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作家十五強,看看都有誰?

2021-01-18 文博天下

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文學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場面,著名作家數不勝數,那麼,在你心中最強的十五人都有誰呢?

註:本榜單只對作家排行,例如:徐志摩、北島、戴望舒等知名詩人不考慮在內!

15、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衛國,中國當代作家,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1991年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榮獲茅盾文學獎。

14、孫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孫樹勳,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澱派」的創始人,曾擔任過《平原雜誌》《天津日報》文藝副刊、《文藝通訊》等報刊的編輯,抗日戰爭後於1938年開始使用筆名「孫犁」,建國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協第一至三屆理事、作協顧問,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代表作有著名短篇小說《荷花澱》《風雲初記》等,開創了中國「詩體小說」。

13、趙樹理:(1906年—1970年),原名趙樹禮,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尉遲村人,現代小說家、人民藝術家,「山藥蛋派」創始人。曾任《曲藝》《人民文學》編委,文革期間遭到殘酷迫害,於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代表作:《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等。

12、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2010年12月31日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代表作:《老屋小記》(第一屆魯迅文學獎作品)《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碎筆》(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老舍散文獎)。

11、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中國傑出的現代話劇劇作家,原名萬家寶,與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齊名。歷任中國文聯常委委員、執行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名譽院長;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等職務。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其中《雷雨》,被公認為是中國現代話劇成熟的標誌,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10、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蔣海澄,生於浙江金華,現代文學家、詩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79年後,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代表作:《向太陽》《走向勝利》《黎明的通知》《北方》等。

9、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祖籍浙江紹興,後定居揚州,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代表作:《春》《綠》《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

8、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當代作家。1978年憑藉《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2003年,先後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 2008年憑藉《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2011年憑藉《古爐》 ,獲得施耐庵文學獎。2017年3月22日,澳門大學向賈平凹頒授了榮譽博士學位。

7、錢鍾書:(1910年-1998年),「文化崑崙」,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出版。 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代表作:《寫在人生邊上》《圍城》《人·獸·鬼》

6、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人,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1946年在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曾兩度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代表作:《邊城》、《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等。

5、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出生於上海,原籍河北省唐山市(我的家鄉),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骨灰被撒入太平洋。張愛玲的小說,無論結局是好是壞都給人以一種悲涼的感覺。《金鎖記》(夏志清評價其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等。

4、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原名李堯棠,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1982年義大利「但丁國際獎」,1983年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84年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3年11月,中國國務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稱號。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代表作:《家》《春》《秋》《霧》《雨》《電》等。

3、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中國作家協會的第一任主席、文化部第一任部長。1981年3月14日,茅盾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也是中國第一次設立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白楊禮讚》《夜讀偶記》。

2、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朱光潛曾評價說:「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1966年,因受到「文革」衝擊,含冤於北京太平湖。為紀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勵創作優秀的文藝作品,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了老舍文學獎。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

1、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樹人,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始用筆名——魯迅,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蜚聲世界文壇,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如今,全國有11處魯迅紀念場所,中國文學界最高榮譽之一——魯迅文學獎以魯迅名字命名。代表作:《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華蓋集》等。

在你心目中,中國當代作家前十五名都是誰呢?歡迎踴躍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當代日本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幾位作家,看看都有誰?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東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說作家。代表作有《放學後》《秘密》《白夜行》《以眨眼乾杯》《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獻身》《預知夢》《湖畔》等。川端康成 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 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
  • 繼魯迅後日本文學界大多都關注3個中國當代作家,他們都是誰
    魯迅魯迅先生被譽為我國新文學的奠基人,他深刻的文學思想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極大啟蒙和教育,還影響到亞洲乃至世界,其中在日本,魯迅的文學地位都很高,為此日韓學者評論魯迅是東亞圈地最廣的作家。但是先賢早逝,繼魯迅和老舍等文學大師在日本文學界和讀者中間產生過高度影響之後,我國當代的作家們卻沒有多少可以衝擊到那國的文壇,但細細數來也還有三兩個,他們都是誰呢?2007年年初,閻連科的小說《丁莊夢》在日本出版發行,初版的一萬本直接在日本圖書市場售罄。後來不僅出版方加緊對《丁莊夢》的第二版推出,還把它翻譯成盲文出版。
  • 【我說】顧彬:對於中國當代作家,傳統不存在-搜狐文化頻道
    但中國當代文學,特別是小說領域確實存在太多問題,思想性和語言性上與「世界文學」的標準相距甚遠。  「文學講故事的時代結束了」,「真正作家不應該關心市場」,「中國當代作家應該沉默二十年」……完全可以不贊同顧彬的評價,但是一定要去看他的邏輯,去分析他所說的中國當代文學的問題是否真是如此。
  • 中國近現當代100位作家小說影視改編一覽
    2020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時逢兩個重大的獻禮節點,「嚴肅文學」影視改編或將迎來一個小高峰。 為此,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梳理了中國近、現、當代100位作家的作品影視改編情況。
  • 當代國內文筆最好的四位作家
    蘇童,原名童忠貴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江蘇分會駐會專業作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 [2] 。代表作包括《園藝》、《紅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等。
  • 另眼看當代中國文學 作家不懂外語很麻煩
    環球在線消息:波恩大學漢學教授顧賓(Wolfgang Kubin)是德國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介紹和研究方面堪稱權威。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他對中國當代文學、作家存在的問題、中國文學如何走向世界等談了他的看法。德國之聲:聽說您最近作了一個報告,關於21世紀中國文學存在的問題。
  • 戴錦華:殘雪是當代唯一被歐美至誠接受的中國作家
    原標題:作家殘雪為何成了諾獎大熱門?戴錦華:她是當代唯一一個幾乎無保留地被歐美世界至誠接受的中國作家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名單即將於明天揭曉。這幾天,中國女作家殘雪突然成為網絡熱詞,這都歸因於一家博彩公司的榜單。在英國博彩公司NicerOdds公布的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中國作家殘雪、餘華、楊煉等榜上有名,其中排名最高的是殘雪,一度排在第四位。
  • 當代文壇,文筆最好的4位作家是誰?讀者:路遙能排第一吧!
    說到作家這個職業,相信很多人不陌生,作家將自己的所感所想,紙筆與紙上作為讀者,我們在閱讀他們的作品中,其實就像是內心與他們交流一樣。成為一個作家需要某些敏感特質,當然也需要某些孤獨感。有人說怎樣才能夠成為一個作家,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作家的童年經歷,只要從小能夠內心種下一顆種子,往往這個種子就會發芽,而這些發芽的種子,其實就是作家童年的一些生活經歷。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寫作方式,當然他們的文筆也是各不相同的。作為讀者,你覺得當代文壇文筆最好的4位作家是誰?
  • 首屆中國作家書畫展、中國作家手稿手札展舉行
    開幕式暨頒獎典禮現場 人民網北京1月23日電 包含當代作家藝術才情,體現當代作家思想深度,展現當代作家書畫創作能力的首屆中國作家書畫展、中國作家手稿手札展1月19日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隆重舉行。展覽由中國作家書畫院、北京華影會書畫院主辦,華影傳媒有限公司、華影藝術館協辦,匯聚了當代著名作家的書畫、手稿、手札作品500多件,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作家書畫、手稿、手札展。
  • 2019年重讀中國當代文學名著,哪些作家名副其實,哪些被高估了?
    因為網絡文學說到底都是 爽文,就是當時看得爽,看完以後覺得悵然若失。更糟糕的是,很多網絡文學為了讓讀者看得爽,很多情節都經不起推敲,細想起來,完全都是瞎扯。所以這兩年我又不喜歡看網絡文學了。2019年,用業餘時間我又把以前的這些當代中國著名作家的小說都翻了一遍,尤其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又大體都重溫了一遍。
  • 《當代》雜誌40年 | 「寫小人物的命運難道不是作家的責任嗎?」
    今天,分享一篇《南方周末》為「《當代》創刊四十年」所做的採訪與報導,看看現任編輯們眼中的《當代》現實主義四十年。 現在好多作家寫得『做舊』了,你都感覺不像。」 陳忠實當過公社書記,常年在那片土地上生存,做過大量讀書筆記,還閱讀了當地所有宗族的族譜和地方志。村子的歷史和那些人,都是他熟悉的。「現在有幾個人能這樣在生活裡泡著,下這麼大的功夫?而且他自己也說,《白鹿原》把他給耗幹了。」楊新嵐慨嘆道。
  • 閻連科:中國作家面對翻譯完全無能為力
    中國文學被翻譯面臨諸多問題,要翻譯什麼,譯者與作家的關係,是否有權重寫,翻譯過程中編輯的影響……  首屆中國當代文學翻譯高峰論壇的發起人之一溫小鳴在解釋此次論壇舉辦的初衷時說:「現在已有大量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被譯介到國外,獲得了許多重要的國際獎項,但仍有大量優秀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者及作品需要走出去。所以,這個論壇就是要深入討論跨文化傳播及其翻譯研究的問題。
  • 殷宏章——當代作家人物專題
    中共黨員,安徽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網絡作家協會會員,世界漢語文學作家協會終身會員,山東省微篇小說作家協會會員,城市頭條會員、認證編輯。現任中國先鋒文藝作家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先鋒文藝網站站長。曾在故事會中國網、九九文章網、楊柳岸網絡文學站、中國散文網、中國先鋒文藝、冠華居小說網、當代作家網、中國自然資源作家網、人人文學網發表原創各類作品。如:雜文、散文、故事、小說和詩詞作品100餘篇。
  • ...漢學家伊利亞茲·斯巴修——「了解與講述當代中國故事很有意義...
    影像中國見到阿爾巴尼亞著名漢學家伊利亞茲·斯巴修是在地拉那的阿爾巴尼亞—中國文化協會,老先生謙和善談、儒雅大方。早在上世紀70年代,斯巴修先生就與中國結緣。近50年來,他始終與中國保持著密切聯繫,是中國時代發展和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翻譯的《蛙》《紅高粱家族》《中國歷史十五講》《中國經濟改革發展之路》等中國圖書在阿爾巴尼亞獲得高度評價。
  • 90後作家可以引領當代文學了嗎
    70後作家曾經被形容為夾縫中的一代,前有50後、60後已經成名的大牌作家們的擠壓,後有80後郭敬明、韓寒等人的市場壓力。80後作家一開始就被郭敬明、韓寒等人帶往市場化的「邪路」,郭敬明、韓寒等人的光暈掩蓋了許多80後作家在純文學道路上的默默跋涉。
  • 《當代作家評論》2016優秀論文獎:重建人與世界認知
    2017年5月20日上午,由《當代作家評論》雜誌社、瀋陽師範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遼寧省重點研究基地「文藝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民族文化與當代文學發展高峰論壇暨《當代作家評論》2016年度優秀論文獎頒獎典禮在瀋陽師範大學舉行。
  • 評展·資訊|當代作家書畫,有多少符合文人藝術的語境
    其實文人從事藝術創作古已有之,也是中國書畫的正脈所在,王維、蘇東坡一路承襲下的「文人畫」傳統,至今影響著中國書畫的創作與鑑賞,也有一套自己的標準與規範。近現代也確實有不少作家兼擅繪畫,並有一定影響,比如臺靜農、汪曾祺。但當下,一方面部分作家由於歷史原因缺乏文化傳承,少文氣,年輕的暢銷書作家更是極少書畫修養,另一方面,很多職業畫家其實也沒什麼文人修養。
  • 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難在哪裡
    幾年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赴加拿大參加文學交流活動。在跟當地一位文學評論家交流中,白燁談了自己對一些當代加拿大作家及其作品的看法。那位加拿大評論家聽後,也想對中國當代文學發表些看法做回應。可他左想右想,連一位中國當代作家的名字也想不起來。後來吃午飯時,他高興地告訴白燁:「終於想到一位當代中國作家的名字了。」「是誰?」白燁問。「李白。」對方回答。
  • 中國作家排行榜!
    第50名 張煒張煒,男,1956年11月生,山東龍口人,原籍山東棲霞,當代著名作家。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萬松浦書院院長。代表作品: 《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 》第49名 鐵凝 女鐵凝(1957年—)當代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
  • 《中國散文通史》目錄當代卷 和谷
    陝西作家賈平凹、劉成章、和谷、朱鴻、史小溪及已故的柳青、李若冰、魏鋼焰、李佩芝入選《中國散文通史當代卷》。被稱為「構建中國散文譜系」的《中國散文通史》,由北師大文學院教授郭英德與已故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育家郭預衡擔任總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