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2020-08-29 疏影町

我們都說有一個情緒穩定的母親也一定會有一個情緒穩定的孩子。而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又是由誰造成的,持續的安全感缺失又會對孩子的成長完成怎樣的影響?

一歲半的小女孩著急了會打人甚至用嘴咬人,平時也很著急,很容易發怒。其實我們都會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好玩的,有點心眼還特別喜歡逗大人玩。

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種種表現,原來是有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媽媽。其實小女孩長的白白的很可愛,平時也可能是因為哪塊不舒服哭一陣。小孩子哭也很正常,可是她的媽媽不去看孩子的需求,只是苛責孩子:「不準哭了,煩死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結果孩子越哭越兇,母親越來越暴躁,時常聽到她吼孩子。也有人勸說她:「那麼小個孩子不要那麼去批評孩子,孩子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的」。可是這位母親的回答是:「小孩子,管不住就是應該說,這不管以後還得了」?

其實還挺擔憂這個小女孩的未來的,因為3歲前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很關鍵的時期。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行為習慣的養成都特別特別重要。可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會毀了孩子的未來。

這個孩子的未來藏在她母親的情緒裡,想要讓孩子變好,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能讓她的情緒得到釋放。如果小孩子在哭鬧,我們要看看孩子究竟是怎麼了?滿足孩子的需求。

有一次孩子尿褲子了,這位母親直接開罵:「你還讓人休息不,剛換好又尿了,你想累死我?」全程都是以吼的狀態在說,孩子一直在哭。其實給孩子溫柔的說話,問問孩子是不是不舒服了,媽媽馬上給寶貝換,我相信孩子不會這麼哭鬧的。

所以在生孩子之前還是先想一想自己是否能擔任起母親的責任?那生了孩子就爭取去做一個合格的母親,因為我們的情緒管理會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

但願這位母親能夠去成長,也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能夠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孩子,也願你茁壯成長,成長為一個足夠自信也有足夠安全感的孩子。

相關焦點

  • 父母的話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聽到父母的吵架聲,孩子哭得更兇了,原本好好的一個家,忽然一地雞毛,夫妻關係的緊張度陡然上升,甚至每次吵完架之後,總有一方在心裡衡量是否有繼續維持這段關係的必要。不會處理孩子的受到挫折時的情緒的人,只會將問題誇大,上綱上線,最後影響到夫妻關係。
  • 5歲女童被虐去世,閉眼前仍求媽媽抱抱,你的情緒藏著孩子的未來
    導讀:5歲女童被虐去世,閉眼前仍求媽媽抱抱,你的情緒藏著孩子的未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歲女童被虐去世,閉眼前仍求媽媽抱抱,你的情緒藏著孩子的未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的情緒管理能力裡,藏著你孩子的未來
    雖然老夫人的想法不能代表大眾,但她的言語裡,透露著這樣一個信息:不快樂的父母,養不出快樂孩子來。我覺得她的話有一定道理。畢竟,無法掌控自己情緒的父母,很難培養出樂觀自信、開朗大方的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但任由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爆發,或與伴侶爭吵摔東摔西,或打罵孩子,可能會給孩子小小的心靈引起海嘯般的震動,甚至會跟隨他們一生。在壞情緒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時常會驚恐莫名,生怕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若沒有大人的疏導,久而久之他們會關閉自己的心門,長大後,很容易活成一座孤島。
  • 傅首爾「誇誇式」教育方法的背後:父母的信任藏著孩子的未來
    真的是「成也父母,敗也父母」也。二、「再努力一點點就夠了!」:父母的信任藏著孩子的未來1.看到一位網友的真實經歷:我從小成績很好,基本上是班裡第一名,但我媽從來沒誇過我。考98分,她會說怎麼不是滿分。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大部分自我價值感的獲得來源於父母。可以說,父母的愛和欣賞,是築起孩子自信的基石。假若少了這底層的基石,孩子的自信危如壘卵,未來需要付出更多才能找回,甚至找不回來。
  • 「赤腳」媽媽走紅,細微之舉揭露真諦:父母的修養藏著孩子的未來
    父母的修養藏著孩子的未來父母的修養藏著孩子的未來,在母親的影響下,孩子將來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會推己及人、為他人著想。怎樣培養一個有修養的孩子?父母以身作則我們看過太多「熊孩子」,地鐵上一人霸佔4個座位,在電梯裡按下所有的按鈕,看電影時大吵大鬧等等,給人造成極大的不便,但是又令人無可奈何,因為他們總有一個「熊家長」在背後撐腰。
  • 父母的話裡藏著孩子的未來,三歲前常說這三句話,孩子更自立優秀
    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父母填塗什麼,孩子就長成什麼樣子,尤其是三歲前的孩子。在該階段,孩子獨立意識比較薄弱,幾乎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模仿自身邊的人,尤其是父母。簡言之,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就是什麼樣子。而且三歲看老,孩子在三歲時是什麼樣子,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成長。
  • 虎爸暴打兒子把視頻發班級群,警方介入:父母情緒裡藏著孩子未來
    有網友表示:教育不能靠暴力,將視頻發至班級群中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有網友指出:這位父親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自己的情緒問題的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父母自己心情不好時,孩子往往就成了出氣筒,父母會不管不顧的把負面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生活中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 6歲女孩被母親拿鐵棍打死:孩子的未來,藏在父母的情緒裡
    在孩子弱小的時候,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懷和愛,而不是肆意打罵!因為父母那張帶著情緒的臉,猶如一根毒刺,直直地插入孩子幼小的心田,會讓孩子的人生之路走得異常艱辛!你的肆意打罵,讓孩子千瘡百孔很多父母總以為,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常在他們面前肆無忌憚地發著脾氣。殊不知孩子對外界情緒的感知十分敏感,無論是家庭氣氛還是父母的情緒變化,孩子往往都能在第一時間感知到。父母情緒不穩定,就會對朝夕相處的孩子造成直接的傷害。
  •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沒有天生的壞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朋友家兩個孩子年齡差不多,她說兩個人鬧起來,每天都有種想揍他們八百遍的衝動!這個時候控制情緒就顯得尤為重要。父母的情緒不穩定,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可以說決定著孩子的未來。孩子不能經常打罵,否則容易出現另一個極端,有的打著打著就習慣了。棍棒教育已經對他不起作用,變得天不怕地不怕。特別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難以管教,很容易使孩子誤入歧途。另外父母情緒暴躁教育出來的孩子,以後也容易變成像父母一樣的人。家庭的教育存在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樣環境的作用下,孩子很可能走上父母的老路。
  • 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父母別不當回事,你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有些粗心大意的家長,在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的時候,仍舊不為所動,認為孩子只是矯情,或者直接認為這是暫時性的,只要家長給點糖果的話,孩子立馬能恢復"本性"。然而,不是每次都是這樣,有時候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的時候,父母別不當回事,因為你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那麼,家長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出現消極情緒。
  • 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一生,父母怎樣才能保持情緒平和?
    」意思是說,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觀念。的確如此,我們的情緒是由我們的想法決定的,對於一件事,我們是感到喜悅還是悲傷,關鍵取決於我們的思想和觀念,父母往往認為是孩子的行為讓自己生氣,其實,讓父母產生負面情緒的根源是父母內心的感受和想法。
  • 你說的話裡藏著孩子的未來,細思極恐,你家寶貝還好嗎
    好好跟孩子說話,孩子的性格學業都會發展得很好。反之,你的孩子會毀在你說的話裡,你的話裡藏著你孩子的未來。我的女兒現在一周八個月,還不會說話但是她能聽懂大人的話。女兒還小,她其實是什麼都不懂的,她的所有行為都是在模仿大人,或者是在聽你的引導。
  • 父母的話語裡,預示孩子的未來,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非常重要
    所謂&34;,父母的話語裡,也預示著孩子的未來,孩子未來是怎樣的,在於父母平時是如何和孩子溝通的。父母和表達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平時總是對孩子惡言相向,孩子長大後也很難變得優秀。 父母哪些溝通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未來?育兒專家崔玉濤曾說過: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父母對孩子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最深的,而父母和孩子平時的溝通方式,也將預示著孩子的未來,孩子將來優不優秀,也在於父母有沒有跟孩子好說話。
  • 爸爸的行為裡藏著女兒未來的模樣,爸爸對女兒的影響有多大?
    爸爸的行為裡藏著女兒未來的模樣,爸爸對女兒的影響有多大?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網上很火的一句話我覺得說得非常對:有的人用童年去治癒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童年,這關係到他三觀的養成和性格的培養,他整個人的未來都會被影響到。
  • 孩子的好奇心藏著他的未來!
    就在最近,網絡上展開了一場討論,討論的主要內容是孩子的好奇心問題,引得了眾多網友和家長們紛紛留言,有網友說:孩子的好奇心很珍貴,應該好好保護,這樣孩子就能對學習產生無窮的興趣了。也有網友說:孩子的好奇心很普通,而且也是孩子一時性的好奇,不需要怎麼理睬。然而,我們的教育專家給出的觀點是:請家長們好好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藏著他的未來。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10年前在我做「父母效能」講座的時候,大部分父母關心的就是如何讓自己育兒的時候不吼不叫。最近我在媽媽社群裡做了一個調查,父母們最感興趣的依然是不吼不叫。當年我剛剛成為媽媽,還不能體會父母的辛苦,我很奇怪,怎麼可能有父母對待孩子的時候會發火,會管不住自己的情緒呢?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10年前在我做「父母效能」講座的時候,大部分父母關心的就是如何讓自己育兒的時候不吼不叫。最近我在媽媽社群裡做了一個調查,父母們最感興趣的依然是不吼不叫。父母都愛說:我是被孩子氣的,都是他讓我生氣的!真的如此嗎?心理學認為:情緒是自己的事情,我們擁有讓自己憤怒和快樂的能力,其他外人都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我們那樣的想法是不科學的,可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呢?我們先來看看《生氣王子》這本書裡,王子的父母跟孩子相處時的情況。
  • TED演講:父母的婚姻觀,藏著孩子的未來
    我們可以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就是選擇誰作為生活伴侶,選擇誰作為孩子的另一個家長。當然,擁有高質量的幸福婚姻,浪漫不能少的, 浪漫是一件盛大,美麗而又神奇的事情。二、父母的婚姻觀,藏著孩子的未來為人父母以後,總為教育孩子操碎了心。
  • 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父母別無所謂,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孩子之所以產生消極情緒主要有三個原因:害怕父母訓斥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都很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他們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認可自己能夠讚揚自己。但是如果父母經常性責罵孩子,孩子就會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在以後的生活中特別害怕父母的訓斥,從而導致自己在消極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 對孩子不滿時,請記住:家長的語言態度與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一個孩子長期生活在「你很棒」的環境中,當「你很棒」變成了「我很棒」的時候,那他就真的很棒了。可以說,家長的語言、態度與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孩子會從父母怎麼對待自己的方式中學到如何對待自己與他人,繼而內化成自己與這個世界相處的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