演示敘述社會形態時期。從語言、符號的角度,解釋人類文明、人類歷史、社會構成,早有成功的先例。
  • 良渚鳥的圖案符號和文字
    在人類早期的遺址中,在已經發現的世界各地的原始壁畫中,都出現了這種原始人類所繪製的動物、植物甚至人類用火的各種圖錄和場景,這些圖案和場景,就是他們最關注的吃飽肚子的相關事物。在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中,這種圖案會越來越精緻也越來越簡化,在無數次反覆出現類似的圖案後,精緻和簡化就會使這種圖案漸漸演變成象形的固定形象,最後演變成文字。
  • 川觀學術 | 符號是如何讓這個世界有「意義」的?
    這就是為什麼探討人類特有的「符號意識」的構成極端重要,因為它一邊是人類脫離動物界的原因,一邊是人類控制「數位化未來」的希望。只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人類對自己在使用符號這一點,有能力心知肚明,有能力作反思。例如在紅燈前停下,如果一條狗,或一條電腦狗也會停下,他不會問自己為什麼停下。而人就會想「街口沒什麼車,我為什麼不能搶駛過去?」
  • 人類文字起源,從羅塞塔石碑解密古埃及象形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已經存在了5000多年,在公元前一世紀後,隨著古埃及人皈依基督教,埃及的象形文字就被逐漸的遺棄不用了,象形文字的寫法、讀法、技法也逐漸的被人們遺忘,數個世紀以來,人們都非常的想要知道這些文字到底記錄了一些什麼,但是,埃及的這種象形文字與當時人們所知道的其他文字體系都完全不一樣
  • 符號學的文化意義管窺
    什麼是符號?符號是用來表達意義的。
  • 有沒有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符號
    文字是人類用表意符號記錄表達信息,以傳之久遠的方式和工具。在很多古籍中都介紹過文字的起源。比如《周易》中記載,上古的時候結繩記事。就是找一根繩子,遇到大事就打一個大的結,遇到小事就打一個小的結。事情如果太多了,很容易忘記哪一個結代表著哪件事。於是有聖人現世,把文字傳授給大家。
  • 文字的意義思考——徐冰的《天書》與《地書》
    文字,是人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字是人類用表意符號來記錄和傳達信息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說,文字是有意義的;我們可以用文字記錄下我們的生活和歷史,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符號的定義,及語言文字的作用
    在符號學裡,任何能有意義地表達事物的東西都可定義為符號,如打招呼的動作、儀式、遊戲、文學、藝術、神話等的各種構成要素。符號具有形式(能指)和內容(所指)二重性。符號學是研究意指作用的學科,屬於傳播學。符號為傳播-定的信息而用,不用於傳播目的的自然標誌(如動物的蹤跡,自然現象,人的某些動作)則算不上符號。
  • 網絡表情符號要入中學課本,99%人都吃驚!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真的把《網絡表情符號》裝進中學課本,將嚴重擾亂學生們的意識形態,會誤人子弟的。海樓鏡月:不大好吧,「網絡符號」完全沒有以前的那篇有意義啊。課文不該只是切合實際,還要有意義有價值啊。越祈的胖次兩塊八:《網絡表情符號》講什麼?不會介紹幾個表情,然後考試問你這個表情什麼意思吧?這樣的話還不如不要。
  • 外星人到來的信息將會分化人類嗎?三體中的接觸符號理論是什麼?
    」理論,當然很多人對這個理論還不太了解,它其實是在形容「三體文明」的遠航艦隊還沒有達到之時,人類已然因為這個將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的事件而產生了巨大的分歧。當然這個所謂的「比爾·馬修」誠然是劉慈欣虛構的,而這個所謂的「接觸符號」理論也是劉慈欣捏造的。在他的解釋中,「強大的外星文明即將與弱小的地球文明接觸」的這一個可能性極大的設想在某種意義上將成為一個具有很強影響力的符號,而這個事件符號化了之後,便會產生一系列連帶影響,加劇小說中人類文明內部的分裂。
  • 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在眾多不解的困惑中,有一個困惑卻讓古人和現代科學家一直都在思考深思,那就是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對於這個困惑,古人反而沒有現代科學家那麼執著。古時候的人們很多都是相信神仙存在的,神話傳說中,人類是由神創造的,所以人類存在的意義沒有什麼太值得思考的地方。
  • 中國戲曲中的符號特性,給戲曲的發展帶來了什麼重要意義?
    20 世紀初索緒爾創立了符號學,使「符號」成為該學科最重要的術語。索緒爾在前人對符號意義的探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界定了符號的特殊內涵,找到了「能指」與「所指」兩個重要概念。繼之,羅蘭·巴爾特指出:「表示成分(能指)方面組成了表達方面,而被表示方面(所指)則組成了內容方面。」
  • 文字演變:神秘的巴蜀符號
    一、 巴蜀符號的特點在四川、重慶地區的戰國秦漢時期器物上,常見有一些圖形符號,與平常所見的紋飾有異,又與漢字不同。這類符號,學界多稱之為巴蜀符號。巴蜀符號存在以下特點。1.分布區域集中巴蜀地區。已收集的272種符號可分為人形、動物形、植物形、器物形、建築形、幾何形等六類,其中人形符號有12種(圖一),動物形符號有26種(圖二),植物形符號有33種(圖三),器物形符號有31種),建築形符號有20種,幾何形符號有150種。3.族群性。巴蜀符號的族群性與地域分布有關。
  • 公務員行測:標點符號有意義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書面語言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能夠幫助人們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和理解書面語言。因為句子前後都有停頓,並帶有一定的句調,表示相對完整的意義。句子前後或中間的停頓,在口頭語言中,表現出來就是時間間隔,在書面語言中,就用標點符號來表示。
  • 新鄭出土鄭國陶器,上面刻有神秘符號,專家:它是我國史前的文字
    新鄭鄭國祭祀遺址中出土東周時期的陶器;專家發現上面刻有神秘符號,這些符號很可能與祭祀活動有關;仔細觀察,它們像極了我國一種史前文字——甲骨文;就目前來看,由於時代久遠,甲骨文的研究進展相當緩慢;然而,專家發現,這些符號是另外一種文字,它的形成比甲骨文還早!這是什麼文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