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知名商品?這家糖果企業因何被判構成不正當競爭,專家解讀來了

2020-12-27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一家糖果企業因在其生產銷售的牛軋糖、話梅糖上使用了與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冠生園公司)的「大白兔-百花牌」花生牛軋糖、「大白兔-天山牌」奶油話梅糖近似的包裝、裝潢,被法院判決構成不正當競爭,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那麼,到底什麼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所保護的商品包裝、裝潢?為什麼在這起案件中糖果的糖紙設計被認定為「裝潢」?如果侵害了他人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

1

符合一定條件的商品包裝裝潢 是競爭法的保護對象

關於「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這一法律概念,1993年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二項中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其中包括擅自使用,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2017年和2019年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在第六條第一項均規定了,「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繫,其中包括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從法律修改的字面改動來看,新法把「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改成了「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對新法條文的理解和適用有待於在實踐中進一步積累,但在實踐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案件因為被訴侵權行為發生在2017年反不正當競爭法修改之前,所以法院在審理時仍然適用1993年施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前述「冠生園牛軋糖案」的情況便是如此。

在市場經營活動中,進入市場流通渠道的商品通常都具有名稱、包裝和裝潢,這些要素對商品的成功銷售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普通意義上的商品包裝、裝潢並不能獲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特殊保護,只有具有競爭意義或識別意義的包裝、裝潢才有可能進入競爭法的保護視野。也就是說,當經營者對其商品用心進行了市場營銷,例如精心設計名稱、包裝樣式、圖案花色、廣告宣傳等,使之成為深入人心的知名商品,也即通過使用獲得了識別商品來源的顯著特徵,從而可以作為一種商業標誌,尋求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

2

「包裝」和「裝潢」法律側重點不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具有區別商品來源的顯著特徵的商品裝潢,應當認定為1993年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的「特有裝潢」。

通常而言,在智慧財產權法保護領域,「包裝」和「裝潢」的側重點是有所區別的。「包裝」是指為保護商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而採用的能夠區別商品來源的容器和包裝材料等,如飲料、香水採用了較為獨特的瓶型,蛋糕採用了造型別致的盒裝等。「裝潢」是為識別與美化商品而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附加的文字、圖案、色彩及其排列組合。「裝潢」可以直接附著於商品,也可以附著於包裝。例如在備受矚目的加多寶訴王老吉「紅罐」之爭案中,雙方激烈爭奪的商品裝潢是列印、噴塗或貼附在裝涼茶的易拉罐這種包裝上的黃色王老吉文字、紅色底色,以及這種文字、色彩、圖案的排列組合方式的整體內容。

在上述牛軋糖案件中,原告冠生園公司主張其牛軋糖使用的包裝為長方體磚式包裝,其話梅糖使用的枕頭式、扭結式包裝,該包裝的特有性沒有得到法院的支持,但法院支持了該公司認為其牛軋糖和話梅糖的糖紙色彩、文字、圖案及結構的整體排列組合構成特有裝潢的主張。此外,在另外一起涉及圖書的案件中,涉案圖書的裝潢包含封面與封底,其封面採用圖書作者的正面肖像作為主要設計元素,封面右上角顯示有作者的英文籤名,封面的其他裝飾圖形選擇、位置排列、顏色搭配以及中英文文字、宣傳標語的選擇、排列布置等也均體現出一定的特色,法院認定上述組合為涉案圖書的特有裝潢。

3

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需擔責

司法實踐中常見的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或者與之近似的包裝、裝潢,造成與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產生誤認的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要求,經營主體在市場活動中講究信用、誠實不欺。仿冒他人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的行為擾亂了健康的市場競爭秩序,無視合法經營者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擅自「搭便車」,同時也混淆商品來源,損害消費者正當權益,破壞良好的營商環境,因此必為法律所禁止。

反不正當競爭法在第四章法律責任中規定,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害者承擔民事責任。經營者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造成混淆的,由行政執法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商品,並可處以罰款,嚴重者吊銷營業執照。

根據法律規定,構成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被仿冒的商品必須是知名商品;被仿冒的商品包裝、裝潢必須為知名商品所特有;對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和裝潢擅自作相同或者近似的使用;造成與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以為是該知名商品。

所謂「知名商品」,是指在中國境內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商品。認定知名商品,需要考慮該商品的銷售時間、銷售區域、銷售額和銷售對象,進行任何宣傳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域範圍,作為知名商品受保護的情況等。一般來說,根據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原告需要對其商品的市場知名度負舉證責任。

所謂「特有」,是指商品的包裝、裝潢能夠起到區別商品來源的作用,而不是指該商品的包裝、裝潢具有新穎性或者獨創性。對相關公眾而言,只要該商品的包裝、裝潢經過商業使用,已經客觀上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起到了區別商品來源的作用,其便具有了特有性。

所謂「擅自使用」,從文義解釋的角度來看,是指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者授權而使用了他人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法院在評判時,重點考察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是否具有攀附他人商譽的故意,而在客觀方面則體現為行為人是否使用了與權利人相同或近似的包裝、裝潢。

所謂「混淆誤認」,包括兩種情形:購買者發生誤認和足以使購買者發生誤認,在司法實踐中也稱為「實際混淆」和「可能混淆」。前者指已經發生了令購買者混淆的結果,後者的「足以」強調的是混淆的可能性,不一定要求發生了實際結果,但這裡的可能性程度並非是一般的,而是強調應當具有較高的混淆可能性。

在上述冠生園案中,法院首先根據原告冠生園公司提交的獲獎情況、銷售數據、保護記錄等證據認定了其生產銷售的牛軋糖、話梅糖為知名商品;其次,分析了冠生園牛軋糖、話梅糖糖紙裝潢的特有性;再次,認定了被訴侵權牛軋糖、話梅糖的裝潢與冠生園牛軋糖、話梅糖的裝潢構成近似。被告未經許可,擅自在其生產銷售的糖果上使用了與原告特有裝潢相近似的裝潢,容易使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產生混淆誤認,從而認定了被告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延伸閱讀

反不正當競爭是為了維護促進競爭

反不正當競爭法通過制止競爭自由的濫用行為,維護正當健康的競爭自由,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競爭和促進競爭。

誠實信用原則是一切市場活動參與者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一方面,它鼓勵和支持人們通過誠實勞動創造社會價值,並保護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財產性權益;另一方面,它又要求人們在市場活動中講究信用、誠實不欺,善意、審慎地追求社會財富,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進行合理避讓。經營者在從事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守商業道德和誠信原則,尊重他人在先形成的經營權益並適當避讓,嚴禁實施攀附或損害他人商譽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這樣不僅有利於企業自身的經營發展,也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相關連結

「商標」和「品牌」 是一個概念嗎?

有些企業錯誤地認為,產品進行「商標」註冊後就成了品牌。事實上,「品牌」與「商標」是極易混淆的兩個概念,二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通常認定的「品牌」是指,具有經濟價值的無形財產,用抽象、獨特來表現自身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是能夠識別的,能夠在長期的建設下在人的心中佔據一定位置。而「商標」是識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顯著標誌。就商業領域而言,商標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誌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作為商標申請註冊。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的商標為「註冊商標」,受法律保護。 由此可見,商標是一個法律概念,由商標法對其進行保護,註冊成功後,權利人就享有商標專用權;而品牌側重於市場範疇,更加注重和消費者建立的聯繫,引導顧客進行消費,建立對品牌的忠誠度。可以說,商標是品牌的一部分。在我國,商標有「註冊商標」與「未註冊商標」之分;「品牌」可以是註冊商標,也可以是未註冊商標。 從範圍上說,對商標權的保護有國界限制。每個國家都有保護商標的法律,在某單個國家取得的商標權利只在該國內部獲得保護,其他國家不當然承認其權利。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對於商標權保護採取的都是註冊原則。也就是說,註冊商標所有人只能在商標的註冊國享有商標權,如果需要在其他國家取得商標保護,則必須按照他國法律的規定,在該國申請商標註冊。而品牌因為不是商標法上的概念,在效力上沒有嚴格的國界區分。

最後,在時效性上,商標的時效性由法律規定,註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准之日起計算。有效期期滿後可以進行續展,每次續展有效期仍為十年。續展次數不限。商標權還能夠繼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商標的時效性可以是永久的;而品牌的時效性是由市場決定的,取決於經營者的能力及產品質量等多個因素。 另外,品牌與商標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品牌經註冊獲得專用權轉化成商標,也就具有了法律意義。正是藉助商標的法律作用,才使得品牌所產生的超過產品本身價值以外的利益得到保護。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劉仁婧 (作者單位: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流程編輯:王宏偉

相關焦點

  • 以案說法: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外包裝裝潢構成不正當競爭麼?
    1995年7月6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關於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對如何認定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做了具體規定。
  • 如何判斷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商品包裝裝潢被仿冒而構成不正當競爭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簡稱「新反法」)第六條:「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繫:(一) 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二)……根據上述規定,如原告主張被告商品的包裝裝潢系擅自使用與其具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並要求被告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話
  • 抄襲他人網頁版式設計構成不正當競爭
    遠播公司認為,其按照耀華學校的需求,通過自己獨立創作,將耀華學校提供的元素設計、排版與美化後形成權利網頁,構成彙編作品,熠楊公司的行為侵犯了其對涉案網頁享有的著作權。同時,遠播公司的網頁是知名商品,涉案網頁與之高度相似,並盜用其微信二維碼、電話等信息,容易造成混淆,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 一審法院認為,遠播公司的網頁缺乏獨創性,尚不足以構成著作權法上所稱的彙編作品。
  • 益菌多侵犯養樂多商標賠120萬 構成不正當競爭
    被告浙江果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果然公司」)被判立即停止侵害株式會社益力多本社(以下簡稱「益力多本社」)註冊商標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立即停止使用與「益力多」「養樂多」產品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近似的五連排包裝、裝潢,賠償益力多本社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70萬元。上海樂客瑪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客瑪公司」)被判立即停止銷售果然公司生產的「益菌多」發酵味含乳飲品。
  • 法院:攀附名牌,構成不正當競爭
    「唯品會」電子商務平臺自創辦之日起,一直保持高速發展態勢,並於2012年3月23日成功上市,逐漸成為國內知名的電商品牌。唯品匯公司則成立於2019年7月10日,註冊經營範圍包括商品批發貿易、化妝品及衛生用品批發、服裝批發、日用雜品綜合零售、藥品零售等多項與銷售相關的服務。對此,唯品會公司認為唯品匯公司使用「唯品匯」字號構成不正當競爭。
  • ...都順發生物保健有限公司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稱糾紛一案民事判決書
    對此事實,原告無須再舉證,法院也不須重新確認。  被告天佑公司行為的性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之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 法院:攀附名牌,構成不正當競爭
    「唯品會」電子商務平臺自創辦之日起,一直保持高速發展態勢,並於2012年3月23日成功上市,逐漸成為國內知名的電商品牌。唯品匯公司則成立於2019年7月10日,註冊經營範圍包括商品批發貿易、化妝品及衛生用品批發、服裝批發、日用雜品綜合零售、藥品零售等多項與銷售相關的服務。對此,唯品會公司認為唯品匯公司使用「唯品匯」字號構成不正當競爭。
  • 二公司生產「藍瓶二鍋頭」被判構成不正當競爭
    日前,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對紅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星公司)訴霸州市郎河酒廠(下稱郎河酒廠)、北京牛欄山莊飲品有限公司(下稱牛欄山莊公司)不正當競爭案作出終審判決  2018年11月,原告紅星公司發現被告郎河酒廠、牛欄山莊公司生產、銷售的「北京二鍋頭酒」瓶身外包裝,與其出品的「紅星藍瓶二鍋頭」產品包裝、裝潢相差無幾,容易引人誤認為系原告商品或與原告之間存在特定的聯繫,原告認為上述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故將二被告訴至法院。
  • 兼評真假「耳光餛飩」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該案中,原告爾廣公司主張其享有「耳光餛飩」在先知名商品特有名稱權(可稱之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或者服務名稱的相關競爭權益,也可稱之為具有一定影響的未註冊商標權),被告王偉、再高公司、美亞公司使用「耳光」、「耳光餛飩」註冊商標的行為構成仿冒行為,被告關於「耳光餛飩」的涉案宣傳內容構成虛假宣傳、商業詆毀,因而要求三被告共同賠償200萬元並刊登聲明、消除影響。
  • 「世界最薄保險套」引爭議 知名企業被起訴
    庭審雙方關於「岡本」品牌是否構成虛假宣傳等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法庭沒有當庭宣判此案。  「岡本」保險套被訴虛假宣傳  此次庭審,雙方都只由代理律師出庭。  坐在法庭被告席上的,是銷售「岡本」保險套的深圳某企業;坐在原告席上的是廣州大明聯合橡膠製品有限公司(下稱「大明公司」)。
  • 網絡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分析
    涉網絡不正當競爭糾紛,在案件事實的認定和法律適用的選擇上,均與傳統不正當競爭案件存在差異,難度更大,裁判標準亦存在不相統一的情形。涉網絡不正當競爭糾紛典型案例的生效裁判,對類案的處理具有參考意義,對新興行業的發展具有指引價值,對訴訟參與人更加高效地參與訴訟提供建議,也為網際網路企業進行正當合法的競爭提供有益指引。
  • 一公司批量仿冒品牌尿布,快看看你家有沒有!
    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都需要小心翼翼,有的商家為了牟利,竟然仿冒紙尿布標識來代替大品牌的商品!心酸......寶潔公司經調查發現泉州藝亞貿易有限公司(下稱藝亞公司)、泉州向日葵衛生用品有限公司(下稱向日葵公司)生產、銷售帶有「Pampermes」「Pampersoft」等標識的嬰兒紙尿褲等產品的行為侵犯其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並構成不正當競爭,寶潔公司將二被告訴至法院。
  • 今年上半年南陽市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26件
    龍騰南陽訊8月18日,全市競爭執法和打傳規直工作推進會召開,總結今年以來競爭執法和打擊傳銷規範直銷工作,安排今年下半年任務。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26件,案值21.9705萬元,罰沒入庫金額38.013萬元;查處假冒馳名(著名)標識(商標)案件15件,案值8.2758萬元,罰沒金額25.37萬元;查處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案件6件,案值10.06萬元,罰沒金額7.9萬元;查處通過製造市場混淆進行不正當競爭的其他案件1件,罰沒金額1萬元,有效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 【案例分析】某裝飾公司對某市場監督管理局不予處罰某公司不正當競爭行為不服申請行政複議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第五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三)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或姓名,引人誤以為是他人的商品。
  • 專家解讀!武俠Q傳著作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智慧財產權那點事公眾號有幸邀請到了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陳紹玲為大家講解入選「2019年中國十大最具研究價值智慧財產權裁判案例」三十大候選案例中的武俠Q傳著作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以智慧財產權專家的視角,抽絲剝繭,為大家講解,本案背後的那些法理與故事。
  • 2020浦東知產獲獎案例,你pick哪一件、海澱法院宣判全國首例智能產品語音指令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中國智慧財產權雜誌)海澱法院宣判全國首例智能產品語音指令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因認為北京子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子樂公司)生產、銷售的杜丫丫學習機中突出使用「小杜」指代其產品,並使用「xiaodu xiaodu」語音指令進行喚醒和操作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度在線公司)將子樂公司及其產品銷售商北京經緯智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 商品試用網站「美麗啪」組織刷單被判不正當競爭 賠償淘寶200萬元
    6月6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不正當競爭案。法院認為,被告杭州美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美名公司」)在其開發的平臺「美麗啪」上組織刷單的行為構成對淘寶網的不正當競爭,判處其賠償淘寶網經濟損失200萬元,並在淘寶網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
  • 4年「麵條鮮」之爭出結果:加加勝訴 清香園不正當競爭
    此案耗時4年,經3次庭審,湖南省高院最終認定,四川清香園在醬油產品上使用「麵條鮮」名稱,構成不正當競爭。「麵條鮮」之爭「麵條鮮」醬油是加加食品2009年推出的一款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熱捧,銷售區域遍及全國。
  • 無歷史淵源者將「老字號」和近似字號註冊為商標構成不正當競爭
    裁判要點:1.與「老字號」無歷史淵源的個人或企業將「老字號」或與其近似的字號註冊為商標後,以「老字號」的歷史進行宣傳的,應認定為虛假宣傳,構成不正當競爭。2.與「老字號」具有歷史淵源的個人或企業在未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前提下,將「老字號」註冊為個體工商戶字號或企業名稱,未引人誤認且未突出使用該字號的,不構成不正當競爭或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
  • 優樂美奶茶引糾紛,喜之郎公司起訴不正當競爭
    因認為北京優樂美公司、佳美飲料公司、大陳生活超市未經許可,擅自將「優樂美」作為企業名稱使用在其生產、銷售的奶茶商品上,並且涉案奶茶產品的包裝裝潢與原告生產銷售的知名產品優樂美奶茶特有的包裝裝潢構成實質性相似,易造成消費者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