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塞涅卡,一個慈祥睿智的哲學家(上)

2020-12-14 舞動奇蹟影視

百家原創作者:熙柔聊歷史

斯多葛哲學在塞涅卡的生命中發現了它最值得懷疑的表現方法,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最完美的措辭。塞涅卡約在公元前4年生於科多巴,不久即被帶往羅馬,在那兒接受了一切可能獲得的教育。他從他父親那兒學習了修辭學,從阿塔盧斯那兒擷取了斯多葛哲學,從索蒂翁那兒學到了畢達哥拉斯哲學,實用政治學是得自他的姑父一在埃及的羅馬總督。有一年的時間,他試吃素食,然後又放棄了,不過在飲食方面始終保持節制。他是個百萬富翁但他的嗜好並不多。他的氣喘和肺虛弱症相當嚴重,以致常想自殺。他當過律師,並於33年被選為會計官。兩年後,他與蓬佩伊婭·保利娜結婚,與她共度了一段長久而美滿的日子,直到逝世繼承了父親的遺產後,塞涅卡放棄了法律,沉溺於寫作中。當克雷穆蒂烏被卡裡古拉逼迫自殺時(公元40年),塞涅卡去為科爾都斯的女兒馬西婭寫了一篇悼文。

卡裡古拉原想以傲慢的罪名把他處死,然但是塞涅卡的朋友救了他,理由是:不管怎樣,他不久即會死於肺病。不久之後,斑克勞狄烏斯控告他與格馬尼庫斯的女兒朱利婭有染。元老院判他死罪,但是克勞狄斯·科爾都斯(白烏斯把死刑減為放逐到科西嘉島。這位哲學家在那座荒涼的小島上,在與奧維德的託米島上同樣原始的人民中,過了八年孤苦的日子(公元41—49年)。起初,他以真正斯多葛派的鎮定來應對他的不幸,並寫了一封動人的慰問信給赫爾維阿姆安慰他的母親。然而,當艱苦的歲月滾滾逼至時,他的精神崩潰了,他以謙卑求恕的語氣給克勞狄烏斯的秘書波利比奧斯寫了一篇陳情書。此舉失敗後,他只好用寫悲劇來減輕他的痛苦。這些奇特的作品(裡面幾乎每一個人物都是雄辯之士),目的可能是供人研究而非用於舞臺我們沒聽說這些作品有任何一個被上演過,充其量只有一些優異的插曲或出色的對話被譜成音樂,由丑角表演。這位溫和的哲學家用暴力使舞臺具體化,仿佛他要在戲院中與血腥的表演一較高下一樣。

儘管有這些大膽的努力,他更像一個思想家,而無法成為一位優秀的劇作家:他偏重觀念而忽視人物,絕不放過任何一個表達思想,意見或諷刺的機會。他的戲劇中有一些佳句,但其餘的部分可能會被人忘記。文藝復興時代的批評家之王斯卡利傑就認為塞涅卡優於歐裡庇得斯。當古代文學的生命復甦時,在現代演說中能被當作第一個劇本範式的,仍將是塞涅卡的作品。由於他的作品,才產生了古典形式與構成高乃依戲劇中所著稱的統一,並支配了法國的舞臺,直到19世紀。對這種影響感覺較少的英格蘭,自從希伍德把塞涅卡的戲劇譯成英文後(1559年),成了英國第一齣悲劇的範本,並在莎士比亞的劇本中留下了公元48年,年輕的小阿格麗品娜接替了梅薩利納對於克勞狄烏斯和羅馬的權痕跡。她急於把她那11歲的兒子尼祿變成一位亞歷山大,於是尋找一位亞里斯多德學派的人,並在科西嘉找到了他。她召回了塞涅卡,並恢復他在元老院的席次。他以五年的時間教養這位幼主,另外以五年的工夫引領這位皇帝及國家。

在這十年期間,他為尼祿的教化及斯多葛哲學寫了種種註解—《論憤怒》《論人生的短促》《論靈魂的寧靜》《論仁慈》《論幸福的人生》《論聖賢的堅貞》《論利益》《論天道》等。這些正式的論文,並沒把他的才能充分表現出來。它們像他的戲劇一樣,閃耀著警句與妙語的氣氛。這些一頁接一頁地繼續迸出,終於使讀者厭乏,失去了它們的迷人之處。然而,塞涅卡的廣大讀者時常讀他的文章,嚴厲的昆體良縱然對他那悅人的機智雋語不悅,儘管「甜言蜜語」及「耀眼的美人斑」會冒犯典雅古風,大眾卻不嫌厭使人興奮的是,這位富有的宰相像他的學生一樣對他言談恭順,還竭力獲得他的歡心。多少年來,塞涅卡直是義大利傑出的作家、政治家和葡萄種植者。塞涅卡顯然充分地利用了他的職位和學識從事投資,這使他的世襲財產成倍增加。如果我們相信卡修斯的話,就會知道塞涅卡以極高的利息貸款給鄉下人士,甚至當他把英國的款額突然收回4000萬塞斯特斯時,竟在當地引起恐慌及造反。

聽說,他的財產增加到3億塞斯特斯(約300萬美元)。公元58年,梅薩利納的一位控告者老友普布利烏斯·蘇伊利烏斯公開攻擊這位宰相為「偽君子、姦夫、放蕩子;攻訐朝臣而從不離開宮廷;譴責奢侈,卻又展示500張杉木和象牙餐桌;譴責富有的人,但卻用高利貸把各行省的錢財都榨乾了」。塞涅卡像愷撒一樣,當他可能被處以死刑時,有個辯駁的機會就滿足了。在他的《論幸福的人生》文中,他複述人們對他的控訴,他的答覆是:聖賢並非必定貧窮。倘若財富來得清白,他就要,但是他必須要能夠隨時放棄它而沒有深切的懊悔。同時在精美的家具中,他過著禁欲主義者的生活。他睡在一張堅硬的蓆子上,只喝白水。他吃得過分節省,以致死時因營養不良而骨瘦如柴。「過多的食物,」他寫道,「足以使智力遲鈍;飲食超量,扼殺精神。」人們對他性生活不檢點的指責,在青年時期也許屬實,但他卻因對妻子的不渝柔情而聞名遐邇。

事實上,他從未下過決心到底更喜愛哪一種一—哲學還是權力、智慧還是享樂,他從不相信它們之間有什麼互不相容之處。他承認,他是個極不完美的聖哲。「我堅持讚美的不是我目前所過的日子,而是我理應要過的生活。我保持著遙遠的距離追隨它,匍匐而行」以我們而言,誰又不是這樣的呢?他若不是真誠地說:「仁慈之心,無人能勝過國君或皇帝。」他至少可以像包西亞那樣恰當地表達了他的情感。他指責格鬥至死的搏鬥方式,尼祿也禁止他們格鬥。他以塔西佗所稱的「那種表現智慧的美德」,緩和了很多別人對他的批評。他對完美的要求,不像他身體力行得那樣深。我們已經看到,他把羅馬帝國治理得不錯,也知道因他寬恕尼祿最惡的罪行而使他的名聲黯然失色,「讓更多的大惡逝去吧,以便有力量去做小善」。他自感無顏,希望解除他在皇室的職務。他把羅馬皇帝的宮形容為「一座禁閉奴隸的悲慘監獄」。他希望能盡畢生之力研究智識,避開權力的黑暗迷宮。

興之所至,他會常常把政治的煩惱放在一邊,在16歲的時候,他像一個渴望求知的青年一樣,參特羅納克斯的學演講。公元62年,66歲時,他請求辭去在政府趨變小的職位,但是尼祿不放他走。公元64年的大火災之後,當尼祿要求全國捐贈中日重建羅馬的捐獻時,塞涅卡捐贈了他財產的大部分。漸漸地,他從宮中退出的心願得償了他住在自己坎帕尼亞的別墅中的時間越來越多了,幾乎希望以修道院一般的隱居,避開羅馬皇帝的注意與監視。有一段時間,他怕食物中有毒,曾以野果和就在這種緩慢的恐怖氣氛之下,從公元63年至65年,他完成了他的《自然的泉水度日研究》及他作品中最可愛的「道德書札」。這是一些即興的親切隨筆書信,寄給他的朋友盧基裡烏斯西西里的富裕總督、詩人、哲學家和坦誠的享樂主義者。在羅馬的文學中、比這採取斯多葛哲學以適合百萬富翁所需要的溫文作品更為娛人的書,並不多見。非正式的論文從此開始,它將是普魯塔克與盧奇安、蒙田與伏爾泰、培根、斯梯爾人所偏愛的媒介。

閱讀這些作品,就像與一個開明、文雅而又寬厚,對文學、政治與哲學都達到最高造詣的羅馬人互通款曲一樣。它們是以伊壁鳩魯的寬宏和柏拉圖的魅力、芝諾的善辯融為一體。塞涅卡因其體裁的粗疏(雖然如此,但仍不失為可愛的拉丁文)向盧齊利烏斯致歉說:「對你而言,我希望我的作品,就像你和我促膝而坐或並肩而行時我的談話一樣。」他補充說:「我寫這些,並不是為了多數人,只是為你。我們彼此之間,任何一方都足以作為對方的聽眾」雖然,毫無疑問,這位老作家曾經希望,後代子孫會偷聽他的談話。他生動地描寫了自己的氣喘,而無絲毫自憐之狀。他興高採烈地將最後一小時的「喘息」稱作「預習死亡的方法」。這時他雖已67歲,但只是生理上的年齡:「我的心靈堅強靈敏,它對我提出老年的問題,它說老年才是它的開花時期。」慶幸的是,他終於有時間去讀他擱置很久的好書。顯然是重讀伊壁鳩魯的著作,因為他常常而且熱心地以聲名狼藉的斯多葛主義者的姿態引述伊壁鳩魯的話。

相關焦點

  • 張治|小米捐給義大利的口罩上的名言是塞涅卡寫的嗎?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有新聞報導說:據3月7日《義大利晚郵報》,小米公司向義大利捐贈了第一批數萬個口罩,並在包裝箱上引用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的名言:「我們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樹上的樹葉,同一座花園裡的花朵」。被義大利網友盛讚。
  • 《思想者心靈簡史:從蘇格拉底到尼採》:哲學家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對於西塞羅(Cicero)、塞涅卡(Seneca)、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等羅馬作家來說,衡量精神進步的一個方法就是將自身行為與完美道德的典範蘇格拉底相比較。直到最近,能夠閱讀希臘和羅馬經典著作的人們還不僅從色諾芬和柏拉圖(Plato),也從塞涅卡和普魯塔克(Plutarch)的道德文章中汲取營養,其中關於哲學之益處和慰藉的啟迪故事可謂連篇累牘。一個有教養的人可能對蘇格拉底有所了解,還知道「伊壁鳩魯學派」、「斯多亞學派」(Stoic)、「懷疑論」的一些內容。
  • 《像哲學家一樣生活》:無法改變世界,但可以選擇不被世界改變!
    而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斯多葛哲學的生活藝術》一書中,作者威廉· 歐文教授運用斯多葛主義哲學深邃的心理探索與有效的實踐技巧,為我們描繪了新生命的路線圖。幾千年來,世界改變了許多,但人類心靈的變化卻非常有限,今日人們飽受各種消極情感之苦,和前人面臨一樣的羞辱、悲傷、衰老,我們甚至比前人面臨更多的焦慮、誘惑、競爭,但我們仍然束手無策。
  • 一個美國哲學家評選的10位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排第1
    很多歷史愛好者都喜歡討論,像誰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人?在這個歷史時段裡,哪個事件是決定性的?最喜歡紅樓夢或者三國演義裡的哪個人物?等這一類的問題。美國學者威爾·杜蘭特也曾討論過10位歷史上是最偉大的思想家。杜蘭特認為,歷史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是由人的思想推動的,不能僅僅解讀成一串死氣沉沉的數字和事實。
  • 歷史上著名的5位哲學家,中國有一位,他的思想傳承千年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5位哲學家。5,阿維森納,他的全名是Abū'Alīal-usaynnbn'AbdAllāhibnSīnā,其最後兩個詞被拉丁化為西方歷史上更常見的形式。他出生在波斯帝國。公元980年至1037年。除了他作為哲學家的地位,他還是世界上傑出的醫生。
  • 為什麼歷史上有很多物理學家、數學家同時又是哲學家?
    近代科學的起源在歷史上同時是哲學家,數學家的人有很多很多。假設你有本身穿越回去,和牛頓嘮嘮嗑,如果你管他老人家叫做科學家,他絕對不知道你到底在說什麼。其實「科學」這個詞,一直到了法拉第的時代,也就是19世紀初才出現。
  • 馬可奧勒留:御座上的哲學家
    除非哲學家成為我們這些國家的國王,或者我們目前稱之為國王和統治者的那些人物,能嚴肅認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權力與聰明才智合二為一。——柏拉圖《理想國》哲學家成為國王,是柏拉圖的理想。在西方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皇帝「兼職」哲學家,是馬可奧勒留。
  • 歷史上著名哲學家——培根的一生
    是英國哲學家、政治家、科學家、法學家、演說家和作家。他同時擔任司法部長和英國大法官,他死後,他的作品在科學革命期間對科學方法的發展仍然有影響,培根被稱為經驗主義之父。他的作品主張是基於歸納推理和對自然界事件的仔細觀察科學知識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他認為這可以通過使用懷疑和有條不紊的方法來實現,科學家的目的是避免誤導自己。
  • 中國歷史上最強逆襲哲學家——慧能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開宗立派的哲學大師演繹了從文盲到頂級哲學家的逆襲人生,他就是佛教最大宗派——禪宗的實際開創者——慧能。慧能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禪宗的實際創始人,中國頂級的佛教哲學家。而慧能從小家境貧寒,沒有讀過書,他從文盲逆襲為禪宗六祖,只用了八個月時間。關于慧能如何在短短八個月實現人生逆襲,流傳著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據《六祖壇經》記載,慧能從小生活在廣東南部,年幼時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靠賣柴為生。
  • 《哲人神彩 : 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
    《哲人神彩: 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是作者薛曉源教授以中國國畫的畫法,精心刻畫的中外100著名的哲學家的肖像,並用中英文對照的形式為每一位哲學家撰寫了簡短的傳記及其基本哲學思想。薛曉源教授用國畫的技法描繪了世界歷史中偉大哲學家之風骨的繪畫作品,讓世界哲學在中國繪畫藝術中得到呈現與對話。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劉大為先生對與會嘉賓及觀眾致以熱烈的歡迎。
  • 贈書活動 | 張汝倫:張君勱,一位康德意義上的「世界哲學家」
    即便是與其摯友張東蓀相比,他似乎也還不能被稱為「哲學家」,因為他不像東蓀那樣長期在大學教哲學和從屬哲學研究,並且有成體系的哲學著作。他雖然也有不少哲學著作,但在專業人士看來,都不夠「專業」,只能說是聊勝於無而已。然而,如果我們接受康德關於「學院概念」的哲學和「世界概念」的哲學的區分的話,那麼張君勱的確不是前者意義上的哲學家,但無疑是中國現代罕見的後者意義的哲學家。
  • 中國歷史上最天才的哲學家——王弼
    王弼(公元226年—249年)在中國哲學史上有一位哲學家的生命只有短短23個春秋,但他的哲學思想卻在他死後數百年裡被奉為最高的經典,引領了中國哲學幾個世紀,他是中國兩千多年來極為罕見的少年哲學天才,他就是在中國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魏晉玄學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之一——王弼。
  • 世界歷史:古希臘最著名的唯心論哲學家和思想家柏拉圖
    柏拉圖(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唯心論哲學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使唯心論哲學體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對後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柏拉圖出身於雅典一個大貴族家庭。公元前388年,他到了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城,想說服統治者建立一個由哲學家管理的理想國,但目的沒有達到。返回途中他不幸被賣為奴隸,他的朋友花了許多錢才把他贖回來。柏拉圖到雅典後,開辦了一所學園。一邊教學,一邊著作,他的學園門口掛著一個牌子:「不懂幾何學者免進」。從中可知,沒有幾何學的知識是不能登上柏拉圖的哲學殿堂的。
  • 想了解世界歷史嗎?很簡單,畫給孩子的世界歷史繪本,從看圖開始
    如今的孩子接觸的世界千變萬化,感受到的文化更是豐富多彩,對於中國的孩子來說,多讀一些歷史書,了解歷史故事是非常有益的。從小多讀歷史書,可以培養孩子更廣闊的視野和格局;在這些歷史故事中,孩子能從中學習到很多啟迪智慧的想法和思維,對於歷史如數家珍的孩子能夠在與同伴的交流中侃侃而談;在寫作文的時候,能夠引經據典,文採飛揚,在對於身邊的人和事的態度上更多了一份從容、睿智!
  • 馬克思:哲學家們只顧解釋世界,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改變世界!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卡爾·馬克思上面這句,是馬克思的經典名言之一,從某種意義上,他道出了哲學的部分本質和意義所在,即通過社會和個人的雙向同步努力,爭取改變這個世界,把這個世界建設的更好更美。但這裡卻有一個前提說明,即哲學的部分功能是解釋世界的,就必然會存在正確和謬誤之分,這點大家似乎都給嚴重的忽略了。
  • 《影響世界歷史100名人》十大思想巨匠,「世界上不分國籍的人」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歷史老師,今天講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人數永遠最少,但他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永遠最大。他們生來就屬於少數,但他們卻為所有人而活著。他們就是思想家,說一說影響世界歷史的十大思想巨匠。第一位: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李耳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老聃曾擔任守藏史(藏書室室長)。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
  • 讀"鄧小平傳(1904-1974)":從歷史轉折中看其膽略和睿智
    這就是歷史轉折中的活生生的鄧小平,也就是我十分敬仰的一代偉人鄧小平。   在我們黨的90多年歷史中,發生過五次歷史性的大轉折。這就是「八七會議」、遵義會議、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從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這五次歷史大轉折,都能夠直接參與的人不多,鄧小平是一個。
  • 一個哲學家的靈魂三問
    一個哲學家最大的問題,就是總不停地思考問題,而且還自問自答。從這個角度講,我感覺自己是個大哲學家啊,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問題總是想個不停,真的幸苦我的大腦了。比如,是先有白天還是先有黑夜?想了近三十年,都未得其解。(唉呀媽,一不小心暴露年齡了。)
  • 讓西方回到西方——在世界哲學家大會舉辦前夕訪談陳來教授
    一、應當把哲學看成一種文化方旭東:這次訪談的一個契機是世界哲學家大會今年8月將在北京舉行。您作為當代有代表性的中國哲學家,我想聽聽您對哲學尤其是西方哲學的意見。這可能是包括我在內很多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的人所感興趣的。第一個問題:您是怎樣理解哲學的?或者說,您的哲學觀是怎樣的?
  • 世界四大哲人和東方三大聖人是誰?世界歷史上十大思想家都有誰?
    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歷史進程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了思想家、哲學家、他們的思想深刻地影響著社會歷史的進程,至今還在影響著世界的哲學思想的發展。那麼這些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的大哲學家、大思想家都有誰呢?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和媒體把蘇格拉底、耶穌、孔子和釋迦牟尼稱為世界四大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