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建築,仙本那的海島,沙巴的落日,應該就是大家對馬來西亞最多的固有印象了吧。
而馬來西亞,其實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美食天堂。
四季如夏的氣候,充足的日照,令熱帶水果、植物在此肆意生長。在這裡能吃到最鮮甜的水果,而這裡獨有的植物香料,香味傳神,成為馬來西亞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美食特色的關鍵。
小科普:馬來西亞四大菜系
馬來西亞主要由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組成,三大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因此也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
除此之外,還有娘惹。了解馬來西亞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娘惹是馬來人和中國人結合的後代,因此娘惹菜是傳統的中國烹飪與馬來香料完美結合的產物!
這裡每種菜系都有一些很值得品嘗的特色美食,喵小丫必須要向大家牆裂安利。
馬來菜:味覺頂端的的香、辣、甜
馬來人比較喜歡香辣的咖喱粉,所以許多菜品中都會添加咖喱粉!而且,馬來人喜歡吃甜食,因此他們的主食或菜餚也少不了椰絲、椰漿和洋蔥等輔菜!
椰漿飯(Nasi Lemak)
椰漿飯是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早餐之一!
這道馬來風味的飯粒飄著陣陣的椰香味,加上黃瓜、香脆炒江魚仔、三巴辣椒醬、雞蛋和咖哩雞肉,包在蕉葉片中,覺得可以喚醒了你所有的味蕾,打開了你一天的胃口!
沙爹( Satay)
沙爹是道地的馬來西亞風味烤肉,也就是炭烤肉串!在馬來西亞的沙巴州,沙爹攤販在大街小巷,幾乎每一個角落都能找得到,凡是可食用的肉類都可以炭烤享用!
沙爹的肉類在切成薄片後,須先經過醃漬處理串在椰葉枝,才上烤架以炭火烘烤,趁熱沾上花生醬食用。若配搭以椰漿處理過的糯米飯粽共食,更是人間美味!要吃遍馬來西亞的美食,少了沙爹怎麼可以!
馬來糕點
因為多元文化背景的關係,馬來西亞傳統糕點種類繁多,甜、鹹不同口味樣樣俱全。
黃姜飯
黃姜飯是馬來西亞當地的桌上美食,把黃薑汁、班蘭葉、香茅加入白米,再煲成黃姜飯。無論是賣相、香氣或味覺都是百分享受,擁有馥鬱芳香和獨特的濃鬱口感,金黃的色澤令人十分開胃,搭配咖喱或仁當更是絕佳~
華人菜:緩解鄉愁的中華美食
華人菜,也就是中國菜,特點是比較多元化!馬來西亞的華人很講究吃,這裡有粵菜、客家菜、海南菜、閩南菜、港式燒臘、各種點心,讓人目不暇接!
不過,這裡的中餐大多屬於粵菜(因為很多華人都是廣東和福建移民的後代),味道較為清淡、鮮嫩潤滑,與香港、廣東和福建的飲食比較接近!
蝦麵
蝦麵,是由面和米線放在一起煮的,湯底濃鬱,主要以蝦殼、辣椒熬煮,還有蕹菜、蝦等配料,鮮甜中帶著微辣,讓人無法抗拒。
薄餅
馬來西亞多稱之為Po-piah,即福建讀音薄餅的意思。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店會分開提供薑蓉、蒜末與辣椒醬讓食客搭配,但精華所在其實是那一盤粒粒分明的油飯,其中美味要你親自來嘗嘗呢!
炒裸條
炒粿條原本是潮州人的小吃,後來流傳到馬來西亞並被發揚光大,尤其在檳城一帶很受歡迎。
炒粿條有點類似我們常吃的炒河粉,檳城用的粿條是寬一點的,吉隆坡人炒的都是細長的粿條,但是做法上差別不大,一般都是放蝦仁、雞蛋、臘腸、魚餅之類,然後用黑醬油、耗油炒,喜歡吃辣還可以要求放點辣椒醬,這樣吃起來甜中帶辣,也很不錯。
肉骨茶
肉骨茶是一種用帶肉的骨頭加入中藥煲制的湯,它發源於馬來西亞的巴生港,也是吉隆坡當地一道常見的早點菜式。
熱乎乎的肉骨茶配上白飯,馬來西亞肉骨茶的特色為用中藥材和香料加老抽熬製,顏色較深,藥香濃鬱。
娘惹菜:熱帶風味的口感刺激
娘惹菜的特點是口味濃重,有嚼勁!一道菜可能融合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口味濃重,醬料起碼都有十種以上的香料調配而成!
叻沙(Laksa)
叻沙是東南亞人菜餚中很受歡迎的辣味湯麵,由米粉與雞肉、蝦或魚組成,以辛辣湯為基礎,再增加濃咖喱椰子奶或酸味羅望子,從而形成不同口味的叻沙。
娘惹粽
娘惹粽的味道和平日的鮮肉粽味道有很大不同之處,口感是偏甜帶點微辣,依靠冬瓜條調出甜味、芫荽等代表性南洋香料調出香味,再配上肉丁的鮮與鹹,且完全感覺不到一絲油膩。
摩摩喳喳(buburchacha)
馬來語的音譯,意為豐富繽紛,是東南亞最具代表性的甜品之一,甜而不膩的口味讓它在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都非常普遍並受歡迎。
馬來風光
馬來風光是肉糜炒空心菜。此道菜味道獨特,略帶辣味,混合蝦米和蒜香,將簡單的空心菜變成了一道名餚。
娘惹糕
峇峇娘惹保留了中華傳統習俗,同時也吸收了當地馬來人的文化,他們的美食同樣兼具了中馬兩國的特色,娘惹糕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娘惹糕由糯米、椰漿、香料等原料製成,口感軟糯,種類及口味繁多。糕點取用蝶豆花、班蘭葉等植物的汁液上色,形成豔麗的色彩,是備受當地人歡迎的美食。
印度菜:神秘豐富的濃鬱口味
如果一定要舉例形容馬來西亞的印度裔和華人的關係,那就好像是咖喱與糖醋汁——雖然用料不同、工藝不同、味道不同,但使用的範圍卻差不多。
印度飛餅
扁擔飯
扁擔飯,聽到這個名字你可能會覺得一定是屬於當地華人的美食,但其實,這是印度回教徒的食物。
以前印度小販會擔著扁擔叫賣食物,扁擔的一邊掛的是米飯,另一邊則是咖喱菜,然後賣的時候就將咖喱菜澆在米飯上吃。
印度蒸米粉
印度蒸米粉(PUTU MAYAM)這道小吃,存在於許多大馬人成長的記憶中!
以粘米粉、茨粉、鹽和水製作,經過蒸熟後變成柔軟的蒸米粉,再配以新鮮椰絲及椰糖,柔軟的蒸米粉,和香甜的椰絲、椰糖一同入口,咀嚼起來口感豐富~~~
因人口組成的多樣性,馬來西亞人的飲食一直受中國、印度等地飲食文化的影響,尤其是醬汁調味料極多。因此,也極具包容地衍生出新的飲食搭配,形成了馬來西亞獨特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