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高校比作舞臺,那麼,臺前有大樓、講師和莘莘學子,而在舞臺的幕後,則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分布在教務處、學工處、財務處……雖然不直接參與教學和科研,卻是維持高校秩序正常運轉的重要力量,他們就是高校裡的行政人員。
長久以來,高校行政崗都被認為是最具吸引力的工作之一:既有著高校老師的身份,又沒有直接的教學和科研壓力,收入體面穩定,還能照顧家庭。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很多高校行政人員也需要經常跟師生打交道,一來二去,網絡上關於高校行政人員的吐槽也就多了起來:辦事效率低、態度不友好、工作沒產生太多實際價值……
這些文章在網上傳播發酵,也讓那些因為個例被貼標籤的高校行政人員有苦說不出。
總結一下,高校行政人員通常會遭遇以下三個方面的誤解。
很多人對於高校行政老師的刻板印象都是喝喝茶、看看新聞,偶爾還能打打球,終日過著閒雲野鶴般的悠閒生活。但現實是,很多行政人員都是超負荷工作。由於編制壓縮,一個行政工作人員兼任幾個崗位的工作是常有的事。
外人眼中高校行政人員的工作無非就是整理資料、開證明等一些瑣事,實際上,高校行政人員的工作非常龐雜。每年開學和期末都是加班高峰期。單是寫材料這一項就足以讓人頭禿,各種評估材料、申報資料、請示報告、會議紀要、文稿起草、工作總結壓的人喘不過氣。
從工作量上看,高校行政人員的工作並不清閒。
不用參與教學,期末也不用批改試卷和錄入成績,那麼高校行政人員的寒暑假一定很長吧?如果你也這麼想,那可又錯了。
事實上,即便是假期,高校行政人員也繁忙依舊。
首先,日常工作會議依舊。假期正是評估過去一學期工作的最佳時期,各院系的計劃進展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新學期有哪些領域要特別關注等問題,都需要在此時有個明確的結論。
其次,人事部門、各個院系、教務部門等都需要努力工作,為新進員工準備工作合同的籤訂、辦公室的安排、電腦的配備以及新人的培訓等。學生工作部門、後勤部門等也必須要提前工作,把學生宿舍、學生事務以及其他學生返校前所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做完。
有人說,高校行政人員做的都是一些瑣事雜事,其崗位要求比教師要低。
這兒不能一刀切地認為行政崗的要求一定比教研崗低,因為能力標準往往是多維的。
首先從學歷來看,高校教研崗的要求一般是博士起步,一些學科還有其他補充要求,甚至要求你有海外留學經歷。而行政崗位在近幾年,碩士能夠進校的已經是少數,好的高校都開始要求博士學位。
學歷是敲門磚,決定你是否有入場的資格,接下來就是對能力的考察。
教研崗更為看重求職者的科研教學能力,會關注你讀研究生期間發過幾篇什麼層次的論文;行政崗更看重的是行政辦公能力,可進一步細化為溝通能力、公文能力、理解能力。說得通俗一點,更喜歡用一些辦事靈活、情商高、會說話的人。
有學歷、聰明、情商高,你能說這樣的人能力低下嗎?
一線教師是維持大學正常運轉的中堅力量,但行政工作人員的貢獻和支持也至關重要。在同學們安心學習,專任教師們用心教課的同時,很多繁重的事務性工作是行政老師默默地幫忙承擔。
並非所有的高校行政工作人員都人浮於事,也並非人人都能做好行政工作,希望大家能看到每一個崗位存在的價值,換位思考,少點誤解,多點理解。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點擊左下「閱讀原文」,全球名校,多個專業任選,免考在職提升學歷~
中國人的學歷真相|沒有高學歷,還有好前途嗎?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去新加坡留學?
高校取消事業編,民辦院校的春天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