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決定命運|為什麼我們需要成長型思維

2020-12-15 蔣軒霖

每個成功人士都有一種特定的心理特徵,而這種成功型心理特徵被作為比爾蓋茨和美國 NASA作為僱傭系統工程師的標準---《成長型思維》

這個感念由一丹獎得主史丹福大學的卡羅爾德偉克提出,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兩種 一種是成長型思維,另一種則是固定型思維。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認為人的特質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所有的技能和智慧,無論在任何領域,都可以通過努力而得到。他們樂於接受挑戰,積極地去擴張自己的能力。

為什麼需要成長型思維,以及怎樣去發展它。

每個人都擁有成長型和固定型思維, 在生活某些方面,我們會使用成長型思維去思考做事 另一方面會用固定型思維去思考做事。

它們就像兩頂不同的思維帽子,我們在不同的時候去選擇不同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

成長型帽子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會讓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行動起來,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具有彈性和恢復能力,不懼怕挑戰,堅信挑戰能夠幫助成長和學習,不懼怕失敗,失敗意味著我還有成長的空間。挑戰越大,發揮的潛能越大。

他們認為,沒有經過長期的訓練和努力,能力是不可能被測試的,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固定型帽子則相反,破罐子破摔,不願去改變,擔心害怕失敗,以及所產生的後果。只願意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壓制自己的成長空間,習慣性地迴避挑戰,不願去挑戰自己,遭遇到阻力時容易放棄,因為他們害怕失敗。

他們堅信能力是可以通過一塵測試來評定的,潛意識裡支持天賦決定論,雖然努力會得到成功,但也會掩蓋甚至輕視這種努力,因為害怕努力依然會失敗的結果。

由此可見成長型思維的重要性,如何去改變擁有成長型思維?

第一,了解大腦的可塑性

我們的大腦和肌肉一樣,可塑造性非常強。大腦中神經元之間,很多負責傳遞信號的【突觸】 ,會根據環境刺激和學習經驗不斷改變。

學習新知識和迎接新的挑戰會產生新的【突觸】,大腦中的神經元就會形成新的,強有力的連結。複習已有知識時【突觸】會更加鞏固,而灰質就是從新的【突觸】裡形成的,大腦的可塑性可以持續終身,我們的思維模式和才智,永遠可以通過訓練來鍛鍊和提高。

例如最近幾年很火的《最強大腦》,選手很多是通過後天的訓練練習而成,並非天賦異稟,刻意練習會改變你的大腦,簡單的事重複做就不簡單 。

第二,以過程為焦點

德偉克對別人的努力和過程進行稱讚而不是成果,因為最重要,最直接影響成才的因素是別人的評價性語言。當一個人的行動得到「你學到太快了,太聰明了」、「你是個天才」或者「你根本不是學數學的料」等以能力為焦點的評價後,他的後續行為往往呈現出固定思維的特徵。

因為這樣做,對方則會把自己的努力和成果進行掛鈎,一旦失敗將會陷入固定型思維的牢籠中,迴避挑戰,避免失敗。

但是評價性語言,轉化成過程為焦點的評價,讚賞別人在行動中的過程和選擇時,其後續行為則會傾向於成長型思維。就會把自己和選擇、努力掛鈎。而過程更是在我們控制範圍之內。

當其他人評價自己時,會更關注相關的過程,對良好的過程進行保留,對不好的過程進行修改。

比如當在稱讚別人你可能會說:你實在太聰明了,考慮100分。

而更恰當的說法是:你的學習方式非常有效率,你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考了100分。

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更關注他的學習方式,持續改良其中的過程,而不會掉入固定型思維的陷阱。

第三,嘗試有挑戰的事

為了更進一步強化成長型思維,跳出舒適區,迎接新的挑戰,就是從固定型思維走出來,轉化成成長型思維,改善自己的行為,把焦點放在過程,而不是結果,不斷學習前進,靠近自己的目標。

不願意跳出舒適區的人往往相信成功來自於天生的能力,而不是後天的努力,開發成長型思維並不容易,必須與自己的固有模式做鬥爭, 跳出舒適區,迎接新的挑戰,在過程中不斷改良完善自我, 注重過程,看輕結果。

總結,開發成長型思維並不容易,必須經常我們的固定型思維作鬥爭,其他人說三道四可能會讓你掉進固定型思維的陷阱,所以我們必須經常保持警惕,而不陷入困境當中。

相關焦點

  • 心態決定命運:國外學校都在培養的「成長型思維」,得讓孩子掌握
    其實這就是不同的思維方法所帶來的結果,不同的思維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方式。有種成長型思維會帶領孩子們面對困難或挫折時,大腦高速發展,分析自己的錯誤,然後學習成長。千萬不能小看成長型思維,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心態,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及孩子的命運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什麼是成長型思維?與其他思維有什麼區別?
  • 思維決定命運:培養成長型思維,讓孩子實現從平凡到優秀的蛻變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思維影響著一個人的行動方式,我們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受到思維模式的影響。成長型的思維模式能讓孩子更有前進的動力,從而幫助孩子一步步從平凡走向優秀。
  • 成長型思維:厲害的人都是成長型思維
    這兩種人又分別對應了兩種思維: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這兩種思維決定了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做事的原則。我們現在的人都極力反對一個東西,叫做雞湯,因為看了那麼多雞湯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它為什麼能成就我?後來我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叫做「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能力可以通過努力改變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又是什麼?樊登給這兩個思維進行了高度概括,它們分別對應兩個基石假設。
  • 判斷成長型、固定型思維的唯一標準!成長型思維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讀書點亮生活,當我們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我們學習說話、走路,說錯了、摔倒了,我們不會感覺到害羞和害怕。直到後來慢慢長大、變得獨立,我們懂得了更多人生道理,有時候反而畏手畏腳,停滯不前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從懵懂孩子到成年人,我們轉變了思維模式。
  • 擁抱成長型思維:命由心造
    雖然不能保證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一定能成功,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優秀,也更容易取得非凡成就。熱情並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力量,或許我們並不總是感到活力四射,或許我們的能力並不是很強,但是只要我們擁有熱情,絕大多數的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 擁抱成長型思維:命由心造
    雖然不能保證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一定能成功,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優秀,也更容易取得非凡成就。熱情並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力量,或許我們並不總是感到活力四射,或許我們的能力並不是很強,但是只要我們擁有熱情,絕大多數的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 成長型思維:終身成長
    美國、智利等國研究人員,通過實證研究,揭示了「成長型思維」對學業發展和成長的重要價值。結合這一實驗結果,我們該如何運用「成長型思維」?文章的標題是《一項全國性的實驗揭示了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旗幟鮮明地從科學實踐和實驗的立場,揭示成長型思維的實踐效果,表明成長型思維能夠有助於學生的學習進步和發展。
  • 什麼是固定型思維,什麼又是成長型思維,哪種方式對我們是好的?
    《終身成長》這本書作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把所有的我們成功與否我們的行為習慣,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我們的家庭,我們的事業等最重要的要素,都歸結為我們的兩種思維習慣的模式。一種叫做固定型思維,一種叫成長性思維,非常的具有說服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什麼是固定型思維,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 成長型思維:教師專業成長重要的思維模式
    我們會發現很多教師專業發展的軌跡是這樣的,入職前幾年是專業發展的高峰期,但是這一高峰期之後,教師的專業發展便進入緩慢發展期,甚至有的教師專業發展長期停滯不前,最終成為有一定經驗的平庸教師。為什麼會這樣?史丹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徳韋克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逐漸建立起關於自己的思維模式。
  • 「成長型思維」VS「固定性思維」,不設限的人生才能更精彩
    《終身成長》從體育、商業、人際關係、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幾個角度闡述了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的具體表現,思維方式的不同,給生活帶來了不同的結果,書中知識體系龐大,今天我僅從教育角度來分析下本書的精華內容,以及我們的思維方式對生活的影響。
  • 你是僵固型思維還是成長型思維?
    為什麼誇獎孩子「聰明」和誇獎孩子「努力」,結果會有如此巨大的區別?德韋克教授認為,誇獎「聰明」和誇獎「努力」激發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智模式:僵固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誇獎孩子「聰明」實際暗示的是:人的能力是固定不變的,解難題只是證明自己是否聰明的一種方式。
  • 從教育角度看「成長型思維」VS「固定性思維」,人生應該設限嗎?
    終身成長作者卡羅爾·德韋克認為,我們獲得的成功並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並由此提出了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這兩種思維模式。那麼這兩種思維方式有什麼不同呢?
  • 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相信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放鬆和娛樂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但是積極學習成長的工作生活心態,是需要一直保持的,不能鬆懈。如《終身成長》書中所講,要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即使前期我們能力有限,或者不具備條件,但是具有這種思維模式就能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最終取得成功。
  • 成長型思維VS固定型思維
    1反映的是固定型思維 2反映的是成長型思維。你們同意哪一項?如果讓你選,你肯定會選2,因為你並不會承認你是固定型思維,你認為如果你選擇了1,你會被人議論,會被你的朋友小瞧你,會被認為你不夠開放,固執等等負面評價,殊不知當你因為在乎被人的非議而違心選擇1時,你已經是固定型思維的呈現了。
  • 思維決定孩子未來,突破思維定勢,成長型思維能讓孩子走得更遠
    這兩個孩子不僅追求不同,其背後的成長思維也是不一樣。女兒是典型的&34;擁有者,A而兒子則受到&34;的影響阻礙他進步。家長千萬不要小看了孩子小時候的定勢思維,它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應該要教育孩子突破思維定勢,用成長型思維來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 張斌立:成長型思維賦予你一生向前奔跑的能力!
    等等,這都是思維模式不同的問題。成長型思維模式與固定型思維模式二者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思維模式決定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大凡成功人士——成長型思維註定在他的身上匯聚。雄安博奧高中的學子,告訴你一份驚喜:新的學年,新的學期,成長型思維培養將在這裡全面落地。思維模式可以培養,可以塑造,固定型思維我們一定要摒棄,成長型思維將伴隨博奧學子創造人生的奇蹟!
  • 家長具備了「成長型思維」,才能引導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終生成長》一書的作者,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書中表明:我們獲得成功並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體現了人們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心態。
  • 固定型思維,殺死愛情的兇手|成長型思維,拯救愛情的法寶
    這種認為成功不需要努力的信念讓人們丟失了他們需要的讓戀愛關係茁壯成長的關鍵。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麼多戀愛關係最終會以分手告終——因為人們認為,只想相愛就不需要再費力做任何事情。02 成長型思維,拯救愛情的法寶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說,這一切都可以被培養。
  • 比勤奮更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成長型思維
    一、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 科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讓孩子們嘗試解決一個對於他們而言稍微偏難得的問題,一些孩子積極應對的方式令人震驚。他們興奮地說:我喜歡挑戰。或是:我希望能有所收穫。但另一些孩子的想法則截然相反。
  • 教子及愛情,為什麼不能如願?《終身成長》你缺的是成長型思維
    這幾天,讀了一本好書《終身成長》,真是刷新了我的思維模式。在很多關係中為什麼不如意,通過這本書都能找到很好的答案。因為我們一直用固定型思維模式運作,卻很少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成長型的思維模式的孩子,他會努力去學習,即使他考了第1名,他家長也會這樣子讚揚他的孩子:「我看到了,你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充分肯定孩子。問:想像一下,當你沒有按照你父母所說的去做的時候,他們會不高興,這是為什麼呢?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他們擔心我是一個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