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知!上師知!上師知!」三次呼喚「上師知」的含義是什麼?

2021-02-08 利樂圓滿洲


法本中的「喇嘛欽」是什麼意思?

答:法本中的「喇嘛欽」是「上師,您遍知!」的意思。「喇嘛」是「上師」,「欽」是「知道」。

問?三次呼喚「上師知」,每次祈請的對象及含義分別是什麼?


    答:第一次呼喚「上師知」時,是向佛、法、僧三寶中的「佛」,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中的「上師」,以及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中的「法身」祈請,這時,要發出強烈的「出離心」!

希望遍知一切的上師啊!您知道我和所有一切眾生生生世世一直都受著無邊的痛苦,我向您呼喚,祈請您加持我們趕快脫離輪迴啊!

第二次呼喚「上師知」時,是向佛、法、僧三寶中的「法」,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中的「本尊」,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中的「報身」祈請。

這時,要從內心產生強烈的「菩提心」,希望一切眾生能夠離苦得樂,究竟成佛!

在輪迴中所受的種種業報痛苦是因為對眾生累積諸多惡業的關係,想要脫離輪迴之苦,必須要對眾生產生強大的菩提心,來利益他們,所以菩提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第三次呼喚「上師知」時,是向佛、法、僧三寶中的「僧」,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中的「空行」,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中的「化身」祈請。

這時,我們從內心中要發出無比的清淨見!希望他們賜予無邊的加持!

雖然我們已經發出了出離心和菩提心,可是因為業力不清淨的關係,眼前所看到的都是有缺憾的世界,我們想要見到清淨的世界,就要先學會清淨自心。身為凡夫想要成佛,要學習的就是佛菩薩完全清淨的意,清淨的意就是清淨的見地和見解。

དཔལ་ས་སྐྱའི་གཞན་ཕན་ཕུན་ཚོགས་གླིང་དུ་བྱང་ཆུབ་ཀུན་དགའ་བསྟན་པས་སྤེལ་བ་དགེ །
吉祥薩迦利他圓滿洲流浪僧向秋貢嘎


བསོད་ནམས་འདི་ཡིས་ཐམས་ཅད་གཟིགས་པ་ཉིད། །

索南德以湯皆瑟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ཐོབ་ནས་ཉེས་པའི་དགྲ་རྣམས་ཕམ་བྱས་ཏེ། །

託內逆比劄南潘協迭    摧伏一切過患敵

སྐྱེ་རྒ་ན་འཆིའི་རྦ་ཀླུང་འཁྲུགས་པ་ཡི། །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以    生老病死猶波濤

སྲིད་པའི་མཚོ་ལས་འགྲོ་བ་སྒྲོལ་བར་ཤོག། །

斯比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འཇམ་དཔལ་དཔའ་བོས་ཇི་ལྟར་མཁྱེན་པ་དང་།།  

蔣巴巴悟既達欽巴蕩    文殊師利勇猛智

ཀུན་ཏུ་བཟང་པོ་དེ་ཡང་དེ་བཞིན་ཏེ།།

袞杜桑波迭揚迭欣迭    普賢慧行亦復然

དེ་དག་ཀུན་གྱི་རྗེས་སུ་བདག་སློབ་ཕྱིར། །     

迭達袞既借素達洛契    我今回向諸善根

དགེ་བ་འདི་དག་ཐམས་ཅད་རབ་ཏུ་བསྔོ།།

給哇德達湯皆惹杜沃    隨彼一切常修學

དུས་གསུམ་གཤེགས་པའི་རྒྱལ་བ་ཐམས་ཅད་ཀྱིས། ། 

杜孫謝畢嘉哇湯皆既    三世諸佛所稱歎

བསྔོ་བ་གང་ལ་མཆོག་ཏུ་བསྔགས་པ་དེས། །

沃哇剛拉秋杜盎巴迪    如是最勝諸大願

བདག་གི་དགེ་བའི་རྩ་བ་འདི་ཀུན་ཀྱང་།།     

達格給威雜哇德袞江    我今回向諸善根

བཟང་པོ་སྤྱོད་ཕྱིར་རབ་ཏུ་བསྔོ་བར་བགྱི།

桑波覺契惹杜沃哇既    為得普賢殊勝行


ཇི་ལྟར་ཆུ་ཐིགས་རྒྱ་མཚོ་ཆེ་ནང་ལྷུང་། 

猶如滴水入大海,

 རྒྱ་མཚོ་མ་ཟད་བར་དུ་དེ་མི་འཛད།   

大海未乾彼不盡,

 དེ་བཞིན་བྱང་ཆུབ་ཡོངས་བསྔོས་དགེ་བ་ཡང་།   

如是回向菩提善,

བྱང་ཆུབ་མ་ཐོབ་བར་དུ་དེ་མི་འཛད།།

未獲佛果彼不盡!

གཞན་གྱིས་དགེ་བ་བྱེད་པ་ཐོས་པའི་ཚེ།།

聞聽他人行善事

དེ་ལ་ཕྲག་དོག་མི་དགེའི་སེམས་སྤངས་ནས།།

若舍嫉妒不善心

སྙིང་ནས་དགའ་བས་རྗེས་སུ་ཡི་རང་ན།།

誠心歡悅作隨喜

དེ་ཡི་བསོད་ནམས་མཉམ་དུ་ཐོབ་པར་གསུངས།།

佛說同獲彼福德


རྩོམ་ཁུངས། 

འཕྲིན་སྟེགས།

དཔལ་ས་སྐྱའི་གཞན་ཕན་ཕུན་ཚོགས་གླིང་། 

སྒྲིག་སྦྱོར།

དཔལ་ས་སྐྱའི་གཞན་ཕན་ཕུན་ཚོགས་གླིང་རྩོམ་སྒྲིག་ཁང་། 

སྤེལ་གཏོང་འགན་འཛིན་པ།

བྱང་ཆུབ་ཀུན་དགའ་བསྟན་པ།


དཔལ་ས་སྐྱའི་གཞན་ཕན་ཕུན་ཚོགས་གླིང་དུ་བྱང་ཆུབ་ཀུན་དགའ་བསྟན་པས་སྤེལ་བ་དགེ །
吉祥薩迦利他圓滿洲流浪僧向秋貢嘎


相關焦點

  • 三次呼喚「上師知」的含義
    答:法本中的「喇嘛欽」是「上師,您遍知!」的意思。「喇嘛」是「上師」,「欽」是「知道」。問:三次呼喚「上師知」,每次祈請的對象及含義分別是什麼?答:第一次呼喚「上師知」時,是向佛、法、僧三寶中的「佛」,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中的「上師」,以及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中的「法身」祈請,這時,要發出強烈的「出離心」!希望遍知一切的上師啊!
  • 上師問他:「你是否見到了大全知無垢光尊者?」
    這次上師讓他供曼茶羅,並給他三寶所依:身所依,一尊釋迦牟尼佛像;語所依,一本《般若攝頌》及一本《大幻化網頌詞》;意所依,一尊噶當塔。接著,上師又結合三士道及戒定慧三學,給他講了噶當佛塔的象徵意義。(不管怎麼樣,用噶當佛塔也可以,八大佛塔中的任何一座也可以,都是意所依。)
  • 騙子與上師:到底誰利用了誰?
    本文的重點並非在此,而是有關這位大德上師,即:如果成就上師是遍知一切的,那為何還要被這些附佛騙子所利用呢?在相關澄清網文發布以後,大家恍然大悟,但某些弟子又湧現了這麼一個難題:「如果我的上師特尼仁波切是佛,那麼就是應該遍知一切;如果是遍知一切,那就該提前得知此騙子和惡劣用心;即是如此,為何不當面揭 穿呢?
  • 切勿草率依止上師,要依止具有法相的上師!
    既然親近善知識相當重要,那一個人在依止上師之前,首先一定要觀察,否則,連認都不認識就去依止,末法時代是非常危險的。我就遇到過有些人,聽到一個上師的名字就去灌頂,我問:「那個上師你認識嗎?」「不認識,但他們都去,我也去。灌了好多頂哦,很開心,太殊勝了,上師太好了!」「這個上師有什麼功德?」
  • 上師是陽光,永遠照耀你
    一、看自己的起心動念,護自己的言行舉止  你問,我答;看我表演,我知誰在演,看的人又是誰?   二、上師就如太陽,他的光芒會永遠照耀著弟子  只有一顆虔誠恭敬的心不夠,你沒明白修行的真正內涵、佛法的真意,這樣你也接受不了耀眼的陽光。光明不照二貨,你識得真麼既不二,我說真,你當真還是二!  無明只有光明才能照破,又要加上自性的開示,才能悟入。而光明、開示都要上師,故上師的光永遠照耀著弟子。
  • 什麼叫根本上師?怎樣才稱得上是佛教密宗的上師?
    什麼叫根本上師?自己有控制不住的、特別的信心出現,以這樣的信心依靠這位上師,這位上師關注弟子,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一直關注這個弟子,這就是根本上師。知道嗎?這樣才是根本上師。
  • 法王如意寶對自己依止的每一位上師都是恭恭敬敬、謹遵師教
    不忘全知尊者的恩德法王如意寶幼年時就對上師全知麥彭仁波切具有極大信心,在十五歲時,曾一心祈禱全知麥彭仁波切,在短時間裡念誦尊者祈禱文一百萬遍、讀誦尊者所著的《大圓滿直指心性》教言一萬遍,依靠對上師的猛利信心而獲得了究竟證悟。從此以後,法王獲得了真實文殊菩薩的化身全知麥彭仁波切以彩虹身來攝受。
  • 阿特曼南達上師:萬般路徑,一個真相
    他的上師是印度當代一位具有古老的傳承的聖人(譯註:即月亮上師)。2003年,他感受到召喚,搬到了Tapovan(位於瑞詩凱詩)的一所房子裡。也就是圍繞著這所房子,建成了後來的Ajatananda靜修中心。
  • 釋迦摩尼佛的密乘法脈——大日明王上師SunGuru
    《釋迦摩尼佛的密乘法脈--大日明王上師》釋迦摩尼佛本身就是上師,兩千五百年前示現成佛,是幾千次示現成佛的其中一次。釋迦摩尼佛在古遠前,依止燃燈古佛上師,在密嚴剎土授記成佛。燃燈古佛也被稱為過去佛,是釋迦摩尼佛的上師。
  • 您有上師嗎?告訴您幾個關於上師的秘密
    所以只要你有信心,能生起信心,不管你是上根器也好,中根器也好,下根器也好,都可以修金剛乘。 按照金剛乘的教言來說,第一個次第先要修皈依。 皈依誰呢?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或者說皈依上師三寶。 第二個次第就是發心。
  • 大寶法王:上師和弟子間不用客氣!
    西藏有一種傳統的想法,若一位上師、善知識時常責罵弟子的話,大家都會稱讚這位上師真好,真的是以大悲心在攝受弟子。若一位上師什麼都說好而不責罵的話,好像就不真正關心弟子。我想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意思,跟這裡所說的教言一樣,指出過失很重要。
  • 用生命來詮釋佛法的上師——釋心慧
    佛教的經律論三藏教義都是為滌除法界眾生的無始無明、開啟自性光明、步入佛之正知正見的教育和方法。萬法因緣生,後世之人修學佛法之要,不出四個字——依教奉行!    依教,是依據佛陀教義,是解,理解,知解,悟解。    奉行,是行持佛陀教義,是行,修行,持戒,心行。    修學佛法,既有「悟解」,也有「行持」,才是圓滿菩提!
  • 大寶法王:先了解什麼叫「上師」,再去找上師!
    如果都不知何謂「上師」、及上師的「條件」和「依止之法」,就冒然地依止某個人的話,是很危險的。
  • 獲得幸福,從遇見上師開始
    他,就是慈悲攝受我們的上師。 慈誠羅珠堪布曾說:「上師和老師不一樣,學生一旦畢業,就與老師天各一方,幾乎再無交集;而上師即使離開了,也會時時陪伴著我們的成長,指引著我們的人生方向。」在修行的道路上,沒有一個比正確地依止上師更重要的事情。上師的鼓勵、批評與扶持,都會讓我們感到無限的幸福、安全和溫暖。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弟子與上師之間心靈相契很關鍵,很多道友也非常希望自己能與上師相應。那麼,使自己與上師心靈相契的方法是什麼呢?對上師要有無偽的敬信心,要經常憶念和祈禱上師。恭敬心和信心是依止上師的非常關鍵的要素。或者我在凌晨祈禱上師的時候,上師已經睡了,就不知道我在祈禱了。我們會不會這樣想呢?實際上,如果我們確信上師的加持可以無處不在,自己無偽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這些加持又可以在我虔誠的心中原原本本顯現出來,那麼,上師的加持很快就會來到。
  • 任何時候都不要障礙上師傳法的緣起
    眾所周知,上師希阿榮博堪布出過許多著作,其中包含了很多精華教言。以《次第花開》為例,很多眾生都是在未見到上師本人之前,在書店看到併購買了此書,從而對佛法生起信心,最後皈依佛門並開始修學的,這就是傳法的方法之一。
  • 密宗金剛乘上師的資格
    精通經續論典,精通經律論三臧,精通內密四續部的所有儀軌。精通一切密宗金剛乘基,道,果的一切續部意義。密乘的經典稱為續。(三)具大悲心。心地善良,對眾生具足四無量心。心相續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對無邊的如母眾生充滿慈愛。悲心無量惟利他。
  • 宗薩仁波切《上師也喝酒》:前言——本書的結構
    這本書由三個主要的部分構成,另加一個章節給那些膽子夠大,認為自己也許可以是上師之材的人。並不是追隨佛法之道的每個人都需要有密乘上師,這是有選擇的。如果你不追隨密乘之道,就不需要密乘上師。如果你成長於強烈道德感與清教徒式的環境,因而對心靈導師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的話,也許就不見得能接受金剛乘的法道。但是,如果你決定要尋找密乘上師,就必須了解他可能會帶來的結果。切記:婚姻可以安排,但愛情無法安排。好丈夫的料子,不一定就是好情人的料子。
  • 三士道 8-不敬上師的罪業(上)
    拜師後就要尊敬上師,按上師說的話去做;不能違背上師,更不能污衊詆毀上師。一旦建立了師徒關係,如果對上師產生懷疑,或產生其他不清淨的念頭或言行,是非常嚴重的惡業罪障。尤其是受了密乘灌頂之後,如果不尊敬上師,不但會觸犯密乘戒,還會下地獄,歷經無數劫也不能成就。不敬上師的罪業分為身、語、意三個方面。
  • 有居士說,希望上師常陪在身邊,否則大家會越來越懈怠?
    這不是因為佛號和六字大明咒讓他開悟,而是一個人具備正知正念,願力、菩提心也足夠強大,讓他能長期實修,累積足夠的善根福報。當這些資糧具足時,哪怕只會觀想一尊觀音菩薩或阿彌陀佛,都能開悟,這就是「修一尊,能修成千百萬尊」的意義。而不願實修者,就像提婆達多和善星,即使佛陀陪伴他們二十五年,他們也能完整背誦《大藏經》,但對他們的解脫也起不了作用,因為持邪見者,無法讓佛法融入自己的身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