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業好多啊!」
男孩一邊抱怨,一邊打開作業,卻發現越寫越煩躁,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我一輩子都寫不完了!」於是他開始走神兒,看看這兒玩玩那兒,一直拖到深夜。
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孩子意志力不足的表現。因為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孩子在遇到作業多的困難時,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按時完成作業,乾脆選擇了放棄努力。許多孩子表現出來的「不愛學習」,其實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現。
美國心理學教授安吉拉·達克沃斯通過對數千學生的長時間跟蹤研究,發現讓孩子們成績優異的決定因素,跟智商、社交能力、顏值關係不大,甚至跟原生家庭的關係也不大,而在於他是否具備良好的意志力。
意志力對於男孩而言尤其重要,這不但是因為當他們成長為男人時,將承受更大的社會壓力,也因為受到大腦發育晚的影響,男孩在入學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能會屈居人後,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很容易像遇到很多作業的時候一樣,早早的放棄努力,退出學業競爭。
既然意志力對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到底是什麼影響了孩子的意志力呢?
前額皮質的發育水平,決定了孩子的意志力水平
史丹福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羅伯特薩波斯基認為,現代人大腦裡前額皮質的主要作用是讓人選擇做「更難的事」。當孩子半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時,它會讓孩子放下手機寫作業;當孩子準備明天在寫暑假作業,它會督促孩子立即拿起筆來開始工作。
暢銷書《自控力》中有這樣一個案例,25歲的蓋奇是個被朋友們評價有「鋼鐵般意志」的年輕人,但是在1848年的一次事故中,鋼筋穿過了他的大腦前額皮質。手術後兩個月,蓋奇感覺自己完全恢復了,「哪兒也不疼了」。但接著,朋友們卻發現,他們認識的蓋奇不見了。他不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失去耐心,甚至無法完成醫生設計的康復計劃。他的「意志力」不翼而飛了。
男孩們普遍「意志力」薄弱,倒不是因為遇到事故,而是因為他們的前額皮質發育比女孩更晚,所以男孩總是更「坐不住」和「情緒化」。也正是因此,男孩們更需要刻意的鍛鍊自己的意志力。
基於腦科學的理論,史丹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意志力科學」,教學生們像鍛鍊「肌肉」那樣鍛鍊大腦前額皮質,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