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MBA聯考250分,GMAT740分,復旦大學校友,馬拉松愛好者……他是長江英文MBA2019級新生阮逸琦,這個秋天,他將拿著全額「聯考成績卓越獎學金」匯入長江,與來自世界各地的Dream Chaser共同開啟人生的嶄新篇章。
「雙料」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他有著怎樣的職場經歷?是什麼讓他選擇攻讀MBA?讓我們一起走近長江英文MBA2019級新生阮逸琦——
阮逸琦
長江英文MBA2019級新生
復旦大學管理學學士
九鞅投資資深交易員
「阮師兄」備考「五問五答」
管理類聯考成績高達250分,您是如何做到的?
目標清晰、專注、效率足夠高是非常重要的。把一個大目標拆成若干小目標,確定每天要學習多少時間,完成多少學習任務,非常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長江MBA今年新增加了一個聯考最高分的全額獎學金,我想試一下,所以準備的比較充分。我感覺運氣還是挺好的。
阮逸琦
考生們都很頭疼邏輯題,這個部分您有什麼備考秘籍呢?
邏輯題大家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準備,因為在國內,除了公務員考試外, 其他考試幾乎都不太涉及。在大學教育裡,一般的專業也都不太涉及。
我們熟悉的教育體系,比較關注教給大家一種解題的模式,而不是思考,也就是說,學會了模式,看到一道題目往裡面套就行了。但邏輯題難以依賴固定的「套路」,需要思考題目的內涵。這就需要自己平時多積累,學習思考的方式。徹底弄明白一道邏輯題,比稀裡糊塗刷了很多題都重要。
其實,不只是邏輯題在考邏輯,整個管理類聯考的題目都融入了邏輯思考的成分。
英語、數學和作文,您是如何提高的?
跟常規考試差不多,英語難度介於大學四六級水平之間;
關於數學部分,大家可能要重新複習一下高中知識。主要還是多刷題,在做題目中去尋找自己以前的感覺。
作文是比較獨特的形式——論證有效性分析和論說文,跟我們以前所寫過的議論文也不太一樣。論說文並不是簡單的「擺事實,講道理」,更關注論證過程中的邏輯關係,這跟前面提到的邏輯題也有一個對應。審題構思的時候,需要辯證思維。準備聯考作文的過程不僅對於考試有幫助,其實對於整個人的思維模式也有很大的提升。
阮逸琦
除了聯考,您也參加了GMAT考試,並且也獲得了740分的高分,您為何選擇考GMAT?
國際上的優秀商學院都是以GMAT作為申請條件之一。我覺得一個學生去考GMAT,一個是證明他的態度,另一個是證明他的實力。
長江MBA進入到了聯考體系,GMAT分數不是申請的必要條件了,但學校對GMAT高分給予了一定的獎學金激勵。
在準備其他商學院的申請時,GMAT成績是必要條件。
對考生有什麼其他建議?
不管是聯考,還是GMAT,我覺得考試的意義不只是要去考商學院,拿一個高分展現給學校看,最重要的是通過整個複習準備的過程,對自己邏輯思維能力做一個審視和提升,然後通過考試,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達到商學院學生的標準。
為了獲得好成績,平時可以多閱讀一些英語原文的文章,因為我本身是做金融的,所以平時比較多關注《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經濟學人》等報刊和網站,在提高專業知識的同時,對英語的學習和訓練有很大幫助。
阮逸琦:擁抱改變,順勢而為
從復旦大學畢業五年後,阮逸琦再次以學霸的姿態——管理類聯考250分和GMAT740分的強勢成績,叩響了校園的大門,而這次,他走入的是位於北京長安街的長江商學院。
其實,管理類聯考只需過分數線,便可申請商學院。但阮逸琦並不要一個只過「及格線」的人生,他的人生哲學是,「只要選擇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而不是同時做許多事,每一件都馬馬虎虎。」
的確,畢業以來,他一直從事著股票交易員的工作,在險象環生的二級市場,經歷失敗的煎熬,成功的狂喜,直到找到屬於自己的交易邏輯和人生方向——「順勢而為」:
「當下,中國正在從工業導向經濟向服務導向經濟轉變,科技創新將在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科技企業也將迎來一個更大的飛躍。我希望通過在長江商學院的學習,全方位提升自己,從而抓住這個歷史性的機遇,參與到真正產生變革、創新、推動社會進步的事業中。」
而這份渴望創新的夢想,深深紮根在阮逸琦的心中。
成功往往都始於一次失敗
出生並成長於上海,作為90後,阮逸琦親歷了改革開放給上海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陸家嘴的拔地而起、世博會的包羅萬象、層出不窮的新品牌、新店鋪、新玩意兒……這一切,讓阮逸琦從小就習慣、甚至愛上了變化, 「我見識到社會在不停地變革,而且發生在自己的身邊,所以對新鮮事物保持著一種好奇和渴望,當沒有變化的時候,自己也會去尋找。」
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讓天生對數字敏感的阮逸琦對金融產生濃厚興趣,並考入復旦大學財務管理專業。大學時代,阮逸琦的學業也很出色,不單獲得人民獎學金,還拿到利豐獎學金,赴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學習近半年,極大開拓了自己的眼界。
而頗具戲劇性的是,大學四年,對阮逸琦影響最深的卻是一次失敗的交易。
大二時,阮逸琦在A股開了自己的理財帳戶,以散戶的身份進入市場。然而,剛入市,他便趕上了一個股市高點,隨之而來的是一路緩慢下跌,儘管賠的不多,但那種「被套牢割肉、慢性死亡」的感覺,給阮逸琦帶來了人生中第一次實實在在的挫敗感,也給他上了扎紮實實的一課。
「股市是一個真刀實槍的戰場,絕不能抱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無知者無畏的個人英雄主義心態,把隨便買哪只股票,當成一種可以自由操控自己命運的權利,那樣,只會做別人口中的肥羊。」
這次與股市的短兵相接,雖以失敗告終,卻激發了阮逸琦對二級市場的興趣,「我想真正走進交易中,向那些成功的交易員學習,改掉自己錯誤的習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所有交易都應該「順勢而為」
2014年,大學畢業後,阮逸琦拒絕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Offer,加入成立不久的上海子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股票交易員。
工作第一年,阮逸琦負責歐洲二級市場的期貨交易。歐洲市場從北京時間下午2:00開放到凌晨2:00,半天時間內,國際政壇任何一點風吹草動,每個整點的經濟數據,都會影響市場行情。因此,在高負荷的工作中,阮逸琦要密切關注價格走勢,對最新消息做出快速反應,更要反覆嘗試自己的交易系統,這種魔鬼式的訓練,讓他迅速由一個新兵,成長為專業的交易員。
而在一次次的復盤中,阮逸琦逐漸確定了自己的交易邏輯,那就是 「永遠不要逆勢而為」, 「做交易必須要看整個市場,看經濟環境,要順勢而為。我們每個人的機遇是時代帶來的,你在市場裡賺錢並不是因為你有非常強的能力,而是你把握住了機遇,在這個時代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
除了在交易中不斷成長,這份工作也展現出阮逸琦的全局觀和領導力。通常,交易員們都是依靠自己對市場的理解,獨立完成交易,雖然不乏出色的交易,但阮逸琦很快發現,由於缺乏全局觀,幾乎沒有人可以持續盈利。
他建議團隊在每天的交易前分享彼此獲得的信息和對趨勢的判斷,並在交易結束後,總結當天得失。群策群力、緊密協作,團隊開始在收益上穩步增長,這讓阮逸琦深刻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沒有人可以靠單打獨鬥成功,在我們的成長路上,都需要從別人的經驗中吸取教訓,許多時候,良師益友勝過雄兵百萬。」
以最好的成績,在長江開啟築夢之路
從2014年起,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進入迅猛發展期,一大批新興科技企業群星閃耀;近兩年,隨著人工智慧的加入,高新科技更將左右著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這一切自然體現在了經濟的晴雨表——股市上。
身為交易員,阮逸琦時刻關注著最新的科技動態,每當一個新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改變時,他總有一種「臨淵羨魚」的遺憾,並漸漸不滿足於這份「僅僅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工作。
因此,阮逸琦決定 「退而結網」,通過MBA的學習為一個充滿創新與挑戰的新徵程,儲備足夠的資糧, 「職業生涯的周期很長,先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才,等風口來的時候,才有機會使自己的價值最大化。」
「長江商學院擁有世界級的教授團隊,最前沿的商業理論和最深刻的中國洞察,同時創新、創業的氛圍,以及令人倍感親切的大家庭文化都是我喜歡和期待的。我相信,在長江,我不僅能夠獲得專業知識和領導力方面的提升,更能結識許多有情懷的卓越同學和校友,與他們共同成長。」
因此,在獲得了多家商學院的預錄取資格後,阮逸琦堅定地選擇了長江商學院英文MBA項目。
而談到未來,阮逸琦表示,無論選擇怎樣的事業,他都會無比堅定地走在帶來創新、推動社會進步的道路上。
成長就是戰勝你的「噩夢」
熟悉阮逸琦的人,都會被他超乎年齡的冷靜與理性所折服。無論在工作和生活中,阮逸琦都保持著嚴格的自律,非但不碰煙、酒等任何可能上癮的東西,連茶和咖啡等振作精神的功能飲品都很少喝,這使他避免了許多交易員都會出現的失控。
不過,讓阮逸琦真正內心強大起來、無懼任何挑戰的,卻是馬拉松。
在學生時代,跑步於阮逸琦是「噩夢」般的存在。工作後,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奔跑在路上,他不服輸的天性再次發揮作用,「交易員本身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我要把它做好,就要先克服生活中的困難。而當我把人生中像噩夢一樣的跑步給戰勝了,我便有信心去面對任何挑戰。」
從三公裡到五公裡,從「半馬」到「全馬」,一年之內,阮逸琦便成功地完成了兩次「全馬」的修行。如今,跑步於他,已經是不可或缺的生命組成部分,「跑步提升了我的毅力,也讓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有了一個可以回歸心靈,與自我對話的時光。而馬拉松決不放棄的精神,更讓我有勇氣和信心,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擁抱最好的一切。」
長江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採用英文教學,集中授課14個月,以長江世界一流教授的原創中國洞察為教學基礎,企業家校友資源指導學生實踐,致力於培養擁有全球視野、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未來商業領導者。
長江MBA學生群體擁有優秀的教育背景和多元化的海內外工作經歷。國際學生比例為25%-30%。在長江商學院的求學經歷,使他們加速職業提升,實現人生突破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