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前,養成哪些習慣?要不要學拼音,要不要教認字?如果什麼基礎都沒有,進了小學會不會跟不上?再過一個月,就是一年一度的招生季,這些問題,都是很多新生家長所糾結的。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幼教專家關注的話題。
昨天上午,義烏舉辦了一個高峰論壇,把全市200多位幼兒園園長和小學校長湊到一起,談談關於「幼小協同、科學銜接」的話題。
在現場,當地兩所知名學校的負責人就有關孩子該不該提前學拼音的問題「掐」了起來。
園長的質疑
既然是零起點教學
孩子為何要提前學拼音
昨天的高峰論壇,第二個話題是關於上學前孩子要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對幼小銜接更有利。最後一位發言嘉賓是毛茹芬,義烏稠州幼兒園園長。
稠州幼兒園的很多孩子,畢業後會進入繡湖小學。為此,毛茹芬向省特級教師、繡湖小學總校長王鴻發問,而她也問出了很多幼教老師和家長的心聲。
「王校長,你們學校不是一直都是零起點教學嗎?怎麼希望孩子在上學前能學一些拼音?」原來,在之前的發言環節,王鴻談到了孩子學拼音的問題,毛茹芬有不同意見,「我比較贊成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毛茹芬的觀點很明確:教漢語拼音,小學老師肯定更專業。
聽著臺下陣陣議論,論壇主持人、義烏市教育研修院教研部分管小學教育的副主任葉立新把話筒遞給王鴻,希望她正面回答這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毛園長可能誤解了,我說的不是讓家長或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學拼音。」王鴻從事小學語文教學30多年,在她看來,漢語拼音是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基礎。實踐中,少數孩子學習拼音相對較慢,「比較科學的做法是上學前的暑假,讓孩子聽聽拼音磁帶,培養語感。」
王鴻說,學前教育的實質不是教,而是引導。「比如一棵樹上有幾朵花,孩子會自己去數,給家具和家電貼上名字,孩子會主動來問。」
家長的擔憂
別人家的孩子都提前學
真正零基礎的怕跟不上
王鴻一說完,現場響起了掌聲,而一位姓方的小學女教師站起來,搶過主持人的話筒,述說兒子讀幼兒園時的經歷。
三年前的一天,方老師去接讀大班的兒子放學,看到他正在寫遙遠、烏龜、東南西北等漢字,她很想不通,為什麼要教這麼難的東西?為此,她還找老師「理論」。
「老師回答我,他們有專門的教材。我說,我教一年級上冊,最難的兩個字就是『足』和『走』。」在方老師看來,讀幼兒園的兒子學的東西,比小學一年級還難,「我的觀點是孩子進幼兒園,只要玩得開心,養成好習慣,懂得與人交往就可以了。」
然而,很多家長不像方老師這麼「想得開」。
何先生的女兒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他和很多家長溝通,發現民辦幼兒園的孩子都已經學了小學的內容。這幾天,他正準備給孩子找幼小銜接班,費用在數千元不等,主要學一些拼音和50以內的計算。
「很多孩子早就學了。」在何先生看來,這錢花得挺值,「有些一年級老師進度會很快,孩子跟不上回家會哭的。」
與何先生有一樣想法的家長還有很多,這也是一些幼兒園「小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隨機調查
一年級某班40個學生
沒學過拼音的屈指可數
孩子進小學前,到底要不要學拼音?記者隨機採訪了義烏一所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王老師,他們班上的情況挺有代表性:40個學生,90%的孩子存在提前學拼音、寫字等情況。也就是說,真正零起點的孩子,只有幾個。
家長們為什麼都提前讓孩子學了拼音?王老師從事8年語文教學,她推測,家長擔心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已經學過拼音,小學就不教或者教得很快,擔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
「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小學的教育是正規化、系統化的,拼音就是教學大綱裡的內容。」王老師說,就算幼兒園教過,小學還是會重新教,「雖然沒有接觸過拼音的孩子,剛開始幾節課會學得慢一點,但我們肯定是教會為止。」
王老師說,孩子上小學前,適當接觸一些拼音是有好處的,前提是引導為主,家長或者幼兒園老師如果充當拼音老師的角色,反而還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比如王老師很苦惱,很多孩子會拼音,但不標準,還有幾個學過寫字,但拿筆姿勢不對。對於這些孩子,老師反而要花更多時間去教,孩子也要花更多時間糾正。
對於這點,省特級教師、賓王幼兒園園長餘巧娟也有同感:「拼音有一定拼讀技巧,幼師沒有經過這項專門培訓,容易教錯,導致孩子入小學後糾正困難。」
還有一個負面影響是孩子提前學得多,上課反而不專心,最終養成不好的習慣。「再往高年級走,提前學的優勢沒有了,情況就很難說了。」王老師說。
專家觀點
培養習慣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幼兒園老師的壓力,家長的擔憂,小學老師的無奈……進入小學前到底要不要學拼音、漢字或者算術?這是很多人糾結的問題。
浙江省教育廳就做好「幼小銜接」教育提出了指導意見:幼兒園不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這一點也得到了參與論壇的義烏市多位幼教專家的認可。
「幼兒園嚴禁實施『拔苗助長』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義烏市教育局局長王建新態度明確,學前教育要尊重幼兒的成長心理和發展規律。
發言嘉賓、省特級教師、義亭小學校長朱向陽說,有些東西該提前教,比如習慣。幼兒園的重點是培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教育孩子運用各種感官,提高認識世界的習慣和能力。」
餘巧娟說,禁止「小學化」並不提倡一刀切。「不是說幼兒園和班級教室裡不能出現任何拼音、文字、算式。有些孩子對文字特別敏感,看了幾次無意中全記住了,這有什麼不可以?」
對於剛進入小學的孩子,老師該怎麼教?葉立新認為,一年級可以開設入學課程,設置一些熟悉學校、認識同學、寫字習慣等課程,讓新生更好地完成幼小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