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吸收 重成分 挑品質 為悅己 消費者鈣劑選擇觀念升級

2020-12-23 中食報大健康產業

在「吃什麼補什麼」的樸素膳食觀念裡,骨頭湯總是成為補鈣的首選。但實際上,骨頭湯中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人們為了長高、不抽筋而精心熬製的骨頭湯,鈣含量甚至不到牛奶的百分之一,起不到補鈣的效果。吃什麼最補鈣?怎樣補鈣更有效?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近日聯合迪巧發布《2020大眾補鈣觀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依託消費大數據,洞察消費者補鈣意識、補鈣方法以及補鈣產品選擇觀念。

七成消費者認同補鈣重要性

國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帶來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全面升級。健康需求上,數據顯示,超八成消費者願意主動調整飲食預防身體疾病,並且樂於為健康投資。大眾對於補鈣的呼聲越發高漲,各種補鈣飲食進入大眾日常菜單之外,補鈣產品也成為家庭日常保健的首選。

骨質問題成健康痛點,補鈣意識需持續發力大眾對健康問題的關注,一方面源於健康意識的加強,對自己身體狀況日常的關注和保健;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由身體健康問題帶來的困擾,而形成對此類健康問題的持續關注。《報告》顯示,骨質與關節問題,以53%的增速成為增速最快的健康困擾,帶來大眾對日常補鈣健康的加倍關注。

缺鈣會帶來抽筋、關節腫脹疼痛等問題,嚴重的情況下會產生骨質疏鬆。對兒童來說,缺鈣會帶來長不高、不長牙等影響正常生長發育的問題。《報告》發現,目前,中國人平均每天鈣攝入量只有391毫克,遠低於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800—1200毫克的每日鈣攝入量。

也因為普遍鈣攝入不足,大眾的補鈣觀念也在增強。73%的消費者認為補鈣非常重要,43%的消費者認為不分年齡、性別,所有人都需要補鈣。不管是飲食中含鈣食物的添加、鈣片等健康產品的升級,甚至代餐中都會添加補鈣成分,大眾補鈣行為向日常生活習慣靠攏。

儘管國民的補鈣健康意識大幅提升,但在實際生活中,正確的補鈣意識以及科學的補鈣方法仍有待普及。比如,大部分人只有在出現嚴重症狀時才會意識到自己缺鈣;除了老人與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也是尤其需要補鈣的人群。

補鈣需合理搭配,膳食與鈣劑相輔相成營養專家建議,膳食補鈣與鈣劑相結合,不同人群根據需要進行適當補充效果最佳。

膳食補鈣,講究科學有效。《報告》顯示,雖然喝牛奶、攝入豆製品可以補鈣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仍有超半數消費者錯誤地認為骨頭湯可以補鈣。《報告》指出,骨頭湯中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喝湯並不能起到補鈣的效果。

消費者也意識到,鈣產品選擇應因人而異,不同人群的鈣需求量、身體特點不同,不能一瓶鈣全家補。對兒童來說,需要根據生長發育特點補充專屬鈣劑,好口感、細膩、鈣+維生素D、不含香精色素等都是熱銷兒童鈣劑的常見特點。

鈣劑購買嚴謹而專業補鈣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生活常態,消費者也樂於在補鈣產品上消費。《報告》顯示,80%的消費者一年內平均購買鈣劑超過3次,近四成消費者一年內購買鈣劑超過1000元。

對於購買鈣劑的用途,除了自用之外,近半數消費者是為了送給親人朋友。有63%的消費者為父母長輩購買鈣劑,這也是關愛家人的一種表現。然而有意思的是,僅有10%的消費者會為伴侶買鈣。

購買鈣劑綜合考量

隨著信息了解渠道的增加,消費者有更多的方式和機會了解關於骨健康的知識性內容,因此在鈣劑的選擇上也呈現出理性與專業性並存的特點。

《報告》發現,61%的消費者在購買鈣劑時,傾向於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購買最好的產品。同時,超五成消費者消費態度更加理性,他們不認同鈣劑的價格高低代表產品質量的好壞,不會盲目購買高價鈣劑。消費者在購買鈣劑時,會綜合考量多方面維度,其中吸收率是首要考量因素。

消費者對於鈣劑的選擇和購買,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具有不同的觀念,看吸收、重成分、挑品質、為悅己是當下大眾鈣劑選擇的幾種新觀念。

功效觀:好吸收、強補鈣 對於鈣劑的選購,消費者主張「實用主義」,近七成消費者認為好吸收非常重要,鈣劑的吸收率將直接影響補鈣的功效。消費者對於鈣劑好吸收的評判標準,除了成分原料之外,鈣劑劑型、細膩質地、產地與口味等也是重要參考因素。

成分觀:原料領先、添加有益 補鈣成為大多數人的日常所需,因此消費者對於鈣劑的選擇越發呈現精細化與專業化。鈣劑的選擇要看鈣含量能否滿足補鈣需求、單次攝入量是否合理。在消費者青睞的鈣原料中,碳酸鈣的含鈣量以及吸收率均位列第一。

除了鈣原料以及鈣含量,消費者在選擇鈣劑的時候也傾向於選擇添加有益成分,尤其是添加維生素D、維生素K的鈣劑。

品質觀:安全與品質需求 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需求也逐漸增加,超半數的消費者在進口食品上的消費額超10%。

對於「精明」的消費者來說,進口鈣片的品質更有保證、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更能滿足他們對於鈣劑「安全與品質」的要求,因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悅己觀:口味與方式雙滿足 在營養補充、呵護家人的需求之外,消費者也希望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與劑型,讓補鈣這件事變得更舒心。

《報告》顯示,年輕一代喜愛果味鈣劑,同時,消費者對於鈣劑劑型也有不同選擇,65%的消費者對便利、好吃的咀嚼片情有獨鍾。而對於兒童群體的鈣劑選擇,專家建議選擇原味或淡口味,有助於寶寶味蕾的發育,劑型則要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需要及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劑型。

消費者健康意識不斷升級,對身體健康也愈發重視,「追求健康」不是出現問題後再治療,而是未病先防。補鈣也是如此,不是尋求一蹴而就的「靈丹妙藥」,而是需要日常關注與累積。科學有效的補鈣方法,是以消費者的補鈣意識為基礎,以科學的健康知識與觀念為保障,結合專業與有品質的鈣劑產品,實現安全高效的補鈣過程。

記者 周巖

來源:中國食品報

相關焦點

  • 鈣劑怎麼選,液體鈣更有利於吸收嗎?
    的確,充足的鈣元素對於寶寶骨骼及牙齒的生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補充能為寶寶的生長發育保駕護航。很多保健品廠商抓住了這個商機,在宣傳上下了不少功夫,有傳言稱,液體鈣更有利於孩子吸收。液體鈣在吸收過程不需要胃酸參與,補鈣的同時不會對孩子幼小的腸胃造成負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而且,液體鈣裡的補鈣製劑被分解為「鈣離子」,只有離子鈣才能被人體充分吸收和利用。
  • 食補不夠還得吃鈣劑,哪種鈣劑補鈣效果最好?
    缺鈣輕了夜裡鬧個腿抽個筋兒,缺鈣重了骨質疏鬆愛來敲門,關於缺鈣的健康風險不用營養師贅述,可是我們需要多少鈣?食補容不容易補夠?哪種鈣劑補鈣效果最好?補鈣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很多朋友對這些問題還是雲裡霧裡,一起來看文章吧。一、你需要補多少鈣?
  • 鈣劑何時服用吸收最好?
    當您認識到補鈣的重要性,了解到由於鈣的不足,在不同年齡階段中可能產生不同的疾病,而空腹補鈣或鈣與牛奶同服會降低鈣的吸收時,你是否想到一天中什麼時候補鈣是最好的時間?  實際上晚餐後服用鈣劑是人體補鈣的最佳時間。
  • 鈣劑有「5種」,正確選擇有原則,這7個補鈣誤區要避免
    目前,市面上的補鈣產品種類繁多,消費者往往不知該如何選擇鈣劑,也不知道哪種鈣劑適合自己。 2、主要成分種類建議不作為選擇依據 很多人把碳酸鈣稱為第一代補鈣產品而予以貶低,但並非碳酸鈣就一定不好,如航天員所吃的補鈣產品就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而碳酸鈣產品也佔據了市場的很大份額。
  • Osteoform氨心鈣:一切從需求出發 引領鈣補充劑品牌發展
    然而由於膳食結構、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原因,我國城鄉居民鈣的營養情況卻總是不能達標,因此在生活中,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亦或是老年人,都會有人選擇通過食用補鈣產品來進行補鈣。加之近幾年來在「消費升級」、「養生熱」、「全民健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人們對補鈣產品的需求持續上升,補鈣產品正在成為人們日常保健的重要一環。
  • 液體鈣和固體鈣哪個更有利於人體吸收?
    鈣劑溶解度高不代表吸收快液體鈣劑溶解度好並不代表吸收快,不同形態的鈣,最終均以鈣離子的形式被腸道吸收,鈣劑溶解度高並不代表吸收快。而鈣元素吸收率和鈣化合物吸收率是不同的概念,像葡萄糖酸鈣等鈣的化合物,屬於大分子鈣,表面上看好像吸收率高,但實際上是因為其分子量比較大,換算成鈣元素的吸收,大概也就在40%-50%。
  • 《2020大眾補鈣觀洞察報告》發布:鈣劑吸收率最受關注,科學補鈣觀...
    近日發布的《2020大眾補鈣觀洞察報告》顯示,超7成受訪者會在合理搭配膳食的同時額外補充鈣劑,其中,68%消費者把吸收率作為選鈣的第一考量因素。    大眾補鈣意識增強 鈣劑吸收率最受消費者關注    2019—2020公眾主要健康困擾問題調查顯示,2020年,大眾骨質與關節問題較前一年上漲53%,骨健康問題成為大眾健康痛點。
  • 雙十一鈣劑產品怎麼選?迪巧《2020大眾補鈣觀洞察報告》有答案!
    前不久,進口鈣迪巧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2020大眾補鈣觀洞察報告》, 就這一訴求給出了答案,也為大眾雙十一選鈣提供了行動指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進一步帶動了大眾健康意識的全面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主動調整飲食、吃營養保健品來預防疾病,將健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剛剛開戰的雙十一,更是掀起了營養保健品的年度高潮。
  • 如何科學選擇鈣劑:碳酸鈣最便宜 食物補鈣最佳
    另外,男性更年期比女性一般晚10年,也會造成鈣的大量流失,同樣需要補鈣。 不同形式的鈣劑,吸收率基本一致    鈣劑的形式各種各樣。老百姓購買鈣劑之前,肯定會想,什麼形式的鈣劑最佳呢?常見的鈣化合物分無機鈣與有機鈣。無機鈣主要有碳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為有機鈣類。
  • 鈣劑花樣多,到底選哪個?
    鈣劑花樣多,到底選哪個?鈣劑有哪幾種?從成分及發展上來講,鈣劑可分為無機酸鈣、有機酸鈣和有機鈣。無機酸鈣:以碳酸鈣、磷酸氫鈣為代表;有機酸鈣:常見有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醋酸鈣等;有機鈣:代表藥為胺基酸整合鈣;鈣的吸收受多種因素影響,鈣含量高不代表吸收量就高。這就好比有的人吃得很多,但卻不是個胖子。所以鈣劑的含量和吸收是選擇鈣劑時需要綜合考量的問題。
  • 市面上的鈣片這麼多,成分各異,孕媽媽究竟該如何選擇呢?
    因為無論是食材還是膳食補充劑都是我們指導大眾健康的工具。所以,我嘗試著以一個消費者的心態,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再配上一個隨時發問自己的大腦,為大家解讀一下,孕媽媽如何挑到適合自己的鈣補充劑。如果孕媽腸胃都很好,這是性價比最高的鈣劑了。但是如果胃酸比較少,不建議吃碳酸鈣。因為它吸收需要胃酸,中和胃酸的能力比較強,而且容易脹氣。
  • 寶寶缺鈣,如何選擇合適的鈣劑?5分鐘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兒童鈣缺乏是家長們非常擔心的問題。在醫院經過醫生診斷後建議補充鈣劑。但是鈣劑花樣多,分不清楚。藥店、育嬰店各種推銷,家長們無從下手。不要急,我們來幫你。鈣劑從成分上可以分為無機酸鈣、有機酸鈣、有機鈣。2、有機酸鈣代表有: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醋酸鈣。3、有機鈣代表藥為胺基酸螯合鈣。
  • 速轉|鈣、鐵、鋅、益生菌、魚肝油、DHA等補充劑這樣吃更好吸收
    在餵養寶寶時,爸爸媽媽總會擔心寶寶攝入的營養不夠,就會給寶寶補充一些營養補充劑,但是有些補充劑寶寶可能不願意吃。此時,有些媽媽為了方便就直接將補充劑加入奶粉中,認為寶寶只要吃了就肯定是好的,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一:不要將鈣鐵鋅補充劑加入奶粉中!
  • 透視中國鈣劑零售市場
    人體本身不能製造鈣,只能依賴飲食攝取。當鈣攝入量不足,機體鈣代謝異常時,便可出現一系列疾病。若兒童缺鈣,輕則引起夜驚、多汗、煩躁不安,身體矮小、牙質疏鬆、齲齒,嚴重則引起骨骼畸形(佝僂病)。缺鈣對於兒童的身體發育極為不利,近年統計分析發現中國少年的身高平均低於日本人2釐米,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攝取的食物中鈣量偏低同時吸收利用度不高。
  • 吃液體鈣比固體鈣更易吸收?補鈣這些事要知道
    不同人群是否要選擇不同的鈣劑?儘管鈣補充劑有著不同的劑型和成分,但並沒有針對特殊人群的鈣補充劑。不同人群對鈣的需求量不同,對鈣補充劑的口感和接受度也不同,比如孩子更喜歡水果味的液體鈣,忙碌的上班族更喜歡泡騰片。無機鈣和有機鈣,哪個更好?
  • 給寶寶補鈣,液體鈣比鈣片要好吸收?
    給寶寶補鈣,液體鈣比鈣片要好吸收? 液體鈣劑溶解度好,但並不代表吸收快,主要看鈣劑裡維生素D的含量。市面上的液態鈣軟膠囊主要由碳酸鈣、維生素D、明膠、純淨水、甘油組成。
  • 鈣吸收不好是什麼原因?湯臣倍健健力多助你科學補鈣!
    但是很多人即便日常重視補鈣,也依然改變不了缺鈣的現象,這是怎麼         現今,缺鈣已經是一種屢見不鮮的事情了,很多人也從已從傳統的喝骨頭湯、喝牛奶等補鈣方式,轉為鈣劑為主,各類補鈣劑諸如也應運而生。但是很多人即便日常重視補鈣,也依然改變不了缺鈣的現象,這是怎麼回事呢?鈣吸收不好是什麼原因?
  • 關於寶寶鈣劑評測的跟進說明
    跟著放心選 少花冤枉錢 上周四,乾媽發布了寶寶鈣劑的評測文,不少寶媽對推薦款bio island提出質疑。在本次兒童鈣評測時,乾媽也並未將企業宣傳放在評測維度內,僅就檢測結果對產品品質進行評價。
  • 鈣劑市場消費持續增長 進口鈣將佔全國半壁江山
    數據顯示,全國鈣劑市場將會在2020年達到200億。 在國家利好政策的推動下,伴隨著「消費升級」、「養生熱」、「全民健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未來鈣補充劑產品的需求將持續穩定增長。深耕中國二十年的美國迪巧以專業產品力突圍進口鈣市場,從上百個進口鈣品牌中脫穎而出。
  • 鈣吸收:你實際上可以從食物中吸收多少鈣?
    鈣是人體每天大量需要的必需礦物質。許多人認為鈣是"骨骼健康"的礦物質,但實際上身體的每一分鐘都需要這種礦物質來維持生命。例如,鈣有助於維持心跳,肌肉收縮,甚至使血液具有凝結能力。通常,女性服用鈣補充劑以防止骨質流失的情況很普遍,但是,根據最近的研究表明,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補充鈣可以保持骨骼健康,並且服用鈣補充劑可能會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