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粹「泡菜」。(資料圖片)
日本「和食」。
法國代表食品法棍。
日本壽司。
「法國美食文化」最早入非遺 中國尚無飲食類項目成非遺
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23日稱,泡菜將在今年年底舉行的第八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進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名錄。在韓國公布「喜訊」的前一天,即22日,日本文化廳也已發表消息稱,對日本將「和食」(料理)列入「非遺」的申請,負責事前審查的聯合國組織審查委員會已作出了「建議列入」的意見,日本「和食」也入遺在即。 (天樂)
本報訊 據韓媒報導,第八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會議將於今年12月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公布本屆獲批的「非遺」名單。媒體提前得到的信息顯示,今年的31項「非遺」申請,審查結果是23項「建議列入」,7項「無法列入」,1項「信息補充」。
日韓相關部門宣布,日本「和食」和韓國越冬泡菜都在「建議列入」名單上。按照以往經驗,進入「建議列入」名單的項目從未在大會上被推翻過,「和食」和泡菜入遺幾成定局。此外,中國的「珠算」也進入「建議列入」名單。
韓改泡菜「中國白菜」之名
泡菜是韓國代代相傳的日常飲食。韓國人認為,泡菜文化反映鄰裡間「分享」的精神,增強了人們之間的紐帶感和歸屬感。韓國文物廳在2011年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95%的韓國人一天至少會有一餐會吃泡菜,64%的韓國人一日三餐都會吃泡菜。
對外方面,韓國致力向世界宣傳「泡菜文化」,為泡菜設立國家節日。此次為了泡菜申遺成功,韓國政府自今年2月起就積極準備,甚至把泡菜原料大白菜的英文名稱由「中國白菜」(Chinese Cabbage)改名為「泡菜白菜」(Kimchi Cabbage),還於今年9月舉辦了關於泡菜和泡菜文化的國際研討會。如今,泡菜將如韓國人之願成為繼江陵端午祭、板索裡(韓國清唱)、宗廟祭祀之後,韓國的第1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考究,韓國泡菜文化裡有著深厚的中國文化身影,《詩經》裡就出現過「菹」字,意為酸菜。而後,中國的酸菜傳入韓國,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韓國泡菜,因而韓國泡菜申遺的消息曾在中國引起了不少爭議。
日本欲挽回
食品安全形象
日本「和食」將與韓國泡菜同批入遺。在申請中,日本農林水產省將「和食」定義為「一個尊重自然,通過用餐增進家庭及集團聯繫的社會性習俗」,包括了從北海道至衝繩地方菜系在內的所有日本傳統料理,並舉出了「採用新鮮多樣的食材精心裝盤,與正月、插秧等日本傳統活動密切相關」等特點。
日本政府在去年6月就啟動了「和食」申遺的工作,這一舉動也被外界認為是在極力挽回由於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而受損的日本食品形象。目前,日本已擁有「歌舞伎」等20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食」入遺成為日本「非遺」項目在傳統節日、表演藝術和傳統工藝以外領域的首次突破。
新聞
連結
法國美食最早入遺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曲藝、傳統工藝等。它與世界遺產(包括古蹟和自然景觀)、世界記憶遺產(包括古籍和繪畫等)並稱為「三大遺產事業」。
201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法國美食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美食文化第一次被列入該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表示,法國傳統美食及其獨特的用餐儀式和布置,符合登上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條件。此外,法國美食文化中選的理由,在於它已成為一種社會習俗,用於慶祝個人或團體生活中的最重要時刻。
截至目前,與飲食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法國美食文化」、「地中海飲食」、「墨西哥傳統飲食」和「土耳其小麥粥」,每一樣都不僅僅是單純的食物,還深刻反映了當地的傳統和文化習俗。
遺憾的是,擁有「八大菜系」的中國,目前尚無飲食類項目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