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剪的窗花,沒有範例,沒有打底稿,隨機剪成
「教育理念,即關於教育方法的觀念,是教育主體在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形成的對「教育應然」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標、教育要求、教育原則等內容。」——摘自百度詞條。
理念是理論層面的,比較務虛的部分,但又是直接決定教育方向的。所以這部分內容關於奧茲實際情況的描述不多,主要是我個人基於對華德福理解的一點想法,不代表奧茲的觀點。
奧茲好像沒有非常明確地對外宣稱自己是某某類型的幼兒園,但實際教學偏重華德福。據說以前是蒙氏,後來轉型華德福。說實話我自己對這兩個教育模式的了解僅限於百度和道聽途說,還有看過一本中國幼師寫的《華德福日記》,此外沒有做太深入的系統學習,所以關於這兩種模式的幼兒園具體有什麼區別說實話我不太清楚。
我認為無論什麼教育理念都應該以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釋放孩子的成長潛力為目標,至於實現的具體方式需要結合具體情況來定。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難道在沒有華德福教育的時候中國人就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了?那我們的文化又是怎麼延續的呢?中國人驕傲了幾千年,結果在近不到200年的時間被打的迷失了方向,就把很多自己的精華和糟粕都一起扔掉了。直到現在很多人都抬不起頭來總覺得國外的就是好的,好在現在國家強盛了美國又自己作,時代賦予我們的自豪感足以讓我們再反思一下這個問題。
華德福教育始創於1919年的德國(寫到這裡我突然聯想到1939年德國發起的二戰),距今也有100來年了,他能一直延續到現在且廣受好評,而且摒棄國別和宗教的差異在不同國家廣泛傳播和獲得認可說明這個教育理念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是這個過人之處是在於「其教育理念堅持了人智學對人的共性理解,針對了人的本性發展,尊重了人的自由天性,結合了本土文化和國情,從而實現了華德福教育本土化,並發展了華德福教育的人文精神。(摘自百度詞條)」也就是說,華德福理念流行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全新的理念,而是因為他是對人類共性的理解,所以這種教育理念在其發源地對外輸出的時候也很容易融入本土文化。
很多家長之所以一接觸華德福教育理念就覺得相見恨晚,那也是因為它的很多核心思想與我們中國本土傳統的儒釋道文化是殊途同歸的,或者至少是不違背的。我們因為某些歷史和政治原因差點就數典忘祖了,絕大多數人身為中國人其實並不了解自己,不明白為什麼我們是現在的思維方式和為人處世方式,於是看到一個沒見過名字的東西就認為是全新的,但別忽視了我們在接納外物的時候其實正是在接納我們自己。
也有很多人無法接受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就像很多根本不懂中醫的人反中醫一樣——偏執的人是不可能從這個世界上完全消失的。如果你接觸到華德福這個圈子就會發現中醫圈子和中國的華德福圈子在群體上有很大的重合性,比如華德福教育領域的公號經常會發一些例如李辛等中醫育兒類的文章。所以如果你自測是個『中醫黑&華德福教育微頭條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