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青少年抑鬱症越來越多?

2021-01-21 尚善心理

先給大家說個真實的抑鬱症案例吧。

前幾天有個十七八歲的男孩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我的面前,他長得很帥氣,但臉上卻見不到一絲笑容,。

他說他突然不想上課,他只想待在宿舍休息幾天,他想看書的時候就自己在宿舍看不行嗎?非得要去教室嗎?

他突然淚流滿面,用全身的力氣大吼著說:

「我為什麼要清晨起來就進入到那個教室?然後過幾十分鐘又放我出來一小會兒,然後又必須要進去,之後又放我出來一會兒,又進去又出來,一整天都如此,一天天都如此,我不是在學習,我是在坐牢!我比坐牢還難受,未來是我自己的,我不上大學了不可以嗎?我不這樣生活不可以嗎?為什麼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都要求我那樣?」

說完,他更激動了,捂著臉坐在那裡嚎啕大哭。

他讓我想起我女兒經常對我說的話,她說媽媽我好羨慕你小時候,我說我小時候吃沒好吃的,玩沒好玩的,放學回來就是放牛,然後回家做點家務,到了晚上才看會書。

她說你不懂我們現在小孩的痛苦,我寧願過你小時候的生活也不要每天學習,我羨慕你可以放牛,可以採花,羨慕你可以和小夥伴一起跳繩,這些我都沒有。

世界那麼大,天空那麼廣,可是我們看看我們給孩子們一個多大的世界呢,我們一方面給他們描述這個世界是多麼精彩,而我們給他們的,卻只有教室和家這兩個方寸之地。

他們有探索的欲望,卻不能去體驗大自然;他們有好奇之心,卻接觸不到新鮮的事物;他們有強健的身體,卻不能飛揚的跑起來。

他們有的就是早上六點鐘起床,去學校上9節課,一路風馳電掣回家趕作業,不到晚上11點不得解放,每天如此,天天重複,沒有盡頭。

他們不僅要承受超長的學習時間,還要不斷承受和同學比出來的低人一等。周考月考季考,考考傷神,前幾名總是只有那麼幾個,更多的人在和別人的比拼中越來越自卑,越來越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你說可以不比嗎?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孩子耳邊催眠說,你看隔壁家的孩子,東西收拾得多整潔;看你表哥,一點都不像你那麼淘氣;看你班上張三,英語成績多好;看你年級李四,每次考第一,你還不反省反省?

你還不反省反省!

對他們來說,這個世界是別人眼裡的精彩,卻是自己的牢籠,久在樊籠裡,何得返自然?

家有開明體貼的家長還好,好歹能看到孩子的苦惱,能從精神行動上理解支持孩子,耐心傾聽孩子的不良情緒,讓孩子的委屈有個發洩的渠道,讓孩子覺得自己至少是安全的,這樣孩子才能將精力投入到奮鬥當中去,這種孩子很少得抑鬱症。

而更多是比孩子還焦慮的父母,不斷的將焦慮傳遞給自己的孩子。有的控制欲望強,自以為我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從不聽孩子的要求和抱怨,說一不二,自己永遠是對的,給了錢卻給不起精神食糧。

這樣的孩子承受著你看不到的壓力,他也看不到支持和希望,便對人生越來越絕望。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他們經常冒出這個念頭,慢慢的走進自殘和抑鬱。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被重視、被無限的愛和包容,還有被尊重被接納,如果作為父母,你能做到這些,那麼我相信你的孩子跟抑鬱無緣。

每個人都是世界的探索者,除了教室,還有大自然可以賦予他們知識。我真的覺得中國的孩子太苦了,天天喊減負卻看不到實質的改變。

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國外的孩子沒有這麼長時間的學習壓力,在各個領域還是可以大放光彩呢?

我們不可以從中得到一點啟示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國現在的中學生抑鬱症越來越多?
    女兒的班主任突然打電話過來,「你女兒用圓規尖劃傷自己的手臂……」這種自殘行為讓她意識到女兒心理出了問題,去醫院最後的檢查結果是「考試焦慮症」和抑鬱症。她在醫院的時候接觸了其他家長,才發現現在青少年出現情緒障礙和心理偏差的非常多!一個初三男生,成績一直班裡前三名,平日非常健康優秀,突然有一天在教室裡嚎啕大哭不可遏抑。他不想哭泣,卻怎麼也停不下來.一個高二的女生,是那種典型的「別人家孩子」。
  • 為什麼越來越多青少年得抑鬱症?
    從心理動力本質來說,抑鬱症是一個人自我價值感的喪失,以及由此產生無助、無力、羞恥感和最後生命動力消失的過程。形成抑鬱症的關鍵時期在什麼時候?在7-18歲青少年時期,一個人自我價值感形成的關鍵階段,同時跟父母的養育方式也有直接關係。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得抑鬱症?
    很多家長覺得自家孩子得抑鬱症就是精神病,不願說出去;或者覺得孩子只是矯情,沒必要。但實際上抑鬱症,顧名思義就是抑鬱障礙,心境低落與本身的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有自殺企圖或行為,嚴重的還會出現幻覺。
  • 為什麼青少年患「抑鬱症」越來越多?可能是這3個原因,值得重視
    抑鬱症在多數人看來是一件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甚至對於青少年抑鬱的這種問題並不覺得和自身有太大關係。但在面對孩子向你明確表達某件事情自己沒辦法做到的時候,作為家長對孩子是怎樣的回應?我們來看一條數據: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在中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約3000萬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20多萬,其趨勢逐年上升。
  • 青少年得抑鬱症的越來越多,是否與環境和教育有關?
    根據這篇發表在期刊上的綜述文章,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還抑鬱症!為什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患抑鬱症?首先,和成長有關。青少年處於心理和生理快速成長發展階段,新陳代謝快,容易產生身心不協調的現象,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另一方面,缺乏相應的良好環境和社會支持,會增加心理問題,最終形成抑鬱症。
  • 患者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小,青少年「抑鬱症」你了解嗎?
    開學以來,她總感覺頭痛,隨後出現難以入睡、早醒等睡眠障礙現象,經就診確認,患上了抑鬱症。10月10日第28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前夕,記者在多地採訪了解到,青少年「抑鬱情緒」「抑鬱症」發生率逐年升高,通常表現為不愛說話、情緒異常等,是「無聲的抵抗」。專家建議,應進一步關注青少年異常身體症狀和心理健康,有問題儘早進行診斷治療。
  • 為啥越來越多青少年患上抑鬱症?「導火索」是這些,很多人忽視了
    現在越來越多青少年患上抑鬱症。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我國,兒童青少年中,大概有3000萬人受到了情緒方面的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更是高達20多萬。並且這一數據,還有上升的趨勢。可見,抑鬱症年輕化,已經是一個事實。
  •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 國家衛健委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預計現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而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 提起抑鬱症,我們似乎總聽到這樣的評價:「現在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生活已經夠好了,還是太矯情。」所以這次,我們就來聊聊被誤解的抑鬱症和被忽視的青少年抑鬱症。
  • 面對越來越普遍的青少年抑鬱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有相關數據統計,我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約3000萬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20多萬,其趨勢逐年上升。且我院青少年抑鬱症的接診總量也大幅上漲,由此可見,抑鬱症年輕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 青少年抑鬱症|他們不是「青春期叛逆」,而是「抑鬱症」
    最初,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家庭氛圍都不太好,純子就是單純心情不好,但後來心情不好的時間越來越長,程度越來越嚴重。老師、家長、同學都不理解抑鬱症,更不理解她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國家學校心理學家協會(NASP)把家庭的支持和融洽的親子關系列為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第一條,因為良好的家庭關係和親子交流會增強孩子的「歸屬感」,溫暖的家永遠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 國家衛健委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預計現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而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提起抑鬱症,我們似乎總聽到這樣的評價:「現在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生活已經夠好了,還是太矯情。」
  • 為什麼青少年抑鬱症越來越普遍?你有多久沒有和孩子聊天了?
    關於青少年抑鬱症上面很多人其實都存在有很多誤解,但事實上,人們對「青少年」的理解上充滿了誤解。對於那些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正處於激烈學習和競爭中的「年輕人」,這一時期心理的成長也是不容易的。然而在學校裡,都在宣揚成功和努力的意識,但可能心理成長和疏導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 為什麼青少年抑鬱越來越普遍?
    青少年抑鬱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一項權威的調查顯示,13歲以下的兒童抑鬱症總體患病率為2.8%,13-18歲為5.6%,13-18歲的女性患病率(5.9%)略微高於男性(4.6%)。這個數據是相當驚人的,因為孩子並不像成人那樣能夠自主地尋求幫助,他們必須依靠父母和老師,而根據統計學顯示,
  • 青少年抑鬱症如何識別?怎麼辦?這份指南收好了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披露,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高達2.1%。在很多人的眼裡,「抑鬱症」是承受工作、戀愛、家庭多重壓力的成年人才會患上的心理疾病。其實不然,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發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問題》報告中指出,在10至19歲的青少年中,抑鬱症是致病和致殘主要原因。 有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患者數量呈上升趨勢,而且年紀越來越低。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療的人群中,青少年約佔四分之一。
  •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高達50%,高中生佔40%:抑鬱症如何自測?
    據報導,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狀出現率達 50% ,而高中生佔 40% 左右,嚴重影響高中生學習質量及日常生活。孩子精神狀態不好,是不是抑鬱了?其中:0-4分 沒有抑鬱症(注意自我保重)5-9分 可能有輕微抑鬱症(建議諮詢心理醫生或心理醫學工作者)10-14分 可能有中度抑鬱症(最好諮詢心理醫生或心理醫學工作者)15-19分 可能有中重度抑鬱症
  • 越來越多青少年被抑鬱症「纏上」,該如何解救?這些錦囊請你收好
    青少年抑鬱症目前在臨床上的發病率大概在8%左右,並且近幾年有增長的趨勢,它會和遺傳因素、社會生活壓力增加等原因有關。對於輕中度的抑鬱症可以通過行為訓練,心理動力學治療等心理治療來進行緩解。而如果是中重度的抑鬱症,通常需要配合藥物治療,才能有更確切的治療效果。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得抑鬱症
    這句話是我剛剛說的,我是心理諮詢師協會常任理事緣淺,下面由我帶你探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得抑鬱症!所以在此時此刻,我不得不問出一個問題,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過抑鬱症?有多少人真正的面對過抑鬱症,有多少人在確診了抑鬱症之後,選擇了積極性的配合治療!也許大部分人,在平常的生活當中,都沒有走進過心理諮詢室,去和心理工作者聊聊,自己遇見的那些煩惱吧!
  • 怎麼改變抑鬱症越來越多的現象?
    怎麼改變抑鬱症越來越多的現象?有人預言,抑鬱症將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一大疾病,不知道這個語言能不能成為現實,但現在的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尤其是青少年發病率越來越高。造成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並呈現低齡化,主要是家庭教育有問題,很多孩子缺少責任心,沒有擔當,不敢面對,敏感焦慮,害怕失敗。
  • 青少年抑鬱症別被忽視
    直到母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帶小君看醫生,才發現孩子已經患有抑鬱症。數據:抑鬱症是青少年致病致殘主因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披露,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高達到2.1%。在很多人的眼裡,「抑鬱症」是承受工作、戀愛、家庭多重壓力的成年人才會患上的心理疾病。
  • 青少年抑鬱症越來越普遍?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研究結果表明,每8名青少年中就有1名患有抑鬱症,而且青少年抑鬱症傾向於反覆發作。 一旦青少年經歷了一次抑鬱症發作,他很可能會再次出現抑鬱。 哪些青少年容易出現抑鬱症? 心理因素:青少年出現抑鬱的原因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