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有你想不到的未來

2020-09-25 興智家庭教育


一個人的成功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優秀的習慣。


——比爾·蓋茨


作為一個成人,我們經常被周遭的許多人或事情教育我們一定要學會自控,因為自控才能被認可。


畢竟沒人會喜歡一個隨時會失控的人


很多父母早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無論的對孩子的現在或是未來也好,他們從小就會有意識的教育孩子要學會自控。


關於自控,首先要明確一點,它和「順從」不一樣。


孩子不是機器。


要是一個孩子被控制到你讓他往東他就往東,你讓他往西他就往西呢,這樣的孩子在自我探索的欲望上,是絕對不會令你滿意的。



我們所說的自控,是一種「自我控制」


孩子可以忍住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意識到雖然這件事情自己不太想做,但是這件事情是重要的,需要孩子自己自我控制的要把它做完,這才是我們說的自控力。


現在有不少寵溺型和放任型的家長,他們在教育過程中會偏向於放任或包辦孩子的生活,讓孩子「任性」成長。


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越來越難以自控,注意力總是無法集中,無論做什麼都很容易放棄。


沒有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孩子的人生就沒有明確的方向,仿佛無頭蒼蠅四處亂闖,又處處碰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亂發脾氣、上課說話、無故招惹別人、說難聽話、做事缺乏耐心和堅持等,都是他們自我控制能力缺乏的表現。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自我控制主要表現在抵制誘惑


比如對玩具、食品、好玩的活動等是否能進行有意識的控制;


面對選擇是否猶豫不決,是否具有果斷處理問題的品質;


對愛發脾氣的個性的控制,對依賴心理的控制,對學習過程中畏難情緒的控制等。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


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想要擁有自律的品質,絕對離不開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趨甜避苦的本能,但他們並不知道今天的放縱會對未來有什麼影響,這時父母就該責無旁貸的站出來幫助孩子提升自控力。


1

為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孩子每天做作業十分費勁,一小時能完成的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才能做完,父母急得跳腳,孩子卻懵懵懂懂。


孩子也許不是想逃避任務,而是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


當出現這種情況,父母就應該用簡單的概念來幫助孩子衡量時間,例如:約定一個具體的時間開始寫作業、吃飯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個小時……


孩子漸漸對時間管理有了初步概念,這能讓他們在未來的行動和做事都能有所規劃。


2

與孩子做約定


著名教育家胡波提出——教育不是父母單方面的獨角戲,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演繹的雙人舞。


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同樣如此,父母應該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不妨經常與孩子做約定,比如:媽媽晚上看書一小時,孩子也要學習一小時。



當孩子完成約定,往往能夠獲得極大的成就感,也就更願意執行下一次約定。


父母可以有意識地通過約定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孩子也在無形之中提高了自控力。


3

讓孩子獨自承擔後果


知乎上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與兒子的經歷:


兒子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再三催促,為了改善兒子起床難的問題,


她前一天晚上和兒子約定,明天早上我不叫你,鬧鐘只響一次。


兒子完全沒放在心上,誰知第二天一早,孩子醒來便發現自己已經遲到,不斷懇求媽媽打電話給老師請假。


媽媽一點也沒心軟說:「我早就提醒你了,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當天兒子被老師批評,還被罰值日,可從那以後,孩子再也不用媽媽叫起床,甚至在其他事情上也學會了自我管理,成績也有了進步。


父母幫孩子承擔後果,孩子永遠學不會自我約束,當父母大膽放手,孩子反而能張開翅膀,學會飛翔。


幫助孩子學會自控,他們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父母一味放縱,無異於折斷孩子的翅膀,孩子難以把控自己的前進方向,順利前行也無從談起。



隨意生長的樹苗不會長成參天大樹,樹苗只有控制自己不被外界的花草引誘,努力向黑暗的地下汲取營養,才能枝繁葉茂。

相關焦點

  • 孩子擁有這項能力,未來可期
    很多父母早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無論的對孩子的現在或是未來也好,他們從小就會有意識的教育孩子要學會自控。關於自控,首先要明確一點,它和「順從」不一樣。孩子不是機器。要是一個孩子被控制到你讓他往東他就往東,你讓他往西他就往西呢,這樣的孩子在自我探索的欲望上,是絕對不會令你滿意的。
  • 聽說,未來10年最有出息的孩子,都具備這項能力
    學習數學思維,可以培養孩子推理分析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學習能力,可以促進孩子思維的發展,為升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數學思維訓練是一項終身受益的課程。數學真正的功用,是數學思維用數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點擊查看未來社會需要孩子具備這項基本能力
    UCL這項研究追蹤了2000年出生的11,000個孩子,研究表明:對社交媒體的投入時間,會降低閱讀和家庭作業的效果,並且對他們的讀寫/識字能力有潛在的影響。有10分之一的孩子每天社交媒體時間超過3個小時,而這組孩子的平均時間每天只有1個小時21分鐘。
  • 不管有"心疼"孩子,這項能力都別忘了培養
    這讓我想起來類似的一條新聞,同樣讓人哭笑不得:之前開學,有一位貴州的老師照顧孩子吃早餐,發現全班50多個孩子,居然有39個沒有吃雞蛋。仔細一問,除了一小部分孩子是"不想吃"以外,居然還有很多同學是因為"不會剝雞蛋"!
  • 未來10年,擁有這個能力的孩子,最具競爭力
    之前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是,「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就會折舊80%」。第二種新型學習者的能力,是自學能力。在未來,學習者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就是對自學能力的要求。自學能力,要求學習者主動計劃和安排學習。在發現問題或者在遭遇挑戰的時候,主動思考如何解決並決策,而且非常需要學習者的執行力和控制力。
  • 孩子要具備這項關鍵能力,未來20年才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孩童般的好奇心對我們有多麼重要。這引發我們對於教育孩子的思考。孩子天生好奇,我們要滋養這份好奇心和學習熱情,不被刻板的學業和思維方式扼殺,因為「如果你只有知識而沒有熱情,知識也無法幫助你」。科學家培根曾經說過:「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 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走遍歐洲,年薪百萬:擁有這種能力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的確,很多人從小學3年級就開始學英語,學到大學也沒學出個啥,反而一些學齡前的孩子利用學語言的優勢,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不得不說,真正擁有英語這項能力的孩子,簡直太厲害了。01英語好的孩子,更自信能真正學好英語的孩子並不多,所以英語好的孩子,尤其是小學三年級以前能把英語學好的孩子,一定會比同齡的孩子更加自信。很多孩子的性格內向自卑,在同學面前不敢開口說話,其實就是源於心底的不自信。
  • 9歲女孩聯合國演講:擁有這種能力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的確,很多人從小學3年級就開始學英語,學到大學也沒學出個啥,反而一些學齡前的孩子利用學語言的優勢,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不得不說,真正擁有英語這項能力的孩子,簡直太厲害了。孩子本來內向又不自信,但細心的媽媽卻在孩子模仿動畫片裡的人物說英文的時候,發現孩子似乎對語言很有天賦,於是用心培養,讓孩子從只敢一個人在角落裡模仿,到大膽在人群中開口說英語。
  • 清華學霸日程表火了:有自控能力的孩子,才配擁有優秀的未來
    早就有研究表明,比起智力、性格,自制力對於未來成就的影響更大。而孩子自控力的養成,一定要從小培養的。蔡康永曾經說過一段話,我認為很適合缺乏自控力的孩子。所以說,越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越容易擁有優秀的未來。孩子的自控力需要家長幫他培養自控力這件事情,孩子在小時候都是比較缺乏的。
  • 優秀的孩子,都具備這項能力
    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各種因素綜合優化而成的,是產生新思像,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更是現代社會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有創造力的人,更有能力,更容易成功。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讓孩子成為未來精英人才的必備條件。一個人創造力的發展開始於兒童時期,幼兒期與學齡前期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時期。
  • 家長口中的「孩子聰明」,其實與這項能力息息相關
    孩子遇到問題,家長們會開導孩子說:寶貝你再好好想一想、思考一下,這種「想」的過程就是「思維」過程。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及的「孩子真聰明」、「孩子挺有智慧的」等字眼,其實主要看的也是孩子的「思維能力」。通過觀察和探索物體的外形、結構組成、空間位置等特點,孩子可對課程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並將各學科知識與構型搭建、程序編寫融會貫通,進行創造與創新,不斷提升多元化認識事物的能力。分析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不過腦子直接蠻幹,大概率不會獲得理想結果。
  • 如何讓你的孩子幸福感爆棚?從今天開始訓練這項能力
    我們培養孩子的感恩,不僅僅是希望我們自己的付出得到孩子的理解,更是為了他們的未來打好基礎。很多研究發現,那些經常心懷感恩的孩子,長大後會更成功,家庭更美滿,身體更健康,而且在學校裡也會成績更好。如何交給孩子這項有關幸福的終身技能?練習感恩其實並不難,從「發現、付出、行動」這三個層面去練習,增強孩子(以及我們自己)的感恩之心。
  • 孩子不具備這項能力,很容易吃虧,在幼兒園就有體現
    不用說,老師這樣的做法確實不對,真是有違師德。但是在譴責這位老師的同時,淘媽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如果孩子不具備自理能力,不能自主入食的話,是很容易吃虧的。淘媽之前有講過一位親戚家的弟弟,因為從小嬌生慣養,獨立能力很差。快30歲的人了,都不能照顧好自己。前幾天聽我們共同的一位哥哥講,弟弟去年搬家想要讓哥哥幫忙。哥哥本以為他已經把東西打包好,他過去幫忙拉走就好了。
  • 這三種能力的培養,讓孩子未來更具有競爭力,看看你的孩子有嗎?
    作為父母,你想過孩子的未來是什麼樣了嗎?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孩子當下的教育能不能跟得上未來的發展?孩子的能力是否適應未來的生活?怎樣才能讓孩子在未來更具有競爭力?是指每個人進入職場工作的時候,實際上使用到或者被評價的綜合能力當中,只有45%源自學校學習的、可以用標準化方法測試出來的結果;而剩下的55%是我們身上所擁有的其他的基礎能力,包括獨立思考的能力、溝通表達的能力、自我認知的能力。可見,在孩子的未來,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和考驗。那麼,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父母要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能讓孩子的在未來更好,更有競爭力?
  • 在未來,孩子的這6種能力最重要...
    Pink做出了預測,他在《全新思維》一書中說道:「未來的人有6種技能很重要:設計感(Design)、講故事的能力(Story)、整合事物的能力(Symphony)、共情能力(Empathy)、玩的能力(Play)、找到人生意義感(Meaning)。
  • 人體擁有的12項潛在能力,看看你有哪些獨特的能力?
    你知道你的身體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能力嗎?在科學家的眼中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潛在能力,只是一些特殊能力可能作用並不大會隨著時間慢慢減弱直到消失,而有些潛能力卻保留了下來,下面來看看人體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殊能力。
  • 培養孩子的三商能力就可以了?這項能力也至關重要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前些天去補習班接孩子,在補習班門口碰到了孩子的同學靜靜媽媽,正好趕上周末,兩個孩子又比較玩得來,就一起去吃了晚飯。家長們在吃飯的時候總免不了要聊起各自的孩子,期間我們聊到希望孩子以後有怎麼樣的發展,和多數普通家長一樣。
  • 孩子毫無同情心,是父母缺少這項教育,您的未來也將被這樣對待
    導讀:孩子毫無同情心,是父母缺少這項教育,您的未來也將被這樣對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毫無同情心,是父母缺少這項教育,您的未來也將被這樣對待!
  • 未來不想被電腦替代,這六種能力你必須擁有
    內容來源:湛廬文化主辦的第135堂晚課,本期晚課主題:全新思維——未來不想被電腦替代,這六種能力你必須擁有。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主辦方和講者授權發布。未來最有前途的專業是什麼?3. 未來需要的六種能力是什麼? 1.《全新思維》與丹尼爾·平克 這本書指出了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面對新的挑戰,應該怎麼應對?需要建立什麼樣的能力?
  • 十歲女孩給民警寫感謝信: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都不會差
    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是每個孩子存世立身之本。1.不懂感恩的孩子自毀前途還記得孫儷資助的那名學生嗎?都說「別人幫助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為何本是一件好事,到最後卻鬧到這般田地?歸根結底是向海清沒有感恩之心。在他人生最無助最低谷的時候,他得到了別人的幫助,正是這份無私不求回報的幫助,讓他考上了大學,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