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痕跡化石表明,巨型海龜會自相殘殺,鱷魚的體型是它們的三倍

2021-01-15 聽科學說

1200萬年前,在南美洲北部的沼澤和河流中,曾經生活過的一些最大的海龜為了爭奪配偶和領地展開了史詩般的戰鬥。在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出土的新化石顯示,這種名為Stupendemys geographicus的物種雄性重達1100公斤,它們的2.4米長的龜殼前部長有不同尋常的角,它們可能用這些角來互相爭鬥並擊退比它們大三倍的鱷魚。與此同時,仔細觀察海龜巨大的下顎,你會發現它們可能並不是某些科學家認為的那種兇猛的食肉動物,而是以硬殼軟體動物和大型水果為食。

儘管該物種在1976年首次被發現,但這是首次發現這種有角的遺骸。當時,科學家們只發現了S. geographicus貝殼的碎片。

但在過去的6年裡,德爾羅薩裡奧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埃德溫·卡迪納和他的同事們在委內瑞拉北部和哥倫比亞的塔塔科亞沙漠發現了幾塊完整的S. geographicus化石,其中首次發現了顎骨的碎片。這些碎片與來自巴西和秘魯的被認為是其他物種的化石的顎骨碎片非常吻合。

卡迪納和他的同事在2,12出版的《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出,這些頜骨非常接近,所有的遺骸都應該被歸類為S. geographicus。這意味著,這個幾乎和河馬一樣重的物種,曾經在巴西西北部、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海岸等大片地區活動。當時,該地區有一系列河流和溼地,被稱為Pebas系統。

儘管它們與較老的化石相似,但一些最大的新殼有一個獨特的特徵:它們的前邊有突出的角。弗裡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ibourg)的古生物學家沃爾特·喬伊斯(Walter Joyce)說,這些角中有一個側面有一道長長的傷疤,「非常引人注目,也很奇怪」。喬伊斯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這些角屬於雄性天牛,它們可能用這些角互相爭鬥。喬伊斯也認為這可能是一種男性特徵。作者指出,這一觀點得到了現代陸龜證據的支持。一些雄性為了爭奪配偶而爭鬥,目的是把對手打到背上。因為S. geographicus主要是水生動物,所以它們的戰鬥方式可能不同,喬伊斯說。但是人們對S. geographicus的近親——一隻生活在亞馬遜叢林中的「奇怪」海龜的行為知之甚少。「沒有珍·古道爾這樣的海龜,」喬伊斯悲嘆道。

最新出土的顎骨碎片也暗示,S. geographicus可能不是早期研究中所說的那種像齧龜一樣的食肉動物。新發現的化石在口腔頂部有一個寬闊的表面,可以用來研磨,這表明這種動物可能用它強有力的下顎來咬碎軟體動物的殼。這隻龜寬的縫隙——大約30釐米寬——可能也讓它吞下了巨大的棕櫚果,並傳播它們的種子,就像今天的一些龜那樣。

卡迪納說,這種多樣化的飲食可能幫助這種動物長得和以前一樣大。他補充說,這種大小可能是對生活在Pebas系統中的10米長的鱷魚類生物的有效防禦。一些海龜殼化石上有咬痕,有一個直接證據表明它們差點沒咬到:龜殼裡還嵌著一顆像鱷魚一樣的牙齒。

相關焦點

  • 南美洲史前最大滅絕烏龜,重1噸,長3米,殼上有被咬過的痕跡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的生活自然得到了很大提高,人們越來越會享受現在的生活了,對各方面的要求也十分嚴格。現在我們在生活中的活動多種多樣,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相信在平時肯定會有養魚、養烏龜的人們,一般我們見到的烏龜都是那種比較小的或者是中等的。那麼大家有聽說過巨大的海龜麼?
  • 幸好滅絕了的巨型動物Top10,不然的話可能是個災難!
    1960年,人們在俄羅斯發現了兩種冠鱷獸的化石。這種動物因其巨大的頭顱骨而聞名,其頭顱骨約長66釐米。冠鱷獸有好幾對角,長在頭顱的頂部和兩側,和麋鹿的鹿角很像。專家認為它們的角狀物可能是用來作為視覺展示物。冠鱷獸身長3米,有些人認為它們是犀牛和河馬的雜交體。
  • 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猛泳鱷生活在1.57億年前,體長可達到5米,採集的化石證據表明它們在現今英國淺海灘吞噬獵物。  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來源:科技訊我有話說  CRICOSAURUS SUEVICUS這是一種體型較小的恐龍時代鱷魚物種,體長大約2.1米,科學家分析稱,基於其嘴部外型和長度,以及牙齒缺乏鋒利邊緣,很可能它們專門捕食小型生物,例如:魚類和魷魚。
  • 澳大利亞巨型鱷魚化石被正式命名為「沼澤之王」
    可怕的動物在澳大利亞隨處可見,蜘蛛、蛇、水母……每一種都獨當一面,但隨時也要小心鱷魚。不過,我們可以鬆一口氣,因為今天要介紹的一條特殊的鱷魚在那裡出現時,人類還沒有出現。 這組巨型史前鱷魚化石於20世紀80年代在昆士蘭東南部首次被發掘,其體長超過16英尺(5米)。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弗林德斯大學副教授特雷弗·沃西說,紐西蘭以恐鳥、巨鵝和巨鷹等巨型鳥類而聞名,「但截至目前,沒有人發現過滅絕的巨型鸚鵡」。研究人員在紐西蘭南島中奧塔戈的聖巴森斯附近發現「意外赫拉克勒斯」鸚鵡化石。化石距今至多1900萬年。
  • 海龜和它們的陸生表親一樣,都是長壽動物
    海龜是一種能呼吸空氣的爬行動物,也包括烏龜(在一些國家也被稱為海龜)和水龜。龜分為龜科、硬殼龜科和軟殼龜科。龜鱉科已知有6種:綠海龜(龜鱉目)、玳瑁(龜鱉目)、赤蠵龜(龜鱉目)、欖蠵龜(龜鱉目)、坎普龜鱉(龜鱉目)和扁背龜(龜鱉目)。
  • 36種史前鱷魚(二)
    類似鯨魚和海豚,它們也需要遊到海面呼吸,產卵時也像海龜一樣需要每年爬到海灘上23、諾託鱷屬諾託鱷屬(Notosuchus)棲息地:南美洲的河床歷史時期:晚白堊世(8500萬年前)尺寸和重量:約1米長,22
  • 北極出土「海怪」化石 下顎巨大能裝小汽車
    挪威奧斯陸自然歷史博物館組織的科學探險隊在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群島發現巨型「海怪」化石。研究人員經電腦復原後判斷,化石的主人是侏羅紀時期的上龍。  上龍是1.5億年前統治史前深海領域的「海中霸主」,兇猛殘忍。科學家稱,據顎骨大小判斷,它能夠咬碎小汽車,因此暱稱它為「妖怪」。
  • 盤點20個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奇怪化石
    雖然恐龍是所有滅絕物種中最著名的,但並非所有發現的最奇怪化石,都來自這些恐龍。一些最奇異的化石也許看起來像來自外星生物,你必須親眼看到才能相信它們是真實存在的。以下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的最後殘餘,保存在巖石中供後代驚嘆。一隻迅猛龍和它的獵物,在戰鬥中變成了化石
  • 中國發現最古老跳蚤化石 寄居在恐龍身上不會跳
    圖片由黃迪穎提供  在1.65億年前的內蒙古寧城道虎溝,氣候溼熱,一片湖泊的周圍,生活著一些體型偏小的哺乳動物和帶毛恐龍。和它們「共同生活」著的還有一種生物跳蚤。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黃迪穎研究員和他的團隊,找到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跳蚤化石,將跳蚤的化石記錄至少提前了4000多萬年。「那個時候的跳蚤個頭可以說是『巨型』,普遍體長都在1.5釐米左右,有的種類甚至可以超過2釐米。」
  • 脖子是身體的3倍長,頭部像鱷魚
    現在已經可以證明在2.42億年前,有一類動物,堪稱水中的長頸鹿,脖子的長度竟然是身體總長的三倍,這要得益於古生物學家的一種3D頭顱骨骼分析重造技術,使我們可以看到這類動物的真容。它那匪夷所思的超長脖子卻是古生物學歷史上最荒誕的構造。
  • 海龜,其實是雞變的?
    現在大多數地區已經禁止海龜蛋買賣,海龜蛋獲利來源就是量大好撿。兩年前,四名菲律賓水手往船上搬了1.9萬顆蛋,價值已相當於7400美元,是他們社區年均收入的三倍。在哥斯大黎加的Ostional,麗龜的窩離得很近,以至於它們會互相擠壓,毀掉彼此的蛋,所以當局允許當地居民收集一些海龜蛋供自己使用和國內銷售,並監管採收和銷量,但也引起了海龜保護與遮蔽黑市交易的爭議。
  • 古生物學家:跳蚤祖先可能不吸血,體型是現代跳蚤的4倍左右
    它們的祖先可能並不吸血,體型可達現代跳蚤的4倍左右。「我們用最新的基因組學等方法,將跳蚤的基因數據與其他昆蟲比對。這好比在基因層面讓跳蚤『認祖歸宗』。」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介紹,經典分類學理論認為,跳蚤屬於昆蟲中單獨的一個門類:蚤目。但基因大數據比對卻給出了不同結果:蚤目並不是一個單獨門類,而是長翅目昆蟲下的一個分支。
  • 袋鼠這體型讓多少宅男羨慕,網友:我頂不住它一拳
    袋鼠是一種主要分布於澳洲的動物,它們許多種類都乃澳洲獨有,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不同環境中。說起袋鼠許多人就會想到它跳得又高又遠,但是你知道澳洲巨型袋鼠嗎?它們是史上最大的袋鼠,體型與河馬差不多,且肌肉十分的發達,但是跑得卻並不快。
  • 這三組「軟蛋」,能推翻過去幾十年的假設?
    與此同時,在前往阿根廷高地的科學考察中,阿根廷古生物學家Diego Pol發現了更為古老的鼠龍(Mussaurus)胚胎化石,它們大約來自2億年前。但令科學家困惑的是,他們在胚胎周圍找不到任何留下的鈣化硬殼的痕跡。
  • 曾經是熱帶地區的波蘭出土有1.5億年歷史的海怪化石
    據外媒CNET報導,研究人員在波蘭南部一個村莊附近的玉米田中發現了一個具有1.5億年歷史的海怪化石,這種海怪稱為上龍。在《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 Association》期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波蘭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描述了這種侏羅紀時期的巨型動物。
  • 和恐龍同期哺乳動物化石 專家:來自外太空
    (圖/路透) 實習記者周依儒/綜合報導 古生物研究人員日前在馬達加斯加附近發現一具約6600萬年前的哺乳動物化石,生存年代大約和恐龍、巨型鱷魚差不多;特別的是,這隻哺乳動物的臼齒卻和一般的不同,他們也驚奇表示,「它的臼齒根本來自外太空!」據了解,這隻哺乳動物大約生活在當時的岡瓦納大陸,後因隕石撞擊和恐龍一起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