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地,單邊主義挑戰國際秩序。
2020年,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經濟企穩回升,引領全球抗疫與經濟復甦。
年終歲尾,環球資訊廣播對話多國各界人士,請他們就這一年團結合作抗擊疫情的意義、各自國家與中國的互動以及如何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等話題進行解讀。
【國際人士看中國】本期嘉賓:阿根廷拉丁美洲中國政治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馬可為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宇):當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給世界經濟發展造成巨大衝擊。但與此同時,隨著一些西方國家大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全球化進程正遭遇嚴峻挑戰。阿根廷拉丁美洲中國政治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馬可為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在全球樹立了成功抗疫的典範,在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維護全球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馬可為接受總臺記者視頻採訪
馬可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雖然是首批遭受疫情衝擊的國家之一,但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中國全社會能夠團結一致應對疫情,在全球樹立了抗疫典範。「中國僅僅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就控制住了疫情,我認為主要是因為中國社會組織有序,政府與社會非常團結,各界都能執行政府的部署和舉措,所有人都目標一致。此外,還要考慮到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可以允許將經濟活動和企業運行停止一段時間來專心抗疫。我認為中國在全球樹立了成功抗疫的典範。當然由於各國情況不同,中國的成功很難被複製。」
受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遭遇「寒冬」。在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中國經濟也從第二季度開始恢復正增長。馬可為強調,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中國經濟的復甦提振了世界經濟。「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中國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儘管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中國經濟遭遇衝擊,但中國政府及時調整,企業也快速實現復工復產,同時中國社會各界也全力支持政府採取的恢復經濟措施。雖然因為疫情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迷,但中國經濟迅速恢復增長並提振了世界經濟的復甦。」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但據阿根廷出口商會國際戰略研究所發布的報告,中國從今年4月起連續四個月成為阿根廷最大的貿易夥伴。馬可為特別指出,阿中經貿往來不斷深化是大勢所趨,而「一帶一路」倡議會給阿根廷帶來更多機遇。「阿根廷與中國經貿關係深入發展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如今,兩國成為主要貿易夥伴還遠遠不夠,阿根廷政府相信未來兩國關係會進一步深化。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拉美國家、特別是阿根廷創造了重要的機遇。就阿根廷來說,加入到這一倡議中有助於促進國際貿易增長,獲得更多的外來投資,推動與物流等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完善產品出口條件、提高競爭力。我們也希望兩國能儘早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從而為阿根廷帶來更多機會。」
當前,一些國家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全球化遭遇「逆流」,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多邊主義精神正面臨嚴峻挑戰。對此,馬可為認為,面對當今世界產生的諸多問題,合作才是解決之道。他還對中國在維護全球化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表示讚賞。「像我們現在面臨的諸如疫情等問題都離不開全球化,所有國家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產生的各種問題是全球性的,因此解決這些問題也離不開全球化,哪個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當前,有個別發達國家反對全球化,並沒有與其他國家合作的意願。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經濟的引擎,一直致力於貿易、經濟等多領域的合作,因此與中國的合作對阿根廷和拉美國家來說都是一個機遇,將有助於經濟實現復甦並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