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2020年3月刊總第74期《中國高鐵,中國速度》重磅推出!
所以要改變行政人員和教師不平等的待遇,必須從轉變大學教育觀念做起,重視教育,樹立全校教育的理念,讓行政人員有效地發揮起作用,當然也必須為他們提供平等的待遇。
來源|對話中美高教微信公眾號
作者|常桐善
本文作者在加州大學工作10多年,作為行政領導人員,對加州大學的行政體系以及州政府對加州大學的管理有所了解。
最近,他開始撰寫「行政化」系列文章,把自己了解到的、曾經分析過的數據堆砌起來,和感興趣的讀者交流。在本文中,他主要主要利用加州大學的數據來回答很多人感興趣的問題:美國大學行政人員的年薪和福利待遇如何?不同類別的行政人員的年薪差別如何?與教師相比,行政人員是否在年薪和福利待遇方面得到公平對待?行政人員劃分為四個級別,校級領導、行政管理和資深專職管理人員、行政管理和專職人員以及專職和輔助人員,分別與正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的薪酬進行比較。圖1 加州大學行政人員和教師的平均年薪(2018年)「Senior Managers」直接翻譯是「資深管理人員」,相當於校長內閣成員,為了在中文語境下更好地理解,我覺得用「校級領導」比較合適。這部分人包括工作職務中包含校長(President/Chancellor)、教務長(Provost)等頭銜的領導人員,如校長、副校長(Vice President/Vice Chancellor)、協理副校長(Associate Vice President/Chancellor)、副教務長(Vice Provost)等。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國內很多作者(太多了!)把「Provost」翻譯成「教務處長」,似乎等同於國內大學的教務處長,這完全是錯誤的。實際上,Provost的職務是「教務校長」,可以簡稱為「教務長」,但絕對不能用「教務處長」這個職務。在美國大學,類似於中國大學教務處長的職責是劃分到不同的部門完成的,最為接近的是「Registrar」的工作。我自己認為把「Registrar」翻譯成教務處長比較合適。關於這個問題,我會在後面的行政組織結構的推文中繼續解釋。這部分校級領導人員的平均年薪大約是28萬美元,高於所有其他所有不同類型的行政工作人員和教師,比教授的平均年薪要高出大約10萬美元。行政管理和資深專職領導人員(Management and Senior Professionals - MSP Managers)需要說明的是,這部分人員也包括了上面提到的校級領導,但由於校級領導的人數總共不到200人,而行政管理和資深專職人員數超過4000,所以他們的工作對這部分人員的平均年薪沒有顯著性的影響。圖1數據顯示這部分人員的平均年薪接近15萬美元,只有校級領導人員平均年薪的一半左右。比正教授的平均年薪低5萬美元左右,但比副教授的平均年薪高2.5萬美元。如果按照國內的行政級別劃分,這部分行政領導人員中有很多是屬於科級領導,平均年薪高於副教授2.5萬,我自己認為是非常高了。實際上許多專業(如教育以及人文學科的專業)正教授的平均年薪也只有15萬美元左右。通常情況下法學、商學以及部分工程專業教授的年薪是非常高的,所以把教授的平均年薪抬起很高。而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員中,大多是擁有教育、公共政策等人文學科專業的學士、碩士學位的人,也有一部分擁有博士學位。所以與同專業的教師比較,他們的平均年薪與正教授的年薪基本上是相同的。行政管理和資深專職人員(Management and Senior Professionals – MSP Professional)這部分人員主要包括政策、數據、規劃等方面的資深專職工作人員,通常沒有管理其他人員的職責,比如我所在的辦公室的資深院校研究人員(Seni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Analyst)等。這部分人員佔所有行政工作人員的比例不到10%。他們的平均年薪是12萬美元左右,與副教授的年薪基本持平。從我個人的工作經驗來看,從一般行政工作人員到行政管理專職人員所付出的努力要比教師從助理教授到副教授付出的努力小很多,而這部分人員中至少有一半是沒有博士學位的,如果權衡副教授讀博士時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專職人員的平均年薪要遠遠高於副教授的年薪。如果與同等專業的副教授相比,這部分專職人員的平均年薪實際上也是高於副教授的平均年薪的。專職和輔助人員(Professional and Support Staff, PSS Non-Students)這部分人員主要包括專職行政人員、秘書和輔助服務人員。這部分人員佔所有行政人員的比例大約是1/5。他們的年平均年薪只有6.2萬美元,大約是校級領導的1/5,也僅僅略高於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平均年薪的50%。需要說明的是,專職人員的年薪要高於6.2萬美元,我辦公室絕大多數院校研究分析員就屬於專職工作人員,他們的年薪都在10萬美元左右。秘書(職務通常是「行政助理」,Administrative Assistant)的年薪通常在5-6萬美元。輔助性服務人員主要包括學校的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如學生住宅、實驗室等部門的輔助服務人員。比如伯克利招聘的實驗室助理人員的小時工資是17-20美元左右,合計年薪在4萬美元左右。這部分人員的年薪是很低的,只有校級領導的1/10。從上面的比較分析看,加州大學校級領導、行政管理人員和專職人員的年薪是很高的,如果與同專業的教師相比,這部分行政人員的工資是高於教師的。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上面引用的教師薪酬包括了他們從加州大學的所有收入,但教師的基本工資是按照9個月計算的,如果他們夏季3個月不在加州大學工作,我們的數據是無法跟蹤記錄他們從其他地方獲得的收入。但大多數教師,特別是理工科教師夏季仍然開展研究工作,也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夏季學期上課,所以他們從加州大學獲得的年薪實際上是11-12個月的收入,與行政人員12個月的年薪也是可以做一些粗略比較。圖2展示了加州大學伯克利的領導組織結構以及校級領導人員的個人年薪。需要說明的是,校級領導人員的個人年薪與其擔任的職責及其在大學的重要程度和個人的背景都有直接的關係,所以結合組織角色來分析部門主管領導的年薪有助於了解造成不同領導年薪之間差異的原因。這部分內容我將在後面的組織結構推文中介紹。另外,下面的圖也展示了二級學院院長的個人年薪。雖然他們屬於學術領導,並非行政人員序列,但他們的年薪也展示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結果,同時與行政領導的年薪比較,也可以從中看出美國大學「行政化」的元素。在行政領導中,校長和教務長的年薪在50萬美元左右,高出其他副校長/副教務長10-20萬美元,凸顯了大學一、二把手的重要地位。另外,教務長的年薪與校長的年薪非常接近,也進一步說明教務長位置的重要性。圖2的數據也顯示,校級領導的年薪與二級學院院長的年薪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校級領導中只有三位領導的年薪超過40萬美元,而在所有院長中,也有三位院長年薪超過40萬美元。其他院長與其他校級領導一樣,年薪都在30萬美元左右。圖2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領導組織機構及相關人員的年薪(2018年)當然,院長之間的年薪變化還是比較大的。這主要與他們的專業以及個人的經驗和在學術領域取得的成就有直接關係。比如法學院和商學院院長的年薪就比較高,這與這兩個領域的人力資源市場競爭是匹配的。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的年薪也超過40萬美元,這主要與院長個人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成就和名望有關。其他普通二級學院院長的年薪都差不多,年薪都在30萬美元左右。當然,University Extension和本科教育學院不屬於普通二級學院,所以院長的年薪相對要低一些。文科學院(教育、社會科學、公共政策等)院長的年薪與文理工程等學院院長的年薪也沒有大的區別,均在30萬美元左右。這主要是因為加州大學有非常細緻和嚴格的院長年薪平等(equity)標準,除非受人力資源市場競爭性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從招聘以及各方面的待遇都要保持平等。另外,院長的年薪顯著高於教授的平均年薪10-20萬美元。從總體上來說,校級領導的年薪是很高的,大多數領導的年薪是正教授年薪的2-3倍。我在《細讀大學》第7篇和第13篇推文中介紹了加州大學的學術「帽子」。這也是國內大學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國內有的大學給「帽子」學者提供的薪酬不封頂,當然也遠遠高於其他學者和校級領導的年薪。表1展示了加州大學諾獎獲得者和加州大學最高級別的「帽子」頭銜「大學教授」的薪酬。毫無懸念,加州大學「帽子」學者的薪酬要遠遠高於正教授的平均薪酬。但他們的年薪與校級領導相比,並沒有優勢。只有一位「大學教授」的年薪是65萬美元,高於校級領導,其他「帽子」學者的年薪都在30萬美元左右,有好幾位學者的年薪是明顯低於校級領導和二級學院院長的。從這個結果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加州大學校級領導的平均年薪是要高於「帽子」學者的平均年薪。表1 加州大學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5位「大學教授」的年薪(2013年/2018年)加州大學總校以及各分校校長的年薪與本校其他行政人員和教師的年薪相比,高出很多,但與美國其他同等大學校長的年薪比較,卻是最低的(圖3)。在加州大學,除了舊金山分校校長的年薪由於受其醫學專業背景的影響,高達70多萬美元以外,其他各分校校長的年薪都在50萬美元左右。而在美國其他同類大學的校長中,有一半校長的年薪超過100萬美元,其中也包括4位公立大學校長。如果考慮到加州的高消費指數,加州大學各位校長的年薪就更低。但非常有意思的是,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是,即便在加州大學不能提供具有競爭性的薪酬待遇的情況下,加州大學仍然吸引了在美國具有影響力的校長。當然,加州大學自己也培養了很多傑出的大學校長,例如Clark Kerr。更重要的是,加州大學諸多分校仍然位居全球最好公立大學之列。在各類世界大學排行耪中,也有4-6所分校雄踞百強大學之列,與中國的世界百強大學數目相當。圖3 加州大學各分校校長年薪與美國同等大學校長年薪的比較數據行政領導和專業行政人員的工資待遇並不比教師的低,但秘書和輔助服務人員的工資是非常低的。「帽子」學者的待遇比普通教師的待遇要好很多,但不會讓人感到高得離譜,而且「帽子」學者的薪酬也普遍低於主要校級領導的薪酬。這個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美國大學也是存在「行政化」的現象的。事實上,美國大學行政組織的等級是非常明確的,無論是待遇,還是權威性都有明顯的「行政化」烙印。關於待遇問題,我想上面展示的數據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校長/教務長、副校長、專職人員一直到一般的行政服務人員之間的年薪差別非常大,最高與最低的差別是10倍,而且同等級別的行政人員的薪酬與教師的薪酬基本持平。當然,這種情況一方面說明了大學對行政和服務工作的重視,但另一方面也給大學提升辦學效益提出了疑問:也就是大學是否需要花費如此多的費用僱用行政人員;如果需要,如何有效地行政工作的作用。啟示一:要改變國內高校行政人員和教師不對等待遇,必須從轉變大學教育理念做起我常常聽到國內大學行政人員抱怨自己的待遇低,與教師的待遇比不平等。如果這種情況仍然存在,我認為主要的問題是大學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一是很多政府和大學領導,以及部分教師認為,教育是教師的職責,所以給教師提升待遇理所當然。但殊不知大學教育,特別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教育必須要全校齊心協力,需要教師和行政人員付出同樣的辛勤努力方可成功。教師將主要教學精力放在課程教學上,而行政和服務人員需要為學生構建豐富的第二課堂,並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日常生活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二是,國內的大學多年來把科研放在首位,所以通過各種渠道獎勵科研成果,而忽視教學激勵。這也是行政人員打破頭都要黏上科研的緣故,否則薪酬上不去,未來的發展也沒有確定性。所以要改變行政人員和教師不平等的待遇,必須從轉變大學教育觀念做起,重視教育,樹立全校教育的理念,讓行政人員有效地發揮起作用,當然也必須為他們提供平等的待遇。在新冠狀疫情爆發之前,我加入的10多個高等教育微信群轉發的信息大都與破除「五唯」有關。當時看到這些信息,認為在教育評價方面,中國邁出了一大步。但我也在想,與此同時是否也該取消研究項目經費提成(不知這是否屬於「唯獎項」的一部分)、論文獎勵費(這應該屬於「唯獎項」的一部分)、課時費等不合理的薪酬機制。這種「計件制」的薪酬獎勵體制不適用於產出高深知識的大學。開展研究工作、寫論文、上課都是教師的本質工作,為什麼要有額外薪酬獎勵呢?當然,有人會反駁說,這是「多勞多得」。是的,這沒有錯,但我們可以通過更加合理的薪酬制度獎賞「多勞多得」。我之所以不贊成這樣的獎勵辦法是因為,如果繼續給教師發放課時費,就應該給行政人員發放服務費,比如教師報銷一次費用,給行政服務人員提成10元錢的服務費,這部分服務費相當於教師的課時費;年終給行政人員再發放「績效工資」,相當於教師的科研項目提成和論文獎勵費。我也常常聽到有國內學者和行政管理人員埋怨校級領導的「通吃」現象,也就是獨霸資源的問題。進行校級領導的薪酬改革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中國如此,美國也是如此。這其實也是大學「行政化」的頑疾。中國大學面臨的問題與美國大學的面臨的問題又不完全一樣。美國大學的情況上面已經介紹了。中國大學面臨的問題是,校級領導,特別是頂尖大學的校級領導很多是院士或者某一領域的特級專家,擔任領導後,仍然享受特級專家的待遇,薪酬不是問題。但對於沒有特殊「帽子」的校級領導,待遇可能就沒有那麼好,如果不繼續在科研項目上下功夫,薪酬也可能是不高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繼續耕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前途未卜。幾年前,我與國內一所「985」高校(當時的名稱)曾經主管教學的副校長交流時,他就非常感慨地說,他在擔任校級領導時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學管理工作上,沒有申請任何科研項目,自己的實驗室基本上處於半關閉狀態,從校級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才發現重建科研平臺已經為時太晚。如前所述,美國的大學的教師和行政人員都是年薪制,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當校長時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工資也不低;如果符合教師資格,從校級領導崗位退下來後,可以拿教授工資,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順理成章,也無需擔心是否有科研項目提成等問題!(註:加州大學作為公立大學,向社會公布所有教職工從加州大學獲得的收入。這項工作由我所在的院校研究與規劃辦公室和人事部門合作完成。公布工資的網址是:https://ucannualwage.ucop.edu/wage/。)作者簡介:加州大學校長辦公室院校研究與學術規劃主任,兼任加州大學伯克利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Senior Researcher)、浙江大學求是講座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等。聲明:感謝作者的付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註:文中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