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鍛鍊大腦前額皮質,嘈雜環境下孩子也能專心學習

2020-11-05 注意力訓練專家

這幾天一位家長和我們溝通時說:


孩子在家寫作業的時候特別容易分散注意力,稍有一點動靜就分心,

但是我一說他,他就有千百種理由給自己找藉口,

一會兒說廚房炒菜的聲音太大了,一會又說樓下有狗叫...

可是這些不都是正常的嗎?難道學習環境有點吵孩子就不能專心了?


當然能,我們在學習工作時,不可能完全處於一個安靜的環境,哪怕孩子在考試,周圍同學寫字的沙沙聲,也是一種幹擾。


但是我們的大腦能以某種方式,抑制分散注意力的信號,我們可以選擇想聽的想看的想做的事,專注完成它。

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大腦的一種運作迴路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這個迴路由前額皮質控制,當它接通時,前額皮質會選擇性地抑制流入丘腦的感覺輸入,可以讓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更應該完成的任務上,抑制不必要的背景噪音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感官刺激。


研究發現一

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成員、大腦與認知科學助理教授MichaelHalassa表示:「這是一種以目標導向的方式清除所有輸入信號的基本操作。」


Halassa和同事們探索了如何在不同類型的感覺輸入之間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方法是訓練老鼠在視覺和聽覺線索之間轉換注意力。


他們發現,在這項任務中,老鼠會抑制其他無關的感覺輸入,從而專注於能給它們帶來回報的線索。


這一過程起源於前額皮質(PFC),它對複雜的認知行為(如計劃和決策)至關重要。



研究發現二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再次訓練老鼠在視覺和聽覺刺激之間轉換注意力,然後映射涉及到的大腦連接。


通過反覆的試驗,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條更為詳細的神經迴路。


當老鼠專注於某個任務提示時,前額皮質與大腦紋狀體區域產生連接;

隨後紋狀體將輸入信號發送到蒼白球(基地神經節的一部分);

基底神經節抑制丘腦中任務以外的信息活動。



同樣的迴路不僅用於在不同類型的感覺輸入(如視覺和聽覺刺激)之間進行切換,而且還用於抑制同一感官內分散注意力的輸入。


例如,當老師在講臺解說知識,而身邊同桌也在說話的時候,選擇認真聽老師講課,不去和同桌閒聊。


研究小組還發現,當老鼠們發現接下來的任務將面臨很多幹擾時,它們的表現實際上會提高,因為它們利用這個迴路來集中注意力。


該研究作者稱:「這項研究使用了一系列神經迴路解剖技術,以識別一條連接前額皮質、基底神經節和丘腦網狀核的通路,該通路使小鼠大腦增強相關的感覺特徵,並在適當的時候抑制幹擾,選擇正確目標,將注意力集中在首要任務上。」


所以,不要再為注意力不集中找藉口了,雖然幫孩子創造一個更有學習氛圍的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們專心學習,但歸根結底,還是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自控力。


這樣,即使孩子面對相對嘈雜的環境,也能快速調整狀態,集中注意力去做手頭應該完成的事情,而不是被其他事物影響,忘記任務。


01 強化大腦神經迴路


注意力的發展不僅涉及到大腦多個部位,同時還要這些部位之間融會貫通、互相連接。


競思在採用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給學員們提升注意力時,首先會根據專業的測評和詳細的溝通,充分了解孩子的具體問題和提升需求。


隨後,競思專家老師會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每個孩子的方案都是不同的。


腦電訓練過程中,競思採用的進口儀器能夠進行多點位的訓練,更為全面的鍛鍊大腦的不同部位,更精確的反饋腦電波數據,掌握孩子的用腦狀態。


競思老師在總結分析每一次訓練數據後,會及時調整優化方案,並根據孩子每個階段的進步來增加訓練難度。


通過這樣的訓練,大腦神經元網絡就能得到整體強化,注意力的穩定性、選擇性、分配性等能力都可以得到綜合性、持續性的提升!



02 提升自控力和自律性


孩子的自控能力弱,也是學習做事容易分心的一大原因,尤其是孩子對於學習動力不高時,在心態上就十分不情願不主動,此時一有別的動靜,立刻就轉移注意力去玩了。


孩子的自控力、自律性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培養的,競思有專業的自控和情緒訓練,以科學有效的方法,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認識及管理自己的情緒。


通過這樣的訓練,我們可以改善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和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效完成作業任務。


下面就來看看學員在競思獲得的成長吧:

學員海海,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是大家眼中的開心果,見到同學和老師都會熱情打招呼,相處過程中,經常能給大家帶來歡樂。


來競思前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比較弱,遇到難題容易衝動易怒,嚴重還會與人發生肢體矛盾,親子關係和人際交往能力差。


在學校經常擾亂課堂紀律,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集中,不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效率比較低,影響學習成績。



針對孩子的情況,訓練老師在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的基礎上,還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孩子認識情緒、了解清晰、正確表達情緒,引導孩子正確情緒表達的方式,提升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家長反映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提升了很多,遇事會主動找家長溝通,商量解決,親子關係緩和了很多。


學校老師也反映孩子的自控能力有所提升,上課小動作減少,注意力集中時間變長,作業能夠獨立完成,學習效率提升,和同學們相處的過程中,很少鬧矛盾,關係相處融洽。


學員成長


如果大家想要確切了解孩子的問題,以及對應的專業訓練方法,在文章下或後臺留言,專家老師免費為您提供專業指導!

相關焦點

  • 5分鐘鍛鍊讓孩子更專注學習?激活大腦前額皮質,提高孩子意志力
    它能幫你處理枯燥、困難或充滿壓力的工作。比如,當孩子很想打開電視看卡通片,它會讓孩子仍然坐在座位上。右邊的區域則控制「我不要」的力量。它能克制你的一時衝動。比如,孩子寫作業時並沒有去和家人聊天。左右兩個區域一同控制人們「做什麼」。第三個區域位於前額皮質中間靠下的位置。它會記錄你的目標和欲望,決定你「想要什麼」。
  • 5分鐘散步讓孩子更專注學習?激活大腦前額皮質,提高孩子意志力
    第三個區域位於前額皮質中間靠下的位置。它會記錄你的目標和欲望,決定你「想要什麼」。這個區域細胞活動越劇烈,人們採取行動和拒絕誘惑的能力就超強。即使大腦的其他部分一片混亂,向你大叫「幹這個!幹那個!」這個區域也會記住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可這樣簡單地理解:我們只有一個大腦,但我們有兩相想法。
  • 不愛學習是「前額皮質」發育不足,3方法鍛鍊孩子大腦「意志力」
    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孩子意志力不足的表現。因為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孩子在遇到作業多的困難時,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按時完成作業,乾脆選擇了放棄努力。許多孩子表現出來的「不愛學習」,其實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現。
  • 激活「眼窩前額皮質」,控制大腦邊緣情緒,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
    因此,為了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注重對孩子自控能力的培養。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大腦的結構和發育情況有了更多的認識,從而在理論方面為自控力的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認知神經科學的相關研究也表明,對自控力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是大腦皮質層的前額區的一部分「眼窩前額皮質」。
  • 激活眼窩前額皮質,控制大腦邊緣情緒爆發,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
    認知神經科學的相關研究也表明,對自控力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是大腦皮質層的前額區的一部分「眼窩前額皮質」。更重要的是,大腦皮質和大腦邊緣之間,沒有直接發揮抑制作用的突觸(神經接合),所有的控制神經都只能經由這個「眼窩前額皮質」來達成。由此可見,如果「眼窩前額皮質」發育不夠成熟或嚴重損傷的話,即使大腦皮質的智慧和理性再完美,也無法控制大腦邊緣的「感情爆發」。也就是說,人將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 孩子做事拖拉,自控力差?發展大腦眼窩前額皮質,提升孩子自控力
    認知神經科學的相關研究也表明,對自控力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是大腦皮質層的前額區的一部分「眼窩前額皮質」更重要的是,大腦皮質和大腦邊緣之間,沒有直接發揮抑制作用的突觸(神經接合),所有的控制神經都只能經由這個「眼窩前額皮質」來達成。
  • 越早實現自控的孩子,越容易開掛!2個訓練方法科學鍛鍊眼窩前額皮質,有效提升孩子自控力!
    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大腦皮質層的前額區的一部分「眼窩前額皮質」對自控力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大腦皮質和大腦邊緣之間,沒有直接發揮抑制作用的突觸(神經接合),所有的控制神經都只能經由這個「眼窩前額皮質」來達成。由此可見,如果「眼窩前額皮質」發育不夠成熟或嚴重損傷的話,即使大腦皮質的智慧和理性再完美,也無法控制大腦邊緣的「感情爆發」。右半腦的眼窩前額皮質,與自主神經系統有直接聯繫,能控制更多的反應性的皮質下的區域。
  • 弄清大腦「邊緣系統」和「前額皮質」之間關係,保持大腦多巴胺分泌穩定 ,科學提升孩子學習效率!
    「邊緣系統」遵循本能、喜歡輕鬆、追求眼前的愉悅感;而前額皮質是個學究,它習慣理性思考,卻行動緩慢。當充滿理性卻行動緩慢的「前額皮質」輸給了行動迅捷卻喜歡輕鬆的「邊緣系統」,人就傾向於休息、娛樂、放鬆,並把學習工作「拖延」到最後一刻。
  • 孩子學習不專注,學過就忘?錯誤的抑制性神經遞質分泌,影響海馬回和前額皮質神經正常連接,2種鍛鍊方法搭配用起來!
    而針對孩子學習不專心,知識點記不住、學過就忘的問題,除了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和記憶力外,還要幫助他減少遺忘。當然,所謂的強化學習,並不是一味的讓孩子複習,也需要根據大腦神經原理來科學安排進行。我們知道,大腦中神經元會通過神經遞質來互相發送化學信號。
  • 為了學習減少體育鍛鍊?也許你本末倒置了,運動能讓孩子更聰明
    但是你知道嗎,體育老師,也許真的能幫提高孩子各學科的成績,甚至一個孩子的整體綜合素質,也能通過合理的體育鍛鍊,得到明顯的提升。你也許經常聽到這樣的疑惑: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方法,同樣的學習環境,怎麼孩子的學習效果就完全不一樣呢?我們通常把這個問題的原因,歸結為孩子的努力程度。但其實,除了努力本身,大腦內部的「工作」方式,更多地決定了學習的效果。
  • 減少大腦神經元刺激,2個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腦習慣
    所以要想孩子擁有更好的專注力,家長要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鍛鍊和引導,促進前額皮質發育。如果因為不了解孩子興趣以及注意力發展規律,而對孩子進行無辜訓斥,長期以往,會嚴重影響孩子自信心和成就感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 減少大腦神經元刺激,專注時間更持久,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腦習慣
    所以要想孩子擁有更好的專注力,家長要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鍛鍊和引導,促進前額皮質發育。觀察孩子興趣點,促進大腦皮質神經聯繫很多時候孩子靜不下心來專心學習或做事,並非全是孩子注意力出了問題,很有可能是這件事情不在他的興趣範圍內,孩子對其不感興趣
  • 掌握大腦前額葉認知控制原理,2個方法讓孩子學習更專注
    其實這跟孩子的專注力與孩子的認知和控制有關。負責認知和控制這一區域的是我們大腦的前額葉,即當孩子對所處的背景具有較強的認知、分析及判斷時,能預見自己的行為,就能更專注,並能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大腦前額葉皮質作為大腦中的一個控制區域,行使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孩子紀律差、總和家長老師對著幹!是前額葉神經網絡連接弱導致的
    (OFC)和背外側前額皮質(DLPFC),表現出反常的功能性激活和反常的連接性,影響了他們的行為抑制能力。一旦處在家庭以外的集體環境,就很容易出現不合群、難以相處和引導等情況。,甚至是配合規則、高效執行,我們從上面的科學研究中可以知道,提升大腦前額紋狀迴路的神經網絡和很重要。
  • 鍛鍊孩子大腦的21種方法,太有用了
    孩子的大腦到底能不能鍛鍊呢?肯定是可以的。因為大部分孩子在出生時,99%的寶寶智商都是同一水平的,之後由於後天培養的關係,差距漸漸拉大,這就少不了有的人會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大腦。畢竟大腦不多鍛鍊,就像鏈條一樣,真的會生鏽。
  • 學會這幾招,在家也能鍛鍊孩子大腦
    在這個「超長假期」中,如果父母們能利用好這段時間,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智力鍛鍊,語言開發,孩子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優秀。反之,家長如果也沒有為孩子做好妥當安排的話,孩子也會因此與同齡人拉開一定的差距。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孩子的學習發展永遠是最重要的。他們的教育是一場無法撤回的直播,也沒有任何彩排的機會,失去即失敗。
  • 腦科學家:最能鍛鍊孩子大腦的「一件事」,常被很多父母忽視
    他們選取了152個大腦發育良好的寶寶,進行腦部掃描發現,他們的大腦執行能力中心部位的背外側前額葉子皮質,以及額葉眼動區的灰質體積更大,這個現象的背後原因就是:這些孩子都非常喜歡玩玩具和遊戲。陪孩子玩遊戲如何鍛鍊孩子大腦1、促進大腦神經連接洪蘭教授在《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提到:遊戲是想像力的發揮,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遊戲時,大腦會分泌很多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它們就像神經的營養素BDNF,有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也會促進神經的連接
  • 學習樂器可以鍛鍊孩子的大腦,激發孩子大腦的潛能
    學習樂器可以鍛鍊孩子的大腦,激發大腦的潛能前幾天我去姑媽家做客,看了她家學習了幾年,樂器姑娘和同齡的孩子相比,確實有些不同,大方更自信,更聰明,反應也比能力和創造力優秀;也很開朗活潑很喜歡朋友,每天都很開心,為了學習樂器也不開心是的,學習的樂器其實是童年的壞地方,也沒有關於剝奪童年的說法
  • 聰明卻學習不好,是大腦的前額葉皮層在作怪
    有很多家長常常反映:孩子平時挺機靈的,反應快、背東西也很快,是大家眼裡的聰明孩子,認為孩子即使上了小學,也不用父母為他的學習操太多心。結果等孩子上學之後,父母會慢慢發現,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點不盡人意,老師經常反映孩子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經常開小差,平時對孩子加強監督輔導,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很難提升。
  • 鍛鍊孩子大腦的41種方法!家長務必要看
    7、學門外語大腦裡有一塊被稱為前額皮質的區域,它直接影響你的決策能力,而學習外語可提高這塊區域能力。當孩子一想起這些令人愉快的目標,Ta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也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哪怕宅在家裡,你可以和孩子拿著體感控制器,在電視屏幕前手舞足蹈鍛鍊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