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曾看過一部墨西哥電影《美麗的秘密》,其中一個片段讓我記憶猶新:
小男孩霍爾蓋因為不喜歡上學,常常惹老師大發雷霆。在一次惹怒老師之後,被老師懲罰一個星期不準上學。後來,在家無聊的霍爾蓋誤闖小鎮的「鬼宅」,遇見了一位老夫人,幾次談話之後,兩個成了忘年交。
霍爾蓋得知老夫人沒有孩子時,兩人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霍爾蓋:「你為什麼不想要孩子?」
老夫人:「那是因為人和人的想法不一樣,倒不是我不想,而是我認為沒法使孩子快樂。」
霍爾蓋:「為什麼?」
老夫人:「因為我當時不快樂。」
雖然老夫人的想法不能代表大眾,但她的言語裡,透露著這樣一個信息:不快樂的父母,養不出快樂孩子來。我覺得她的話有一定道理。畢竟,無法掌控自己情緒的父母,很難培養出樂觀自信、開朗大方的孩子。
父母情緒越壞,孩子越自閉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凌霄一家四口原本相親相愛、其樂融融,可一次意外打碎了這一切。
爸爸凌和平工作忙很少在家,媽媽陳婷外出打麻將時擔心孩子私自外出,於是將凌霄和妹妹鎖在了家裡。
誰知,凌霄餵妹妹吃核桃時,妹妹不小心噎著了。反鎖的門、轟隆的雷雨聲阻斷了凌霄求救的路,妹妹不幸生亡。
遇到這樣的事,一家人難免傷心難過,作為母親的陳婷更是痛苦難當。可惜的是,她走不出痛苦,更忍不住在兒子的傷口上不停撒鹽:
不按時給孩子做飯;將凌霄收藏的全家福撕毀,並扔進垃圾桶;三天兩頭與凌和平吵架摔東西,還在吵架時打罵凌霄,將問題和責任歸咎到凌霄身上。
如此之下,凌霄漸漸封閉了自己的內心,凌和平也說:「凌霄原來性格開朗極了,愛說愛鬧。現在,話都沒幾句了。」
而反觀李尖尖一家,同樣是失去親人,可李爸只是偷偷地思念妻子,在孩子面前始終樂觀豁達,寵她愛她,鼓勵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女兒沒有失去原本屬於她的童年樂趣。
為人父母,不可避免都會遇到很多糟心事。有情緒是正常的,但任由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爆發,或與伴侶爭吵摔東摔西,或打罵孩子,可能會給孩子小小的心靈引起海嘯般的震動,甚至會跟隨他們一生。
在壞情緒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時常會驚恐莫名,生怕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若沒有大人的疏導,久而久之他們會關閉自己的心門,長大後,很容易活成一座孤島。
父母控制好情緒,孩子會有安全感
知乎上一個匿名網友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歷:
因為生病,她在臨市一家大醫院住院治療,孩子就留在家裡,由孩子爸和孩子奶奶看著。
中途放長假時,孩子爸將大寶帶過來看她。無意間,她發現孩子的頭上爬滿了蝨子,那絕不是一朝一夕才有的。她很想質問孩子爸,兩個大人在家看著孩子,怎麼孩子頭上長了這麼多蝨子都沒人知道。
可是,她卻忍了下來,平靜地給孩子爸說了情況,讓他趕緊去買篦子和治療蝨子的藥物,然後給孩子班主任發了信息,讓班主任在班級群裡通知家長們注意一下自家孩子的情況。
大寶得知自己的情況之後,一個勁兒地問她:
媽媽,這個能治好嗎?
媽媽,我怎麼會長蝨子呢?
媽媽,同學們知道了,還會跟我玩嗎?
她耐著性子給大寶解釋:「天氣炎熱的時候,不注意衛生的話,人的頭上很容易長蝨子。媽媽小時候頭上也長過,只要治好了就沒事兒了,同學們還是會跟你一起玩的。不過,以後一定要講衛生,勤洗頭,勤洗澡。」
看著孩子常常地舒了一口氣,她才明白孩子心裡的擔憂,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對孩子爸發飆,不然,不知道孩子會不會有心理陰影呢。而孩子爸後來也主動承認錯誤,說是自己沒看好孩子,讓她擔心了。
遇到事情的時候,如果父母一味指責對方,或者大吵大鬧,只會讓孩子覺得事情很嚴重,並產生危機感,如果孩子的內心還不是很強大,就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
與其當著孩子的面發洩情緒,不如讓孩子看大人如何解決問題。
畢竟,孩子們來到這個世上,最初的安全感基本上都來源於自己的父母親。如果父母將注意力轉移到解決問題上,孩子們也會從無形之中中吸取力量,並獲得安全感。
父母情緒越好,孩子才能越出色
曾經在雜誌《現代婦女》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斯蒂文·格倫打開冰箱想自己拿牛奶喝,因為手小牛奶瓶又滑,不小心將牛奶撒在了地上。不知該怎麼辦的格倫哇哇大哭起來。
聞聲趕來的媽媽既沒有斥責格倫,也沒有懲罰他,而是幽默地對他說:「我還從來沒有看見過這麼大的一灘牛奶呢,真是令人震驚呀」,格倫頓時破涕為笑。
媽媽又說:「既然已經這樣了,我們打掃前先在『牛奶河』裡玩一會兒吧」,接著和格林一起在牛奶裡做起了遊戲。
等格林玩盡興之後,媽媽對他說:「既然是你牛奶潑在了地上,那麼你就應該將地上打掃乾淨。你是喜歡用海綿、拖把還是抹布來收拾牛奶呢?」
格林選擇了用海綿將牛奶吸乾淨之後,媽媽拿了個瓶子過來:「剛才你做了一次失敗的嘗試,沒能用小手抓住奶瓶。這會兒你將這個奶瓶拿到後院,再做一次實驗,看能不能將奶瓶裝滿水。」格倫欣然前往。
長大後,成為科學家的格倫在接受採訪時曾說:「我之所以比一般人更有創造力,與母親的引導密不可分。」
柏拉圖曾說過:「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就能決定他未來往哪裡走。」
生活中,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控制不住情緒的大人們總是火冒三丈,對著孩子一頓訓斥,而格倫媽媽卻反其道而行之。她先用溫和幽默的話語讓格倫情緒穩定下來,然後將「壞事」引導成為訓練孩子能力的「好事」。
格倫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不僅能夠坦然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勇於改正,還逐漸更加了自信和勇氣,為他將來成為科學家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蒙臺梭利曾說過:「我們對兒童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們的一生,也決定著他們的一生。」
人生實苦,每個人可能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雖有萬般難處,也請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孩子面前。
不要讓這個依靠我們的小生命,還沒能體會世間的美好,就先領教了父母猙獰的面孔。
孩子們內心美好世界的坍塌,往往只是一瞬間的幻滅。
請珍惜與孩子這一世的緣分吧,從在孩子面前hold住自己的情緒開始。
共勉!
推麼推籤約寫手|銅豌豆
編輯|琪鵝
審稿|薛笨笨
聲明:本文所述內容為作者原創獨立觀點,不代表推麼推文化傳媒(ID:atu0003)立場。圖片授權基於CC0許可協議,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