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作業:家庭作業不是家庭學習的全部

2020-08-27 正方行

家庭作業,家長、學生對其愛恨交織。自覺性強的同學把完成家庭作業作為一種提升,自覺性較差的同學把家庭作業當成一種負擔。很多學生和家長認為家庭學習就是完成家庭作業,所以,有的孩子做完作業就覺得萬事大吉了,家長也覺得孩子既然完成了作業,也就不再過多過問孩子家庭學習的事了。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回家做完作業書本一扔,玩得不亦樂乎,甚至有的孩子沉迷遊戲,家長也不再管了,這種現象很普遍。值得理解的是,現在學生作業負擔較重,有的孩子完成家庭作業已屬不易。因此,我把這個問題的範圍作了一些界定,主要是指有的學生處於低年級學段,有時作業較少,或者假期時間比較寬裕,或者有的同學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家庭學習的效益?

我認為,家長和孩子都應該樹立一個觀念:家庭作業不等同於家庭學習,只是家庭學習的一部分。老師布置的作業多數是鞏固性的作業,對鞏固當天所學很是重要,但是無形當中,也就會把學生家庭學習的範圍給固定了,加上家長和學生對家庭學習這個問題的片面理解,學生家庭學習的面就變得狹窄了。家長應指導、督促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情況下,進行自主複習、預習、課外練習、自主閱讀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規劃和執行能力,培養自主學習習慣,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地擴大了學習面。當然,家長要指導孩子安排好學習時間,幫助孩子制定比較合理的家庭學習時間總量,實行家庭學習時間的總量控制,在限時完成作業的前提下,完成時間總量的家庭學習,並且家長不斷監督、支持、鼓勵,使之不斷堅持下去,這樣對學生學習的提高會大有好處。

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是終身學習的需要,家長可以靜下心來去研究一下如何更加科學地指導和督促孩子進行高質量的家庭學習,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孩子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學習生涯的攔路虎:「家庭作業」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學習不僅僅存在於學校,而應該伴隨著一生進行。未來競爭力強的人,必定是學習力很棒的人。當然其它能力也應該一同具備。 今天只想就家庭作業對孩子的學習影響,作出一些分享,也希望能夠幫助到「迷茫」教育的家長。
  • 家庭作業的必要性
    家庭作業,從小學到高中都有,現在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國家從小學到中學都規定了學科作業量,嚴格控制作業時間。有人會提出,能不能不留家庭作業?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家庭作業必須要有。因為,適量留家庭作業對於學生學習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一、家庭作業,是孩子課後回家鞏固學科知識的必要過程。
  • 家庭作業不可取消
    首先,家庭作業是什麼?家庭作業是課堂知識的延伸,為了學生能夠更好更徹底的消化吸收課堂所學知識,所以才會有家庭作業的出現,如果說僅僅是為了減輕學生和家長的負擔而完全取消家庭作業,是一種十分過激極端的想法和行為。學生去學校上學,本身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哪有輕輕鬆鬆,沒有壓力的呢?!沒有壓力那就不是上學。
  • 家庭作業不得變為家長作業
    成都市教育局昨髮禁令 家庭作業不得變為家長作業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曉蓓A減負大招關鍵詞:作業老師不得要求家長 批改檢查作業並籤字  《指導意見》首先針對作業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嚴禁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應要求學生抄寫所布置的作業項目。鼓勵教師布置重在促進運用與學生自我體驗的實踐性作業。
  • 教育減負:可以完全取消學生家庭作業,全部變成學校作業嗎?
    引發教育減負思考的源頭當然是應試教育,因為應試教育、過度追求中小學生的考試分數,所以呈現出幾個典型中小學生形象: 其一是小學生每天背負一個超大的書包,戴著厚厚的眼鏡,佝僂著腰;其二是中小學生每晚作業寫到0點以後,還總是寫不完,一副生無可戀懨懨欲睡的樣子;其三是家長帶著孩子每天奔忙於各種補課,令中小學生不堪重負,對學習毫無興趣;其四是家長輔導孩子家庭作業時被難到,或暴跳如雷,或痛不欲生
  • 家庭作業,不能成「家長作業」!
    在教育部《關於做好2019年中小學生暑假有關工作的通知》裡,「嚴禁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最受關注。這一要求在不少家長中間引發共鳴,也引起我們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關係的思考。  近年來,「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情況時有發生。相較於平常,暑期則更容易發生「作業需要家長代勞」的情況。
  • 家庭作業最終成為「家長作業」,究竟是誰的錯
    像這種花樣百出的作業,還不止這一例。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爆料的更多奇葩事:家長陪伴孩子,共同完成家庭作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要是碰上更加新奇的作業,那遭罪的就不是學生,而是家長自己了。某幼兒園的一男生,因為老師布置的作業是連續一個月觀察天上的月亮,他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半夜12點的月亮,可是孩子小小的身體怎麼能禁得住這樣的折騰呢?
  • 家庭作業,不可一棍子打死
    如果全部都推給家長改,恐怕有人跳樓都改不了,雖然家長只改他自己一個孩子的。第四,改作業的事,老師畢竟是專業的。因為老師是在現學現賣當中,熟悉這一冊的內容,特別是語文,不熟悉就改不了,不是你文化高和懂不懂的問題。我不相信老師會把那些非常問題交給家長去改。第五,至於家庭作業,也就是眾多作業中一種。我相信,老師交給家長的,一定是相對簡單的家庭作業。另一種情況是叫家長對著答案改。這兩種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 學生需要什麼樣的家庭作業
    其實,多數家長並不是不贊同學校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而是希望平衡家庭作業的量與質,「給孩子布置像國外學校那樣形式靈活、內涵深刻的作業」。那麼,我們的學校可以照搬國外學校關於家庭作業的經驗嗎?從提高學習效果和保證孩子健康發展角度出發,中國學生需要什麼樣的家庭作業?
  • 正確看待學生的家庭作業
    正確看待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2020-12-10 15:32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不知從何時起,家長和老師因為作業產生矛盾的新聞頻發,有的是因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引起家長的不滿,認為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工作內容;還有因為作業量問題產生的矛盾,有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太多,造成孩子學習任務過重
  • 家長埋怨孩子作業多,老師取消家庭作業可行不?
    還有老師要求做12頁關於落葉的調查報告,一年級的孩子、全程只參與了撿樹葉和畫畫,其他的全部由家長完成。奇葩作業家長並不一定都見過,但是家長見得比較多的,檢查籤字這幾項,也是讓家長一堆苦水。某女士孩子上一年級,但是一回到家寫作業她就頭大。寫完作業家長要拍好發到群裡面,如果字寫不漂亮、寫錯了要重新寫再發上去。一天下來被孩子吵得一個頭有兩個大。
  • 家庭作業,是給學生留的作業,不應是給家長留的作業
    媽媽指導做作業媽媽:「紅素,學習要靠自己。將來你上中學了,媽媽不在你身邊,你向誰請教呢?」何況中學開設七個學科,科目多了,學習更要靠自己了。所以,自學能力非常重要。」紅素:「這樣說的話,我得學會自己學習。」
  • 家長輔導作業難,小學生作業太多?那為何不取消家庭作業?
    知識與知識之間都是有聯繫的,取消家庭作業,孩子回家後只顧玩,舊知識沒完全理解,第二天學習新知識難度增大,教學進度也會影響。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看,及時複習能幫助孩子記憶,在學校學習了新知識,回家不複習,孩子很快就會忘記,學習效果不好。
  • 德國為什麼想要廢除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能否改善學生的學習成績家庭作業究竟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個問題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是學校教學實踐者和理論研究者關注的焦點。早在1904年,施密特(Friedrich Schmidt)就在他的「有關學生家庭作業的實驗研究」中稱,缺少可靠的證據證明作業的效用。
  • 國家規定的家庭作業總時間不容突破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超過四成四年級、八年級學生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全部家庭作業時間超標,兩成四年級學生僅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語文作業就超過了國家規定的家庭作業總時間。面對十分頑固的中小學校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切實減少家庭作業,為孩子學習減負,一直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話題。
  • 家庭作業太多,孩子苦不堪言,所有的作業都要完成嗎
    對於家庭作業,孩子是怎樣看待的呢1 、大部分孩子不理解家庭作業的意義家庭作業能幫助孩子回家後,複習在學校裡學過的知識,鞏固印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是一個必要手段。,不能全部吸收和記憶,通過完成家庭作業的環節,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完成知識的轉化和儲存。
  • 小學作業輔導家長抱怨多,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原因為何?
    >批改和檢查作業本不是家長要做的事,現實是這些事很多家長都要做。最直接的原因是學校有部分老師直接把檢查作業的任務推給了家長。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自然不敢說什麼,只能照辦。雖然很多教育部門明令禁止這種行為,但是現實中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的。當然,站在老師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一個四五十個人,一個個批改和輔導作業的話,確實不是那麼現實。
  • 【Week 5】家庭作業
    的學習第四周:2月22號 - 2月26號第五周:3月1號 - 3月5號請家長幫助孩子將【Week 4】家庭作業於本周六 中午12:00提交給助教家庭作業完成合格的小學員會獲取【Week 5】的家庭作業連結!
  • 大學研究:家庭作業對小學生的影響
    在我們深入討論之前,先讓我澄清一下,這些研究結果不是來自樣本量過少或結構失調的調差研究。事實上,庫柏彙編了1989年的120項研究和2006年的60項研究。針對多項研究的廣泛分析發現,小學階段的家庭作業沒有任何學業上的幫助,卻在小學生對學校的態度上有消極的影響。這才是真正令人擔憂的。家庭作業對年幼的學生來說確實有影響,卻不是積極的影響。
  • 家庭作業引發的爭論——究竟該如何正確對待家庭作業這回事?
    這不就是讓孩子覺得他做作業就是在給家長做的嗎?就算沒有完成,那承擔後果的也應該是孩子,為什麼家長要那麼氣急敗壞?我明白,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是的,關心孩子沒有錯,但是父母的言行表達出來的並不是關心孩子本身,而只是關心孩子的作業或者是學習。重點搞錯了!孩子為什麼自己欺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