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湖海域發現臺灣地區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圖片來源: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華夏經緯網1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古生物研究有重大發現,臺、日、澳學者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 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2月將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陽光過道展出。
-
澎湖發現下顎骨化石 系臺灣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澳大利亞學者合作,在澎湖海域發現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的澎湖原人化石。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和日本、澳大利亞學者合作,在澎湖海溝發現「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是臺灣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也是直立人分布最東邊的關鍵證據。這一項重大發現,昨天(27日)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通訊雜誌》。
-
800萬年歷史 日發現最古老大海牛化石
斯特拉大海牛(圖片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東京2月24日電 (記者 錢錚)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研究人員利用放射線絕對年代測定法,最終認定2003年在北海道發現的大海牛化石經鑑定約有800萬年歷史,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大海牛化石。
-
西侯度遺址被確認距今約243萬年
此項課題研究表明,西侯度遺址的同位素年齡為距今約243萬年。王益人稱,近年來,中外考古學者合作將在芮城西侯度兩個舊石器時期遺址點採集的樣品,進行鋁鈹同位素(26Al/10Be)比值埋藏測年分析。這一課題研究歷時10年,今年該成果的面世,為東亞地區最早人類的腳踏地提供了新證據,是對西侯度遺址發現60周年的最好紀念。
-
原創日本衝繩,發現萬年海底宮殿,難道這才是世界第一文明古國?
國際上公認的判斷國家文明最重要的依據就是通過考古發現來證實的,西方文明之所以不承認我們擁有5000年的文明歷史,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我們殷商文明以前遺蹟的缺失,可見考古發現對文明歷史的重要性。曾經在日本衝繩島附近海底發現了水下遺蹟,據分析距今萬年之久,難道這片萬年遺蹟的主人才是世界上第一個文明古國不成?
-
日本海底金字塔,發現1.2萬前的象形文字,考古家:姆文明現世
說到金字塔,很多人想到的必定是埃及的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確實是世界最著名的金字塔,但這並不意味著除了埃及之外,其他地方或者說其他文明沒有金字塔。瑪雅文明的金字塔同樣非常的出名,但最令人疑惑與不解的是中國臺灣與日本交界處海底的金字塔,這海底金字塔到底有著怎樣的奧秘呢?
-
考古發現最古老貝殼飾品
距今10萬年 考古發現最古老貝殼飾品 新華社華盛頓6月23日電(記者張忠霞)愛美之心,自古有之。考古學家在以色列和阿爾及利亞兩國的博物館的考古收藏中發現了距今10萬年的珠子狀貝殼,這被認為是已知最古老的項鍊裝飾物。
-
科學家發現始椎類最"長壽"化石 距今約2.5億年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劉俊研究團隊研究報導了一件產自山西陽泉晚二疊世(距今約2.54億年)的始椎類化石新種。始椎類是一種原始的爬行型類,屬於羊膜卵動物的基幹類群。這次報導的新種被命名為陽泉長壽螈,打破已知始椎類化石最「長壽」紀錄,亦是目前為止此類化石在華北板塊乃至東亞的唯一記錄。
-
日本衝繩海底發現「水下宮殿」,距今10000多年,是誰留下的?
其實縱觀人類的整個進化過程,人類的文明也分為三個階段,第1個階段便是史前階段,第2個階段是古代階段,第3個階段便是我們的現代階段。一直以來關於史前文明的痕跡就爭議不斷,有人認為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誕生過燦爛的文明,消失的亞特蘭蒂斯和瑪雅文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雖然一開始也有很多科學家認可這個理論,但是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他們才發現史前文明存在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弗林德斯大學副教授特雷弗·沃西說,紐西蘭以恐鳥、巨鵝和巨鷹等巨型鳥類而聞名,「但截至目前,沒有人發現過滅絕的巨型鸚鵡」。研究人員在紐西蘭南島中奧塔戈的聖巴森斯附近發現「意外赫拉克勒斯」鸚鵡化石。化石距今至多1900萬年。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蟲子 距今已經有4.25億年歷史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蟲子 距今已經有4.25億年歷史 來源:快科技 • 2020-06-09 15:35:22 6月
-
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築,1萬年前的神秘水下金字塔,日本亞特蘭蒂斯
位於日本最西端的島嶼-與那國島,是衝繩的一處完美的潛水聖地,距離臺灣宜蘭僅110公裡。這裡不僅有未解之謎日本亞特蘭蒂斯,一座神秘的10000年前的水下金字塔,還有《小孤島大醫生》中的孤島診所,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
臺媒:日本考古界認為三萬前年衝繩史前人類或來自臺灣
據參考消息網3月2日報導,臺媒稱,日本考古學界發現,三萬年前即存在於衝繩島上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和文化,與臺灣臺東縣八仙洞出土的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關係密切。衝繩島上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極有可能自臺灣跨海遷徒而來,近來,越來越多日本學者投入「臺灣衝繩海路」的研究。
-
為什麼衝繩人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也瞧不起衝繩人?
題/為什麼衝繩人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也瞧不起衝繩人? 日本作為群島國家,南北綿延約3800多公裡,最西端的領土為與那國島,隸屬於衝繩縣。
-
最新發現!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可能是亞洲金絲猴祖先
分別以《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的中新世猴科最東部的代表——奔德裡中猴在中國昭通的發現》和《東亞最古老的疣猴類跟骨》為題,發表了兩篇論文。820-710萬年的地層中都有發現,是地理分布最廣泛的非人靈長類化石代表之一。
-
中國雕塑藝術史上推8000多年 山大團隊解密我國最古老雕塑藝術品
)」的論文,公布了一項在中國河南的重大發現——一件具有13500年歷史的微型鳥雕塑,即靈井鳥雕,這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中國雕塑品。鳥雕像各個側面同層出土的鳥雕像半成品、小骨棒及骨料日本東京大學和美國貝塔碳十四測年實驗室對與靈井鳥雕同層出土的燒骨與半成品進行測年,32個樣品的年齡平均值為距今13500年。靈井鳥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像藝術品,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
贛州發現恐龍新品種 泥潭通天龍距今7200萬年
15日,呂君昌告訴本報記者,他研究竊蛋龍比較多,發現竊蛋龍有一個基本的特徵,那就是尾巴的椎體上有一個側孔。因此,首先推斷這是一隻竊蛋類恐龍。隨著研究的深入及仔細對比研究,呂君昌發現這隻竊蛋龍的頭部形態,與國內外已發現的竊蛋龍頭部形態完全不一樣。他由此判定,這是一種新的竊蛋龍類,生活在距今6600萬年到7200萬年間的晚白堊世。 新的恐龍需要重新命名。
-
雲南地區發現「猴化石」,距今已有640萬年,或是金絲猴的祖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提到金絲猴,它們外表金黃色的毛髮,長長的尾巴等,無一不讓人覺得它們是地球上最美麗的精靈之一。作為亞洲特有的金絲猴,目前現存的金絲猴一共有5種,其中3種都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另外2種分別分布於緬甸和越南。現代研究認為,金絲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現存靈長類動物之一,那麼,金絲猴的祖先又是誰呢?多年來,中外的研究學者們,紛紛都在找尋其中的答案。
-
【探索】最新發現!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可能是亞洲金絲猴祖先
最近雲南昭通又有重大考古發現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8月7日、8月28日,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
-
琉球、衝繩
日本,是一個懸垂於太平洋中的群島國家,隔海與中國、韓國、朝鮮、俄國、菲律賓相望,為南北細長條狀的國土走勢,最北是北海道,最南是琉球群島,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衝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