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終點是神學?那些偉大的物理學家,為何最終都走向神學?

2020-12-15 大臉科學視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最近,網絡上一篇標題為「為什麼愛因斯坦、牛頓這些偉大的物理學家,晚年都轉向去研究神學?」的文章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科學與神學,這顯然是兩個對立的領域。科學表現的是客觀、邏輯,神學則是主觀、想像,這兩個方面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可是又是為什麼讓這些堅定科學真理的偉大物理學家走向了科學的對立面呢?

說到從科學走向神學,世界上有將近200位大牛級的科學家都走上了這條路。這就包括被我們一直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物理學家的牛頓和愛因斯坦。

關於牛頓信仰神學,這一點一直是大家肯定的。牛頓就曾在他的書中談到,「據我研究的結果,聖經記載之信而有證,實在遠非世俗的歷史所能比擬的.我在聖經裡發現許多證據,證明它是可靠的,超過世上任何一本書。我一生中最大的兩個發現就是:第一發現我是個大罪人;第二發現耶穌是救主。」

從他的言論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耶穌教信仰者。當然在他們那個時代,信教往往是無法選擇的。但是,科學誕生也往往和一個個宗教問題緊密相連。正是在探索像星辰傳說這樣的宗教神話過程中,才有了天文、物理這樣學科的發展。

所以那時的科學家兼具哲學家以及神學家的職責。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關於宗教信仰問題早已不那麼強烈。近代以來的愛因斯坦,所處的時代早已大大改觀,然而,在他自己的科學論斷中,也存在不少神學言論。比如,可以穿越時空的蟲洞,人類思維意識的控制等等,在我們看來這些不免都有神學的成分。

當然也有人認為,愛因斯坦的理論都是理論推導出來的,只不過在這一論斷中成了一個無辜的躺槍者。

當然在近代還有一位科學家霍金,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也算是從科學走向神學的一位科學家。這位霍大師,從量子力學的角度,將心靈感應解釋為量子糾纏,也有理有據的解釋了靈魂。甚至還辦了一個party,相信未來的人可以穿越回現在。當然,結果肯定是空無一人。

種種事件,都不得不讓人覺得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在一些情況下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呢?

其實「科學的盡頭」就是「哲學「認識論」的盡頭。而哲學大多也是由以前的神學中誕生出來的。我們無法認識「存在之外」或者說不存在的東西,更或者說是存在本身,因此解釋這些概念時就無法避免添加當初神學中的一些元素。

另外,我們也無法認識「發出認識的主體」,也就是我們自身。因為,想要認識某事物,都必須將其視為「對象」,而我們自己不可能將自己視為「對象」。這反而造成自身認識的局限性。

因此,「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其實背後折射出的是這些偉大的物理學家自己認識到達盡頭的反應,更是人類自身認識局限的反應。

作者:臉哥

相關焦點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科學沒有終點,只有宗教一上來會定義終點
    導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科學沒有終點,只有宗教一上來會定義終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我敢保證大家絕對不是第一次聽到了,神學和科學有什麼聯繫嗎?這句話是如何誕生的呢?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在某些科學家在老了之後,放棄了對科學的研究,轉身去研究神學,就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牛頓。牛頓出生在被神權統治的一個時代中,因為那個從天而降的蘋果,打開了思想,開始了走向科學的道路,但是他並沒有放棄神學,還經常跟哈雷這個彗星發現者爭論到底有沒有上帝。
  •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中篇)
    大家還記得上篇提到過的科學的盡頭是什麼嗎?作為接受唯物主義思想長大的我們都知道,物質客觀存在,它通過主觀影響,可以影響到客觀,從而了解到客觀規律。現代神學的倫理價值與科學的求真精神並沒有對立的理由, 不會對科學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兩者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關於上帝,一直是科學與神學長久以來的爭論熱點。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然牛頓、愛因斯坦在晚年時,為何都痴迷神學
    什麼是科學?這是一個建立在公式、理論、現實交錯的複雜的世界。常人很難窺探到科學的大門,哪怕是世界上的很多位偉大的科學家,也不敢說自己懂科學,科學定論是值得後人一次又一次推敲的,一旦定論被打破,一切都 要推翻重新再來。
  • 科學盡頭是神學?為何眾多科學家晚年開始研究神學?
    真正的原因是,在當時的時代,整個社會都被神權所統治,所以牛頓生下來接受的就是神學教育,也就是說從他生下來那一刻起他就是個信神者,他是在信神的基礎上才去研究的科學,所以不是在說牛頓晚年開始研究神學,而是他一生都在研究神學。
  • 哲學、神學、科學和偽科學
    ◆ ◆ ◆ ◆ ◆二、科學與神學的分野霍金《大設計》的前言裡赫然地寫著:」哲學已死「。其實這裡更多地是在說宗教哲學--神學。神學與科學的分野開始於1799年,那年拉普拉斯出版了他的巨著《天體力學》。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受」太陽系如何形成「、」地球何以會繞著太陽運轉「這些問題困擾。就連艾薩克·牛頓也難以回答,最後只好求助神學,把」運動「的最終原因歸於」上帝的第一推動「。
  • 科學盡頭是神學?為何愛因斯坦、牛頓這樣最偉大科學家都信有神?
    自古以來,有神論與無神論一直都是人們討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說:人類由於認知的局限性導致了宗教的產生、神的產生,人們喜歡用神來解釋未知事物,去打破恐懼,也有人說:科學發展到最頂峰就意味著有神論的滅亡,科學會解釋所有現象,打破所有神的存在,這個話題被人們爭論了幾百年也沒有得到答案
  •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下篇)
    (圖源:網絡)當科學與神學從對立走向對話,為了配合科學的發展,神學也在不斷地自我創新。(圖源:網絡)在那個時代,科學和哲學都是從神學中誕生出來的,而科學的誕生是與一個個宗教問題離不開的,然而神學作為指導一切科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牛頓晚年為何研究神學,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
    牛頓是誰,為什麼他會那麼牛,這裡小編就不介紹啦,讀過書的人都知道。牛頓作為一個科學界泰鬥級的人物,早年在科學領域碩果纍纍,理應是對科學非常尊重和虔誠,但是為什麼晚年卻放棄科學,轉向神學,在神學領域一事無成呢?世間萬物運動的能量從哪裡來?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92.4%的科學家,都相信神的存在!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92.4%的科學家,都相信神的存在!科學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而且在科學家的不斷發明創造之下,出現了一系列方便於人們生活的工具,不過現在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觀點,那就是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那麼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
  • 系統神學和歷史神學,無足輕重之學科?(上)
    ③歷史神學最終是為了規範我們的神學(不管是系統神學還是其他神學科目),正因為我們相信神始終護理祂的教會,以祂的聖靈帶領祂的教會,所以我們相信,在神學發展的歷史中我們可以根據聖經找得到確定正誤的法則,這使得大公教會的神學發展史和一般的科學發展史有相似性,又有相異性。
  • 《升維之旅》科學的盡頭是否就是神學呢?
    那麼,神學中滅世般的力量在科學中處於哪個地位呢?並且本書中作者對於所有升維用到的各種科學知識也總有紮實的積累,對於各種未來的科學幻想也在這本書中有個詳細的提及,對於科幻迷來說,這個世界科學能夠發現的潛力,是無窮可怕的。其中作者從分子解析,原子解析,夸克解析,質子中子解析,狄拉克之海解析,正負能量空間解析等等,都令人眼前一亮。而且在這些解析的過程中,作者也不忘對科學知識進行一個大概的論述。
  •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結果卻顛覆認知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結果卻顛覆認知對於科學盡頭是神學的說法,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當然,這主要也是因為有很多非常著名的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都將自己的研究方向改成了神學,最著名的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也正是因為這些在世界上頗具影響的科學家的行為,讓人們對於無法用科學解釋的事情全部歸結於神學。
  • 物理的盡頭是數學, 數學的盡頭是哲學, 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網友一: 借用哲學家羅素的一句話:一切確切的知識都屬於科學,一切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都屬於神學。但介乎這兩者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就是哲學。換句話說,人們只是把尚未可知的暫時付諸於哲學和神學,而隨著人類可知區域的不斷誇大,不確切的區域將越來越小,科學將引領人類文明走向越來越光明的明天,現代文明的一切物質成果都來自於科學就是明證。物理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數學是物理研究世界的工具,神學不過是未知現象暫時的棲身之所,不可能引領人類文明走向未來。你能找出我們現在所享用的任何一個物質成果是來自於神學嗎?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什麼意思?
    這就要說到科學與哲學的區別,首先在早年物理學在蓬勃發展到定量時代以前,哲科是不分家的,科學基本上就是哲學的小弟,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方法上都基於兩個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什麼是歸納法呢?比如有一個歐洲古代學者觀察發現,他見過的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凡天鵝都是白色的。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愛因斯坦晚年為什麼會研究神學,答案已經明確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愛因斯坦晚年為什麼會痴迷神學,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要解開這些謎團,我們首先得從科學學與神學的關係問題開始:通過前幾章對意識的簡單解析,我們大概清楚,意識是物質產生的。是物質經過幾十億年變化的結果,在精神意識出現之前,所有的意識形態都只是短暫的,瞬間的。
  • 系統神學和歷史神學,無足輕重之學科?(中)
    當然,平信徒有時可能害怕冒犯人,不會直言,但心裡仍然存留些許想法;而有人會進一步質疑這樣訴諸權威的合理性——即使是神學家所言,而神學家並非無誤,如果我個人覺得沒有道理,就大可不聽!筆者不是否定在各種情況中,我們需要去搞清楚諸多結論的來由,以至於儘可能以理服人,這是完全合理的。
  • 科學改變世界,而當科學發展到了盡頭又是什麼呢?或許是神學
    當科學誕生後的第一個一百年,因科學所創造的生產力就已經超越了過去幾千年全世界所創造的生產力總和,這就是科學的力量。其實,如果我們站在一個古人的視角來看待今天的科學,那麼這無疑是一種神力的存在。科學與神學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關係?是格格不入的徹底對立,還是相輔相成的依存關係?又或者是一種遞進的關係也未可知。
  • 聖經神學與解放
    考恩和古鐵雷斯從種族和階層的社會視角出發,構建了他們的神學體系,而其最終也被北美的更正教會—絕大多數是黑人教會,以及拉丁美洲部分天主教會所接受。牧師需要聖經神學來評估和回應諸如此類的神學主張。畢竟,解放神學已拓展到五花八門的運動,從女權主義到同性戀,再到環保主義。
  • 死亡可以得到科學解釋,那麼靈魂是什麼?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可能有人會對此提出異議,因為現在我們已經能夠用科學解釋,生活當中太多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但是在世界上流傳著一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他們在晚年的時候基本上放棄了神學,但卻保留了對神學的虔誠態度。愛因斯坦曾經認為神學能夠解釋的問題,科學雖然大部分都可以證明,但還是有很多問題沒有辦法得到確切的證實。
  • 科學、哲學、神學的聯繫和區別
    在如今,科學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可是很多人嘴裡卻總充滿著「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類似的言論。其實,這些言論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是全無道理的,但是一定不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可以將其歸結到思想形態一類,對著這一類言論,現在還存在著很多的爭論。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神學,哲學與科學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淺談一下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