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高校比作舞臺,那麼,臺前有大師、大樓和莘莘學子,而在舞臺的幕後,則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分布在教務處、學工處、財務處……雖然不直接參與教學和科研,卻是維持高校秩序正常運轉的重要力量,他們就是高校裡的行政人員。
有人說高校行政崗是天底下含金量最高的工作之一:既有著高校老師的身份,又沒有直接的教學和科研壓力,收入不錯,還能照顧家庭。
而因為工作性質,一些行政老師也需要和經常跟師生打交道,交道打得多了,網絡上就有了各種關於高校行政人員的吐槽,火力最集中的幾個吐槽點主要是:行政人員辦事效率低、態度不友好、規矩太多。似乎每個籤字/蓋章不順利的師生背後都有個不通情理的行政人員。
這些文章在網上傳播發酵,也讓那些因為個例被貼標籤的高校行政人員有苦說不出。經常有行政老師在後臺留言,希望麥研能為他們發聲。如果跳出圈子的圍牆,真實的高校行政人員是怎樣的呢?我們總結了一下,高校行政人員被誤解最深的三個方面:
誤解一:行政人員的工作量小,很清閒
「一杯茶,一張報,一臺電腦玩一天」是一些吃瓜群眾印象裡高校行政老師的工作日常。但事實上,很多行政人員是超負荷工作。由於編制壓縮,一個行政工作人員兼任幾個崗位的工作是常有的事情。
外人眼中高校行政人員的工作無非就是整理資料、開證明等一些瑣事,實際上,高校行政人員的工作非常龐雜。每年開學和期末都是加班高峰期。單是寫材料這一項就是很多行政老師的心頭痛,各種評估材料、申報資料、請示報告、會議紀要、文稿起草、工作總結壓的人喘不過氣。
某高校人事處老師吐槽說自己加班到後半夜都是家常便飯,度蜜月的時候都在酒店大廳加了一下午的班……所以,從工作量上,行政崗位其實也並不輕鬆。
△來自某高校行政老師朋友圈
誤解二:行政人員的寒暑假時間都很長
因為不用參與教學,也不用期末批改試卷和錄入成績,所以很多人誤以為認為行政老師的寒暑假放假時間與學生同步,和專職教師相比,能夠擁有更長的假期時光。
然而,事實上,在假期的行政大樓內,行政人員繁忙依舊。
首先,日常工作會議依舊。假期正是評估過去一學期工作的最佳時期,各院系的計劃進展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新學期有哪些領域要特別關注等問題,都需要在此時有個明確的結論。
其次,人事部門、各個院系、教務部門等都需要努力工作,為新增員工準備工作合同的籤訂、辦公室的安排、電腦的配備以及新人的培訓等。學生工作部門、後勤部門等也必須要提前工作,把學生宿舍、學生事務以及其他學生返校前所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做完。
所以,如果說大學教師的假期依舊是忙碌的,那麼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在假期中的忙碌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誤解二:行政人員的收入較高
在很多人看來,高校行政崗競爭激烈,收入想必也非常體面。但其實,從收入上看,行政人員待遇一般要比同等情況下的專職教師低一些。
有老師表示,在自己所在的高校,同樣碩士研究生學歷,同時參加工作,在行政崗位級別為科員,在教學崗位與科員對應的是助教。
但是,前者卻比後者月工資少200元,任課教師每月還有課時補助,這樣,在收入上就把做行政工作的甩在後面了。
有中部某211老師曾給小微抱怨說:自己沒有編制,屬於勞務派遣,每個月到手3500左右,沒公積金,沒績效,沒加班費,難怪經常會有同事努力奮鬥去教學崗位,而卻沒見過教學崗位的教師鬧著要做行政工作。
與一線教師、研究人員相比,高校的行政人員是處於輔助地位的,高校將他們定位為「服務人員」,他們服務教職工,服務學生。而根據2017年麥可思中國高校吸引力研究顯示,在擔任不同崗位職責的大學老師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員(71%)、輔導員(70%)的工作滿意度相對較低。
關注行政人員的工作困境,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對高校工作的高效運轉有重要意義,這也是高校管理者需要關注的問題。那麼,高校行政人員主要有哪些工作困境,又該如何解決呢?
1.行政人員的工作繁雜、瑣碎且程序性和重複性強,長此以往,容易產生職業倦怠。例如職稱評審工作,每年基本固定的時間啟動,接受教師提交材料,組織專家評審,前後持續幾個月,第二年又重複做這項工作。財務處的工作人員就更不用說,幾乎是天天做重複的工作,為教職工審核各種票據。重複的工作又繁雜,個人發揮的空間少,工作熱情容易被消磨。
建議
根據行政人員的性格特點、教育背景及特長,合理安排其擅長和喜歡的工作崗位。適當地輪崗,部門內部換崗位,或者部門之間輪崗,保持他們對工作的新鮮感及熱情,也有利於行政人員拓寬視野,培養多方面的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了解學校的工作政策及運轉流程。
2.上升空間小,發展通道狹窄。行政人員一般走行政職級的晉升路線,從科員做起,根據學歷、工作年限、工作業績逐步晉升。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大多數人晉升到一定職級就停滯不前,直至退休,相應地,待遇也是維持不變。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挫傷行政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建議
健全晉升機制,可開通專業技術通道。不是每個行政管理人員都有機會從事管理崗位,因此,可以適當開通專業技術系列晉升通道,讓願意走專業技術系列的行政人員選擇此列,允許他們參加相關專業且符合崗位工作要求的學術交流活動和科研項目。
參照專業技術系列,細分職級,建立健全的配套的培訓、考核評價、薪酬待遇等制度。這樣的措施,既提升了行政人員管理的專業化,也能激發行政人員隊伍的活力。
維持一個大學正常運轉固然需要大師與大樓,但還需要這些普通而平凡的行政工作人員。尤其隨著高校的發展,許多行政工作人員基本都是碩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由於工作需要,他們來到了行政崗位,甚至放棄了原來的專業。
在同學們一心好好學習,專任教師們一心好好教課/科研的同時,很多繁重的事務性工作是行政老師默默地幫忙承擔了。而他們日復一日從事繁重而重複的工作,額外多動一點心思卻難以得到注意和讚賞。
其實,並非所有的高校的行政工作人員都浮於事,並非所有的行政工作人員都是實惠過於專職教師,並非人人都追求去做行政工作。大多數時候他們也是按規矩辦事,並非刻意刁難,也希望大家都能換位思考,相互理解。
來源:麥可思研究
參考資料:
[1] 梁宇.探析高校行政人員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1):67-69.
[2] 申請方網站
[3] 科學網
[4] 聯合早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