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老師的工作很清閒?這些關於高校行政崗位的誤解你有嗎?

2021-03-01 後學教育

如果把高校比作舞臺,那麼,臺前有大樓、講師和莘莘學子,而在舞臺的幕後,則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分布在教務處、學工處、財務處……雖然不直接參與教學和科研,卻是維持高校秩序正常運轉的重要力量,他們就是高校裡的行政人員。

長久以來,高校行政崗都被認為是最具吸引力的工作之一:既有著高校老師的身份,又沒有直接的教學和科研壓力,收入體面穩定,還能照顧家庭。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很多高校行政人員也需要經常跟師生打交道,一來二去,網絡上關於高校行政人員的吐槽也就多了起來:辦事效率低、態度不友好、工作沒產生太多實際價值……

這些文章在網上傳播發酵,也讓那些因為個例被貼標籤的高校行政人員有苦說不出。

總結一下,高校行政人員通常會遭遇以下三個方面的誤解。

很多人對於高校行政老師的刻板印象都是喝喝茶、看看新聞,偶爾還能打打球,終日過著閒雲野鶴般的悠閒生活。但現實是,很多行政人員都是超負荷工作。由於編制壓縮,一個行政工作人員兼任幾個崗位的工作是常有的事。

外人眼中高校行政人員的工作無非就是整理資料、開證明等一些瑣事,實際上,高校行政人員的工作非常龐雜。每年開學和期末都是加班高峰期。單是寫材料這一項就足以讓人頭禿,各種評估材料、申報資料、請示報告、會議紀要、文稿起草、工作總結壓的人喘不過氣。

從工作量上看,高校行政人員的工作並不清閒。

不用參與教學,期末也不用批改試卷和錄入成績,那麼高校行政人員的寒暑假一定很長吧?如果你也這麼想,那可又錯了。

事實上,即便是假期,高校行政人員也繁忙依舊。

首先,日常工作會議依舊。假期正是評估過去一學期工作的最佳時期,各院系的計劃進展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新學期有哪些領域要特別關注等問題,都需要在此時有個明確的結論。

其次,人事部門、各個院系、教務部門等都需要努力工作,為新進員工準備工作合同的籤訂、辦公室的安排、電腦的配備以及新人的培訓等。學生工作部門、後勤部門等也必須要提前工作,把學生宿舍、學生事務以及其他學生返校前所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做完。

有人說,高校行政人員做的都是一些瑣事雜事,其崗位要求比教師要低。

這兒不能一刀切地認為行政崗的要求一定比教研崗低,因為能力標準往往是多維的。

首先從學歷來看,高校教研崗的要求一般是博士起步,一些學科還有其他補充要求,甚至要求你有海外留學經歷。而行政崗位在近幾年,碩士能夠進校的已經是少數,好的高校都開始要求博士學位。

學歷是敲門磚,決定你是否有入場的資格,接下來就是對能力的考察。

教研崗更為看重求職者的科研教學能力,會關注你讀研究生期間發過幾篇什麼層次的論文;行政崗更看重的是行政辦公能力,可進一步細化為溝通能力、公文能力、理解能力。說得通俗一點,更喜歡用一些辦事靈活、情商高、會說話的人。

有學歷、聰明、情商高,你能說這樣的人能力低下嗎?

一線教師是維持大學正常運轉的中堅力量,但行政工作人員的貢獻和支持也至關重要。在同學們安心學習,專任教師們用心教課的同時,很多繁重的事務性工作是行政老師默默地幫忙承擔。

並非所有的高校行政工作人員都人浮於事,也並非人人都能做好行政工作,希望大家能看到每一個崗位存在的價值,換位思考,少點誤解,多點理解。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點擊左下「閱讀原文」,全球名校,多個專業任選,免考在職提升學歷~

中國人的學歷真相|沒有高學歷,還有好前途嗎?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去新加坡留學?

高校取消事業編,民辦院校的春天來了嗎?

相關焦點

  • 高校行政人員:大學裡最容易被誤解的一群人
    而因為工作性質,一些行政老師也需要和經常跟師生打交道,交道打得多了,網絡上就有了各種關於高校行政人員的吐槽,火力最集中的幾個吐槽點主要是:行政人員辦事效率低、態度不友好、規矩太多。似乎每個籤字/蓋章不順利的師生背後都有個不通情理的行政人員。
  • 高校行政人員:大學裡最卑微的一群人
    這樣的人不能說絕對沒有,但對於高校基層行政老師來說,連軸轉才是他們的常態。小塔今天就為你揭秘,高校基層行政老師的真實工作狀態。教學和科研是大學的核心任務,而行政工作就像是輔助作用的潤滑劑,不可或缺。我們討論的基層行政管理人員特指科級及其以下的從事具體管理事務的普通工作人員。由於工作的性質,行政人員的工作精力很大一部分要花在「打交道」上,交道打得多了,網絡上就有了各種關於高校行政人員的吐槽,他們被貼上了辦事效率低、態度不友好、規矩太多的標籤。
  • 高校行政工作,辭職去小學當教師,有類似經歷的嗎?要不要辭職?
    高校行政工作,辭職去小學當教師,有類似經歷的嗎?要不要辭職?我本人在高校做行政工作,至今已經13年了。在剛工作的那一年動過辭職去企業做技術的念頭,此後還動過考博士回校當老師的念頭,在國家部委借調期間又動過考選調公務員的念頭,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想法了。
  • 從教學崗位到行政崗位 碩士海歸求職高校放低身段
    而學成歸國,進高校任教是海歸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但高校的教學崗位通常都要求博士及以上學歷,這對想到高校求職的碩士海歸來說,不免有幾分尷尬。  進高校:選擇餘地小  肖又菁是英國利茲大學國際傳播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今年6月份,她被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正式聘用,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 想去高校工作?一起認識高校崗位(二)——管理崗
    上篇文章,熙教授給大家介紹了一下高校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和種類,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認可。有不少朋友通過留言、私信提建議、交流,在此先對大家的支持與幫助表示感謝。今天,熙教授跟大家一起看看高校中的管理崗。一、校級層面的管理崗位我們常見的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副書記、副校長這些校級領導都是擔負領導職責的,都應該是管理崗位。除了少量985高校外,大部分公立高校的書記、校長是正廳級,副書記、副校長是副廳級。但是,你也會發現部分校領導實際在專業技術崗位領工資,這是因為他的專業技術崗位工資比管理崗位高,他選擇「就高不就低」。
  • 高校教師上課同時做一些行政工作,該不該領管理津貼?你怎麼看?
    高校教師上課同時做一些行政工作,該不該領管理津貼?你怎麼看?有機會擔任部分行政職務,得到的潛在回報不少,還在意那點管理津貼啊。你提到的系主任都沒人願意做,是什麼學校啊?我們這邊是空不下來的額...至於你說的評職稱時,行政貢獻一點作用沒有,是不是有點虛啊?不少學校評定職稱時,都有老師鬧騰,就是因為部分條件較差的領導上啦。或者說是和領導關係不錯的老師上,這些老師為啥和領導關係好?就是因為擔任部分行政職務,和領導接觸的機會較多。
  • 兩個崗位,基層女公務員,高校行政崗,哪個更好?
    這要看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公務員走的是「從政」路線,高校走的是「教師」路線。你如果沒有什麼遠大抱負的話,兩個崗位都比較穩定,但略有不同。   1.長期預期上   從長期預期來看,由於高校都需要進行改革,以後入職的崗位基本全部合同制,儘管不會輕易被開除,但相對於公務員來講,稍顯得不穩定。公務員不用怕丟工作,只要你不犯錯誤,一般會安安穩穩的。
  • 中國高校裡的行政權力有多大?
    有的人認為,中國大學的"官"太多了,一個大學裡面,光副校長就有七、八位,還要明確行政級別,這是大學行政化的表現。也有在大學裡面工作的人認為,這麼多副校長還不一定"夠用"呢。校長、副校長往往都是有成就的學者,他們每天忙得團團轉,確實很辛苦,那麼多工作,似乎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麼,一流大學到底該有多少位副校長?我們就從這個問題入手,做一點初步的比較和探討。
  • 女大學生:河南的省廳公務員和高校行政兩份工作,到底哪個比較好?
    其實現在的就業形勢整體來看還是非常公平的,企業用人會在很多平臺上都有招聘信息,不會出現那種招聘信息僅限於小範圍傳播,等其他人知道的時候已經招滿了的情況出現,事業單位或者行政單位招人也會通過一系列的考試,招考信息也會提前一個月公布,讓大家有報考的時間。
  • 霸州市行政審批局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招聘公告
    霸州市行政審批局根據工作需要面向霸州市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見習崗位。具體情況如下:一、招聘人數10人。2.2019、2020年畢業的全日制高校畢業生。3.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結協作、服務意識及合作意識強。
  • 高校「去編制」有利「去行政」
    原標題:高校「去編制」有利「去行政」   21日媒體報導:今後,北京市現有高等學校保留事業單位性質,但將探索不再納入編制管理,對現有編內人員實行實名統計,隨自然減員逐步收回編制。  高等學校逐步收回編制,探索不納入編制管理,符合國家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
  • 高校行政人員——你真的了解嗎?
    缺乏工作創造性。這是由行政工作的自然屬性和特點引起的不利於行政效率的現象,它是行政工作自身特點造成的創造性不足。有的行政工作數量不僅量多而且瑣碎,使得管理者必須經過繁瑣的簡單重複同時不能有任何差錯才能完成任務。 交際範圍較小且較為固定。
  • 聽說高校行政崗工作者都有一顆想辭職的心?|周四話題
    如果把高校比作舞臺,那麼,臺前有大師、大樓和莘莘學子,而在舞臺的幕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分布在教務處、學工處、財務處……雖然不直接參與教學和科研,卻是維持高校秩序正常運轉的重要力量,他們就是高校裡的行政人員。
  • 做行政?還是從事教學、科研?一文解開高校教師的困惑!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目前,全國高校有2688所,高校教職工人數約260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職業群體。機關的幹部也可以轉到二級學院擔任專業教師,這種情況稍微少一些,畢竟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時間長了,在專門地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多少有點不適應了。新入職的青椒們如何在高校裡定位和選擇崗位方向呢?
  • 做行政工作的你,為什麼離開這個崗位?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雁雁說事,今天想跟大家繼續聊一聊做行政工作的你,為什麼離開這個崗位?是什麼關鍵因素讓你下定決心離開之前崗位,現在你從事什麼工作呢?過去的工作和現在工作有哪些延續性?如果沒有延續性,你是如何做到轉行的?
  • 高校行政崗轉思政教師,這所高校已出臺政策
    來源:每日高教要情11月14日,教育部官網發布《教育部關於<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對於這一條政策,可以說是為高校內眾多「一條腿」行走的行政管理人員,打開了一扇窗戶,透出了一絲亮光,有望從「一條腿」跛行變為「兩條腿」走路,成為一名真正的高校教師。但是,這條文件裡僅有一句話的政策,會如何在高校內進行落實,以及怎麼樣落實,很多人都在期待和焦慮。不過,西安有一所高校,在《規定》出臺之前已經開始實施了,它就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行政教輔助理公告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行政教輔助理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20人。報名方式:網上報名。報名時間截至2020年12月7日。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發布如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面向2020屆高校畢業生招聘人才派遣制行政教輔助理公告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高等學校進一步做好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科技廳函【2020】23號)、《關於印發《江蘇省推進科研項目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落實方案
  • 高校改革:精簡行政人員不是關鍵
    目前一些高校,非教學工作人員佔整個教職員工的比例高達50%以上,這可能會增加不必要的辦學成本。因此,精簡行政機構,壓縮非教學人員的比例,不僅有助於降低成本、提高辦學效率,也在結構上為教育資源更為公正的分配(向基礎教育傾斜)創造了可能。  但是,壓縮非教學人員的措施可行嗎?精簡行政機構的最直接與正當的理由是「人浮於事」。但是,近年來高校行政系統的工作人員似乎普遍處在格外忙碌的狀態。
  • 求助:省直部門選調生和高校輔導員/行政崗,選哪個?|周四話題
    在學校幹行政或輔導員,雖然也挺好,但基本也就那樣了。**旋:選省直部門選調生。省直部門待遇不用說,想發展也可以,想一直待著也可以,各方面福利都不錯;高校發展的主要因素還是學術!行政,相比來說稍差一些,也比較單一,與社會接觸偏少。
  • 碩士入職高校的行政崗位,曬出工資,直言晉升職稱要求高
    現如今,相信很多年輕人都希望自己有較高的收入,尤其是那些碩士生,在畢業以後也都渴望進入工作穩定的單位和公司,來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近日在論壇中,筆者卻看到有一位碩士生在畢業以後,由於想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所以便進入高校的行政崗位上辦公,工資並不高,因為他覺得行政崗位中的年輕人和從業人員工資只能算是科員崗位,一個月能夠拿到5000元就已經是很知足了,如果能夠在學校裡工作多年,那麼差不多3~4年的時間就可以晉升副科,工資也會有所提升,大約在60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