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每天更新,一起成長!
有安全感的孩子,生命的底色都是暖色調
最近,秦昊、王景春等人主演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很火爆,這部劇的悲劇無疑與主角朱朝陽糟糕的原生家庭有關,其實很多現實中的悲劇人物,也都有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這給人們很多思考。
心心媽是兩個女孩的媽媽,她覺得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很重要。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其實是孩子生命頭幾年最重要的議題,沒有安全感的人,一生都在尋找「家」,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將治癒自己的童年。
在心心媽看來,有安全感的孩子,都是經由父母愛上整個世界的,對此我很認同,因為孩子深受父母的影響,在他們還小的時候,不諳世事,單純得就像一張白紙,所有的顏色都是父母給的。
如果小時候過得不幸福、缺少父愛母愛的人,長大後往往缺乏安全感,他們會長期處於焦慮狀態,遇事會過度擔心,抱有悲觀的心態,疑心很重,孤僻內向,不願敞開心扉,與人溝通和交往……
安全感是一個人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它根植於每個人的童年。
父母的愛與付出,是孩子童年的養分。
那些有安全感的孩子,生命的底色都是暖色調。
個體的安全感是這樣產生的: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父母作為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客體,如果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持續而穩定、前後一致的愛,孩子就能體驗到安全感。
所謂安全感,是童年一次次溫暖經歷疊加後,孩子內心產生的安定感,而媽媽是最早給予孩子安全感的那個人。
孩子會因為信任媽媽,而開始信任整個世界,擁有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幸福,也更有底氣,內心堅定地對抗各種生活中的困難。
那麼父母給如何給孩子安全感?
心心媽給出了很多具體的建議,比如,父母要學會「看見」孩子,正確地回應他們,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合理給愛,要關注聯結,滋養親子關係,學會有效地和孩子溝通,儘量做到情緒平和、內心堅定。
家庭和諧,父母有愛,孩子便會獲得安全感。
所謂「看見」孩子,是指我們清空大腦中的所有成見後,透過孩子,看到他獨特的性格特徵、年齡階段以及其深藏於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
當孩子真正被父母「看見」,被理解、被滿足時,他們的問題行為才會越來越少,才能形成真正的安全感。
作為孩子最重要的人,父母要學會接納自己的孩子,如果媽媽無法欣賞孩子、接納孩子,孩子就沒法認可自己,也沒法改掉那些毛病,父母需要接納不完美,並努力尋找孩子真正的閃光點。
父母其實並不好當,它雖然不是一個職業,卻比其他工作要難得多,正確地養育、教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擁有真正的安全感。
每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愛,在用孩子能感受到的方式「看見」他們,理解、支持、愛護他們,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學會如何去愛,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遠離痛苦、焦慮與不安,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夏與至,青年作者,堅持寫作,寫溫暖清醒的文字,新書《人生就是小歡喜》熱賣中,關注我,溫暖治癒你,每天更新,一起成長。
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