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思佳片,詳談許冠文與香港喜劇電影為什麼那樣經典

2020-12-16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康斯坦丁1900

提起香港喜劇,90後影迷第一反應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黃金時期的香港喜劇,想到周星馳、劉鎮偉、王晶炮製的一系列瘋狂搞笑的,完全稱的上「盡皆癲狂、儘是過火」的「無釐頭」喜劇。一部電影一個段子加一個段子,各種不同場景不同類型的笑料都能夾雜進去。這種極富感染力的喜劇作品成了香港最重要的電影類型片之一。

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沒有此種類型氣質的喜劇,而在如今的香港也沒有如此風格的喜劇電影。

然而電影作為一門大眾藝術,尤其是商業至上香港喜劇電影,並非是靠藝術家靈感的偶得,而是靠整個電影工業的電影語言技藝的積累和發展。香港黃金時期輝煌的各種類型片都是歷史過程中一步一步積攢下來的。正如吳宇森的英雄片與張徹的武俠片,成龍的現代動作片與民初武俠片。其中香港喜劇的傳承無意是最具代表性的,各種橋段與人物都是被一群群電影人不斷創造,不斷積累,不斷翻新。

而開香港黃金時期喜劇各種人物和橋段之先河的要追溯到一位離90年代喜劇稍稍遠一些的人物——許冠文。

一、歷史

在許冠文之前,香港喜劇電影的面貌完全不同於大家熟悉的模樣。當時的喜劇主要有三中類型。

第一種是較為人熟知的李翰祥的講國語的,以舊中國為背景段子喜劇。這些喜劇往往都是歷史上各種笑話的混搭,如許冠文主演的《大軍閥》,將民國時期種種有關軍閥頭子流傳於世的各種段子和歷史上經典的笑話結合起來,加上些李翰祥特有的風月趣味就是叫好叫座的電影。其他諸如各種風月電影,大都大同小異,將床上笑話,市井中的坑蒙拐騙中的段子一段一段的講出來,一段三四本左右,跟說書人一樣,講三四段就是一部電影。為了避免這種故事間的不連貫,往往將三四個故事放在一個同樣的母題之下。這種方式即使在許冠文之後還被李翰祥繼續使用,不過故事也搬到了現代,其中代表是《騙財騙色》。

第二種是較為陌生的,香港歌舞青春片中的喜劇題材。王晶的父親,王天林1960年拍的《野玫瑰之戀》為其中代表。此類電影往往是輕喜劇,為了映襯歌舞的熱鬧歡樂氣氛,創造了諸多喜劇的效果。

第三種是家庭倫理喜劇。此種喜劇類型往往是邵氏之前的死對頭電懋公司出品。電懋公司老闆陸運濤是典型的本土精英,區別於邵氏早期強烈地外來氣質,他始終相信電影應該是教化民眾之物,並非僅僅是娛樂產業。因此始終關注描述香港中產市民生活的電影。這些電影往往模仿好萊塢黃金時期的喜劇,多是室內劇,講述的是辦公室或者家庭之間的故事。如同好萊塢經典《生活多美好》一樣,此種題材中雖帶有喜劇色彩的橋段,但還是較為嚴肅的電影。同是王天林指導的《南北和》、《南北一家親》、《南北喜相逢》都是其中代表。

這三種類型中,第二種和第三種,主題較為嚴肅,完全區別於香港黃金時期癲狂搞笑的風格。第一種雖然有荒誕的元素存在,但往往主題陳舊,背景和香港脫節,因此也於日後香港喜劇區別較大。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楚原編劇的《七十二家租客》打破票房紀錄,這部區別於以往的這三種喜劇類型,演員講粵語,內容紮根香港本土,雖然仍有第三種類型的痕跡,但已經預示著新的時期的來臨。

1972年,許冠文主演的李翰祥的喜劇《大軍閥》大賣,許冠文也從小螢屏諧星成功躋身大銀幕的一線喜劇演員。然而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許冠文並不滿足在別人的框架下發揮自己。1973年想做導演的許冠文拿著自己創作的《鬼馬雙星》的本子找邵逸夫商談合作拍攝,利潤均分。在邵逸夫以「劇本太差」為由拒絕之後,許冠文找到了從邵氏出走剛成立嘉禾的鄒文懷。鄒文懷本是邵氏的得力幹將,因為功高震主,漸不容於邵氏,於是70年末正式出走,自立門戶嘉禾。最初的幾部創業作均不成功,嘉禾壓力陡增。

直到1971年,要求分帳的李小龍被邵逸夫拒絕之後,找鄒文華商談。鄒文懷不僅答應合作分帳,而且開創了區別於邵氏大製片廠制度的「獨立製片人拍攝製度」,為李小龍成立衛星公司。此種既尊重創作人有能發揮商業上的靈活地制度,從此成為香港電影製作的主流。李小龍電影大賣,盤活了岌岌可危的嘉禾,然而73年李小龍暴斃,嘉禾又陷入困境,此時許冠文的來投,鄒文懷大力支持。協助創建了許氏兄弟電影公司。1974年,純粵語對白的喜劇片《鬼馬雙星》上映,票房625萬港元,打破了李小龍之前所有的票房紀錄,之後凡是許冠文出手的《天才與白痴》(1975)、《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摩登保鏢》(1981),均獲得了當年的票房冠軍。

許冠文的喜劇統治了整個近十年的香港影壇。現在看來這五部作品,已經頗具90年代黃金時期香港喜劇電影風格的雛形了。《鬼馬雙星》的故事還是有很大的李翰祥喜劇的痕跡,如主題和笑料來源於賭和片,故事也呈現出片段式,由一個母題貫穿。這種痕跡在這五部作品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區別於李氏以一個抽象的母題為線索貫穿的作品,許冠文的電影,線索往往就是他和兩個弟弟許冠傑和許冠英這三個人物。

但是自《鬼馬雙星》開始,許冠文講粵語,融入粵語流行文化(許冠傑的主題曲),故事背景設置在香港本土,人物均是香港底層小市民,經歷的事情都是香港生活中最常見的各種事情,最為重要的是,各種憑藉語言、動作、場景設置製作出來的橋段逐漸誇張化,越來越鬼馬,越來越無釐頭,這種風格被80年代的各路群豪集成不斷發揚光大。

1980年,黃百鳴(開心鬼)、麥嘉(光頭佬)、石天(龍四)三人成立「新藝城」公司,自此統治了近乎整個80年代。新藝城成功的秘密在於其集體創作的方式,先由麥嘉決定開拍什麼題材,然後和黃百鳴、石天、徐克、施南生、曾志偉和泰迪羅賓七個人一起討論故事,這種方式也成為「度橋」,即將各種創意,各種橋段用故事穿起來。和七人之力,新藝城推出了數個賣座系類。由和許冠文分家之後的許冠傑和麥嘉主演的《最佳拍檔》系列,將港式喜劇、動作片的橋段融入007的故事裡面,一拍拍了七部,前幾部均票房大賣,小成本的《開心鬼》系列喜劇,以小博大,票房不俗。為了和新藝城的《最佳拍檔》對臺,嘉禾合計出來了「五福星系列」,陣容強大,製作精良。兩個系列打了近十年的擂臺。

84年成立的德寶出品,由高志森炮製的「富貴逼人」系列,84年永盛出品,王晶創作的「精裝追女仔」系列也都取得不俗的票房。

縱觀此時的香港喜劇,真稱得上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當時香港電影業正在飛速發展,各類類型片不斷成熟,臺灣市場,東南亞市場,甚至歐美市場均十分賣埠。為了拍出更吸引觀眾的作品,各種類型電影不斷更加類型化,吳宇森開創的「英雄片」熱潮,成龍、洪金寶的動作喜劇,無不都越發極致,而喜劇電影更是更加癲狂妄為,為了刺激笑點不斷提高的觀眾,橋段越發密集,姿態更低,更惡俗的橋段不斷刷新下限,各種語言的笑話,動作場景,故事碰撞的不斷誇張,大家相互鬥法似的,都為喜劇這堆火拼命加柴,整個八十年代的喜劇高潮一波接著一波,把整個喜劇的誇張、瘋狂、無釐頭水平不斷拉高,直到90年代,周星馳作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弄潮兒出現,走向了香港無釐頭喜劇的巔峰。

二、風格

大衛波德維爾在《香港電影的秘密》一書中,探索了為什麼香港電影如此吸引人的問題。在他看來,香港電影之所以如此吸引觀眾,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大眾藝術的技藝,這種技藝是電影作為一門藝術、一種語言的使用方法。如何運用電影語言讓類型化故事更有表現力和感染力,這點在香港喜劇的發展中,這些眾多的創作者積累了無數智慧。

無論世界上哪一國的喜劇片,都是最重要的電影類型之一。喜劇從在希臘誕生以後積累了各種固定的形式,這些形式被不斷翻新,轉化,成為各種橋段。這些橋段的運用,構成了喜劇片的核心。而香港喜劇的各種橋段,幾乎都能夠在許冠文的喜劇中找到。

(一)、各種誇張的丑角。

丑角似乎是喜劇電影必備的配菜,從中國各種戲劇中的丑角,到周星馳電影中的標誌性丑角,審醜得過程中,人們擺脫了美的壓迫,得到了一種釋放、一種慶幸。雖然在西方電影中,對丑角的展示總被認為是一種歧視,但風格更為開明的香港電影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只要觀眾喜歡就行。許冠文的電影中,有一些標準化的配角,也有一些專門賣醜得角色,這種橋段也算是開風氣之先。

《審醜:萬物美學》 史蒂芬·貝利

這位沒有查到姓名的女演員幾乎每部都有出演,演出的角色也都是極為搞笑的電視節目參與人,小偷等。

《鬼馬雙星》中電視問答節目裡面,兩個展示獎品的模特,好看的模特說的獎勵各種美好,鏡頭一轉出現醜得模特,說出一些廁紙之類的獎品,一下子出現了誇張的喜劇效果。

(二)、默片中驚險刺激的場景設計

波德維爾說,香港電影之所以成功,秘訣之一是因為香港電影掌握了許多默片時代成功的電影技巧。而默片時代最著名的喜劇創作人卓別林和基頓均是炮製驚險刺激的場景的高手。尤其是後者,其喜劇效果往往均是由巨大的道具與演員構成十分精彩的互動場景。如《將軍號》、《福爾摩斯二世》等。許冠文的電影中往往也會出現這種喜劇色彩極為濃烈的場景。自他之後,香港喜劇在此方面不斷探索,成龍的動作喜劇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也是他能被世界認同的重要原因,因為他採取了電影的語言,一種幾乎所有人都能懂的方式。

《半斤八兩》開篇,許冠文飾演的偵探站在升降機下面渾人不覺,升降機即將壓到他時,他毫無意識的恰到好處的離開。

《賣身契》中,許冠文和許冠英兩人在高樓外被繩子吊著的驚險一幕,這段戲十分複雜精巧,完全不需要臺詞,就有喜劇和驚險的兩種混雜的效果。

《摩登保鏢》中用兩個搋子上牆一段,也是將追蹤戲變成複雜的場景,最後木棍被拔出,滾下去成了此橋段的高潮。

《摩登保鏢》中的躲避戲。

《雞同鴨講》中為了不讓衛生稽查員看到老鼠,幾個人都採取各種方式。這兩段戲都十分像默片,極為誇張巧妙,日後的《刀馬旦》中,葉倩文閨房中躲避午馬的戲也採用了同樣的方式,獲得了波德維爾的讚揚。

《雞同鴨講》中,許冠文扮的鴨和許冠英扮的雞在屋頂上追逐場景,既滑稽又驚險。

(三)、誇張的造型

許冠文經常在電影中炮製誇張、怪異、日常中少見的造型。許冠英的石膏脖子成為其代表形象。而各種誇張的造型也是香港喜劇最慣用的橋段。

《雞同鴨講》中吝嗇的許冠文為了省理髮津貼給許冠英和自己設計的髮型。《92黑玫瑰對黑玫瑰》中梁家輝的水泥頭也是同樣的精彩橋段。

《雞同鴨講》中許冠文設計的山寨版形象鴨。

《賣身契》中漫畫形象的反派。

(四)、利用環境的雜耍般的打鬥

說起利用環境中的各種道具進行打鬥,可能成龍的動作喜劇廣為人知。1976年的《半斤八兩》中許冠文在廚房一段打鬥,應該算是極早的使用這種橋段的香港喜劇了。

這場戲也是一場追逐戲,在追逐中許冠文和被追的人紛紛在食堂拿起各種食材打鬥,用香腸當雙節棍的畫面,也成為影史經典。

(五)、搞笑的動作與尷尬的氣氛

許冠文電影中經常有自己一本正經的做著誇張的動作,和周圍形成強烈地對比,從而產生極為尷尬的氛圍,這種尷尬產生了喜劇效果。

《賣身契》中兩段誇張動作與尷尬氛圍的戲份,上圖是許冠文十分想上節目,因此認真賣力的跳舞。下圖是許冠文誤入電視臺正在排演的節目,自己誤打誤撞進入演出。趙麗蓉當年的小品《如此包裝》和此段戲有異曲同工之妙。

《雞同鴨講》中,為了免費打廣告而在新聞拍攝中,打起廣告牌的許冠文。

(六)、 將日常的場景與誇張的故事結合

《半斤八兩》中電影院搶劫一段戲堪稱經典,石堅演的惡人頭子率眾在電影院打劫,電影院的觀眾先是以為好笑,槍聲響後被一排一排交出財物。

《新半斤八兩》中異曲同工的自助餐式打劫,兩段戲都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用在了打劫的故事中,既嚴肅又好笑。

(七)、下半身笑話

《雞同鴨講》中許冠文因為屬下總動屁股,於是編了個冷笑話,說屬下動屁股就是再吃口香糖。香港電影中從不缺乏用屎尿屁和下半身開玩笑,從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的。

(八)傳統橋段的形象化

銀幕外的生活中積累了很多笑話,這些笑話經常在生活中說,本身就是極好的電影橋段。《半斤八兩》中本來聽著電視節目做菜的許冠文,因為許冠傑和許冠英把節目調到健身操,許冠文開始給雞做健身操。

《賣身契》中 許冠文身上沾滿了速幹膠。

《賣身契》中許冠英發明的體驗電視機,電視上放什麼,體驗的人就體驗到什麼,剛開始是言情,後來電視轉臺變成打人。這種經常說的笑話完全被搬上了銀幕。

(九)、扮女人

扮女人絕對是喜劇中的常用橋段,達斯汀霍夫曼扮女人十分出名。周星馳也經常在自己的電影中扮女人。許冠文在《賣身契》中扮女人,在《雞同鴨講》中更是扮了一個印度女人。

(十)、賭博

1974年的《鬼馬雙星》中,許冠文就是一名千術高手,通過賭博的驚險刺激創造懸念,製造笑點,許冠文也算是賭片始祖了。

《新半斤八兩》中許冠傑和許冠英用透視眼鏡創造了數段搞笑情節。

三、貢獻

許冠文最為人公認的貢獻是開創了本土市井喜劇的先河。如上文所述,在許冠文之前,立足香港本土,講粵語,用粵語流行文化的電影極少。而許冠文一出,粵語電影勢頭一下子扭轉過來。正如同其弟弟許冠傑對香港音樂的貢獻一樣,以前香港流行音樂一直為歐美樂壇統治,最流行的歌都和歐美接軌,粵語歌被認為是市井的不入流的歌曲。許冠傑用粵語唱香港人自己的生活,讓粵語歌進去了大眾流行文化。在香港影壇,邵氏一家獨大之前,還存在國粵之爭,邵氏60、70年代一統江湖後,粵語片不斷勢微。許冠文讓粵語電影重新回歸主流,而自此以後粵語電影一直佔據絕對的主流。

許冠文不僅重新讓粵語片佔據絕對主流,其對香港喜劇類型片的貢獻有目共睹。這點上,我並不認為許冠文僅僅只是開了中產階級文化市井喜劇的先河。許冠文雖然扮演的角色是小市民,生活也貼近香港底層民眾的生活,但許冠文表現得並非如好萊塢一樣的中產階級倫理喜劇,即區別於許氏之前香港喜劇的第三種。也區別於80年代中產喜劇代表「富貴逼人」系列。許冠文喜劇的內容複雜,橋段多樣,幾乎後來香港喜劇電影中用到的所有橋段,都能在他七十年代的五部喜劇中找到。賭片、雜耍式的動作、驚險刺激的場景、誇張的肢體動作、販賣尷尬氣氛、講冷笑話、扮女人等等等等,這些橋段日後被不斷翻新,不斷重複使用。在敘事上,雖然許冠文還有李翰祥片段化的弱點,但隨著一部部作品的改善,許冠文將各種橋段用人物穿起來的功能不斷增強,這種故事弱化,橋段先行,最後度橋的方法日臻成熟,也成為香港喜劇不斷無釐頭化的重要原因,在這個意義上,許冠文並非市井喜劇的開創者,他是香港喜劇的開創者。

許冠文是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當年也是有名的高材生。去電視臺做的節目《雙星報喜》極為成功,各種即興創作的笑話十分受歡迎,也算是國內脫口秀的老祖宗了。其實同是喜劇導演的王晶也是港中文的高材生,因此才能寫出《鹿鼎記》中「反清復明只是一個口號而已,真正聰明的都當官去了」這樣的臺詞。而許冠文電影中很多不經意地臺詞總能撓到香港人的心頭。

《賣身契》中嚴肅而又搞笑的對白

《摩登保鏢》中戳中香港人淚點的臺詞

從許冠傑的「光榮隱退匯群星」上的發言來看許冠文一直都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毫不忌諱的說自己愛名愛利。這點如果從電影人物的心態分析的話,許冠文的電影又與日後的香港喜劇極為不同。許冠文塑造的人物雖然也是小人物,有時候也很倒黴,多數情況下還十分的有小聰明。但是許冠文本身還是精英氣質濃重的人,他雖然演著小人物,但心裡應該並不認可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他用一種知識分子式的,和小人物保持一定距離的方式,俯視著觀察小人物,因此可能更能提煉出小人物的辛酸,表演出小人物的可笑之處。這是他成功的地方,但是也恰恰因為這種精英的氣質,當80年代群豪並起,各路人馬都無節操無下限的展示小人物,表達小人物,這種和小人物的距離感的優勢,慢慢被小人物的自居者所打敗。直到後來,本身就是小人物並且樂於用小人物姿態去看世界,從諷刺式的搞笑變成自嘲式的搞笑的周星馳的出現,香港無釐頭喜劇到了他的完全體。許冠文也在《豪門夜宴》中和周星馳完成了交接。

許冠文的喜劇,除了他自己的編導演的魅力之外,兩個傑出的弟弟也是吸引人的重要原因。許冠傑作為香港粵語流行樂的開創者,本身即是香港文化中ICON式的人物。他為早期的五部電影創作的主題曲為電影大賣立下汗馬功勞,而他的個人魅力更是無人可替。

《新半斤八兩》中這段打劫戲,許冠傑說強盜頭子唱歌難聽,強盜頭子不服,說你上來唱,你唱的好嗎?許冠傑毫不客氣的說了這段話,這個橋段帶來的喜劇效果絕對是無人可替的。

許冠英倒黴蛋的長相也成為永遠難忘的經典,三兄弟分手後,他因為和林正英。錢小豪的合作,又稱為香港茅山道士殭屍片的符號。其實他本身也是多才多藝,歌也唱得很好。

四、餘論

談許冠文和香港喜劇電影,現在好像已經成了一個比較過時的話題。畢竟即使是黃金時代的香港喜劇,觀眾也越來越少。而以前那種由一群職業的創作者創造笑料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以前笑絕對是稀缺資源,春晚上的一個小品能把大家逗半年,周星馳的一部電影成為無數人無數時間的談資。但現在段子手遍地,各種段子層出不窮,喜劇從小部分人的創作珍寶,變成了淹沒在無限段子中的蒼白無力的垃圾。前兩天看了寧財神回顧《武林外傳》的文章,他也感觸到,《武林外傳》是他的創作,以後網絡時代全面到來,網絡喜劇都是請一堆對段子手來寫,他一個人怎麼比得了一堆人。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還是香港喜劇的延伸,但是這種方式又缺乏單個創作者對作品整體性的構思產生的更為雋永的笑果。

(如《神算》中,最大的笑點是故事整體的構思,這種巧妙的笑料需要敘事上的配合,因此獨立的作者十分重要,同樣的例子可以參考郝建的《扶不扶》)

在這個被信息慣壞的年代,我們還是缺乏「作者式」喜劇,作者靠著長時間對整體故事和人物形象的打磨營造的笑點要高於各種網絡段子的穿插。而不管時光怎麼轉變,如同李小龍的功夫片,周星馳的喜劇,許冠傑的歌一樣,許冠文的喜劇還是會在一定範圍內,成為小眾不斷緬懷的對象,因為他們在形式上創造了經典,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這些形式永遠都能激起人們心中的好奇,讓我們感受到某種永恆的東西。

最後,送上一張福利,年輕時的白娘娘!

相關焦點

  • 香港喜劇電影的喜劇之王「冷面笑匠」許冠文
    今天給大家談一下喜劇之王,說起喜劇之王,大家可能首先想起的是周星馳,周星馳是大家心中的喜劇之王,我之前有寫周星馳,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而我今天給大家說的是在周星馳之前的喜劇之王,如果你真的喜歡香港喜劇電影,應該不會陌生,在很多喜劇電影中都有他的名字,他就是許冠文。
  • 「冷面笑匠」許冠文開創香港市民喜劇
    「冷面笑匠」許冠文開創香港市民喜劇許冠文拿手的市民喜劇,歌神許冠傑的偶像演技,以及許冠英「倒黴蛋」式的搞笑迅速成為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香港喜劇片的代表。《鬼馬雙星》後,許氏兄弟為「嘉禾」拍攝的《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摩登保鏢》等五部作品,都無一例外獲得當年票房榜冠軍寶座,其中,除《半》及《摩》分別以850萬及1700萬港元兩度刷新票房紀錄。
  • 香港喜劇鼻祖 許冠文三兄弟不可能再合作(圖)
    許冠傑(左)、許冠英及冠文3兄弟合作的許氏喜劇,已成為香港人口中的經典  香港喜劇鼻祖許冠文70至80年代拍過不少喜劇猛片:從《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到《賣身契》等等,部部叫好叫座,連續多年登上香港最賣座電影冠軍寶座,單單4部電影,票房總累積已達3000萬港幣!  許氏一門三傑,鑽石鐵三角,當年誰與爭鋒,但近年3兄弟單飛,許冠傑復出娛樂圈志在以歌會友、許冠英客串音樂劇,許冠文自覺欠缺素材,久未自編自導自演。
  • 港片回顧展專訪許冠文:許氏喜劇永不過時
    10月18日,香港著名喜劇導演許冠文出席滬上的香港電影回顧展,並接受了網易娛樂獨家專訪。作為香港最重要的喜劇片作者之一的許冠文,代表了香港一個時代的喜劇風格。不過,許冠文卻直言,許氏喜劇永不過時。此外,他也坦言經典的「許氏兄弟」組合將難再現。
  • 許冠文,在七、八十年代出品一系列許氏幽默的電影,人稱冷面笑匠
    同樣,有這樣一個演員,也像周星馳一樣的優秀,在周星馳出道之前的70、80年代,他也是香港喜劇電影的代表人物,他就是許冠文。1942年出生的許冠文,也像周星馳一樣(其實正確的說法是周星馳像許冠文一樣),是個大器晚成的演員。
  • 許氏四傑:喜劇之王許冠文,第一代歌神許冠傑,連創電影票房神話
    許氏四傑是香港影壇被人熟知的龍虎兄弟,大哥許冠文編、導、演俱佳,二哥許冠武專注幕後,三弟許冠英鬼馬搞笑,四弟許冠傑唱、演全行,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可能對許氏四傑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許氏四傑就是電影票房的保證,可以和九十年代的雙周一成相媲美。
  • 許氏四傑:許冠文、許冠武、許冠英、許冠傑
    許氏四傑是指許冠文、許冠武、許冠英、許冠傑四兄弟,因四人香港娛樂工業有傑出貢獻,被人稱為"許氏四傑"一、許冠文:許家大哥,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許冠文是周星馳之前的喜劇之王。
  • 改革開放元年香港票房冠軍,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的《賣身契》
    這一年,成龍憑藉詼諧功夫喜劇《醉拳》和《蛇形刁手》成名,票房分別位列第二和第八,一舉成為全香港最炙手可熱的的功夫巨星。然而那年的票房冠軍還是屬於老牌喜劇之王許冠文,他這一年的作品就是和許冠英許冠傑兄弟聯手主演的市井喜劇《賣身契》。《賣身契》由嘉禾電影公司出品,許冠文自編自導,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三兄弟領銜主演的都市喜劇。
  • 香港大賣2635萬,排名年度第三,許冠文賺翻了,許冠傑果然很旺票房
    說到香港票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雙周一成」,周星馳周潤發成龍是很厲害,但要說他們是天下無敵也過於誇張。其實真正在影壇稱王的是「許氏兄弟」,他們到現在依舊保持著歷史最高觀看人次紀錄,了解港片的影迷都知道許冠文許冠傑對香港電影的貢獻是載入史冊級別的。當年李小龍之後就是這幾兄弟接班,他們連續交出了很炸裂的票房成績單。
  • 許冠文:三弟一生自卑,我難辭其咎
    1上世紀70、8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盛世,多家影業公司競相角逐,開闢了香港電影「百花齊放」的時代。在眾多影業公司中,不得不提「許氏兄弟影業」,但聽這個公司的名字,便知道這是許家兄弟聯合開的。老大許冠文、老二許冠武、老三許冠英,老四許冠傑,齊集了「文武英傑」。兄弟四人在各自的領域發展得都非常好。
  • 在周星馳之前,他才是香港的「喜劇之王」
    1991年,為華東水災籌集善款而拍攝的香港電影《豪門夜宴》,匯集了兩百多位演藝明星,演出陣容空前豪華。電影最後,「冷面笑匠」許冠文同「喜劇之王」周星馳間的一場對手戲耐人尋味。二人爭搶一塊食物,許冠文說是雞屁股,周星馳卻說是雞頭。筷來箸往,表面上看是關於「雞頭和雞屁股」的口舌之爭,卻暗示著各自對喜劇與無釐頭的理解。
  • 曾是香港經典喜劇笑匠,卻在林正英辭世當天猝死,真相令人心塞!
    曾是香港經典喜劇笑匠,卻在林正英辭世當天猝死,真相好心塞!他出身藝術之家,大哥是喜劇之王,小弟是粵語歌王,而他則是香港銀幕上的一代笑匠:拍過無數經典電影,唱過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最後卻落得個孤獨一生、無兒無女的結局,令人唏噓和悲嘆。
  • 香港十大經典搞笑電影,總有一部讓你難以忘懷
    NO.1 洪金寶導演的《福星高照》該片於1985年上映,以武打和喜劇作為兩個最大的賣點,是第一部票房超過3000萬的香港電影。全片在西班牙拍攝完成,更是邀請了世界輕量級拳王賓尼和成龍出演對手戲,打鬥和喜劇成分讓觀眾過目難忘。NO.4 許冠文導演的《摩登保鏢》豆瓣8.1分,是許冠文「封帝之作」,是香港第一部賀歲片,也是許冠文的最後一部獲得年度票房冠軍的電影。
  • 許冠文為《一路順風》苦練中文 瞄準本屆金馬影帝
    網易娛樂專稿10月15日報導 今年最具話題的電影《一路順風》,由導演鍾孟宏攜手香港一代笑匠許冠文,奪下第53屆金馬獎8項大獎門票,來勢洶洶,但其實螢光幕後是高手過招。昨日發布的許冠文篇花絮,初次演國語片,語言就是許冠文最大的敵人,連鍾導都坦言「真把我給嚇壞了」,但即便鍾導是許冠文的小粉絲,在拍攝上卻是完全沒讓步,許冠文憑著深厚的演技和認真的態度,克服語言障礙演活了司機老許,更搶下金馬影帝入圍名額!而這次變身小黃運匠的許冠文,也讓鍾導見識到他純熟的開車技巧,在片場更發現許冠文本人其實是個專業的饕客,讓大家看到這位傳奇演員不同於鎂光燈前的百變風貌。
  • 許氏四兄弟最後一個票房冠軍:老爸客串出演,助力許冠文斬獲影帝
    2020年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第38個年頭,作為華語電影界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金像獎的大起大落無不是整個香港電影的一個折射,這個曾經有無數經典作品大放異彩的舞臺,如今隨著香港電影的衰落走向無人問津的落寞。
  • 許氏兄弟,星爺之前的香港喜劇之王,稱霸七八十年代喜劇影壇
    說到香港喜劇,很多年輕人都會直接想到周星馳,在90年代的時候星爺的電影確實非常的牛掰,是很多人都跨不去的標杆,但在星爺之前,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喜劇卻是許氏兄弟的天下,許冠文是出了名的冷面笑匠,他不靠表情也不搞怪,就能製造出讓人捧腹的笑果來,這在當時很難得的,可見他的喜劇功夫就是天生的
  • 許氏兄弟集團經典電影之《半斤八兩》
    七十年代有許氏兄弟電影集團的鬼馬喜劇,八十年代有新藝城與嘉禾的喜劇火併,九十年代有周星馳的無釐頭,但如果非要在香港的喜劇電影裡挑一部經典中的經典電影,我會毫無疑問的選擇這部《半斤八兩》。香港喜劇電影自成一派,同功夫電影一道,是屹立與世界影壇的兩朵奇葩。雖然周星馳的電影天馬行空,黃百鳴的賀歲片喜氣熱鬧,但最能體現香港草根文化的還是許氏兄弟集團的電影。
  • 香港喜劇往事:與無釐頭有關的日子
    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三兄弟在許冠文之前,香港喜劇一直是輕喜劇、或是說唱形式存在形態,並且語言很少是粵語形態,代表導演有李翰祥《大軍閥》等,王天林(王晶的父親)的《野玫瑰》等。許冠文在喜劇中的嘗試為後輩提供了大量的致敬素材:如《半斤八兩》中利用身邊各種道具打鬥的那場經典廚房大戰,香腸當雙節棍、漏勺擋麵粉等情節在香港喜劇電影中被反覆運用了多次,如在周星馳的《食神》以及去年的《新喜劇之王》上均能看到致敬。
  • 福利贈票 | 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深圳站,喜劇報到!
    、許冠武、許冠英、許冠傑)的市民喜劇電影被視為當代香港喜劇電影的源頭,其精靈古怪的情節設計和表演風格直接推動了香港喜劇中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無釐頭」風格的出現;承襲自巴斯特·基頓等好萊塢大師的動作場面,也直接影響了後續以成龍、洪金寶為代表的香港功夫喜劇的創作。
  • 悼念喜劇大師許冠英,看喜劇電影《雞同鴨講》
    許冠英是香港著名的喜劇演員,只要有他出演的電影都會給人以非常大的觀感,如今,許冠英先生已經離開我們八年了,今天,小編我就介紹一部他和他哥哥許冠文一起出演的喜劇電影——《雞同鴨講》。在香港有一家以燒鴨馳名的「許記燒臘飯店」,由許冠文扮演刻薄寡恩的老許記燒鴨店老闆。老許經營的燒鴨店是一家老字號,老許的燒鴨也是幾代祖傳的手藝。但是,老許對於自己的員工非常的刻薄,經常佔自己手下員工的便宜。很多員工都是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