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上課同時做一些行政工作,該不該領管理津貼?你怎麼看?

2020-12-12 記憶裡的歌

高校教師上課同時做一些行政工作,該不該領管理津貼?你怎麼看?

有機會擔任部分行政職務,得到的潛在回報不少,還在意那點管理津貼啊。你提到的系主任都沒人願意做,是什麼學校啊?我們這邊是空不下來的額...

至於你說的評職稱時,行政貢獻一點作用沒有,是不是有點虛啊?

不少學校評定職稱時,都有老師鬧騰,就是因為部分條件較差的領導上啦。或者說是和領導關係不錯的老師上,這些老師為啥和領導關係好?就是因為擔任部分行政職務,和領導接觸的機會較多。

另外,兼行政職務,不少學院、學科的經費可優先支配,或者實驗室、辦公室安排上也有優先。在高校,實驗室、辦公室永遠稀缺,沒點行政職務,爭空間都難。

我也在高校工作,你說的零碎的行政工作,是不是被領導安排做點輔助,在團隊內部屬於較正常的情況。我也有類似經歷,今天還忙著一個平臺的年報和系統內信息填報。平臺不是我一個人的,但是團隊、學院、學校都可以從平臺的建設中得到回報。

在高校,教學運轉受影響最大的原因在於課時費不高,老師上課的積極性低,上課不如項目來錢快。之前就有985高校,明確規定教授必須給學生授課,新進教職5年內可不上課,安心搞科研。另外,就我的感覺,教育運轉的核心是教務處管理效率。

崗位津貼高低的問題,不同學校差異較大。我們學院今年院長、書記自己帶頭降低行政崗的津貼,優先提高教學科研崗老師的津貼。之前,同級的行政崗津貼比教學科研的我們高2-3成...

高校內的年輕老師,單打獨鬥早已玩不轉。在團隊內部,總歸有人做一些行政的工作,若是被安排細碎行政工作不建議推脫。換句話說,想要科研做得好,真的離不開你的行政,有機會的話,做那個雙肩跳的大牛吧。

我深有感觸,平時多做事、多交朋友,在學校內很多事情會便利不少,如蓋個學校的行政章。

相關焦點

  • 做行政?還是從事教學、科研?一文解開高校教師的困惑!
    我國高校裡主要設置三類崗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不同的崗位任職條件和管理考核目標也不相同,各個崗位之間的人員只要符合崗位要求條件,相互之間是可以轉崗交流的,就是說專業教師可以通過轉崗競聘的方式到機關管理崗位上任職,例如教授或副教授可以競聘機關有關處室的處長或副處長,現實中這種情況很多,機關的很多處長和副處長都是二級學院的專任教師競聘過來,同時也兼著原二級學院的專業授課任務和科研工作
  • 學校中層也要享受班主任津貼,你怎麼看?
    很多地方班主任津貼已經漲了,有些中小學班主任每月600元,一年按12個月發放。才剛剛實施兩年,沒想到就有很多人盯上了這600元。看網上有網友建議,應該把學校中層幹部當班主任對待,也發同樣津貼,或者從績效考核中拿出一部分,專門補貼中層。
  • 好消息,深圳民辦教師政府津貼,最高每月可領3000元
    日前,深圳市坪山區正式發布《坪山區民辦學校教師、幼兒園保教人員長期從教津貼實施辦法》,按照該《實施辦法》,在坪山區任教的民辦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每月可領最低200元,最高3000元的政府津貼,該津貼標準在深圳也是最高的。
  • 人大代表建議,35年前制訂的10元教師教齡津貼標準該提高了
    當時規定的標準有四檔:教齡滿5年不滿10年的,每月3元;滿10年不滿15年的,每月5元;滿15年不滿20年的,每月7元;滿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該標準一直沿用至今。我是1986年中師畢業開始任教的,第一個月工資是47.5元。與我同學校的老教師,領3元津貼後剛滿60元,津貼佔工資的5%; 有一個領20年津貼的老師,工資80多元,加上津貼90多元。
  •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該如何推動學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校園行政管理工作的就是組織和管理學校的各項事務性工作,參與工作目標、任務的規劃,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保證管理活動順利開展。如果說深厚的師資力量是學校的「骨幹」,那麼高效的行政管理就是學校的「筋脈」。學校的行政管理的質量如何,直接關係到學校的生存與發展。
  • 高校教師"翹課"成風 缺課次數多過上課次數
    表面上看不侵佔上課時間,但這種不穩定的時間分配經常會侵佔正常的備課時間,師生的交流溝通也大大減少,一些研究生半年也難得與導師見一面;一些老師倉促備課或重複使用往年教案的現象比較嚴重,一位副教授的同一份教案竟講了10年。
  • 新教師的助教工作納入考核,高校助教該如何「養成」?
    大學助教你了解嗎? 此次《意見》中提到,高校應建立健全助教崗位制度,完善選拔、培訓、評價、激勵和反饋的全流程助教崗位管理制度。新入職教師承擔的助教工作應納入教師工作量考核,對於表現優秀的應在職稱評聘、職務晉升中予以優先考慮。
  • 生育津貼怎麼領?看權威解釋!
    寧波這些女職工可以申領一大筆津貼!有不少網友留言諮詢生育津貼相關事宜——這筆補貼到底怎麼領?一些特殊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市人社局權威解答你的疑問!快來了解↓之前領過3個月生育津貼,現在符合條件可以再補領一個月,需要什麼手續?由原結算生育保險待遇的用人單位,持《生育保險待遇申請表》(加蓋公章),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生育津貼結算相關手續。
  • 高校行政人員:大學裡最卑微的一群人
    前不久,西南某高校教師集體討薪的事件引發熱議,有教師反映該校重行政輕科研,行政管理混亂,行政人員辦事態度趾高氣昂。
  • 行政管理與服務實現
    有一年,天上下著大雨,我沒有帶傘,正在犯愁該怎麼去停車場,突然有一個人躥了出來,拿著傘興衝衝的說,老師我來了,您還記得我嗎?我看了他一眼,仿佛眼熟,但是叫不出名字來。他說,我就是被你當掉的那個學生,感謝你我已經如願以償考上法律系了。原來,他曾經在我班上,有一年他在考完期末考之後Call我,希望我把他當掉。我翻了一下他的成績,非常好,得95分,那為啥要自我了斷呢?
  • 生育津貼怎麼領?不懂這些可能要少領好幾萬!
    小編也一直有交生育保險,可是,在寶寶出生的時候,可從沒去領過什麼生育保險,在印象中以為生育保險只對女性管用,原來,男女都可以領生育保險。那麼,生育津貼到底該怎麼領呢?有哪些條件和流程?一、生育津貼是什麼?生育津貼,就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給身在職場的女性因生育而脫離工作崗位期間的補貼。
  • 研究生就業,民辦二本VS公辦高職,該如何抉擇?
    以我所在的單位為例,每月基本工資構成有: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基礎性績效、女衛費、校內津貼等,大概五千多;年底會有課時費、績效、暖氣費等,看工作量多少,一般在2萬以上,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平時參加大賽獲獎,學校也會有獎勵。比如我帶領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三等獎獎勵教師2000,學生團隊3000,挑戰杯二等獎是教師5000,學生團隊6000.
  • 法院院長不辦案不能當法官,學院院長不上課能否當教師?
    2016年7月,教育部印了一個《關於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教高[2016]2號),其中就要求,教授、副教授(高級職稱教師)要更多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不斷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完善管理辦法,落實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基本制度,將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作為教授聘任的基本條件。這就間接承認教授不上講臺已經成為一種現象,而且還存在一些人未上課卻成了教授的現象。
  • 江西擬定提高教師津貼!教師:「價值比津貼更重要」
    近幾年教師的津貼和補助一直被社會關注,一些問題重複的出現在熱點上,那麼從以前的教師津貼到目前的教師津貼其實變化不大,相差無幾,可能有很多的老師都深有感受。面臨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樣應對,津貼提高是否能提高工作熱情。
  • 生孩子,生育津貼到底該怎麼計算?能報多少錢?不知道就虧大了!
    當然是可以的,前提爸爸參加生育保險,而媽媽沒有工作,沒有參加生育保險,這樣就可以按照規定從保險基金中報銷生育費用。那麼生育津貼又該怎麼領取呢?想要領取生育津貼,除了要滿足所在地規定的生育保險繳納時限之外,還需要在分娩完之後提交準生證,申領生育津貼申請表,醫學診斷證明和嬰兒出生證明等材料給到單位,單位通過社保經辦機構去及時辦理就可以了。
  • 新手教師第一次上課該怎麼做?
    同學們看著我,但是我卻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些什麼。最後沒有辦法,我將幾位同學自己買的課外習題借了過來,帶領全班同學一起做題。就這樣,下課鈴聲終於響起了。這節課結束之後,我有一種特別失敗的感覺。對學生學情不了解,準備不夠充分,缺乏應變能力。這都是我自己的不足,我也希望在這幾個方面能得到專家的點評。
  • 高校行政老師的工作很清閒?這些關於高校行政崗位的誤解你有嗎?
    由於編制壓縮,一個行政工作人員兼任幾個崗位的工作是常有的事。外人眼中高校行政人員的工作無非就是整理資料、開證明等一些瑣事,實際上,高校行政人員的工作非常龐雜。每年開學和期末都是加班高峰期。單是寫材料這一項就足以讓人頭禿,各種評估材料、申報資料、請示報告、會議紀要、文稿起草、工作總結壓的人喘不過氣。
  • 來,學點新知識吧:什麼是生育津貼,該怎麼領?
    我在上次的一篇文章中寫到了生育報銷,趁著美好的假期,順便再給大家說說生育津貼的一些事情,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看。(還是以西安這座城市為例)那什麼是生育津貼呢?生育津貼是指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對職業女性因生育而離開工作崗位期間,給予的生活費用。
  • 學校裡,這類人不上課待遇還比教師好,教師抗議不公!
    如果成為了一名教師,工作就離不開學校。在學校工作,表面上看起來工作舒適,生活愉快,實質上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而學校也不例外,這就要從學校的人員組成說起了。由於行政人員沒有教學任務,但是與專職上課的老師薪酬一樣甚至更多,這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引起了很多上課老師地不滿。有些老師抱怨道,評職稱的時候,他們是老師;評獎的時候,他們是老師;評優的時候,他們是老師。而一旦到上課的時候,他們就是行政人員了,拿津貼的時候他們就是幹部了。認為老師工資加不上來就是行政人員偏多的原因。
  • 全國多地氣溫不斷攀升 高溫津貼誰能領?怎麼領?
    全國多地氣溫不斷攀升 高溫津貼誰能領?怎麼領?參與互動   高溫津貼 誰能領?怎麼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