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一聊讓人「又愛又恨」的代課老師,愛的是它是個老師,恨的是「不公」!
代課教師是指在公立學校中沒有事業編制的臨時教師,用於填補學校暫時空缺的崗位,因代課時間不會太長而被稱為「代課教師」。代課教師的薪資待遇普遍低於編制教師或者編外教師,而即使代課教師的薪資待遇不高,卻還是有數以萬計的人願意去成為代課教師。小師甚是好奇,為什麼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成為代課教師呢?
成為代課教師的人群分為以下幾種
1、非師範專業,想要考入教師編制,卻又怕能力不夠;於是加入代課教師大軍,只為積攢經驗
2、教編待考中,當代課教師鍛鍊說課能力,以便能在之後的教招面試中脫穎而出
3、考教師資格證只是多謀一條路,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適合,於是先實習一段時間
4、自身條件好,追求短暫的工作,當教師只為填補精神世界和追求崇高理想。(少數)
5、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對教師這個職業有好感,當代課教師只是權宜之計
綜上所述,代課教師大多都是以之為跳板,其中大部分人是為了考上教師編製成為編內教師,或是先成為高於代課教師的編外教師。代課教師最大的好處就是有考試課程的複習和準備時間,而更重要的是代課期間對於教師角色的體驗以及教學基本功的鍛鍊是無法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
還有一部分代課教師希望通過代課期優異表現贏得學校青睞,最終得以轉正,但這種情況卻極少。代課教師之所以引起大部分人的不滿是因為它的薪資待遇低,任務重,且不穩定轉正難。這一情況目前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財政部門應加大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西部以及老少邊窮地區農村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應由中央財力保障、公用經費由省級財政承擔的經費保障機制。
二、應建立健全代課教師的招錄和退出機制。代課教師問題涉及編制、財政、人事、保障、教育等相關部門,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運用「留、轉、訓、辭、補、養」等綜合措施統籌協調加以解決。
三、按崗位需要調整農村地區教師編制標準。根據農村邊遠山區教學點的課程教學崗位實際需要,實行按崗定編、定崗招錄。
代課教師正在越來越受關注,代課教師的出路也將不再只是「期滿辭退」。在小師看來,代課教師更像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帶給部分考編的同學經驗,也給當地學校解決崗位空缺問題。至於值不值得當,就看考生結合自身情況自行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