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管理思想家史蒂芬·柯維:養成好習慣,幸福和成功才能實現

2020-12-24 火苗書評

很多人都想尋找實現目標的捷徑,想要家庭幸福卻不願承擔責任,想要工作更有效率卻不願養成好習慣,根源在於不敢面對真正的自己,不願通過循序漸進地改變和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著名作家、哲學家富蘭克林關於習慣曾這樣說:人類一生的工作,精巧還是粗劣,都由他每個習慣所養成。由此可見習慣的重要性。《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美國管理思想家史蒂芬·柯維結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實際,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精心編著而成。

世界領導力大師沃倫·本尼斯曾給予這本書高度評價:柯維的經典著作,即使沒有改變世界,也影響了數億的讀者,讓世界變得更加和平、繁榮、準備充分且目標明確。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書中講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分別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自我更新。

01

如果要給七個習慣排個順序,個人覺得以終為始應該排在第一位。因為只有先確立個人要實現的目標和承擔的使命,才能找到奮鬥的方向。

確立好目標後,為了實現目標,我們必須養成積極主動的好習慣,尤其是當我們面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時,逃避不是辦法,積極主動應對才能變困難為轉機,同時我們還必須做到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比如讀書,如果只是為了每天發個圈刷一下存在感,不求甚解,即使堅持得再好可能也很難有大的收穫。

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必須做好時間管理,這時堅持要事第一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手機的出現,導致很多人有事沒事逛逛朋友圈,點個讚,聊聊天,時間白白浪費卻絲毫沒有感覺,如果哪天不小心把手機落在家裡,就會感覺茫然若失,幾近患了手機綜合症。如此,很難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實現高效率工作更無從談起。

書中指出,按照時間管理四象限原理,可以把事情依次劃分為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和不重要不緊急四個象限。那麼我們更應該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第二象限即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這類事情重點包括規劃願景、使命和價值觀,建立人際關係等內容,如果把這類事情做好,往往有助於第一象限即重要緊急事情的解決,要比從一開始就埋頭攻克危機和問題等重要緊急的事情而始終沒有進展高效得多。

02

一個人很難離開群體而獨活,尤其是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世界都在慢慢向一個互聯互通的整體融合,這時無論是個人和企業,擁有雙贏思維都顯得十分必要。

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馬雲當初創立支付寶的初衷是利用網際網路幫助小微企業發展,為它們搭建一個方便的網上資金支付平臺,在為小微企業提供便利的同時卻也給阿里巴巴帶來了更大的商機,可謂踐行雙贏思維的典範。

如果說養成雙贏思維的好習慣可以讓個人或企業發展得更好,那麼堅持知彼解己這個習慣則會推動我們走得更遠。

《孫子兵法》中有這樣一句經典: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論是工作和生活中,了解別人都是讓所做的事情進展得更順利的前提。

比如,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繁忙經常不能回家,把孩子留在家裡交給老人照顧,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給孩子買一大堆零食或者禮物,儘管開支不少但是卻發現孩子並不開心,與自己的心理隔閡越來越遠。

究其原因就是沒有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的陪伴和傾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理解和愛護。

03

當我們和家裡人在做決定時產生分歧,你會固執己見還是會順從家人的想法?事實證明統合綜效這個習慣在此時可以派上用場。

當分歧產生時,完全可以一家人坐下來各抒己見,然後討論一下究竟怎麼做才能讓大家的願望都能得以實現,這時並不是想委曲求全做到誰順從誰,而是求同存異,找尋到一種超越眾人想法之外的更好辦法。

書中講到的最最重要的習慣是自我更新,這是我們能夠持續發展和進步的前提。

機器用久了必須維護和更換破損的零件才能繼續正常運轉,人也不例外,如果不考慮自己的身體承受能力,一味透支,可能就會出現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蜀相》中用一句唐詩描寫的悽涼情形:出師未捷身先死。

當然,自我更新不但包括身體層面,還包括精神、智力和社會/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如果我們能堅持每周閱讀一本書,並通過寫書評等形式進行輸出,不但能從閱讀中滋養自己的精神,而且還能讓自己的智力得到及時更新和提升。

綜上所述,要想成為一名高效能人士,以上七個習慣缺一不可,而且《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書中提到的七個習慣互相聯繫、互相推進,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只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認真踐行,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和幸福。

相關焦點

  • 習慣心理學:教育就是養成好習慣
    習慣是一個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習慣讓我們減少思考的時間,簡化了行動的步驟,讓我們更有效率;也會讓我們封閉,保守,自以為是,墨守成規。在我們的身上,好習慣與壞習慣並存,而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取決於好習慣的多少。人生仿佛就是一場好習慣與壞習慣的拉鋸戰,把高效能的習慣堅持下來就意味著踏上了成功的快車。如果你希望出類拔萃,也希望生活方式與眾不同,那麼,你必須明白一點:是你的習慣決定著你的未來。
  • 國旗下的演講 | 養成好習慣,迎接新挑戰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好習慣,迎接新挑戰》。九月是開學的季節,今天是2020年9月7日,我們的雙腳已經穩穩站在了濰坊恆德實驗學校的沃土上,我們將在這裡不斷接受新知識的澆灌,慢慢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實現夢想。養成好習慣,是迎接新挑戰的必由之路和必勝良方。習慣改變命運,習慣成就未來。
  • 21天好習慣夏令營 幫助孩子養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我這兩孩子倒也乖巧懂事,就是挑食,不吃蔬菜,平時在家都是嬌生慣養的,希望參加你們的夏令營能讓她們倆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姐妹花的媽媽如是對記者說。 沒想到的是,經過夏令營數天的集體生活鍛鍊,兩個小姑娘竟然開始和其他營員一起搶食蔬菜。不僅如此,他們還學會了自己洗衣服、整理內務,這些家長平時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這麼輕鬆地實現了。
  • 如何養成好習慣?就從微習慣開始! | 錢塘社科百秒快講
    養成一個壞習慣可能只要1秒鐘,想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感覺非常的難。有人說堅持是養成好習慣最大的敵人。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堅持是那麼難做到?今天我帶大家一起來揭秘。微習慣就是,你所設立每天要去實現的是很簡單、很快捷、很細小的目標。一句話就是:動動手指就可以做到。
  • 九月新希望,揚帆再起航 仁壽縣龍正中學舉行2019級「好思想、好習慣養成」動員會
    四川新聞網消息(鍾敏 文/圖)好思想,好習慣,成就好未來。9月3日,仁壽縣龍正中學2019級全體學生、部分家長代表、班主任及「青藍工程」新教師共聚一堂,舉行「好思想、好習慣養成」動員會。會上,年級主任介紹了召開此次動員會的背景,分析上學期學生發展情況以及學生存在的不良思想、不良習慣。
  • 家庭教育的成敗,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家長能否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以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所作為,因此,培養孩子的品行習慣,都顯得非常重要,俗話說:習慣決定命運,不幫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讓他在未來的人生當中,實現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從而有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成熟的父母
  • 小時養成好習慣,大時才能攀成績|學習習慣養成
    再細看這9個好的學習習慣,包含著仔細、專注、好奇、認真、負責、勤奮等品質,以及時間管理、情緒管理等能力。所以,學習習慣養成中,除了關注行為本身,還要看到行為背後所包含著的品質和能力。不同的氣質類型孩子,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長,逐漸具備了不同的信念、認知和行為習慣,加上不同孩子在不同智能上的優劣勢,自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學習習慣。三、客觀因素孩子所生活的文化背景、社區環境,所在的學校的辦學理念、宗旨等,也會影響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
  • 家庭教育必看三十六計之第1計:好習慣養成篇
    我國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兵書《三十六計》,又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實,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也有三十六計,對於我們教育孩子也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要想讓班級管理安全有序,老師就要幫助學生養成這3個好習慣
    已經進入了9月中旬,各個學校都已經開學了,「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習慣的養成是很重要的,老師必須要注意重視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良好的學習包括在各個方面,班級的常規就是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學習圍棋,可以養成這些好習慣
    很多家長送孩子學圍棋,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喜歡,更因為,圍棋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這在無形之中,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在圍棋的學習過程中,孩子也會慢慢培養成靜心思考、學以致用的習慣。2、生活的好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幫助孩子茁壯成長。下完棋,要收拾棋子棋盤,圍棋書和作業整理好,這些事情都可以讓孩子自己完成。
  • 高情商家長,一定要養成5個好習慣,關係孩子一生幸福
    高情商家長,一定要養成5個好習慣,關係孩子一生幸福,看看你做到了幾點?無論父母事業上多麼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把天才培養成庸才,是對家庭和人類文明最大的犯罪。由於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大概連改錯的機會也沒有,連補償的機會也沒有,所以我們只有把這個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這幾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父母需要學習,孩子也需要學習。親子之間需要共同學習,相互學習。
  • 好習慣如何養成,所謂「21天習慣養成法」別再上當了!
    好習慣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但是,養成好習慣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容易。我在朋友圈裡經常看到這樣的人,他們把臉換成了「不瘦20斤不換臉」,一年過去了,他們還是沒有換臉。人們總是天真地認為把目標告訴別人,就能激勵自己完成目標。結果,目標沒有完成,臉皮越來越厚。有些人試圖和朋友一起去,比如答應一起跑步減肥。
  • 肇慶市星管局:讓貧困戶在思想和生活習慣上實現「脫貧」
    精準扶貧,幫扶部門不僅要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還要改善他們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增強對生活的信心,逐步邁向小康生活,過上幸福的日子。因此改善貧困戶的人居環境,是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之一。肇慶市星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在精準扶貧中,切實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在幫助貧困戶提高收入的同時,還進一步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持續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自立自強,勤勞致富,建設美好家園,邁向幸福新生活。
  • 這6個好習慣,越早養成,對孩子以後的人生越有利
    成功的習慣本身就是成功的最大原動力,好的習慣會讓人一生受益。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少成若性,習貫之為常。人的習慣大多都是在幼年時養成的,貫穿一生,作為父母我們應該重視孩子哪些良好習慣的培養呢?
  • 五個自我管理的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
    這不由讓我想起賈伯斯曾說過的一句話: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裡,你養成了習慣;在你生命的最後的30年中,你的習慣決定了你。而王爾德說的就更有哲學味道了,他說,起先是我們造成習慣,後來是習慣造成我們。之所以講這些,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們是完全有機會和可能擁有另一種人生的,前提就是能改變日常的習慣。想要變得更好,這五個習慣必須要養成。
  • 讓大腦基底核儲存新的迴路,養成好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是什麼?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習慣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有多重要,相信每位家長都知道。可是,好習慣不是那麼容易養成的,而想要改掉已經形成的壞習慣,培養出新的好習慣,更是難上加難。
  • 養成好習慣作文(精選5篇)
    篇二:養成好習慣  在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上,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我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我的一個學習方面的好習慣吧。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我們的前人總結出來的一個成功妙方。我在上海青浦區鳳溪小學一年級學習時,當時教我們英語的陳薇芬老師,為了讓我們每個同學都能熟練地掌握好英語單詞,就要求我們邊讀邊用筆記,久而久之,我也就養成了一個邊讀、邊記、邊默的好習慣。正是由於我在課堂學習和課外閱讀過程中,堅持一邊朗讀一邊用筆記和默寫,使我對英語單詞、句型的掌握運用,能夠比較得心應手。
  • 學生參與食堂管理養成節約好習慣
    本報南寧訊 (記者/劉琴 通訊員/韓燕燕)近年來,廣西民族大學飲食服務中心堅持開展大學生「走進食堂,體驗生活」系列活動,在大學生中營造制止餐飲浪費、養成勤儉節約良好習慣的濃厚氛圍並取得顯著成效。廣西民族大學有學生2萬人,共設學生、教工6個大食堂,統歸學生後勤處飲食服務中心管理。飲食服務中心堅持開展大學生「走進食堂,體驗生活」系列活動。學校成立學生夥食管理委員會,設立值班監督崗,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參加食堂的民主管理,對食堂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飲食服務中心每個月邀請10名左右的大學生走進各個食堂參與食堂工作,體驗食堂職工1天的工作流程。
  • 怎樣養成一個好習慣,實現新學期逆襲? - 天學網
    有的是因為拖延,有的則是因為懶惰,有的則是沒有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導致無法完成。就拿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來說,有的同學回到家就想看電視,玩電腦,作業拖到最後才寫。但學霸們則相反。不排除有學霸愛學習勝過愛遊戲,愛看電視,但是為什麼遊戲和電視帶給我們的快樂更多呢?
  • 學習圍棋,可以養成哪些好習慣?
    很多家長送孩子學圍棋,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喜歡,更因為,圍棋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這在無形之中,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在圍棋的學習過程中,孩子也會慢慢培養成靜心思考、學以致用的習慣。下完棋,要收拾棋子棋盤,圍棋書和作業整理好,這些事情都可以讓孩子自己完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就應該培養。無論是課堂還是家裡,下完棋我們都應該要求孩子把棋子收進棋盒、擺好棋盤,就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要督促孩子完成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