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知·揚】帶你走進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一):教育理念和發展歷程

2021-02-13 愛知揚

感謝您關注「愛·知·揚」公眾平臺。

新朋友請點擊此文標題下行的「愛·知·揚」,點擊「關注」來接收愛·知·揚的精彩文章、活動信息。

愛知揚正在進行的活動,報名:涵媽 18591995133

愛知揚—家長薈:11月每周三「現代女性幸福密碼」課程,11月5日前可報名 ;

愛知揚—愛知塾:親子課堂(家長共學),周內班/周末班正在進行。

============================

了解華德福教育的家庭越來越多了,很多家長都在實踐的路上了,華德福的傳播也越來越多地進入了公眾視野,網絡、微信平臺、《盜火者—呵護童年》 專訪成都華德福教育,現在有這麼多家庭得以受益,離不開華德福前輩老師們的開拓,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中國最大最早的華德福學校—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

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是華語地區最早實踐華德福教育的學校,從1990年創始人張純淑女士在德國遇見華德福開始,便開始就地實踐華德福教育近20年。現在是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到高中的一所完整的華德福政府公立學校,目前有孩子六百餘名,其中幼兒園孩子一百多名,中小學學生近五百名,教師近六十人。經過20年的發展,慈心華德福學校在華德福教育本土化教學上有著專屬的造詣和研究,真正實現了紮根中華文化下的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本土化教學。

以下文字來自慈心華德福學校的網站,歡迎朋友們點擊進去深入了解:http://blog.ilc.edu.tw/blog/blog/25783,另有來自培娟老師的好消息,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詹雅智老師來到西安本周六為大家分享臺灣慈心華德福的歷程,雅智老師從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創校初期參與學校創建,並擔任六年華德福主班老師,現在慈心學校從事優律詩美教學活動,也是臺灣人智學基金會師資培訓擔任培訓老師,參加活動請點擊報名: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6dd36f0102v5rw.html。

教育理念的根源:

華德福學校的課程是依據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的教育哲學來設計。這種被稱為「完整課程」的設計理念乃建基於對」人」的瞭解之上,特別是史代納博士的教育理念中對人類的「意志力」、「情感」、「思考」三個面相的理解上出發。史代納將人從幼兒階段逐漸長為成人的過程分為三個成長時期(此即「七年發展論」):

第一個時期0-7歲的幼兒期;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以他們身體來探索和認識世界,這是孩子用「意志力」來學習的時期。

第二個時期7-14歲的少年期;孩子透過心靈的作用,對世界的同感與反感來學習,這是孩子以「情感」來學習的時期。

第三個時期14-21歲的青年期;孩子的身體、情感成熟到一定階段、孩子透過精神的作用發展獨立的思想,這時是孩子以」思考」來學習的時期。


綜合目標


以下的目標貫穿在華德福教育的各個階段和課程中,使孩子能依據不同發展階段的能力逐步朝向下列的方向成長。

提供一個高品質的教育,培養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平衡的成熟個體,能朝向發展為具有清晰思考,靈敏感覺和堅強意志的人。

鼓勵孩子喜愛學習,使其成為一個有道德意識、能實踐善,欣賞美、追求真理的人。

提供給學生廣泛而必備的知識與技能,以在未來能貢獻社會

提供給學生做人的典範,以及價值判斷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尋找到他們人生的方向。

鼓勵學生對世界保持健康而正向的好奇,昇起每個個體之間的責任以及對社群和人類的愛。

鼓勵孩子發展生命在精神層面的感官,同時也能健康地對物質層面產生敬意。

本課程設計進路乃由兒童及青少年發展階段及需求而定,而目標務求與九年一貫課程目標及十大基本能力相互呼應,並涵蓋七大領域與六大議題。


小學

小學階段(7~12歲)是情感發展的關鍵期,課程目標在於建立豐富而有美感的世界觀。透過大量的藝術、肢體活動,孩子們逐漸認識世界、累積內在的感覺經驗。健康良好的習慣與節奏,是此階段的重要目標。「愛」與「權威」是孩子們得以自在成長的兩大要素。

中學

中學階段(13~18歲)接續情感發展關鍵期,在十四歲正式進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之關鍵期。培養孩子們精細的觀察力,並練習作精確的記錄或縝密的思辨。透過大量的現象觀察與討論,自律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漸漸養成。
自我的逐漸覺醒,是此階段的重點;孩子們尋找認同的過程中,需要更多包容與指引。大量的藝術、工藝活動、戶外挑戰課程以及社會服務,都直接幫助孩子們內在的成熟與穩定。


課程設計:


一、週期課程


週期課程又稱「主課程」,每天上午以兩個小時時間進行完整主題的教學,連續三周到四周。由於一段長時間全神貫注在同一個主題上,孩子們的生命力將得到鍛鍊而不斷增強。每個主題之間,無論縱向或橫向,均有緊密的連結關係,且必定配合孩子此刻的發展需求。
每堂課均完整涵蓋意志、情感與思考三個面向的練習,在呼出與吸入、記憶與遺忘、動與靜的節奏之間,孩子所學習到的,逐漸深入他們的生命。


二、副課程


相對於連續進行三週的晨間課程,每週進行的英語、日語、泥塑、木工、手工、音樂、優律詩美、書畫、蠟筆畫、蜜蠟、水彩畫、素描等,稱作副課程。其功能並非次要;就其在肢體、意志力、藝術性、社會性各方面的教育功能而言,乃與主課程相輔相成,帶給孩子完整的學習。透過孩子們展現出的藝術性或身體動作,教師也能瞭解他們的情感、內在需求與狀態。


三、評量方式


本校不採取任何鼓勵競爭比較的考試方式或量化表述;各種測驗僅用於幫助教師、家長及學生個人對學習結果的掌握。教師採用「個別質性評量記錄」的方式,盡可能仔細地描述孩子的能力狀態、努力程度、社會行為、身心發展等等,讓家長更詳細理解孩子的成長狀態。‍

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歷史:

1976

本校創辦人張純淑女士創辦慈心託兒所

1979

張純淑女士與地方有心之士成立「慈心社教機構」,為地方教育發展工作齊盡心力

1990

張純淑女士在德國斯圖佳特遇見華德福教育

1995

促成並協辦「世界幼教趨勢與臺灣本土經驗」研討會

1996

慈心託兒所轉型辦理華德福教育

1999.2

教師團隊與家長倡議延伸小學

1999.6

政府公告實施「教育基本法」

1999.8

以非學校型態進行小學階段的實驗教育

亞太地區人智學年會及華德福教育圓桌會議

團隊開始思考尋求公辦民營的可能性

2000

開始定期辦理師資培訓工作

2001

成立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縣府公告「宜蘭縣屬國民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

2002.4

獲宜蘭教審會審議通過, 取得香南分校委辦許可

2002.8

慈心小學部遷入香南分校,以公辦民營特許模式辦學

2002.10

教育局公辦民營學校視察團隊第一次來訪

2003.3

由家長發起之慈心中學籌備小組成立

2005.4

承辦第一屆亞洲華德福教師研習會,來自亞洲十二國,二百五十餘位華德福學校教師與會

2005.6

接受第一次校務評鑑,成績優等

獲頒「國家永續發展獎」教育組全國第一名

2005.8

宜蘭教審會審議通過開辦七年級,並更名為「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

2006.5

獲教育部支持,辦理全國性「教育有機體建築研討會暨工作坊」

2006.8

入選教育部人權教育示範學校

2006.9

獲教育部支持,進行永續校園改造方案

2007.5

教師團隊參與泰國曼谷舉行「第二屆亞洲華德福教師研習會」

2007.8

再度入選教育部人權教育示範學校

2007.12

獲教育部核定執行「家長參與教育行動指南」編撰計畫

2008.1

以特優成績通過宜蘭縣政府續約評鑑

2008.4

獲宜蘭縣教育審議委員會審查通過本校委託辦理續約

2008.5

獲選為教育部「校園人權小檔案」評選全國優等

2008.6

辦理第一屆九年級學生畢業典禮

2008.7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完成「學生活動中心」細部設計,獲縣府審議通過,預計興建一棟結合展演、集會與體操等多功能活動場館。

2008.11

教育部出版由本校企劃編輯之「家長參與教育行動指南」

2008.12

國家教育研究院備處邀本校參與「建構理念學校論述與實踐計畫」專案

2009.1

教育部假本校辦理「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草案座談會

2009.4

教師團隊參與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第三屆亞洲華德福教師研習會」

2009.6

光+影建築師事務所完成本校「新增教室新建工程」細部設計獲縣府審議通過,預計興建12間教室

2009.8

教育部鄭瑞城部長偕同縣籍二位立委田秋堇委員與林建榮委員到校視察

2009.10

啟動「籌措增班教室新建工程不足款項專案募款活動」。

2009.12

入選教育部「反霸凌安全學校示範計畫」。

「增班教室新建工程」第四次發包,順利決標,由龍泰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承攬。

2009.8

教育部鄭瑞城部長偕同縣籍二位立委田秋堇委員與林建榮委員到校視察

2010.1

「增班教室新建工程」動土興建。

2010.4

第七度入選教育部永續校園局部改造方案。

2010.5

「學生活動中心新建工程」首度發包,順利決標,由東龍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承攬。

2010.6

「學生活動中心新工程」動土興建。

2010.7

人智學教育基會成立10週年,假員山金車國際會議廳,辦理「宜蘭縣地方教育發展活動~多元系列(一)華德福教育在臺灣辦學成果發表會」,計有:教育論壇、靜態作品展、工作坊、學生專題研究報告、戲劇表演、學生古代奧林匹克、友善市集等活動。

2010.9

基金會、家長會與學校成立高中工作發展小組。

2010.10

「籌措增班教室新建工程不足款項專案募款活動」結束,得到家長與民間企業肯定與大力支持,累計募得新臺幣1290萬元。

2010.11

基金會通過「高中發展前期工作預算211萬元」接受家長捐款。

2010.12

再度入選教育部「反霸凌安全學校示範計畫」。

2011.1

榮獲宜蘭縣政府頒發環境教育績優學校。

協助推動「宜蘭縣屬國民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修法工作。

2011.5

教師團隊30人參加印度海德拉巴市的第四屆亞洲教師研習會。

2011.8

「宜蘭縣屬各級學校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獲宜蘭縣議會立法通過。

「增班教室新建工程」竣工。

基金會、家長會與學校啟動「學校永續發展基金」捐款活動,以家長社群力量,協助學校辦學發展與改善自聘教師待遇等需求。

與南澳高中合作辦理「華德福教育高中實驗班」實驗計畫,獲宜蘭縣政府實驗教育審議會審查通過。9月1日正式開學。

2011.9

宜蘭縣政府正式公告「宜蘭縣屬各級學校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

榮獲宜蘭縣政府頒發「積極推展家庭教育活動」績優學校。

2011.10

「學生活動中心新建工程」竣工。獲宜蘭縣政府推薦,參加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十一屆金質獎評選。

2011.11

榮獲教育部頒發「品德教育績優學校」。

2011.12

第二度榮獲行政院頒發「國家永續發展獎」,為全國第一所再度獲獎學校。評選委員強調,看到慈心華德福中小學在環境、經濟、社會等三面向結合,促進教育永續發展的顯著進步。

第三度入選教育部「反霸凌安全學校示範計畫」。

「增班教室新建工程」參加臺灣2011年綠建築評選活動入選。

2012.4

高中實驗班十年級學生獲瑞士歌德館邀請,參加第九屆全球教師研習會學校教育成果展演「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

2012.8

與南澳高中合作辦理「華德福教育高中實驗班」實驗計畫,再新增一十年級班。

2012.9

第九度入選教育部「永續校園局部改造方案」。

一個學校的建設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個歷程向我們展示了它豐滿的成長記錄,我們現在站在這個基礎上省掉了很多探索的曲折,相信咱們可以更快地給孩子們提供好的教育環境。

大家現在一定非常看看現場是什麼樣子了,直觀的認識,接下來我就以有學者的心態做一個系列分享(本系列版權屬愛知揚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請持續關注:

【愛·知·揚】帶你走進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一):教育理念和發展歷程

【愛·知·揚】帶你走進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二):孩子們的天堂(幼兒園環境)

【愛·知·揚】帶你走進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三):孩子們的天堂(小學中學環境)

【愛·知·揚】帶你走進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四):人智學社群的力量(家校一起華德福)

【愛·知·揚】帶你走進臺灣慈心華德福學校(五):人智學社群的力量(父母要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愛知揚教育服務中心

============================

愛知揚正在進行的活動,可聯繫涵媽:18591995133詳詢:

愛知揚—家長薈:11月每周三「現代女性幸福密碼」課程,11月5日前可報名 ;

愛知揚—愛知塾:親子課堂(家長共學),周內班/周末班正在進行。

相關焦點

  • 華德福教育如何滋養創造力──造訪英國最大華德福學校
    「你看!是不是很美?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對於一生的影響真的很大,」鮑伯(Bob Hamblett)在麥克侯教英文已經二十年。他帶著我們走到可以遠眺校舍的地方,雙手一伸,彷佛把美景親手送給我們。鮑伯的獨生女也在麥克侯讀書和成長,現在在香港的藝廊工作。英國的華德福學校總共有三十一所,目前全部都是獨立學校,不接受政府的預算補助,必須靠學費和募款來經營學校。
  • 德國華德福教育的特色
    華德福教育的現狀華德福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教育體系,目前全世界約有一千所華德福學校、一千四百所華德福幼兒園分布在八十三個國家,並持續增加中。歐美有愈來愈多的公立學校老師接受華德福教育的在職訓練,希望將華德福特殊的教育方式引進自己的課堂。英國教育與技能部在2005年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其中建議公立學校可向華德福教育學習:及早引進與學習外國語的方法;統整的教學法;重視口語發展;強調節奏,課程步調良好;所有課程設計都依據孩童發展;藝術與創意的教學法。
  • 華德福,幼兒教育四大特色
    歐美有愈來愈多的公立學校老師接受華德福教育的在職訓練,希望將華德福特殊的教育方式引進自己的課堂。  英國教育與技能部在2005年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其中建議公立學校可向華德福教育學習:及早引進與學習外國語的方法;統整的教學法;重視口語發展;強調節奏,課程步調良好;所有課程設計都依據孩童發展;藝術與創意的教學法。
  • 瑞吉歐教育理念與華德福教育理念
    在瑞吉膠鎮.0 -6歲兒童的保育和教育是-項重要的市政工程,享有12%的政府財政技教,父母在學校中所起的種神作用是實質性的。在全鎮所有的幼兒學校中.父母都有權利參與學校名個環節的事務,並自覺承擔起責任。2.學校的民主管理與合作瑞吉歐學明教育系 院以兒童為中心. 在幼兒學校裡, 無論是教師或兒童都能 秋得家樣的感覺。
  • 北京南山華德福:有愛與自由學校 卻遭遇一場危機
    3年前,一個名叫南山華德福的小學在北京燕山腳下開辦,吸引了180多個中產家庭。家長們相信,這裡山清水秀,遠離都市焦慮,而且學校理念與中國式教育截然不同:「愛啊,自由啊……每一個年齡段分得那麼細,從身體上你怎麼照顧他,心靈上你怎麼引導他,讓你感覺特別特別美好。」然而這個舒適美好的學校卻也面臨著一場教育危機。
  • 一圖看懂蒙臺梭利、華德福、瑞吉歐三大教育理念
    相信很多幼教老師對於蒙臺梭利、華德福及瑞吉歐三種幼教體系都不陌生,現在很多幼兒園的老師都會參加培訓,學習這三種教育理念。其中蒙臺梭利已經融入到中國的主流幼兒教育中,瑞吉歐和華德福在中國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是這三種理念在受到廣泛讚譽的同時也受到部分人的質疑,很多人都會疑惑這三大理念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異同?和傳統教育又有什麼不一樣?這篇文章用一張圖帶你看懂三大教育理念的區別,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各位老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精華,更好的指導幼兒的教育研究與實踐。
  • 華德福學校1-6年級所採用的故事
    在李澤武老師的一次培訓營裡,他向大家詳細的介紹了適合每個年級的故事。從上列神話的選擇與安排,確實可以看出兩者的應和關係。以三年級(約當九歲)的孩子來說:九歲以前孩子的心靈狀態如置身天堂般的夢境,他們的意識與世界是渾然一體。而九歲之後,…孩子對這世界探出觸角來,卻發現整個世界和以前所感受的都不同了…孩子受到震驚而顯得無依無靠…這種對立的情緒與不和諧的經驗常使孩子的情緒顯得混淆和焦慮不安。
  • 國外教育系列:華德福教育好在哪?選學校家長必知的華德福模式
    昨天,考拉細細地跟大家分享了蒙臺梭利教育法的一些歷史沿革、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想必家長朋友們對蒙臺梭利教育法都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按照我們的國外教育專題分享系列,今天考拉會重點聊一聊和蒙臺梭利教育法有著大致相同的歷史的「華德福教育」。
  • 我熱愛華德福教育,但我暫時離開了華德福學校(一)
    最近我在微信上看到好多關於華德福教育、華德福學校的文章,感觸頗多。今天我心血來潮,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逐步成長為一個華德福老師的心路歷程,後面我會寫一些文章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這個教育的感受和看法。(全文較長,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耐心閱讀)5年前,我接觸到了「華德福教育」跟人智學,儘管我對它沒有什麼感覺,也是模模糊糊,一知半解。
  • 臺灣宜蘭一學校學生蟯蟲感染率逐年攀升 情況罕見
    臺灣宜蘭一學校學生蟯蟲感染率逐年攀升 情況罕見 2019-01-14《聯合報》報導,臺灣教育部門規定小學一、四年級學生必須接受健康檢查,宜蘭發現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這兩個年級學生的蟯蟲感染率高達21.35%,平均5個孩子就有1個感染蟯蟲,追蹤該校近幾年情況也是逐年攀升,學生每年感染蟯蟲都高於全臺平均值,情況相當罕見。
  • 華德福小學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藝術
    華德福教育在中國實踐了十多年,很多實踐華德福教育的學校或實踐團隊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也有不少的老師們在不斷探索華德福教育與公立教育體系,以及和其它教育體系的融合之路,希望來自華德福教育的靈感和啟發去支持他們在新教育探索之路上去改革和創新。
  • 北京南山華德福:有愛與自由學校 卻遭遇一場危機(2)
    那時,她經常在周末參加媽媽讀書會,聽一些老師講不同於主流的兒童教育理念,「愛啊,自由啊……每一個年齡段分得那麼細,從身體上你怎麼照顧他,心靈上你怎麼引導他,讓你感覺特別特別美好。」7年前的一個中秋,讀書會在亮馬橋附近的一個地下室裡組織活動,她帶著4歲半的兒子去參加。活動快結束時,主辦者說,今天我們邀請到一位臺灣來的老師,推廣華德福教育的。
  • 「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法」 工作坊--臺灣資深華德福老師
    您是否還在為如何讓孩子去上學而頭疼呢?您是否還在為如何應對孩子的挑戰行為而發愁呢?您是否還在為如何面對孩子的衝突而揪心呢?您是否還在為如何增進與孩子的親子關係而焦慮呢?你是否還在為自己總是陪著孩子,孩子卻依然沒有安全感而憂心…… 那麼,請您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有20年華德福教育經驗的玉英老師帶給我們的工作坊。玉英老師將圍繞這兩個主題為我們詳述如何擺正決定孩子一生的父母的教育態度,以及如何有效的陪伴孩子。
  • 誰都想知道一點華德福
    文=本報記者 連子  華德福,在臺灣一度被稱為「娃得福」!這個創始於上個世紀初德國的教育模式,時至今日已經在全世界各個地方生根發芽。而且,絕大部分的華德福學校,最初都是由一些太喜歡華德福教育不能忘情於華德福的家長和老師孤注一擲地創辦出來的。
  • 明水內訓:華德福學校的書畫教學及123年級主課實操 (8月12日-8月19日)
    我們的內訓主要是為了提高本校師資素養,同時也面向所有熱衷於華德福教育的社會各界人士。華德福教育中的很多細節都需要家長積極參與,所以也歡迎對華德福教育有興趣的家長朋友們報名參加。【授課老師】黃媛芊(臺灣慈心華德福)  黃媛芊老師:新竹客家人,臺灣文化大學美術系學士,日本奈良教育大學書法碩士。擅長書法、水墨畫、篆刻教學與創作。曾在日本(大阪、奈良)、法國(巴黎)、臺灣等地開過多次畫展,曾任教於頭城人文國小、宜蘭羅東小區大學。目前擔任臺灣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4-9年級書畫教師。
  • 兒童發展與華德福課程發展架構
    這篇文章是我在撰寫學校的課程計劃,談論到兒童發展的狀態時,參考了很多資料並搭配自己的經驗整理後所敘寫的。分享給社群夥伴」一、人的發展圖像華德福教育以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博士所提出的「人類智慧學說」 (Anthroposophy)-簡稱「人智學」-為基礎,人智學建基於對「人」的了解之上而發 展。
  • 臺灣在家教育實踐寶典:在家也能華德福
    對於一般人來說,最佳的教育模式是「華德福」。因為華德福在國內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第一間學校創辦至今已有15年,各種資源(理論、學校)是比較豐富的。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華德福學校,經濟條件或你想成為一個華德福老師,華德福學校是很理想的教育選擇。我這個教育交流的公眾號叫「靈魂甦醒」。
  • 最終,我們離開了華德福學校
    這取決於你的教育價值觀。再好的教育都需要人去實踐,人是很最關鍵的。教育需要理想化,沒有理想的教育不算教育;但教育也需要祛理想化,因為都是人在做,人如何在這中間破除自己的自戀,局限,往更開闊的地方走,這是作為家長或者老師的我們都該思考的問題。所有的教育都不過是自我教育。那麼你選擇或者不選擇華德福你的理由又是什麼呢?歡迎在文末留言區討論。...
  • 大愛社區華德福學校第三次說明會邀請
    在項目進展過程中,大愛理念與華德福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創立於1919年的華德福教育以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為目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倡導的教育模式。其本著自然與藝術化教育的基礎,整合本土先民留下的智慧和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通過近百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豐富的教育實踐,華德福教育以健康、平衡的方式,追求人在身體、靈魂和精神三個層面的全方位成長。
  • 臺灣實驗學校量產背後,凸顯哪些教育隱憂?
    上個世紀,臺灣地區的教育體制充滿管制,中小學只有兩種選擇:公立和私立,學習內容均受到課綱約束。2000年以後,民眾開始尋求更多的教育選擇,臺灣的部分縣市逐漸開放了申請在家教育和公辦民營學校。2014年,臺灣地區通過了所謂「實驗教育法」,在2017年年底的修法中,更開放校數上限,並容許實驗大學辦學。掛名「實驗」的學校大增,各種教學理念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