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2-29
「十二五」以來,林口縣圍繞富民強縣這一核心,著力調結構、轉方式、穩增長、促和諧,圓滿完成了「十二五」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可喜成就。
預計201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5.4億元,是「十一五」期末的1.75倍;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1395元、12970元,分別是「十一五」期末的1.8倍、1.3倍。公共財政收入總量始終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1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0戶,貿易企業達到30戶,連續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速度優秀獎和牡丹江市綜合考評標兵單位,躋身全省工業發展十強縣,被授予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範縣,全省縣域綜合實力排名上升到第21位。在這裡,我們擷取幾個關鍵詞,含英咀華,振奮士氣,鼓舞人心。
關鍵詞:實力林口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全縣五年累計開復工項目達700個,年均實現開復工項目140個。銘英電子、勝利風電、沈煤青山礦技改、大盤道鐵礦、恆輝陶瓷、德順管業、盛德車業等一批產業項目竣工投產。中國建材北方遠東新型建材產業園、小蓮花水電、科達膨化輕骨料、森眾燃氣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奧豐石墨完成2平方公裡探礦普查,探礦權出讓資金實現1.5億元;西北楞石墨完成21.7平方公裡探礦普查;銅多金屬礦普查全面展開。特別是經過不懈努力爭取到牡佳高鐵林口設站,我們將在「十三五」期末進入高鐵時代,融入哈爾濱2小時經濟圈,5小時通江達海。
關鍵詞:環境窪地 園區發展實現突破
圍繞資源、產業和市場需求,全縣開展「2215」招商引資會戰(即每年對接20個重點商會、20個央企國企或行業龍頭企業,100位林口籍成功人士、50個國家部委、省直部門及科研院所)。每年縣主要領導都帶領招商小分隊奔赴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等地區,開展招商推介和項目對接,年均超過30批次,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平均增速達20%以上。
築巢引鳳。按照「強身份、夯基礎、擴規模、促升級」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快振西工業園建設。累計投入資金3.7億元,完成「三橫三縱」園區路網、林楚電力專線移設工程和6.6萬伏二次變電站等基礎建設,建成面積達到2.1平方公裡,入園企業達到20戶。被確定為全省11個重點支持縣(市)產業園區、新材料產業園區和對俄貿易進出口加工園區,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跨越式發展,成為承載項目的新平臺,拉動經濟的新引擎,林口發展的新亮點。
關鍵詞:統籌發展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啟動了林口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高標準編制了縣域鎮村居民點空間布局規劃,實現鄉鎮總體規劃全覆蓋,城鎮化布局形態更加優化,形成了「1城、4鎮、16區」的新型城鎮化體系。累計投入資金16.9億元,完成棚戶區改造84.9萬平方米,先後建成山水天域、楠山嘉園、御林家園等一批精品小區。投入資金8200萬元,完成6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外立面改造。外環路、迎賓路、迎賓橋、育紅大街、建華路等城市主幹道路建成通車,東關至向陽一級公路改擴建工程竣工通車,湖水至蓮花二級公路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完成北山生態汙水處理廠、老垃圾場治理、北山公園、南山帶狀公園等一批市政工程。城市亮化、綠化、保潔、管網改造、市政設施維護力度持續加大,城市人居環境大為改善。累計投資5.48億元,完成農民幸福家園小區52.1萬平方米,蓮花新鎮、林口鎮幸福家園、古城鎮中北新區趟出生態保護、產城融合、局縣共建新型城鎮化之路。林口鎮進入全市十強鄉鎮,建堂撤鄉建鎮即將獲批。榮獲全國籽用南瓜生產基地縣、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農業產業加快發展。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投入資金1.47億元,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建成示範村4個、達標村18個。建成空氣自動監測站,實現大氣質量PM2.5自動監測數值每日在線上報。投入資金1.2億元完成5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6座水庫除險加固、3條河流防洪工程。造林綠化15.27萬畝,被授予全國封山育林示範縣,列為全省退耕還林和歐盟造林試點縣,林口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關鍵詞:幸福林口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始終堅持改善民生速度與經濟發展速度同步,縣財政本級民生投入始終保持在2億元以上。積極推進林口鎮熱電聯產、菸草援建、鐵北棚戶區改造等重點民生工程。採用國內先進的「超濾管式膜技術」對自來水廠進行改造升級,成功承辦全省「三供兩治」現場會。新增就業2.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5%以內。城鄉低保分別提高到500元/月、3500元/年,低保、低收入、五保等人群住院治療救助水平和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全面提升,所有大病均納入保險範圍。順利通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驗收,體育場建成投入使用,文博館實現封頂,被授予中國書法之鄉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完成省標準化學校建設。新建、改擴建縣鄉村三級衛生院所4.1萬平方米,全面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確保用藥安全。全縣6個社區辦公用房全部實現標準化。政法系統成功推行農村警務戰略模式,農村技防走在全省前列。十大法治陣地和「雙十」志願服務品牌在全省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上起到引領作用。創新成立法律服務諮詢茶室、田間地頭調解室,經驗在全省推廣。成功承辦全省防範工作暨無邪教村(社區)創建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和綜合治理鐵路護路現場會,全國無邪教示範縣創建工作在全省第一個通過驗收。
關鍵詞:創新作為 各項改革成果豐碩
積極承接行政體制改革任務,完成衛生局和計生局整合重組,成立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推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94項。承擔國家級不動產登記試點工作,為全國不動產登記積累經驗。完成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在全省率先採用以住院人次付費為支付方式的新農合支付制度改革,實現了縣內醫療機構和病種全覆蓋,經驗在全省推廣。組建宏盛城建、興林林業等8個融資公司,成立金融服務局,強化銀企對接、項目包裝和融資貸款對接,累計完成各類融資31億元。啟動奎山鄉馬安山村土地承包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已實測土地19815畝。推進經營主體創新,發展專業大戶607戶、家庭農場125個、專業合作社485個,土地流轉面積達到70萬畝。
關鍵詞:活力林口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廣泛開展「人文林口、書畫之鄉、德孝之城」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榮獲省級文明城市稱號,紅林村被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村。大力弘揚「八女」精神,「八女投江」殉難地列入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八女投江」遺址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精心組織開展「三實兩創」、「最優軟環境、企民評百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一系列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員領導幹部作風明顯好轉。堅持「公開透明、德才兼備、政績突出、群眾公認」的正確用人導向,嚴把推薦、考察、醞釀、票決、任前公示「五道關口」,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黨管武裝成效明顯,應急隊伍通過全省專業科目跨區培訓和實兵實裝演練,應急快反能力大幅提高。全面提高農村(社區)經費和幹部待遇、基層黨員幹部培訓經費,紮實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轉化工作,基層組織堡壘更加堅實。認真落實「兩個責任」,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強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反腐倡廉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