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們天天在呼喚的組織能力究竟是什麼?

2020-12-11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穆勝 來源|穆勝事務所(ID:hrm-yun)

核心觀點

產出組織能力是打造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最終目的。

組織能力由表及裡可分解為組織知識、組織規則和組織價值觀。

缺乏正面組織價值觀和錯配人力資源專業體系導致企業的組織能力孱弱。

打造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最終目的在於產出組織能力。組織能力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這一過程又有清晰的規律。

如果明確了這一規律,人力資源專業就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幹預,起到關鍵的作用。反之,如果不顧這一規律,埋頭打造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人力資源專業就極有可能淪為「走過場」。

什麼是組織能力?

組織能力是一種虛擬概念,但卻最能夠實實在在地被企業家感知到。我接觸的老闆最喜歡諮詢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提高企業的組織能力」。但是,他們大多不能為組織能力給出明確定義,於是,我轉而問他們「為何會產生這種訴求」,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我感覺我的員工不像我預期那樣行動」。

我的定義是,組織能力是一種基於人力資源專業體系形成的「組織記憶」,這指引了企業的「群體行為模式」,員工個體很難對抗這種行為模式,會被自然捲入成為其中一份子。

從形態上看,組織能力表現為企業在競爭中的某些專長,決定了企業在外部市場的「可能性」,比如,快速學習知識的能力、快速與外部合作者建立聯繫的能力。

按照我們的定義,組織能力應該分為幾個維度呢?

如果把企業想像成一個裝有組織能力的黑箱,任何資源(各類生產要素)從一端的投入都能在另一端獲得可預期的產出(如圖)。如果產出不可預期,必然是組織能力不足。

圖:組織能力的三明治模型

資料來源:穆勝企業管理諮詢事務所

那麼,什麼樣的組織能力維度會影響到績效產出呢?我們可以將黑箱內部概括為一個「三明治模型」,由表及裡分解為三大維度:

組織知識——企業形成的制度、流程、方法論、使能器、模型、數據、基線(Baseline)等,這是企業實踐中累積下來、能夠被全員分享的寶貴經驗。

組織規則——企業形成的認可什麼行為、不認可什麼行為的規則共識,可以是潛規則,也可以是明規則,關鍵在於員工是否認可。例如,海底撈的加班文化,某些網際網路大廠的「996」。

組織價值觀——企業信仰什麼、反對什麼的理念共識,從廣義上講,這個層面也包括企業的使命和願景。例如,華為的「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海爾的「永遠以用戶為是,永遠自以為非」。

組織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三明治模型」完整陳述了組織能力形成的過程。三個維度存在遞進影響:組織價值觀是企業的底層邏輯,決定了員工的基礎價值判斷;基於組織價值觀的實踐中,會達成關於行為的共識,具象化為若干的規則;而基於規則的共同行動,會沉澱出各類組織知識。

不妨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中闡述以上過程:

一個企業在初創時,其價值觀就是幾個創始人關於價值觀的共識,而後,隨著規模擴張開始招入新人,匹配這種價值觀的就能留下,不匹配的則被「排異」掉。

所以,有的企業儘管規模變得很大,但再邊緣的一個組織成員(非短期存在),身上都有創始人團隊的某些價值觀屬性。這種價值觀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天花板。

當一群人按照統一的價值觀運行工作,就會形成若干的規則,包括「明規則」和「潛規則」。這些規則形成了強大的群體壓力,會讓員工不由自主地按照一定的軌跡行動。

如果規則是良性的,會確保員工各司其職,協同共進;反之,如果規則是惡性的,會導致員工推諉扯皮,團隊渙散。

有意思的是,不少企業認為自己的價值觀和規則沒有統一,但大多情況下,這只是一個迴避現狀的「完美藉口」。

一個長期存續的組織肯定有其沉澱下來的價值觀和規則,區別不過在於其是良性還是惡性罷了。他們的規則沒有明確,其實就是價值觀的腐敗。

組織規則確保員工按照一定的軌跡行動,也決定了組織知識累積的效率。當一個企業給予員工足夠的試錯空間,有明確的成長機制,有知識分享的傳統,其就能很快學習、萌發創新,並將個體的知識很快上傳(Upload)為組織知識,體現為流程、使能器、模型、基線、規律等。

員工在一個組織知識豐富的企業裡,會擁有諸多的方法論支持,成長特別迅速。企業一旦擁有了某一領域的組織知識,就能確保這一領域的穩定輸出,體現在人才上就是良將如潮。

反之,當企業沒有上述的良性規則,所有的知識就會僅僅停留在員工個體層面,還很難迭代更新,企業就淪為了一個「沒有記憶的組織」。直觀點說,一個領域內犯的錯,另外的領域還會持續犯。

組織能力建設的問題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大多企業在打造組織能力上存在兩類問題:

一是沒有積極正面的組織價值觀,導致了組織規則渙散、負面,自然不能累積組織層面的知識。

組織價值觀是「種子」,人力資源專業體系只是「放大器」,再高效的人力資源專業體系也不可能為扭曲的價值觀護航,不可能產生強大的組織能力。

有的企業引入明星HR負責人,帶來標杆人力資源專業體系,力圖解決人力資源的問題。但幾番折騰,滿地雞毛,無果而終。

究其原因,不是HR的問題,也不是人力資源專業體系的問題,是組織價值觀已然破敗的問題,從根源上說是老闆自己的問題。再好的神醫,再好的醫療設備,也救不了天天給自己灌砒霜的人。

二是人力資源專業體系孱弱或錯配,即使組織價值觀打下了好的基礎,也沒有辦法轉化為組織規則和組織知識。

有的企業明明有好的組織價值觀,但由於執迷於這種「信仰」的力量,人力資源專業體系沒有及時跟進,將這些價值觀在制度設計層面進行固化。

於是,一小部分本來不是主流的負面價值觀也會開始抬頭,並逐漸侵蝕掉原來正面的價值觀。這種侵蝕的速度特別快,是一種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即由於預料到其他人會破壞秩序,所有人都會選擇不遵守秩序,組織價值觀的底線會被迅速拉低。

總之,由於組織裡沒有規則和知識牽引群體行為,員工會越來越質疑曾經信仰的組織價值觀,組織能力也會崩塌。

還有的企業,人力資源專業體系背離主流價值觀,將企業導向了相反的方向,實際上是生生地造出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這會讓員工陷入糾結,導致組織內四分五裂形成割據勢力,為組織能力的形成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沒有外力幹預,組織內的這種對抗會越來越強,因為每一派勢力都可以從遊戲規則中找到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正義性」。

這些可能就是當前大多數中國企業組織能力孱弱的癥結。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穆勝事務所(ID:hrm-yun),作者:穆勝,穆勝企業管理諮詢事務所創始人

本文來源穆勝事務所,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組織能力強的企業,都做對了什麼?
    這個誤區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很多企業在建設組織能力時,常常把這項工作,當做管理職能,並交給職能部門去主導。 彭:很多老闆認為組織能力是別人的事,實際上是他自己的事。組織能力是個人被組織放大,那麼,個人首先要受到組織約束,包括老闆,再偉大的老闆應該如此。如果能人和老闆都不受到組織約束,就沒有組織能力。
  • 《冰雪奇緣2》呼喚艾莎的聲音,究竟來源於誰?迪士尼終於解釋
    在《冰雪奇緣2》電影中,由於這部電影的劇情十分的複雜,所以電影中有一些的劇情,並沒有被描述得很明白,其中就包括,在電影中艾莎聽到的那個呼喚,究竟來源於誰?對於這個問題,粉絲們一直討論不斷,有的人認為,這個聲音來源於艾莎本人,有的人認為,這個聲音來源於艾莎的母親。好在,迪士尼終於對於這個問題,做出了解釋。
  • 組織能力究竟指什麼?華為、阿里「六個盒子」:組織管理必備工具
    被困電梯自救02 組織能力的「道」與「術」我們在談「組織能力」的時候,到底在談什麼兩個維度,兩句話:一是「道」的層面,從最根本上來說——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要在一起,我們在一起用什麼方式互動和工作。二是「術」的層面,從管理術語上講,就是制度/流程、人、文化。組織能力,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對於團隊管理者訓練的基本功,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很多做業務、做技術的同學,會天然地認為組織工作是人力資源的事,或者起碼是高管的工作。
  • 清華「姚班」究竟是什麼神秘組織?
    清華「姚班」究竟是什麼神秘組織? 清華姚班究竟是什麼「神秘組織」 竟能集結如此多逆天大神?
  • 老員工天天被老闆罵廢物,卻依然不願辭職,原因讓人無言以對
    老員工天天被老闆罵廢物,卻依然不願辭職,原因讓人無言以對一位老師傅就在一家工廠工作了很多年了不過老師傅的一番話卻讓小年輕們明白職場的潛規則。這位老師傅就說其實老闆對於其它員工是不會天天罵人的,大都是懶得罵,只有看得起你才會跟你說幾句話,不然根本不理你,就算是犯了多大的錯也是一樣,只不過背後就會跟人事說讓你走了。
  • 一時創業一時爽,創業後才發現大多數老闆們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
    想創業的項目有:開間小清新的咖啡店(額,東北幾乎沒有什麼咖啡文化)開一個手辦店,滿足自己的動漫夢(多虧我那個時候很小,後來電商衝擊,這樣的店真不適合生存)開個小書店,讓自己文藝小資一下(好多年後我才知道盜版書有多猖獗,想開這樣的店還能活下去,小資是不能了,店裡會擺滿練習冊和真題,考研參考書)大學畢業後沒有什麼錢,就老老實實的找了份工作,工作幾年後就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牢騷,覺得打工不如自己創業當老闆的好
  • 有能力但脾氣差,領導天天批評他,同事:為什麼不直接開除算了?
    01公司裡有個比較能幹,但是脾氣很臭的員工,好像經常在惹老闆生氣,經常會看到老闆,當眾或私下批評他。一開始大家都以為他會改,可好像每次批評完了,又恢復了老樣子,這讓我的一個同事特別不理解。他跟我說,這種人為什麼老闆不開除他呢?每天惹自己不開心,難道有意思嗎?
  • 騰訊的組織能力是什麼?
    因專注在組織能力諮詢,浸泡鵝廠5年的我,經常思考「騰訊的組織能力是什麼」。在「騰訊諮詢」的身份也讓我有相對抽離的位置,去觀察騰訊和其他優秀大廠相比下的組織能力特色。從「騰訊沒有夢想」說起我們就先從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說起吧。
  • 京東零售CEO徐雷:如何將組織能力網際網路化
    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網際網路企業,更多要關注的是組織架構和組織能力是不是網際網路化。」12月6日,在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京東零售CEO徐雷在題為《在變化的世界裡,成為變化的朋友》的開幕主題演講中表示。
  • 曉組織成員分別擔任了什麼職務?角都主管財務,他卻是曉組織老闆
    動漫火影忍者中,曉組織是人氣非常高的一個反派組織,曉組織中雖然沒有多少人,但是他們每一個都是非常強的存在,那麼在曉組織中,這些成員分別都擔任了一個什麼樣的職務呢?他們在曉組織中主要的任務分別是什麼呢?首先是佩恩,佩恩在曉組織中的位置不必多說,作為曉組織的首領,佩恩的任務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給自己的成員們分配任務,而佩恩為曉組織捕捉到了六尾犀犬,後來在捕捉九尾的時候被鳴人打敗,可以說是曉組織中的關鍵人物。
  • 對極限運動情有獨鍾,這些老闆究竟是為了什麼?
    ;紅牛公司老闆馬特希茨則駕駛著摩託車衝向條件惡劣的撒哈拉大沙漠。為什麼這些參與極限運動的老闆們能承受下來呢?為什麼他們還敢於一次次挑戰呢?在我看來,敢於在挑戰極限中承受壓力,在最嚴苛的挑戰面前保持自身的身體節奏和心理節奏,這本身就表明了這些老闆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他們同樣寄希望於通過極限運動,來提高身體的活力,進而提高大腦的活力。
  • 小乞丐拿「假錢」來買包子,還讓老闆找錢,老闆卻希望他天天來
    導語:小乞丐拿「假錢」來買包子,還讓老闆找錢,老闆卻希望他天天來1.傅大春僱了兩個夥計在這條城郊小街盡頭的拐角處開了個門面不大的包子鋪,已經有幾年時間了。他的主顧都是周圍一些小區的居民,幾年下來他幾乎都已經認得他們了。
  • 組織中臺,開啟平臺型組織的真正鑰匙
    事實上,這個環節太重要了,只要開始啟動平臺型組織轉型的企業,都會無一例外地走入組織中臺建設。說直白一點,平臺型組織要求放權前臺,這必然帶來某種程度上的失控,只有建設組織中臺才能夠緩解老闆們對於失控的焦慮感。
  • 社群商業的本質邏輯(老闆必看)
    老闆們,天天學習,感覺人生進入了智慧宇宙,感覺自己賺的錢就是自己的智慧和聰明,卻不知,他們賺的那點散碎銀子,只是那個時代給的福利,僅此而已。今天,時代的車輪,已經加足了馬力,到達了頂峰,360行裡面,塞滿了老闆,福利肯定沒有了。就那點蛋糕,現在只能你死我活的搶了。越餓越搶,越搶越少,越少越餓。
  • 成都「天天漁港」受審 老闆:不知道銷售假酒(圖)
    在員工和朋友的陪同下,此前被取保候審的天天漁港老闆陳廣榮站在了被告人席上,接受刑事法庭的審判。因為天天漁港屬於單位犯罪,作為天天漁港的實際控制人,陳廣榮也因同一個罪名受審。  由於這起案件是四川範圍內罕見的餐飲企業因銷售假酒被控單位犯罪的刑事案件,因而,庭上的焦點也緊緊圍繞「天天漁港」為何構成單位犯罪展開。  除了法庭上的爭論。
  • 養雞老闆,空殼老闆,負債老闆,雞棚老闆——東東網絡集團季曉東
    人生就是這樣狗血,我最怕什麼,最不願意什麼,最後成就我的也是什麼,29歲我在城裡打拼一事無成,我一怒之下,破釜沉舟,回農村養雞創業........一萬以上規模,老闆是標配稱呼養雞老闆,鮮衣怒馬,不可一世,屬於養雞人中白富美,老闆集中分布在山東,河南,河北,東北,老闆架子大,眼光高,養雞數量越多,老闆們看不上的人也就越多,成正比。
  • 讀傑克倫敦《野性的呼喚》有感
    這種鬥爭,在各種組織中經常存在,大到國家政體組織,小到一家一戶,或許形式多樣,程度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布克經歷了很多,最開始,作為法官家的狗,布克驕傲,溫順,敬責。被拐賣,被關進籠子裡,被紅色襯衫男子棒打,然後,被巴羅特買回去之後,布克有了第二任主人,巴羅特和法蘭夏,兩個忠厚老實堅忍有耐心的人。
  • 黃蓉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守襄陽?
    第一期是<待在思過崖上的令狐衝,究竟想明白了點什麼>第二期是<究竟是誰害了柯鎮惡的兄弟們>第三期是<你要是指望員工是楊過,那這輩子啥事也別做>上一次我提到8年前的一個飯局,那時候剛創業,外聘來的一個日企出身的CEO表示要圍繞忠誠建立企業文化,我反駁了他。我反駁他的理由只有一句話。
  • 華為六君子彭劍鋒:從八個方面來提升組織的系統能力!
    文中提到的這八個方面的能力共同構成了系統的組織能力,而組織績效的提升也必須是通過這八個方面有結構的能力提升來實現。1戰略管理能力一個組織要能夠存在和發展,首先必須明確自己的選擇是什麼,必須基於產業的研究做出幹什麼或者不幹什麼的選擇。
  • 三次呼喚「上師知」的含義
    問:法本中的「喇嘛欽」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