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的學說,怎樣操作中國歷史發展的?

2020-12-19 浩然文史

引言:

當我們提起「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總會主動聯想到道教奇妙的陰陽五行世界。其實五行與古代政治也有密切的聯繫,五行學說應用到政治產生了五德終始說。與爛柯人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五行與五德終始說

春秋數百年的兼併戰爭後,進入戰國時代,只剩下幾個大國爭雄。此時,諸子百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學說,向各個國君兜售。到了戰國末期,由於爭霸戰爭的推進,各國認為原來「王」的稱號已經無法代表其地位,各國先後率自稱帝。在這樣一個帝制運動的時代裡,急需一種為其服務的思想。齊人鄒衍的五德終始說應運而生。五德終始說的核心「五德終始」源於我國歷史早期的「五行」觀念。

(鄒衍)

五行觀念產生的具體時間現已不可考,但它與中國先民的日常生產生活、交通出行、圖騰崇拜均有密切的聯繫。由於材料不足,導致學者對於「五行」最原始的指代爭論不休,。但《逸周書》記載,周公回答周武王問題時曾講道:「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蒼,位木;四白,位金;五黃,位土。」因此西周時期,「金、木、水、火、土」被視作五行應該沒有疑問。五行被認作是構成世界的五種基礎物質,他們相互之間既可以相互克制,又可以相互衍生。

鄒衍利用五行相剋的學說,結合了傳統「陰陽」觀念與天人感應學說,建構起一套合法解釋權力更迭的思想。他首先將五行學說運用到王朝變遷上。他指出:黃帝為土德;夏代黃帝世系,所以夏為木德;商克夏,商為金德;周克商,周為火德。將來代替周王朝的,必定為克火的水德。那麼德運之間為何會轉換呢?他說是因為君主的不道德行為。如果君主有不道德行為,神龍、鳳鳥、麒麟等吉祥的生物就不會出現。同時,將會出現許多吉祥的預兆在新君誕生的地方,這種現象叫做「符應」。新的政權建立後,要根據其所屬的德運制定相應的政策。

二、從「五德相剋」到「五德相生」

秦始皇是第一個採納五德終始說的君主。周王朝死而不僵,雖早已失去權威,但是撐過了春秋戰國才被秦滅國。秦統一天下之後,為營造代周的合法性,秦始皇便利用了五德終始說。他承襲鄒衍的說法,既然周為火德,秦代周,則秦為水德。水對應的顏色為黑色,所以大秦帝國尚黑,宮殿服章以黑為主。此外,他杜撰了在西周滅亡,王室東遷之前,秦文公在打獵時曾遇黑龍,這是上天指示秦代周的徵兆。但秦始皇拋棄了鄒衍學說中關於道德的部分,反而把水性陰冷作為自己實行嚴刑酷法的藉口。

(秦始皇 影視劇形象)

秦暴虐而二世而亡。高祖劉邦建立漢朝之後,認為秦統一的15年仍是戰國的餘音,自己才真正終結亂世。所以劉邦也定漢為水德,仍尚黑,襲秦之服章制度。到漢武帝時,情況發生了改變。漢武帝是一位有雄心壯志的皇帝,他與秦始皇保持高度一致,窮兵黷武、好大喜功,除了四處徵伐、封禪求仙,在定德改制這件事上必然不甘落後。在董仲舒理論構建的協助下,他承認秦水德的存在,漢代秦,為土德,色尚黃。但董仲舒是儒家的傳人,他在鄒衍的基礎上,強化了五德終始說中的道德約束,強調天人感應現象。從而借天來警戒和約束君主,促其實行仁政。

(漢武帝雕像)

西漢中期以後,由於武帝朝國力嚴重的消耗和社會矛盾的積累,出現了嚴重的統治危機。由於同時出現了許多地震災異。這些情況讓很多人認為漢運到頭了。儒生眭弘認為漢帝應禪位於賢人,他指出「漢為堯後,有傳過之運,漢帝宜誰差天下,求索賢人,禪讓帝位,而退自百裡,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順天命。」他運用董仲舒思想中的五行相生學說,重新排定了德運順序,即堯為火德;火生土,舜為土德;土生金,夏為金德;金生水,商為水德;水生木,周為木德。因此,漢承自周,漢為火德。漢家為堯後,堯有禪讓的美德,因此應當主動讓位。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進行改制,漢家堯後說為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他讓劉歆將這一理論豐富與發展。劉歆將秦也納入體制,但將其歸入閏位,認為秦不是正常王朝傳遞中的德運。中興漢室的光武帝劉秀在起兵時,曾利用讖緯《赤伏符》中的說法:「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把自己比附為火德的繼承者。因此在東漢,劉秀正式肯定了漢為火德及五德相生的學說。漢家為堯說也被認為是至理。我們因此經常會聽到「炎漢三百年」的說法。

三、五德終始說的落幕

自東漢確立五德相生說之後,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無論是胡人建立的十六國北魏等北朝政權,還是東晉以後南朝宋、齊、梁、陳等政權,甚至到了大一統的隋唐大帝國,乃至五代趙宋,都以五德相生說作為自己政權合法性的依據。與此同時,無論是權臣篡位,還是武力奪權,在政權轉移時都要表演一場禪讓的鬧劇,來假惺惺地說明自己政權源自前朝皇帝的主動讓賢。五行相生說與禪讓制相配合,製造了中古歷史上一個個赤裸裸的謊言。

(歐陽修 畫像)

但到了宋代,這一政治理念受到挑戰。宋儒興起了一場關於「正統」問題的大討論。諸多觀點中,最有影響力的當出自歐陽修。歐陽修在其《正統論》中指出「凡為正統之論者,皆欲相承而不絕。至其斷而不屬,則猥以假人而續之,是以其論曲而不通也。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於一,斯正統矣。」在歐陽修的建構中,強調政權來源的正當性。在五德終始說下,強調政權來源的合法性,即政權某種關係上與前代王朝有一定聯繫。五德終始說下,各朝都在與前朝的繼承關係上做手腳。為了求得王朝德運之間的連續性,不會過分從道德層面考慮得國途徑是否正當。且宋儒尤其強調夷夏之辨,傳統政權將胡族建立的政權也納入五德的系統中,使是他們絕對無法接受的。

五德終始說最終隨著南宋的滅亡一同被埋入墳墓。儘管有儒生一直向蒙元統治者上書推演德運,但一直沒有沒受到蒙元統治者重視。蒙元統治者不接受五德學說,固然有其出自少數民族漢文化認知低下的原因。但從其大量接受吸納漢族制度的角度來看,其否認德運的原因,主因應是經歷宋代大規模關於五德的討論,人們對於五德終始說的信仰已不是那麼虔誠。

(朱元璋 畫像)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已經完全不在意德運的傳承,反而是強調自己取得政權途徑的正當。他指出「盜賊蜂起,群雄角逐,竊據州郡。朕不得已,起兵欲圖自全,及兵力日盛,乃東徵西討,削除渠魁,開拓疆域。當是時,天下已非元氏有矣……朕取天下於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清乾隆帝也指出「我朝為明復仇討賊,定鼎中原,合一海宇,為自古得天下最正。」可見到明清時期,皇帝的關注點已經從繼承前代皇權的合法性轉移到自己獲得政權的合法性上。

文史君說:

「五行」產生於我國先民的生產生活之中,戰國之際鄒衍利用其衍化出五德相勝說,為戰國爭霸戰爭服務。秦始皇第一次利用其強調自己政權的合法性。漢承秦制延續了排定德運的制度。但西漢董仲舒、劉向、劉歆父子對這一制度進行反覆演繹,創造性地提出了五德相生說。經歷王莽改制和光武中興反覆的王朝更替,五行相生說取代了相勝說的地位。從漢到宋,由於禪讓這一制度表面上的存在,五行相生說成為其最佳拍檔。但宋儒對這一制度進行質疑,強調「正統論」。到元明清時期,王朝的更替變為直接的武力奪權,這一理論與實際也無法相符,加上宋儒理論的影響,五德終始說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參考文獻:

顧頡剛:《五德終始下的政治和歷史》,出自氏著《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劉浦江:《「五德終始」說之終結——兼論宋代以降傳統政治文化的嬗變》,期刊《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胡克森:《從德政思想興衰看「五德終始」說的流變》,期刊《歷史研究》,2015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爛柯人)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韓國人也講五行,「金木水火土」在韓國中有何含義?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韓國傳統文化帶有很濃重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禮儀文化直至今日在韓國日常生活中處處體現。比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八卦理念,在韓國人的生活中也有所現。所謂的陰陽五行八卦,是古代漢民族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
  • 金木水火土,48張姓氏微信頭像讓你五行不缺,召喚神龍
    五行的形成由來已久,幾千年來,它一直指導著古人認識自然、社會和自己本身的一種知識工具,宇宙萬事萬物都可以歸類到五行中,了解五行學說,對於我們以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020032101期你會喜歡小庶今天設計的百家姓微信頭像嗎?
  • 「金木水火土」還是「水火木金土」——五行應該怎麼數?
    這一頁上寫著這樣一首詩: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金木水火土單從識字的角度來說,這首詩雖然短,氣魄還是很大,把天地日月和古今上下都囊括在內了。但是竊以為,「一二三四五」的下一句,應該改成「水火木金土」才對。因為詩中的「金木水火土」,就是國人耳熟能詳的「五行」。而五行與數字的標準匹配法,應該是:一配水,二配火,三配木,四配金,五配土。這個五行與數字的搭配,早在《尚書.洪範》中就已經有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全面戰爭:三國》五行系統公布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
    CA日前攜《全面戰爭:三國》參加了EGX 2018遊戲展,今日官方Twitter首次公布了本作中的五行系統。CA表示五行系統是古中國哲學,也是《全面戰爭:三國》的核心。五行是華夏民族創造的哲學思想。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佔卜方面。
  • 盤點中國各大王朝的五行屬性,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
    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的更替都跟五行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們以秦漢為例。根據五行的原理和演化,秦朝五行屬水,漢朝五行屬土。曾有文獻記載,秦文公外出遊獵,捕獲黑龍,而黑龍則是水性,文公還將河流的名字改為「德水」,以每年的十月份為一年之始,並以黑色為尊。
  • 「五行」為什麼按照「金木水火土」的排序?原因讓人想不到
    五行學說是古人創造的哲學思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該學說大概發源于于戰國時期,且五行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的《尚書.洪範》。古代先民認為,宇宙萬物都由金、木、水、火、土這5種基本物質的運行和變化所構成。隨著這5個要素的盛衰,大自然產生了變化,宇宙萬物循環不已。
  • 五行學說和朝代屬性:一篇短文了解和記憶五行相生相剋理論
    作者:村頭二舊傳統五行學說和朝代:一篇短文了解和記住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經常看到古書中說:兩儀,四象,八卦,五行。尤其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到今天還總是被各類玄幻小說和影視劇引用,這裡面的是邏輯自洽的一個系統,有了這篇短文,以後再也不怕看不懂了。
  • 「射鵰」五絕,對應金木水火土,他們分別是「五行」中的哪一環?
    導語:「射鵰」五絕,對應金木水火土,他們分別是「五行」中的哪一環?金庸先生的作品中,處處流露著國學文化。即使在細微處,也是經過了精雕細琢,值得讀者反覆品味。尤其是他小說中的人物名字,看似信手拈來,實際上卻都經過了不著痕跡的鬼斧神工。
  • 中國智慧如何探討天地萬物?除了陰陽範疇,還有五行八卦等學說
    對天地及其萬物,中國思想進行了獨特的分類。在陰陽學說之外,最典型的就是五行學說和八卦學說。五行學說是一種與陰陽學說不同的解釋世界的模式。五是五種事物。行既意味著行列、秩序,也意味著運動變化。五行說將天地萬物分為金木水火土。為何只是這五種事物?而不是四種或者六種?這大概和人們在生活世界中最切近打交道的事物有關。
  • 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詢表 金木水火土五行屬性查詢表
    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詢表大全包含了1924年至2043年出生的人的五行屬性。金木水火土五行屬性查詢表根據其數字年份及對應的天幹地支紀曆年即可準確的分辨出一個人的五行是什麼,是非常實用的一個查詢表。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詢表:甲子年生海中金命(1924,1984)乙丑年生海中金命(1925,1985)丙寅年生爐中火命(1926,1986)丁卯年生爐中火命(1927,1987)戊辰年生大林木命(1928,1988)己巳年生大林木命(1929,1989)庚午年生路旁土命(1930,1990)辛未年生路旁土命(1931,1991)
  • 五行中相生相剋的道理是什麼,你知道嗎?
    但是他提到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內容。五行學說是我們國家獨創的,流傳至今的人類瑰寶。五行學說的實質,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中最基本的物質構成的,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包括人本身)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不同屬性的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一發現,找出了宇宙間萬物生生滅滅的規律和原因。所以,五行學說,同樣是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五行學說在科學領域的用途是非常廣泛的。
  • 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金
    天下萬物各有各的形體和本質,古代的聖人,其實就是一些熱愛思考,觀察力超強,善於總結的人,他們把這個世界上許多相似的事物歸納分類,最後他們發現,天下其實只有五種事物,或者說五種形態,也就是我們都熟知的——金木水火土!
  • 和平精英金木水火土五行神獸套裝需要多少錢
    金木水火土五行神獸套裝是和平精英中比較高級的時裝套裝,玩家們可通過抽獎或使用五曜令牌進行兌換,不少想要該套裝的玩家不知道需要花費多少,下面小編帶來了和平精英金木水火土五行神獸套裝花費詳情
  • 陰陽五行學說的起源
    何謂「五行」,五行是指宇宙間金木水火土五種可運轉、流行、發展的物體或質能。中國醫學理論用五行平衡來說明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古代賢哲用五行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命理學家則用五行生剋制化來闡述生命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 明朝的開國元勳劉伯溫曾說:「萬物莫不得五行而載天覆地(負陰抱陽之意)」,人作為大自然的衍生物,更是「人生在世,莫逃五行」。
  • 五行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詢表算命首先要根據生辰八字分析出個人金木水火土相關情況,那麼就要利用到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詢表,五行納音,五行年命歸類查詢,每相鄰的兩年為一個年命
  • 金木水火土代表的顏色
    金、木、水、火、土合稱五行,是指五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普通系統論。金木水火土五行顏色有什麼作用1、增強五行的能量八字中某種五行缺失或者所需的五行弱的時候我們通過儀表、著裝、佩戴物品的顏色可以為我們提升運氣。2、風水布局離不開五行色彩不同的命格、住宅五行不同,卦象對應的方位有五行,顏色匹配的時候五行就會相互路通。包括布局、調整風水都是離不開五行的顏色特徵。
  • 孟令偉奇門遁甲丨如何快速記憶五行相生相剋
    五行的本質是五星。因為「行」通「星」。以《素問·天元紀大論》:「天有五行,御五位」,《孔子家語·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素問·五運行大論》:「天地動靜,五行遷復……五行麗地」,《韓非子·飾邪》:「此非豐隆、五行、太一、王相、攝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搶、歲星非數年在西也。
  • 五行相生相剋,你真的懂了嗎?
    【導讀】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中國人都知道,但和身邊人探討過程中,發現更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今天,談論一下這個話題,和讀者共饗!文\伏櫪老馬五行學說是古代漢族人民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將古代哲學理論中以木、火、土、金、水五類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規律來認識、解釋自然的系統結構,並把這一方法論運用到中醫學、風水學、佔卜術等領域的一本學問。稍微了解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的人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這一規律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很多領域擴展和應用。
  • 八字的五行中,金木水火土那一樣最不可或缺?
    對於這個問題,古人的看法跟現代人的看法是有差異的,比如《五行精紀》中有「五行俱足格」,是「年月日時胎」中「金木水火土」俱全,很多人以為這裡說的是五幹五支的五行,其實不是,這裡的五行是納音五行,一柱就一個五行,所以要滿足五行俱全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為「貴命」。
  • 寶寶起名五行金木水火土屬性漢字精選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從不同的角度代表不同的觀點,正如佔卜方面認為五行影響人的運勢,但是在中醫角度認為五行影響著人的身體健康,但是不管是從哪方面進行分析,都離不開五行的組成要素:金、木、水、火、土,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