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上課同時做一些行政工作,該不該領管理津貼?你怎麼看?
有機會擔任部分行政職務,得到的潛在回報不少,還在意那點管理津貼啊。你提到的系主任都沒人願意做,是什麼學校啊?我們這邊是空不下來的額...
至於你說的評職稱時,行政貢獻一點作用沒有,是不是有點虛啊?
不少學校評定職稱時,都有老師鬧騰,就是因為部分條件較差的領導上啦。或者說是和領導關係不錯的老師上,這些老師為啥和領導關係好?就是因為擔任部分行政職務,和領導接觸的機會較多。
另外,兼行政職務,不少學院、學科的經費可優先支配,或者實驗室、辦公室安排上也有優先。在高校,實驗室、辦公室永遠稀缺,沒點行政職務,爭空間都難。
我也在高校工作,你說的零碎的行政工作,是不是被領導安排做點輔助,在團隊內部屬於較正常的情況。我也有類似經歷,今天還忙著一個平臺的年報和系統內信息填報。平臺不是我一個人的,但是團隊、學院、學校都可以從平臺的建設中得到回報。
在高校,教學運轉受影響最大的原因在於課時費不高,老師上課的積極性低,上課不如項目來錢快。之前就有985高校,明確規定教授必須給學生授課,新進教職5年內可不上課,安心搞科研。另外,就我的感覺,教育運轉的核心是教務處管理效率。
崗位津貼高低的問題,不同學校差異較大。我們學院今年院長、書記自己帶頭降低行政崗的津貼,優先提高教學科研崗老師的津貼。之前,同級的行政崗津貼比教學科研的我們高2-3成...
高校內的年輕老師,單打獨鬥早已玩不轉。在團隊內部,總歸有人做一些行政的工作,若是被安排細碎行政工作不建議推脫。換句話說,想要科研做得好,真的離不開你的行政,有機會的話,做那個雙肩跳的大牛吧。
我深有感觸,平時多做事、多交朋友,在學校內很多事情會便利不少,如蓋個學校的行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