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們!您好!歡迎來到心理微課堂,讓我們攜起手來,齊抓共管,精心栽培,在花開的季節守望成長,一起聆聽花開的聲音,共同享受花開的幸福,為孩子們健康成長撐起一片美麗睛朗的天空!
主講人:陳熒
南寧市興桂路小學專職心理教師
管理情緒的方法
1.接納孩子的情緒
對於孩子的消極情緒,我們不要去否認、壓抑孩子的情緒,我們首先要知道,無論孩子有什麼情緒,都是正常的。
在面對孩子發洩情緒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我是在關心你。和孩子的情緒產生共鳴,互相貼近是很重要的,只有孩子覺得自己被家長理解了,才能感受到你的關心。
2.進行角色轉換
在衝突發生的當下,安撫孩子的同時,我們可以和孩子進行角色互換。我們不妨先問問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有怎樣的感受。代入角色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孩子的位置,去體會到孩子的感受,然後我們就可以把孩子的感受表達出來,告訴孩子說 他(她)生氣的原因是什麼,例如你可以說:「我知道你很生氣,因為你想要那份零食,但是媽媽直接拒絕了你 。」當我們注意到孩子的情緒的時候,他們會感到終於被理解了,情緒也就會平復下來。
實用小操作
1.情緒疏導法
比如:火龍呼吸法。
可以這樣和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很憤怒,這個感覺讓你很難受,我知道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你的身體舒服一點,你可以嘗試跟著我一起做,用力地吸氣,感覺空氣從你的鼻子裡面跑進去了,再用力地呼氣,張開嘴巴大力地呼氣,把憤怒從嘴巴裡吐出來。」
這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意識到身體在憤怒的時候的狀態,以及調節情緒的過程,讓自己一直緊繃的身體狀態慢慢地放鬆下來。
2.啟發式討論
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剛剛你有表達你的不滿,但並沒有幫助你解決問題,我知道剛才沒有控制住你的情緒,讓你也很難過,你覺得我們下一次,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做呢?」傾聽孩子的回答不幹涉,只複述。當孩子自己在腦海中主動產生越來越多的解決之道的時候,即便是再天馬行空,都是打破僵局的起點。
3.正向的關注
可以這樣和孩子說:「我注意到,這次你在表達憤怒之前,其實你有先告訴朋友說,你拿了我的零食我很生氣,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媽媽都看到了。」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都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
陪伴與細心照料
讓我們家校攜手
用心呵護,用愛陪伴
讓孩子如夏花般燦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