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編制改革是「去行政化」第一步
按人社部等的計劃,未來中國事業單位編制將嚴控總量,對小學義務教育、公共文化、基層衛生等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還會給予一定的補充編制,實行嚴格的審批制管理;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中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公立醫院,未來仍保留其事業單位性質,但會逐步取消事業單位編制管理,轉為全員合同聘任制。
-
話題:有機會入職高校,但只是人事代理崗無編制,要不要去?
有機會入職高校,但只是人事代理崗無編制,要不要去?| 周四話題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匿名網友求助:某211高校行政崗,人事代理,無編制,要去嗎?本人女,碩士畢業,前幾日接到某211高校的offer,行政崗,正好跟我學的專業對口,但是是人事代理,貌似現在大學行政基本是沒有編制的了,當時說是跟有編制的是同工同酬,學校待遇還行,眼看著很多本科學校都要博士了,我也很珍惜現在的工作機會。
-
高校行政工作,辭職去小學當教師,有類似經歷的嗎?要不要辭職?
高校行政工作,辭職去小學當教師,有類似經歷的嗎?要不要辭職?我本人在高校做行政工作,至今已經13年了。如果去中小學,還要重新去尋找工作的意義。其次,個人內心還是覺得高校比中小學高大上一些。像我們這樣的學校,到教學樓實驗樓去走走,那絕對是5步一個碩士,10步一個博士,百步之內必有教授副教授。而且高校的生活環境相對封閉,很多高校都有集中家屬區,長期在這種高知環境下工作生活,思維方式和外面是不大一樣的。這種環境對自己家孩子的成長也有幫助。
-
公立醫院去編制被「暫緩」,出了什麼事?
臨近年底,公立醫院「去編制」的情況進行得怎麼樣了?「不納入編制管理的相關文件尚未出臺,為此,後續的人事管理的銜接辦法也暫時沒有辦法做。」前不久,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公開表態。這就意味著,部分事業編「退編」將暫緩。今年年中,人社部曾表示,正在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臨近年底,卻面臨暫緩實施的尷尬局面。
-
四問高校和公立醫院事業編制改革
為什麼此時對高校和公立醫院涉及上千萬人的人事制度進行改革?改革是全面取消事業編制嗎?高校和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難點在哪?改革後會不會削弱高校和公立醫院的公益屬性、看病更貴上學更難呢?新華社記者帶著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看看他們的看法。 【一問:為什麼此時對高校和公立醫院編制進行改革?有必要嗎?】
-
事業單位改革倒計時:高校、公立醫院取消編制待提速
該專家透露,取消高校和公立醫院的編制之所以推進艱難,主要原因之一是這項改革涉及上千萬高校和公立醫院的在編人員,現在來自這部分人員的阻力很大。其外,按照國務院的部署,下一步還要逐步取消高校、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這將牽涉到高校、公立醫院的大量行政管理人員。
-
樂見地方高校去行政化動真格
《意見》重點圍繞著力推進一流建設、著力調整優化結構、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進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著力提升教師素質、著力推進改革開放等方面做出了認真部署。《意見》中提出的「逐步在全省高校取消二級學院院長、副院長行政級別,推動高校完善院長選聘制度」更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人大教授:高校不是政府 不能按照行政邏輯管理
今年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曾表示,國家將逐步收回事業單位的編制,高等院校不再納入編制管理。這顯然是很重要的去行政化舉措。 當然,這些改革能否立即去行政化,大家還是持保留意見。因為高等院校去行政化改革,涉及多個秩序的維度。 第一個是學校管理的秩序維度。改變這個維度是比較容易的。取消院長、系主任的行政級別,只要發個文,職位不改就可以實施。
-
碩士畢業去選調生還是高校?
說在前面的話:隨著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編指標大幅度縮水,有些大學輔導員、甚至教師崗已經不屬於事業編管理了,有的單位籤人事代理,有的單位籤勞務派遣,反正跟單位的事業編制還不太一樣,所以報考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哦。
-
正式行政編制!晉升快!比公務員好考的多!每年都大量招人
常見的編制可以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而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公務員就是行政編制,事業單位、教師這一類屬於事業編制。其實不論是哪種編制,只要考進了這個體制內,都是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工作。每年有大量的人去考公務員,雖然招錄人數不少,但經不住報考人數「千千萬」,競爭壓力還是挺大的,有一種眾人過獨木橋的感覺。但是有一種「捷徑」,可以讓你成為正式行政編制的公務員,而且比普通公務員好考,比公務員晉升快,各省市每年都會進行招聘,這就是選調生考試。
-
聚焦高校和公立醫院事業編制改革
「事業單位改革已經進行了5年,從2011年到2015年進行的基本是分類改革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現在改革編制實際是事業單位改革的第二階段。」林新奇說。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特聘專家董克用指出,選擇現在進行改革,有利條件是養老金並軌改革以後,在編和非在編人員同樣繳納養老金。
-
高校取消編製成定局後,沒編制,青椒將會過得怎麼樣?
目前高校將要取消「編制」的消息已經喧囂塵上,其實高校教師對教職「編制」的依戀就有點像30年前工人對國企「崗位」的依戀一樣,很多人一方面不捨得「鐵飯碗」,但感覺又在搖搖欲試之中。」身份的高校老師在學術界工作還是有一些潛在的福利的,比如工作穩定、安排子女就學、退休無虞(當然這些也適應於高校行政人員),至於收入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有很多經濟狀況與資歷、職稱、職位、帽子、論文/項目等等有關,但保底收入是沒有問題。
-
去大學當老師 選擇高薪還是選擇編制?
那些去高校當老師的人,是為了更多的工資還是為了編制?如果一種是有編制但是起薪低,一種是高收入但是沒有編制,大家會選擇哪一種?有網站做過一個調查,結果將近70%的人選擇了有編制但起薪低的選項。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有編制的教師,能夠優先評職稱,還能進行校內外鍛鍊掛職等福利,而沒有編制的則享受不到這些待遇。二:大環境下編制收緊 聘用制興起根據事業單位的改革計劃,對於公立醫院和高校或,未來將取消編制。
-
行政編制與事業編制有何不同?編制如何取得?
行政編制與事業編制有何不同?編制如何取得?對於體制外的人員來說,可能體制內的人員都是公務員,並不清楚還有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的區分,其實兩者的區別非常大。行政編制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公務員,這是體制內最好的一種編制,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鄉鎮領導,都是行政編制,一般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科員和辦事員。
-
高校行政老師的工作很清閒?這些關於高校行政崗位的誤解你有嗎?
如果把高校比作舞臺,那麼,臺前有大樓、講師和莘莘學子,而在舞臺的幕後,則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分布在教務處、學工處、財務處……雖然不直接參與教學和科研,卻是維持高校秩序正常運轉的重要力量,他們就是高校裡的行政人員。長久以來,高校行政崗都被認為是最具吸引力的工作之一:既有著高校老師的身份,又沒有直接的教學和科研壓力,收入體面穩定,還能照顧家庭。
-
2020年高校將全面取消事業編制,高校教師何去何從?
2011年3月國家就下發《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高校取消事業編制,要建立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最近國家也下發相關文件,再次明確取消高校和醫院等事業單位編制,2020年是最後一年。各省市和高校都在摸索建立取消編制下的管理體制,現在已經進入8月份,高校事業編如何取消?取消編制後的大學教師身份如何定義?是否算公職人員?
-
大學輔導員是什麼編制?教師編制嗎?
那麼,大學中的輔導員是什麼編制呢?他們有編制嗎?很多高校每年都會招聘輔導員,而且每年都有大量的剛從學校出來的畢業生競爭輔導員這個崗位,畢竟也算是一份比較不錯的工作。只是現在高校的大學輔導員已經沒有編制了,或者說很少有編制,更多的是人事代理,算是一種合同工,還有輔導員不是教師編制,是行政編制,待遇也跟著行政編制走,當然這僅僅只是普遍現狀,因為還有一些高校在招聘輔導員時是以事業編制錄用,這時輔導員也就有了編制。
-
事業單位考上編制了,公務員考試還要去嗎?看完你就懂了!
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那既然都是事業編了,還有必要去考公務員嗎?網友就這件事進行了思想大碰撞。公務員是行政編制在我身邊的例子也不少,有很多親戚朋友已經是事業編了,但還是花時間和花精力去考取公務員。作為國家行政編制的公務員,比普通人在很多方面都有優勢,其中最直接的優勢就是薪資待遇了。公務員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考上的,既然花費的心血比別人多,待遇自然比別人好。從另一方面來說,公務員比事業編制的等級要高。就如同學歷一樣,研究生學歷自然要比本科學歷要吃香。
-
作為研究生的你,是去大專院校當老師呢,還是去高校當輔導員呢?
很多的研究生都把目光放到了高校中的輔導員,還有大專院校的老師。很多人都在這兩個崗位之間搖擺不定。據小編了解,大專院校的老師和本科院校的輔導員都是屬於編制內的,收入也都差不多。但是這兩個差別還是很大的。我們都知道大學輔導員管我們的方方面面,有點像我們高中班主任的感覺。但輔導員在大學裡是屬於行政類的,晉升路線和公務員很像。
-
博士不願續聘,被高校調去做保潔?學校回應
高校將不願續聘的博士調去做保潔?前段時間,一份文件截圖在網上流傳 ,並迅速引起大家熱議。據問題描述,該高校前幾年按照人才引進來到學校的博士們,現在要面臨新一輪的崗位續聘。而下面這張圖,就是高校給那些還沒有續籤合同的教師發去的告知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