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孩子都愛吃甜食,糖果、餅乾、飲料等都是孩子們喜愛的零食。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長把糖作為獎勵給孩子吃。糖無處不在,甚至藏在一些很難被發現的地方,讓人不知不覺的就攝入過多。
而孩子們一旦打開了吃糖的大門,就無法自制,連蛀牙了也無法阻擋。可以說,孩子對糖幾乎沒有阻擋能力。
糖分對現代人的健康危害,不僅體現在糖尿病患者的高發上,還對一代代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帶來各種的影響。
1.影響身高發育
糖是酸性物質,如果孩子攝入過多的糖分,機體就容易成弱酸性,中和體內的鹼性物質鈣,進而消耗體內的鈣,時間一長就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導致孩子個子長不高,甚至引起佝僂病的問題。
2.引起蛀牙
糖與口腔中的細菌結合後,經細菌分解成酸,而酸會腐蝕牙齒上的保護層,長期侵蝕的結果就是保護層遭到破壞,形成齲洞,最終就有了令家長頭疼的蛀牙!
3.影響食慾
孩子在飯前吃過多甜食,會導致血糖升高從而抑制食慾中樞,使孩子對吃飯不感興趣,從而影響其他營養成分的攝入。
4.引起肥胖
甜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機體消耗不了,就會轉化為肪儲存起來,吃得過多會使孩子發胖。
5.影響消化功能
糖分在機體內的代謝使體內維生素大量消耗,唾液和消化液分泌減少,胃酸過多,引起腸內發酵致消化不良。
雖然糖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壞影響,所以我們就要完全杜絕糖嗎?不是的,適量的糖分對身體也有很多好處!
1.調節情緒
吃糖可以讓人的心情變好。當孩子哭鬧、心情低落的時候,吃一顆糖果,可以起到安撫孩子情緒的作用。
2、提供能量
我們的身體也需要一些糖類來補充能量,糖分進入體內,最後化解成對我們身體有益的有機酶,為身體補充能量,比如:葡萄糖就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好的幫助。
3.參與細胞代謝
糖能參加人體細胞代謝活動,起到維持人體神經系統正常運作,保證蛋白質合成等多種作用,所以低血糖時會昏厥。
愛吃甜食是寶寶的天性,如果想讓寶寶少吃,對甜食嚴防死守也不是好辦法,關鍵是使用妙招,通過習慣的誘導,合理的控制寶寶的糖分攝入。
家長應該如何控制孩子的糖分攝入呢?
1
防止過量食糖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點飯,會在牛奶和粥中加入白糖,這樣一來,孩子就容易養成偏愛甜食的習慣。平時控制寶寶零食的攝入量,含糖的點心、巧克力、果凍儘量少吃,讓寶寶的飲食結構保持低糖化。
2
選擇合適的吃糖時間
空腹狀態下、飽餐後、吃飯前2小時內、睡覺前,絕對不能給孩子吃糖或吃甜食。
3
注意隱形的糖
除了一些大家都知道的糖果、餅乾等含糖量較高的零食,還有一些糖藏在大家不容易發現的地方,比如果汁和過甜的水果。
給孩子喝果汁時,要控制好量,每天不要超過150毫升,而且最好選用純果汁。儘量讓寶寶養成多吃水果、少喝果汁飲料的健康習慣。如果是過甜的水果,也不要過量食用。
4
加強對牙齒的保護
吃糖容易導致蛀牙,可是又做不到完全不吃,如果可以做到吃完糖就立即刷牙,那麼寶寶患蛀牙的機率就可以降低許多。另外,定期帶孩子去口腔科檢查牙齒,發現問題及時處置,也可以使孩子牙齒免受糖的侵害。
1.皮膚感染的兒童不宜吃糖
吃糖能促使血糖升高。患有膿皰瘡、化膿性癤腫等皮膚感染的兒童不宜吃糖。
2.父母有糖尿病的孩子不宜多吃糖
糖尿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若父母有肥胖型糖尿病,且都在60歲左右患病,其兒女又喜愛吃糖,體重超過標準,則這些子女中的75%中患糖尿病。
3.孩子不宜銜糖過久
在口中銜糖時間過長,既限制了唾液中化學物質對細菌生酸的中和作用,又會助長口腔中細菌的繁殖,容易造成口瘡和形成齲齒。
對糖上癮其實早已不是少部分人的現象了,面對糖果時孩子們的抵抗力幾乎為零。不僅是糖果甜品五顏六色的可愛造型,本就吸引孩子們的眼球,甜味也會刺激感官,使得對糖果的誘惑抵禦無能。
糖雖然能帶來片刻的幸福感,可過分攝入就成了最甜蜜的「毒藥」!所以家長們不要忽略對孩子糖攝入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