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產業鏈前後端的商品與服務一般不構成類似

2020-10-31 福建高院

裁判要旨

認定商標使用的商品或服務類別應當結合商標使用人的經營範圍及商標的使用場景、使用方式、消費對象的認知等因素綜合判斷。零售、推銷服務應當歸為第35類「替他人推銷」,該類別與被推銷的商品本身所處類別分別構成一條產業鏈的前端及後端,司職分工不同,在商標使用人的經營範圍未有實際交叉以及在各自經營範圍均持有註冊商標的情況下,不構成類似商品和服務。

案情

東方祥麟菜果基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祥麟公司)擁有第1466895號「百果園」註冊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第31類「鮮水果、新鮮蔬菜、甘蔗」等)。東方祥麟公司基於此商標對深圳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百果園公司)、豐澤區澤德水果店(以下簡稱澤德水果店)提起標的額高達9103萬元的侵權訴訟,主張深圳百果園公司在鮮水果上使用了與其註冊商標「百果園」相似的百果園等標識構成商標侵權。深圳百果園公司主張其擁有第16061008號「百果園」(核定使用商品為第9類「計算機軟體(已錄製)、電腦程式(可下載軟體)」等)、第6807648號「百果園」(核定使用服務為「替他人推銷」等)註冊商標,其是提供水果零售服務的連鎖企業,而非水果生產企業,其在經營過程中使用百果園等標識是屬於對其商標及字號的正當使用,不會與原告註冊商標造成混淆,不構成商標侵權。

裁判

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東方祥麟公司在本案中是以深圳百果園公司超出其核定商品或服務的範圍為由主張深圳百果園公司構成商標侵權,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在判定深圳百果園公司使用相關註冊商標是否侵犯東方祥麟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問題上,首先,法院根據尼斯分類表的歷史改版以及同類商標註冊申請人的共同行為認定零售、推銷服務應當歸為商品或服務國際分類號第35類的「替他人推銷」。其次,結合本案雙方當事人的具體經營範圍,認定深圳百果園公司與東方祥麟公司並未進入對方的經營範圍,不應認定構成類似商品和服務。此外,深圳百果園在其授權門店部分水果上有使用水果生產企業的自有商標,而其涉案「百果園」標識僅使用於門店招牌、水果包裝袋等提供服務過程用以表明服務提供者來源的場景,綜上,認定深圳百果園公司及其授權門店在實體店中使用涉案「百果園」標識或字樣的行為,屬於在核定服務項目範圍內合法使用第6807648號「百果園」註冊商標的行為。深圳百果園公司及澤德水果店未侵犯東方祥麟公司的註冊商標專用權,法院據此駁回了東方祥麟公司的訴訟請求。

東方祥麟公司不服,上訴至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福建高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首先明確了在涉及註冊商標權利衝突時人民法院受理商標侵權案件的要件。一般在原、被告各自持有有效註冊商標的情況下,法院應當告知商標權人另行向有關行政主管機關申請解決。但本案原告以「被告在門店招牌、產品包裝盒、包裝袋的使用;官方網站、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的使用;微信商城、小程序、手機APP等的使用;大眾點評、餓了麼、支付寶口碑等平臺上開設店鋪銷售鮮水果的使用,超出了被告註冊商標的核定使用範圍使用商標」為由提起訴訟,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註冊商標、企業名稱與在先權利衝突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二款規定,本案屬於法院受理的範圍。

雙方當事人在案件中對於尼斯分類表的第35類「推銷(替他人)」是否屬於零售、推銷服務具有較大爭議。本案中,法院詳細闡述了尼斯分類表2007年前後兩版的歷史變更,尼斯分類表第九版中刪去了第八版所規定「尤其不包括:其主要職能是銷售商品的企業,即商業企業的活動」的內容。同時在實際經營中大多數零售商家在第35類「替他人推銷」類別上申請註冊商標並將該商標實際上用於商場、超市服務範圍之內,事實上已經將商場、超市與第35類「替他人推銷」服務項目視為同類服務;而且商家的這種實際使用行為,也明確地向相關公眾傳達了同樣的信息,足以使相關公眾認為該商標核定使用的範圍就是商場、超市等提供商品零售的服務。故應當認定商品的零售服務屬於第35類「替他人推銷」。

雙方另一爭議焦點在於涉案商品和服務是否構成類似的問題上。法院認為,本案中深圳百果園公司涉案商標被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行政程序中已經認定為馳名商標,深圳百果園公司在全國範圍內具有上千家銷售門店,在商業上已經形成巨大的商業規模。深圳百果園公司涉案使用商標的行為均表明其經營水果零售的身份,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水果零售服務。東方祥麟公司作為水果生產的源頭企業明確其未進入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水果零售行業,兩者所處地位構成一條產業鏈的前端及後端,司職分工不同,兩者各自經營範圍均持有註冊商標的情況下,不應認定構成兩個商標使用的類別構成類似商品和服務。結合深圳百果園公司具體場所和情景中使用的標識與東方祥麟公司的「百果園」註冊商標在圖形及字母方面存在較大差別,兩者共存於市場並不會造成相關消費者的混淆。法院最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維持了現有商業秩序的穩定。

本案案號:(2018) 閩05民初265號,(2019) 閩05民初1274號

案例編寫人: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黃熠 黃有志

相關焦點

  • 侵犯商標專用權判定的重要要素——對類似商品(服務)的認定
    02 對類似商品(服務)的一般理解先談一下對「同一商品」的理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於2011年頒發的《 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同一種商品」是指名稱相同的商品以及名稱不同但指同一事物的商品。
  • 使用類似的商標構成商標侵權怎麼辦?
    商標侵權很多時候是不好避免的,有時候沒有注意一不小心就用了類似的商標,然後構成侵權。商標侵權從很多方面是不好處理的,因為一旦涉及到侵權會面臨賠償和官司。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是有很不好的影響的。那麼,如果使用了類似的商標構成侵權要怎麼處理呢?1、根據法律相關制度規定,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 假冒註冊商標:與核定使用的商品相比,不是同一種商品,無罪
    從上述規定可知,這兩個罪名的客觀構成要件之一就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商標權利人的商標,換一句話也就是,如果是在類似的商品上,或者說是在不同種的商品上使用商標權利人的商標,則不構成犯罪。在刑事司法實務領域中,不支持跨類保護。
  • 詳細解釋一下什麼是《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類表》
    我們在解釋《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類表》之前,先說明一下什麼是類似商品和服務。所謂的類似商品就是指消費對象,用途,功能,消費途徑等這幾方面有聯繫的商品。比如,兵乓球,兵乓球拍,鞋子,襪子等這些商品都存在一些聯繫。那麼類似服務是指在服務的目的,手段,對象等方面相關的一些服務。
  • 網際網路+背景下商品或服務類別的區分
    本案鈞易公司「荷包」註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類別為電腦程式(可下載軟體)等,而荷包公司網站上使用荷包金融、荷包理財、荷包貸款標識所標註的服務類別屬於金融服務,二者屬於既不相同也不近似的商品或服務類別。,與原告「荷包」註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類別是否相同或相類似上存在不同觀點,一審判決認為二者屬於相同類別,而二審判決則認為二者屬於既不相同也不近似的類別,可見,對該問題的研究值得關注。
  • 原創好文|「網際網路+」時代商品類別認定規則
    根據商標法第56條的規定,註冊商標專用權,以核准註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除了註冊馳名商標外,商標法不支持商標的跨類保護。但在實踐中,不論是在商標授權確權案件還是商標侵權案件中,都存在商標權人在某一商品類別上未申請註冊,但法院最終認定兩類商品構成類似商品或服務的情形。
  • 中華法鑑l以他人商標作搜索關鍵詞,不構成商標侵權,但構成不正當競爭(一)
    ,…且各廣告主之廣告網址文案亦無標示系爭商標文字用以表彰營銷各廣告主之商品或服務之標識,網絡用戶鍵入「幸福空間」關鍵詞搜尋後,見搜尋頁面之廣告欄位出現廣告,亦無從認識該廣告有何標示系爭商標之意,而被上訴人將「幸福空間」文字於內部程序作指令連結系屬內部無形之使用,並非為外在有形之使用,均不足以使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並不符合上揭商標使用之三要件及商標法第68條第1款「為營銷目的而於同一商品或服務,使用相同於註冊商標之商標
  • ...反轉」,「每夫」被判與「海天」在調味品等類別上構成商標近似
    核定使用商品包括第30類,類似群:3001;3006;3008;3009;3010;3012;3013;3015;3016;3018):醬油;調味品;冰淇淋;食用香料(不包括含醚香料和香精油);烹調食品用增稠劑;鍋巴;麵條;麵粉;麵包;咖啡調味香料(調味品)。
  • 商標局:2000個《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以外的商品服務項目名稱可註冊
    2016年7月12日,商標局公布《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以外2000個可接受商品服務項目名稱的通告。
  • 使用近似商業標識構成侵犯商標權的判定標準
    龍慶公司認為協信公司擅自在相同服務上使用「時代廣場」商標,侵害了其合法權益,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協信公司停止侵權。2012年6月21日,重慶五中院經審理認為,「星光時代廣場」與引證商標「時代廣場」能夠明顯區別,不構成混淆,判決駁回龍慶公司的訴訟請求。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 同一名稱在相同類別進行商標註冊,但選擇不同的小項可以註冊麼?
    商標根據商品和服務的不同,被分為了四十五個類別,每個類別又有著眾多可供選擇的群組小項,其中第1-34類是屬於商品商標,第35-45是屬於服務商標。在註冊商標時,申請人必須根據被劃分的這四十五個大類進行選擇設計到的類別小項。
  • 醫療美容設計:整容醫院服務與商品的區別
    醫療美容設計:整容醫院服務與商品的區整容醫院服務與商品的一般區別體現在:一、本質上的差異:服務管理學者將服務描述為"一種行為、一種表現、一種努力這一系列的活動構成了整形醫院的服務流程。商品(產品)是可以看到和接觸的東西。
  • 以案說法: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外包裝裝潢構成不正當競爭麼?
    原告甲公司起訴稱:被告乙公司生產的藍帆洗衣膏外包裝箱與原告生產的第二代多用途藍浪洗衣膏外包裝箱裝潢的色彩、形狀、排列設計等方面相同或近似,導致消費者誤認誤購,造成和原告的知名商品相混淆,被告的行為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因侵權行為而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13萬元和因此而支付的合理費用5萬元共計18萬元.
  • 不難得專欄 | 商標侵權的表現形式和法律責任「上」
    商標侵權行為,一般是針對註冊商標而言的,如果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幹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註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都屬於商標侵權行為。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民事責任。如果涉及訴訟,在民事案由中 一般稱侵犯商標權糾紛。
  • 商品標識不規範與懲罰性賠償的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二、商品標識不規範構成欺詐的認定新《消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商品的經營者或者服務的提供者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是,對消費者採取欺詐性經營行為。
  • 仿冒知名商品?這家糖果企業因何被判構成不正當競爭,專家解讀來了
    北京一家糖果企業因在其生產銷售的牛軋糖、話梅糖上使用了與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冠生園公司)的「大白兔-百花牌」花生牛軋糖、「大白兔-天山牌」奶油話梅糖近似的包裝、裝潢,被法院判決構成不正當競爭,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那麼,到底什麼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所保護的商品包裝、裝潢?為什麼在這起案件中糖果的糖紙設計被認定為「裝潢」?
  • 商標商品/服務小項這麼多,註冊商標時究竟該如何選?
    準確把握類似商品和服務的判斷方法,切勿遺漏關聯類別、關聯群組不同類別的商品/服務(也俗稱為小項)之間原則上不類似,不同類似群組的商品/服務之間原則上也不類似,但是:有原則就有例外。第一,跨類別保護通常僅僅是馳名商標才能享有的特殊待遇。但是,需要警惕,某些類別的部分小項,與另一類別的部分小項,進行交叉檢索;換句話來說,它們是竟然是類似的。
  • 敦和資管董事長施建軍:商品要做好,優勢來自哪裡?還是要產業鏈的...
    「我們衍生品市場天生就是為風險管理服務的,我們敦和堅持走大類資產配置的道路。在大類資產配置裡面,很核心的是要有不同邏輯的或者不同驅動因素的、相關性比較低的資產。
  • 便利店商品構成(二)
    京城便利店除了日配商品和非日配商品外,最值得關注的就是FF區商品也稱作現場製售商品。FF區商品主要包括熱餐,包子,炸品和關東煮。一般來說味道還不錯,就是油大口味偏重。便利店的包子和炸製品也是統一配送冷凍品到店,加熱之後再出售。有時候客人質疑的包子賣相不好,口感差之類的基本上都是員工使用微波爐加熱時,操作不當造成的。便利店的炸製品基本都是雞肉類製品,偶爾會有一兩款豬肉類製品,還沒聽說過有羊肉類製品。除了肉類,也會有玉米,紅薯之類的應季商品。
  • 基地內全品類商品「一件代發」,漢口北打造直播生態
    據介紹,從日用百貨、服飾鞋包到零食、小飾品,漢口北直播基地已打通全國供應鏈,連接義烏、廣州、臨沂等地,「網紅跑貨」商品在直播館內一應俱全。今年6月,漢口北直播選品中心正式搭建完成。漢口北直播基地總佔地面積則達到14萬方,目前已吸引23家直播媒體機構入駐,凸顯高聚集度的直播產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