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呼喚「上師知」的含義

2021-02-08 燃燈喇嘛

問:法本中的「喇嘛欽」是什麼意思?


答:

法本中的「喇嘛欽」是「上師,您遍知!」的意思。

「喇嘛」是「上師」,「欽」是「知道」。


問:三次呼喚「上師知」,每次祈請的對象及含義分別是什麼?


答:

第一次呼喚「上師知」時,

是向佛、法、僧三寶中的「佛」,

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中的「上師」,

以及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中的「法身」祈請,

這時,

要發出強烈的「出離心」!

希望遍知一切的上師啊!您知道我和所有一切眾生生生世世一直都受著無邊的痛苦,我向您呼喚,祈請您加持我們趕快脫離輪迴啊!


第二次呼喚「上師知」時,

是向佛、法、僧三寶中的「法」,

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中的「本尊」,

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中的「報身」祈請,

這時,

要從內心產生強烈的「菩提心」,

希望一切眾生能夠離苦得樂,究竟成佛!

在輪迴中所受的種種業報痛苦是因為對眾生累積諸多惡業的關係,想要脫離輪迴之苦,必須要對眾生產生強大的菩提心,來利益他們,所以菩提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第三次呼喚「上師知」時,

是向佛、法、僧三寶中的「僧」,

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中的「空行」,

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中的「化身」祈請,

這時,

我們從內心中要發出無比的清淨見!

希望他們賜予無邊的加持!

雖然我們已經發出了出離心和菩提心,可是因為業力不清淨的關係,眼前所看到的都是有缺憾的世界,我們想要見到清淨的世界,就要先學會清淨自心。身為凡夫想要成佛,要學習的就是佛菩薩完全清淨的意,清淨的意就是清淨的見地和見解。


相關焦點

  • 「上師知!上師知!上師知!」三次呼喚「上師知」的含義是什麼?
    答:法本中的「喇嘛欽」是「上師,您遍知!」的意思。「喇嘛」是「上師」,「欽」是「知道」。問?三次呼喚「上師知」,每次祈請的對象及含義分別是什麼?     答:第一次呼喚「上師知」時,是向佛、法、僧三寶中的「佛」,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中的「上師」,以及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中的「法身」祈請,這時,要發出強烈的「出離心」!希望遍知一切的上師啊!您知道我和所有一切眾生生生世世一直都受著無邊的痛苦,我向您呼喚,祈請您加持我們趕快脫離輪迴啊!
  • 上師問他:「你是否見到了大全知無垢光尊者?」
    這次上師讓他供曼茶羅,並給他三寶所依:身所依,一尊釋迦牟尼佛像;語所依,一本《般若攝頌》及一本《大幻化網頌詞》;意所依,一尊噶當塔。接著,上師又結合三士道及戒定慧三學,給他講了噶當佛塔的象徵意義。(不管怎麼樣,用噶當佛塔也可以,八大佛塔中的任何一座也可以,都是意所依。)
  • 上師是陽光,永遠照耀你
    一、看自己的起心動念,護自己的言行舉止  你問,我答;看我表演,我知誰在演,看的人又是誰?   二、上師就如太陽,他的光芒會永遠照耀著弟子  只有一顆虔誠恭敬的心不夠,你沒明白修行的真正內涵、佛法的真意,這樣你也接受不了耀眼的陽光。光明不照二貨,你識得真麼既不二,我說真,你當真還是二!  無明只有光明才能照破,又要加上自性的開示,才能悟入。而光明、開示都要上師,故上師的光永遠照耀著弟子。
  • 釋迦摩尼佛的密乘法脈——大日明王上師SunGuru
    《釋迦摩尼佛的密乘法脈--大日明王上師》釋迦摩尼佛本身就是上師,兩千五百年前示現成佛,是幾千次示現成佛的其中一次。釋迦摩尼佛在古遠前,依止燃燈古佛上師,在密嚴剎土授記成佛。燃燈古佛也被稱為過去佛,是釋迦摩尼佛的上師。
  • 切勿草率依止上師,要依止具有法相的上師!
    三、具大悲心:對無邊眾生要像母親對獨子般慈愛。不能光是對親朋好友非常愛護,要什麼就給什麼;對關係不好的人,一提起名字就恨之入骨。若是這樣,不要說大乘的慈悲菩提心,就連世間的悲憫心、善良人格也沒有。這十種功德分別是:一、調伏:與戒學相應,故諸根調伏,身口意三門的威儀,皆要以正知正念攝持。否則,上師連自己都不調伏,性格特別野蠻粗暴,天天到舞廳去唱歌、跳舞,想調伏弟子是不可能的。
  • 騙子與上師:到底誰利用了誰?
    本文的重點並非在此,而是有關這位大德上師,即:如果成就上師是遍知一切的,那為何還要被這些附佛騙子所利用呢?在相關澄清網文發布以後,大家恍然大悟,但某些弟子又湧現了這麼一個難題:「如果我的上師特尼仁波切是佛,那麼就是應該遍知一切;如果是遍知一切,那就該提前得知此騙子和惡劣用心;即是如此,為何不當面揭 穿呢?
  • 三士道 8-不敬上師的罪業(上)
    :第二部分 如何學修三士道第一章 道的根本是親近上師第三節  不敬上師的罪業          不尊敬上師就是不尊敬諸佛如來,是極重的罪業拜師後就要尊敬上師,按上師說的話去做;不能違背上師,更不能污衊詆毀上師。一旦建立了師徒關係,如果對上師產生懷疑,或產生其他不清淨的念頭或言行,是非常嚴重的惡業罪障。尤其是受了密乘灌頂之後,如果不尊敬上師,不但會觸犯密乘戒,還會下地獄,歷經無數劫也不能成就。不敬上師的罪業分為身、語、意三個方面。
  • 獲得幸福,從遇見上師開始
    他,就是慈悲攝受我們的上師。 慈誠羅珠堪布曾說:「上師和老師不一樣,學生一旦畢業,就與老師天各一方,幾乎再無交集;而上師即使離開了,也會時時陪伴著我們的成長,指引著我們的人生方向。」在修行的道路上,沒有一個比正確地依止上師更重要的事情。上師的鼓勵、批評與扶持,都會讓我們感到無限的幸福、安全和溫暖。
  • 法王如意寶對自己依止的每一位上師都是恭恭敬敬、謹遵師教
    不忘全知尊者的恩德法王如意寶幼年時就對上師全知麥彭仁波切具有極大信心,在十五歲時,曾一心祈禱全知麥彭仁波切,在短時間裡念誦尊者祈禱文一百萬遍、讀誦尊者所著的《大圓滿直指心性》教言一萬遍,依靠對上師的猛利信心而獲得了究竟證悟。從此以後,法王獲得了真實文殊菩薩的化身全知麥彭仁波切以彩虹身來攝受。
  • 宗薩仁波切《上師也喝酒》:前言——本書的結構
    這本書由三個主要的部分構成,另加一個章節給那些膽子夠大,認為自己也許可以是上師之材的人。我在書中藉由提出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訓練銳利的分辨能力,我也提供了一些工具來分析上師、追隨上師,進而能將「上師」這個現象轉化為修心的技巧。閱讀此書,也許能幫助你對進入「上師——弟子」這種關係的冒險及其意涵,以及擁有這種關係可能帶來的利益有更充分的了解。
  • 您有上師嗎?告訴您幾個關於上師的秘密
    有這麼一句話,「上師是佛,上師是法,上師是僧,上師就是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但這是針對一個密乘弟子本人來講的,不是針對所有眾生而言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同一個上師針對其他眾生和修行者而言,他可能就不代表「上師是佛,上師是法,上師是僧」這個概念。
  • 阿特曼南達上師:萬般路徑,一個真相
    在印度,他遇見了自己的靈性上師:月亮上師,他的人生就此發生了深刻的轉化。目前,他是Ajatananda靜修中心的住持,這個靜修中心充滿安寧、跨越不同宗教,坐落在恆河岸邊,位於印度北部神奇的瑞詩凱詩。 他個人的教導強調「萬物皆意識」。在他的靜修中心有一條標語:「萬般路徑,一個真相」。
  • 什麼叫根本上師?怎樣才稱得上是佛教密宗的上師?
    有些人不是這樣的,也許是因為不知道,也許是他的上師傳法有問題。「哎,這個上師特別年輕啊,當了我的根本上師」,「這個上師特別好看啊,當了我的根本上師」,「這個上師唱歌特別好聽啊,當了我的根本上師」,「這個上師能說會道,當了我的根本上師」,這樣莫名其妙的話特別多,但這個上師,你了解嗎?
  • 密宗金剛乘上師的資格
    精通經續論典,精通經律論三臧,精通內密四續部的所有儀軌。精通一切密宗金剛乘基,道,果的一切續部意義。密乘的經典稱為續。(三)具大悲心。心地善良,對眾生具足四無量心。心相續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對無邊的如母眾生充滿慈愛。悲心無量惟利他。
  • 用生命來詮釋佛法的上師——釋心慧
    佛教的經律論三藏教義都是為滌除法界眾生的無始無明、開啟自性光明、步入佛之正知正見的教育和方法。萬法因緣生,後世之人修學佛法之要,不出四個字——依教奉行!    依教,是依據佛陀教義,是解,理解,知解,悟解。    奉行,是行持佛陀教義,是行,修行,持戒,心行。    修學佛法,既有「悟解」,也有「行持」,才是圓滿菩提!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弟子與上師之間心靈相契很關鍵,很多道友也非常希望自己能與上師相應。那麼,使自己與上師心靈相契的方法是什麼呢?對上師要有無偽的敬信心,要經常憶念和祈禱上師。恭敬心和信心是依止上師的非常關鍵的要素。或者我在凌晨祈禱上師的時候,上師已經睡了,就不知道我在祈禱了。我們會不會這樣想呢?實際上,如果我們確信上師的加持可以無處不在,自己無偽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這些加持又可以在我虔誠的心中原原本本顯現出來,那麼,上師的加持很快就會來到。
  • 大寶法王:上師和弟子間不用客氣!
    西藏有一種傳統的想法,若一位上師、善知識時常責罵弟子的話,大家都會稱讚這位上師真好,真的是以大悲心在攝受弟子。若一位上師什麼都說好而不責罵的話,好像就不真正關心弟子。我想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意思,跟這裡所說的教言一樣,指出過失很重要。
  • 任何時候都不要障礙上師傳法的緣起
    眾所周知,上師希阿榮博堪布出過許多著作,其中包含了很多精華教言。以《次第花開》為例,很多眾生都是在未見到上師本人之前,在書店看到併購買了此書,從而對佛法生起信心,最後皈依佛門並開始修學的,這就是傳法的方法之一。
  • 《普賢上師言教》:顯密圓融的殊勝妙法
    編輯推薦 《普賢上師言教》所教授的是大圓滿前行引導,在密法大海中比前行更高深的密法還有很多,但如果前行不能圓滿,後面的正行也無法起修,因此說舍此更無餘法能獲得圓滿解脫。內容簡介《普賢上師言教》一書內涵廣博,顯密圓融,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從顯宗修心,到密宗基礎,一直到大圓滿,可以說是寧派最基本的修行之路。在傳統的寧瑪派修學體系中,《普賢上師言教》是以邊講邊傳的形式,在一百天之內,無論化身、堪布,還是普通僧人,每天都要依本書來修行。
  • 智敏上師追思法會於上虞區多寶講寺舉行
    三門多寶講寺宗振法師菩薩在線浙江訊 2017年8月13日上午9時,上虞區多寶講寺舉辦追思法會,以表達對智敏上師的深切緬懷。法會由三門多寶講寺宗振法師主持。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浙江省佛協諮議委員會委員、深受社會各界尊敬、廣為弟子愛戴的多寶講寺住持智敏上師,於2017年8月5日(農曆閏六月十四)晚上8時在多寶講寺安詳示寂。世壽91歲,戒臘62夏。首先與會全體人員向智敏上師法像三問訊,表示深切的悼念。然後播放了「智敏上師生平簡要回顧」的短視頻。智敏上師生於1927年,自幼天資聰慧,才學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