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聚會,每個人的飲食喜好各有不同,點菜的話很難都照顧到。如果吃火鍋的話,就沒有這麼多顧慮,也是最節約的吃法,也不會造成食材浪費,都能吃得很開心。平時在家也是一樣,火鍋是最簡單、快速的做法,準備好食材、洗涮乾淨擺上桌即可享用,而且在等待食材煮熟的間隙,還可以互相交流增進情感。
火鍋好吃,但撈起來比較麻煩,尤其是肉類沉入鍋底,來回撈上幾次就顯得有些尷尬。現在手機升降式攝像頭很流行,下面這家廠商讓火鍋也能升降,讓你吃火鍋能夠更加便利。
這款產品叫做臻米升降電火鍋,它分為灶具和鍋具,另外還配送了鍋蓋和提籃夾。從外觀來看它的體積並不算大,既能滿足單身漢一人,也能滿足三口之家使用。當然如果家人多的話,也可以把它當作小火鍋,再配合家常菜,增添聚會的用餐氛圍。
以往我們吃火鍋都是電磁爐加鴛鴦鍋的組合,臻米升降電火鍋的灶具和鍋具採用的則是類似電水壺的構造,直接把鍋具的底座穩固在灶具的連接器上。
這種設計的好處,相信用過電水壺的小夥伴,都知道這樣加熱的速度非常快,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時間。
我這款臻米升降電火鍋是青色,外觀比較偏向小清新,再加上黑色的高度面板,也算做餐桌上的顏值小擔當吧。
機身的側面還有一個隱藏式的把手,方便灶具的移動。
常見的電水壺容量是1.5L,臻米升降電火鍋的鍋煲直徑是23.08cm,額定容量是2.5L,小夥伴們可以對比參考一下。
但我們實際上不並能按照實際容量來算,因為我們要防止溢鍋,再加上內裡提籃的設計,所以實際容量要減少一些。
鍋體內裡還有最高水位線標註
鍋體是中空的,就像保溼餐盒一樣,內裡採用的是食品級304不鏽鋼材質,外表是PP材質,中間為真空隔熱層,再加上兩邊的把手,端取的時候不會燙手,使用更安全一些。
用蘋果來參考下鍋體內部的進深,實際上還是挺能裝的。
還配送了一個提籃夾,如果我們蒸一些食物的話,可以方便地把提籃取出,夾子也是不鏽鋼材質,結實耐用。
在鍋體的內裡底部,有一個小圓點,它可監測鍋內是否缺水,以此來判斷是否需要斷電保護,可以有效防止幹燒,保證使用的安全性。
中間的小圓柱,第一是起到對提籃的固定作用,第二它是兩段式設計,中間的部分由電機驅動升降,把套在上面的提籃頂起,下面我們就吃個火鍋演示一下吧。
備好的食材和火鍋底料,然後往鍋內注水
灶具的側面是控制面板,可以看到有火鍋和營養蒸兩種使用模式,這裡我們選擇火鍋模式。另外還可以對火力進行調節,以及上升和下降控制按鍵,按鍵都是觸摸式的,表面很平整,清理也簡單。
臻米升降電火鍋的功率是1500W,從文火到猛火有5檔調節,正好每個檔位是300W,能夠滿足日常保溼、蒸煮等需要。
我設置了中火檔位,功率在900W左右,讓水煮開用時七分四十秒,要比電磁爐好用一些。
水開之後,開始下火鍋底料,這裡建議大家把底料放在提籃下面,可以防止花椒大料等浮上來,這樣就不會打擾我們夾取美食。
剛開始煮肉類的時候,可以蓋上鍋蓋,可惜鍋蓋不能立式擺放。
夾一筷子試了下,果然食材與底料分離,確實非常方便呀。
煮的肉太多,一時半會吃不完,可以一鍵把提籃升起,以免肉類煮的時間過長。這樣既可以保持新鮮的美味,還方便夾取食用,再也不用撈來撈去,不必擔心火鍋中都是別人的口水。
這種升降火鍋的好處,還體現在蒸煮食材方面,在上層蒸麵食,底層煮雞蛋、地瓜等食材,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蠻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