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美價廉的迪卡儂:如何將性價比做到極致?
物美價廉的迪卡儂:如何將性價比做到極致?來源:聯商網2016-12-30 10:37說起迪卡儂,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物美價廉。在迪卡儂,幾十元就能買到一件不錯的運動服。在知乎上,很多運動愛好者也會推薦迪卡儂的運動裝備。
-
迪卡儂:慢公司「逆襲」 堅持核心競爭力
2010年以後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運動品牌們紛紛放慢了腳步,而「慢半拍」的迪卡儂卻在這個時候開始慢慢踩緊油門提速。去年,本土運動市場遭遇到了10年來最大的滑坡,排名靠前的運動品牌合計關掉了數千家店鋪,然而迪卡儂卻逆市新開了16家門店,這簡直就是在向同行們「示威」。 表面上看,當下的迪卡儂似乎是在開足馬力狂奔,但這其實只是一種錯覺。
-
體育行業零售巨頭,性價比打下的百億品牌,迪卡儂的經營之道
性價比和用戶體驗的首選作為一家體育用品的零售商,迪卡儂給自己的商業模式的定位就是價格低、質量硬。迪卡儂誕生於奢侈品雲集的法國,這也是創始人打造價格優勢的一部分原因。將價格儘量的壓低而創造用戶市場。商品裡面比較出名的就是那款29元的雙肩包,無論是學生還是中老年人都適合背,以及49元的高密度抓絨衣,實現了真正的物美價廉。迪卡儂在1986年的時候就成立了自己的生產公司,為其提供產業鏈的支持。在電商發展如此之快的情況下,迪卡儂的2019年的營銷額同比增長9%,全球銷售額達到了124億歐元(大概975.88億人民幣)。
-
迪卡儂實體店,為什麼沒被電商打垮?
1、用低價打造爆款由於它面向大眾市場而非品牌市場, 與大品牌、高價格的消費理念不同,在迪卡儂商場裡,消費者最大的感受是價格便宜。而且,便宜得驚人,29元的雙肩包,30多元的速幹T恤……這種便宜又與淘寶、山寨貨不同,迪卡儂的便宜能讓顧客覺得物美價廉,性價比超高,有種買到就賺到的感覺。 2、把性價比做到極致; 一直以來,低價都是迪卡儂的生存戰略,而僅靠低價,迪卡儂是鬥不過山寨和淘寶的。
-
迪卡儂:以不變應萬變的全產業鏈法則
創始人在這家企業萌生之初就確立了迪卡儂市場定位:在同一個商場內,為所有的運動者——從初學者到專業人員,提供價格最低的運動產品。 2003年,迪卡儂進入中國市場。近幾年,中國零售市場經歷了電商的洗禮,一些同質化的傳統零售商超飽受電商價格衝擊而愈發步履艱難,而像迪卡儂這樣擁有產業鏈條的自有品牌型零售商卻加速崛起。
-
分析:迪卡儂對付電商的三大秘籍 拼性價比
分析:迪卡儂對付電商的三大秘籍 拼性價比 2015-01-09 10:39:18 來源:中國企業家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
-
迪卡儂成功秘訣:性價比、自有品牌、高度垂直供應鏈
性價比、自有品牌、垂直供應鏈,迪卡儂(需求面積:2600-3000平方米)憑藉這三大法寶在電商大潮中鎖定了消費者。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其實真的有。想一下周末哪家商場人最多?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
-
迪卡儂憑啥不怕電商?性價比 自有品牌 垂直供應鏈
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常他們踩著自行車和滑板車滿場飛奔,上了蹦床就不下來,好容易解脫的父母趕緊到跑步機上跑兩步,或是扎進服裝區挑鴉季的衣服,這是周末一家三口最典型的迪卡儂半日遊。很多人認為,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經濟。
-
女包行業品牌林立,慕昂以高性價比打入市場
市場調查表明,社會購買力70%以上是掌握在女人手裡,千百年來在生意場上,眾所周知的是市場目標對象定向女人,一般都會發現更多的機會。尤其在「包治百病」的不老傳言下,女包市場更是一塊肥肉,眾多商家擠破頭往裡鑽,使得整個市場規模發展愈加壯大。但我們很少真正了解女包市場火速發展背後,各個品牌產品質量到底如何?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品牌又有多少呢?
-
深度解碼:體育用品「全能王」迪卡儂的商業模式
模式:全產業鏈條 1976年,第一家迪卡儂大型運動產品自選超市在法國北部的Englos (裡斯)開設。創始人Michel Leclercq為這家剛萌生的企業確立了市場定位:在同一個商場內,為所有的運動者——從初學者到專業人員,提供價格最好的運動產品。
-
迪卡儂,為什麼是當代成年人的迪士尼樂園
所謂「藍色貨品」,就是迪卡儂自有品牌下、同類產品中性價比最高的,位於首推價格區間的一些單品[1]。迪卡儂線下門店裡把C位都留給了這些藍色物品。「藍色貨品」位於同類產品的最前端,用更加醒目的藍色貨架陳列,區別於其他產品用到的灰色貨架,號稱「比市場上同類商品便宜20%「[1]。研究曾指出,至少有一半超級市場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無計劃產生的衝動購買行為。
-
三天一家店,未來三年僅中國開500家 迪卡儂高性價比的低價競爭
去年一年,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巨頭迪卡儂集團全球營收超100億歐元,同比增長12%。其中,海外市場佔到集團業務的67%,在商場數量方面,中國是除法國本土以外的最大市場,擁有214家商場(含臺灣地區9家)。 今天的零售市場,經歷了電商的洗禮,很多同質化的傳統零售實體,在電商低價衝擊下步履維艱、萎靡不振。宏觀經濟不景氣!消費者變了!電商搶顧客!成了很多零售企業嘴上的「常用詞」。 要做到「厚顏無恥的低價」,首先就要求成本最低,而且性價比還要高,低價是迪卡儂的核心競爭力。那怎麼做到呢?
-
以經營戰略為導向的金龍魚,能否靠六渠道打造核心競爭力?
本次上市,益海嘉裡金龍魚將發行新股逾5.42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為10%。發行價為25.70元/股。其募資合計為139.33億元,是創業板有史以來最大的IPO募資規模。10月15日,益海嘉裡金龍魚高開90.51%。
-
迪卡儂為何能成為運動品牌的翹楚?
這種開大店的成本很高,迪卡儂為了降低成本,一般採用開發商合作租賃和購地自建模式,租賃佔絕大部分,一般迪卡儂會選擇籤長約,一次就是20年。因為中國土地成本高,自建比例目前只佔到中國所有門店的13%。以往實體店選址都選擇在黃金的地段。因為寸土寸金,也不可能留出很多的空間給消費者。
-
解讀迪卡儂:體育運動品牌王國的商業秘密
不僅如此,迪卡儂在中國的團隊已經開始為實現1000家店制定戰略。應對中國這個變幻莫測的市場,胃口大開的迪卡儂又能否吃得消呢? 節目中,張亮的帽子、王詩齡的滑雪服等產品均為迪卡儂同款 迪卡儂在沒有大肆花費在廣告投放的基礎上,跟其產品超高的性價比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儘可能的減少非生產造成的經費消耗才能更進一步的控制成本,將更低價格的產品帶給消費者
-
迪卡儂—成年人真正的樂園
迪卡儂,是成年人真正的遊樂園。迪卡儂來自於法國,是全球較大的體育用品零售商,由米歇爾·雷勒克於1976年創立,第一家店開在法國裡爾附近的小村莊恩洛斯。從入門級到專業的運動產品,我們的自有品牌,即「激情品牌」,如Quechua戶外山地運動品牌、 b'Twin自行車運動品牌、Kipsta團隊運動品牌、 Nabaiji遊泳運動品牌等,憑藉其優秀的性價比、安全性、用途、設計、說明、廣泛性贏得了顧客的喜愛。
-
體育用品市場衰退 迪卡儂逆勢玩轉「初級」體驗
迪卡儂卻大肆開闢線下實體大店,鮮有廣告,市場份額仍雄踞前三;而其電商平臺在呈300%增長的同時,線下平臺也保持了50%的增長。迪卡儂逆勢崛起,原因正是其引以為豪的「體驗」——迪卡儂實在不是一個正經的大型運動超市。體育用品店首要功能當然是陳列,但迪卡儂的陳列卻是為體驗服務。
-
迪卡儂在華喜與憂
摘要 去年12月31日,隨著迪卡儂天津南開區的新店開業,迪卡儂中國店鋪數量定格在166家。大眾定位、高性價比讓迪卡儂在中國市場上走過一段彎路後開始進入爆發性增長,但如果按部就班,它能火多久還很難說。
-
迪卡儂回應產品存質量瑕疵,能否玩轉性價比蹺蹺板?
「同等單位重量下,氨綸單價成本比聚酯纖維高。」迪卡儂相關負責人稱,「此次產品針織面料中含有聚酯纖維和氨綸,其中氨綸含量標識為10%(允差±3%),實測含量15%」。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消費者去迪卡儂店中以上述理由退換貨,店內員工稱,「只有商品出現肉眼可以見的瑕疵或破損的質量問題時才能退換貨」。對此,迪卡儂相關負責人予以澄清:「該內容並不屬實。」
-
被白嫖的迪卡儂:體育界的「宜家」,成人的「迪士尼」
「小區的免費健身房」、「周末帶娃的好去處」、「每天都去玩滑板車」,這是媒體對迪卡儂的一致評價,而迪卡儂是一家1976年在法國創立的運動品牌,在實體零售屢受衝擊的當下,仍然能夠保持增長,殺出一片天空,據悉2019 年,迪卡儂全球市場的銷售額高達 124 億歐元,比 2018 年增長了 9.1%,線上線下共有 4 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