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此文屬於騰訊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聽到地震警報聲該怎麼辦?」「要把書包放在頭上,躲在課桌下,地震停後快速離開教室。」9月16日,伊利方舟工程在4•20地震重災區蘆山進行了安全應急演練。這也是西部地區近百名教育工作者在接受「伊利方舟工程」的專業培訓後,舉辦的系列演練項目的中的第一場。
「必須讓安全技能成為根植孩子生命中的一種行為習慣。這樣在真的發生災害時才能救孩子們的命。」 蘆山縣分管教育的副縣長王東表示。演練當日,太平小學的孩子們第一次拿到了裝有青蛙警報器、安全雨衣、阻燃頭套、安全手冊等物品的安全背包。對於之前只能通過安全教育手冊學習避震知識的孩子們來說,這個安全背包的作用則為孩子們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護。
蘆山縣太平小學校長黃興武表示,此次活動的開展比以往效果都好,尤其是安全背包起了關鍵作用。之前孩子們也多少受過一些地震逃生的安全培訓,也知道地震第一時間應該抓緊桌腿蹲下,但是畢竟桌椅面積有限,對孩子們只能起到一部分的保護。安全背包裡的阻燃頭套就非常有用,上次就是因為躲避不當,一個孩子的臉被劃傷了;青蛙警報器則能讓學生在被掩埋的情況下發出刺耳的警報聲,可以在危難時刻救孩子一命。
除了現場演練,伊利方舟在活動中還安排了另外兩個內容:校園安全公開課和「我的方舟」校園安全剖析會。「孩子上學要經過崎嶇的山道,稍微晚一點兒就會看不清路,風大了還時常會有砂石從山頂滾下,非常危險……」負責大河村小的舒國慶老師在剖析會上向專家們請教。專家們隨後跟著舒老師專程走了一趟這段山路,用不同的記號筆做了標註,並指出了在特殊天氣應該囑咐孩子們繞開的路線。
太平小學的三所教學樓在之前的地震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開裂損毀,在震後經加固後恢復了使用,然而其所管理的三所村小的校舍損壞後,學生們至今還在活動板房裡上課,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太平小學校長介紹,經過多次演習,孩子們的集合時間越來越短。更讓他欣慰的是,他們不僅能夠有序地從教室撤離,當個別人不小心摔倒時,還能做到互相保護,避免被後面的學生踩踏發生危險。
「伊利方舟工程」從第一階段知識課堂、案例交流,到論壇互動,再到第二階段定向考察,全方位進行了校園安全實戰演練,內容涉及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災害防護等各方面。據悉,今年下半年,伊利方舟工程還將在內蒙古、雲南、青海、貴州等地舉辦5場安全演練,把兒童安全教育深入下去,做深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