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一首詩,明白如話,卻直抒胸臆,最後10字更值得稱道

2020-12-23 品詩賞詞

歲月滄桑、世事紛紜,生活中充滿了悲愁和喜悅,更有無數說不清、道不明的坎坷與辛酸。有人笑對人生,在危急關頭依然鎮定自若;有人悲嘆命運,在存亡之間極易茫然失措。

生命就像一曲交響,時而淺吟低唱,時而引吭高歌。失意時悲傷、痛苦,得志時驕縱、忘我,而大自然依然按照自己既定的規律運行,絲毫不會因為人們的心情而改變節奏。

所以杜甫曾嘆息,人生茫茫,動如參與商;蘇軾也感懷,人生如逆旅,又似飛鴻踏雪。中唐的一位才子熟讀詩書、閱歷豐富,更感悟深刻。下面介紹白居易的一首詩,明白如話,卻直抒胸臆,最後10字更值得稱道。

歸田

唐代:白居易

人生何所欲,所欲唯兩端。

中人愛富貴,高士慕神仙。

神仙須有籍,富貴亦在天。

莫戀長安道,莫尋方丈山。

西京塵浩浩,東海浪漫漫。

金門不可入,琪樹何由攀。

不如歸山下,如法種春田。

唐憲宗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親去世,按當時制度,只好辭去官職,為母親守孝三年。這時他住在渭村,由於沒有俸祿,更缺乏其他的經濟來源,生活非常困難。

詩人又想起在元和五年,他曾擔任左拾遺,在其任期將滿時,皇帝和那些王公大臣們嫌樂天直言逆耳,就不再讓他繼續做諫官,卻改任一個無足輕重的京兆府戶曹參軍。

由於這些原因,詩人逐漸厭惡了朝堂的勾心鬥角,以及整天的爾虞我詐,便想終老農村、種田度日。因而他在元和七年,寫了三首《歸田》詩,這裡選擇其中一首。

經過這一番痛苦的經歷,白居易感慨萬千,他在詩中闡述了他的觀點:人生到底追求什麼?其實不外乎兩樣。平凡人喜歡富貴,清高的人羨慕神仙。當神仙的須有仙骨,富貴則是天命。

詩人先將人們的追求簡單地進行分類,貧窮的人希望改變困窘的處境。但是古人云,生死有命、富貴由天。詩人雖然見多識廣,也因為遭遇坎坷,不由得不懷疑人生。

而本來就富貴逼人的那些人,也渴望長生不老,這樣就可以一直延續自己的地位。可是自古及今,只在小說和影視劇中才有這種虛幻的人生,誰又曾於身邊親眼見過不老身軀?

白居易不是聖人,也不是神仙,卻在中唐時期,就有這樣清醒的認識,可謂具有遠見卓識。於是詩人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用不著留戀長安的古道,也不用去尋求海中的仙山。長安的塵土鋪天蓋地,東海中惡浪無邊無際。

作者用「長安道、方丈山」指代仕途之路、以及求仙得道的幻境,可惜很多人努力了一生,也毫無收穫。「塵浩浩、浪漫漫」,更形象地描繪出由於各種原因,讓無數人徒勞無功。

最後詩人誠懇地勸告大家:想進入金門可不容易,想攀上仙山上的琪樹,就更沒有好辦法。真不如回到村裡耕田,像普通農民那樣自在逍遙。

金門,古代衙門旁有銅馬,故名;琪樹,原指仙境中的玉樹,這裡指成仙的方法和途徑。詩人感覺既然無法戰勝命運,更不可能羽化登仙,只有安貧樂道,過一種田園躬耕的詩意生活。

再細味最後10個字,「不如歸山下,如法種春田。」詩人總結了無數人的經歷、以及自己的坎坷遭遇,覺得富貴不能輕易得到,長生不老也無法找到仙丹靈藥。

只有踏實工作,過一種樸實恬淡、鬧中取靜的生活,從此不再勞累方寸,更可以眼前清淨、快樂無憂!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寫給初戀情人的一首詩,只是開頭10字,便令人斷腸
    每當聽著河圖的這首《燼》,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這首詩名為《夜雨》,是他在一個雨夜裡,寫給遠方的初戀情人,只是開頭10字,便令人斷腸。白居易寫這首詩時是公元的811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他的母親在看花時不慎跌入井中,意外身亡。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邀請朋友來喝酒,僅有20字卻驚豔了千古!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其與劉禹錫並稱「劉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有著「詩魔」和「詩王」的美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通俗性可以說是白居易詩歌作品的一大特色。
  • 白居易爽約被朋友責怪,回贈了一首詩,最後7個字寓意深刻
    韓愈與白居易都是中唐的大文豪,一位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散文寫得頂呱呱;另一位號稱詩王,多少青年才俊都崇敬他。韓愈與柳宗元關係密切,而白居易與元稹、劉禹錫來往頻繁,韓愈和白居易兩人雖然都相互尊重對方,卻始終未能成為知己。
  • 白居易說李白詩十首沒一首上乘,韓愈寫詩怒懟,開篇10個字霸氣了
    公元761年,39歲的杜甫實在受不當時一些人對初唐四傑的指指點點,寫了一首很解氣的詩力挺四傑。詩中最後兩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大概是杜甫一生最狠的話之一了。後來事實也正如詩聖所言,四傑的詩風對後來的唐詩影響巨大,美名也傳了1000多年。
  • 白居易很著名的一首詩,短短20字如今家喻戶曉,值得一讀!
    王安石如是,變法失敗,老年喪子,心灰意冷的他放棄了變法也放棄了朝政,走向了山水田園之間,在其中找尋到了自己的樣子,做著一個文人應該做的事情,飲茶下棋,吟詩作對,與蘇軾和解,相談甚歡。白居易,可能亦如是。生在盛唐的詩人幾乎毫無例外的有著遠大的抱負,或者「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或者「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 白居易寫給同齡摯友的一首詩,天下聞名的古亭名字取自結尾一句
    同病相憐的同齡摯友白居易,字樂天。劉禹錫,字夢得。二人是一對命運坎坷的好朋友,他們不但是河南老鄉,更巧的是二人還是同年生人。當年耿介直言的白居易因為宰相武元衡一案,被貶為江州司馬。不合時宜的劉禹錫也是當年聞名的八司馬案中的主角,被貶為遠洲司馬。他們相逢相知的時候,已經是年過半百。
  • 白居易暗含教育意義的一首詩,題目只有一個字,後兩句為千古名句
    這篇文章主要向大家分享的就是有關仁愛的主題,一首唐朝白居易的詩歌《鳥》,區區一個字作為題目,乍一看可能會覺得不足以顯現出這首詩的分量,但是細細觀察,品味之後,會發現它是濃縮之後的精華所在,直接用題目點明主題。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聚會的次數多了,志趣相投的人慢慢也就成了好友,有事沒事就喜歡相互寫詩唱和,這也算是唐代詩人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
  • 白居易的這首詩很少有人知道,卻能讓你明白友情的可貴,值得一讀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就有不少詩是抒寫友情的可貴。如白居易的《藍橋驛見元九詩》。《藍橋驛見元九詩》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寫於公元815年,也就是唐憲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期間。題中所說的「藍橋驛」,即古代驛站名,在陝西省藍田縣東南藍溪之上。「元九」,則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別稱,因為他排行第九,故稱之。元稹是白居易的摯交,常有詩歌往來。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七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人詩人。與劉禹錫並稱「劉白」,與元稹並稱「元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其詩語言通俗,音調和諧,形象鮮明,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除了詩,白居易也有著不少經典的詞作,如《憶江南》、《浪淘沙》、《楊柳枝》等。
  • 魯迅年輕時的一首詩,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最後一句讓人熱淚盈眶
    此種寫法帶有深意,小編不做過多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翻閱資料,可以明白魯迅為何這樣寫。除了小說和散文,魯迅還擅長寫詩,或許你說不出詩名,但肯定聽過其中的名句,像「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還有「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是不是非常熟悉,甚至曾經把它刻在桌子上?
  • 有人說白居易看不起李白,白居易用一首詩啪啪打臉
    這還不算什麼,就連從未蒙面的白居易也對李白有著很深的感情,可是為什麼會有人說白居易看不上李白呢?圖片:李白劇照一、李白的個人魅力李白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史書文獻關於他的出身並沒有特別詳細的介紹,但是依據一些線索推測,有可能李白的祖先就是李元吉或者李建成,可是李白並沒有在自己的任何一首詩作中,有提到過有可能存在的顯耀身世。
  • 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開篇4句就十分驚豔,打動了無數人!
    看到題目「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大家第一時間是不是想到了《長恨歌》?雖然《長恨歌》也是情深至極,但終究寫的是別人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白居易很深情的詩」,說的是他自己的深情,是屬於白居易對一個女子的深情。
  • 白居易充滿哲理的一首詩,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應當說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具才情的一位詩人,他的詩作寫得平易近人,朗朗上口,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意思,不像別的詩人,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一些比較生僻的字,加一些典故,使得後人讀起來非常的費解。但是白居易則是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清新脫俗。
  • 白居易最樸素的一首詩,全文只有20字,讀來令人心裡暖暖的
    詩魔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李白、杜甫齊名。但是與李白的風流灑脫,杜甫的深沉憂鬱不同,白居易是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所謂現實主義,不只是說他的詩反映的是現實主義題材,更重要的是他的詩通熟易懂,平易近人。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通篇沒有一個「思」字,卻字裡行間都是深情
    前言:公元804年,時任秘書省校書郎的白居易宦遊在外,歲末,冬至節這日恰好客宿邯鄲驛館。古人說,冬至如大年。所以無論是天南還是地北,這一天都是冬天裡一個重大的節日。《漢書》裡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讓人嘆服
    就比如著名的《長恨歌》,這是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一篇之中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直到現在,比翼鳥的句子還被很多人奉為圭臬,這首詩中的其他句子也是大部分都膾炙人口。作為一個詩人,寫出這樣的作品也確實是讓人嘆服。
  • 白居易講人生的一首詩,短短8句話充滿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其實這樣說並不公平,樂生惡死只是一部分對人生的態度,還有一部分人已經有了自己的信仰,或者在那時可以叫做「道義」,他們可以為了自己心中所信仰的東西從容赴死,如春秋時期的「士」。所謂的樂生惡死,更多地體現在民間的文學作品中,他們的思維比較簡單,或者寫神仙,仙境,人們得以與之溝通而獲得長生不老的能力,或者寫及時行樂,努力讓自己短暫的人生更加的充實而快樂。
  • 白居易的一首小詩,26字語言綺麗,堪與《洛神賦》比肩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首詩總體上表達的是,對於人或者是事物朦朦朧朧、隱隱約約、來去匆匆、無跡可尋的不可捉摸之感。其實不僅僅是花朦朧、霧縹緲,人生亦是如此,美好的事物往往如過眼雲煙一般容易消散。「夜半天,天明去」,就如白居易所寫,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容易消逝,難以長久停留。
  • 白居易最大膽的一首詩,句句下裡巴人毫無章法可言,卻流傳了千年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最風光的就是這詩魔白居易。李白的灑脫終難掩飾其一生的不得志,杜甫的沉鬱下是養不活妻兒的事實,只有晚了二人幾十年出生的白居易,生活得是有酒、有佳人,還有詩。或許是技高人膽大,白居易也成了唐代最不好惹的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