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不再是就業「金字招牌」 留學規劃是關鍵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海歸不再是就業「金字招牌」 留學規劃是關鍵

2008年08月11日 17:14 來源:杭州網-每日商報

發表評論

  近年來,隨著留洋一族的急劇增加,「海歸」已不再是「金字招牌」,他們所面臨的就業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留學專家提醒,合理規劃並選擇一個有就業潛力的專業是成功留學的基礎。

  科學規劃+不懈努力

  才能學有所成

  陳麗紅,2007年畢業於韓國釜山大學商學院。由於小陳的父母是做生意的,她本身也對經營和貿易很感興趣,所以在出國後選擇了商科專業。韓國大學的課程實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除了主修專業,她還選修了韓國文化和新聞傳播學。歸國後,各方面素質均不錯的小陳順利找到了工作。

  新東方出國留學部經理裘薇指出,目前很多跨國公司在選聘人才時,並不是單純地看一個人是否擁有知名大學或海外院校的文憑。對於外語能力和溝通實踐能力,他們同樣看重。

  最具就業潛力專業

  酒店管理

  隨著奧運會的舉辦,許多新的職業需求凸現出來,酒店服務就是其中之一,但中國酒店業擁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國際型管理人才卻鳳毛麟角。

  據了解,就讀酒店管理專業不僅要學習餐飲管理、房務管理和酒店與旅遊管理,還要學習銷售與市場學、經濟學、會計學、計算機研究,外交及文化交流等課程。

  推薦院校:瑞士庫爾理工大學酒店管理學院、新加坡英華美學院、澳大利亞藍山酒店管理學院。

  商科

  商科專業領域是目前全球教育界的熱點。中國學生除了可以學到西方企業的管理理念和經驗,還可以開拓眼界。另外,商科專業學費相對較低,性價比較高。

  商科專業涉及面較廣,主要有營銷、會計、國際貿易、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

  推薦院校: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泰國易三倉大學。

  IT

  IT業是國內就業市場的「需才大戶」,每年出國深造者中有25%的人選擇IT及相關專業。新興的IT專業在國內需求比較大,如網絡控制、通訊網絡、遊戲開發、智能系統、多媒體技術、軟體工程等。

  推薦院校: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愛爾蘭阿斯隆理工學院、韓國釜山大學。

  物流

  目前,國內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在600餘萬,在國內招聘的海外物流人才的薪水每月為6000元-8000元。

  物流專業主要有採購與供應、倉儲、運輸與配送、客戶服務、物流英語常用詞彙與術語等課程。

  推薦院校: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波蘭格但斯克工業大學。

  傳媒

  傳媒行業是當今世界增長最快的行業。國際性大型賽事紛紛在中國舉行,對具有國外教育背景的傳媒人才的渴求更甚於以往。

  傳媒專業主要學習大眾傳播學、傳播心理學、外交公關、市場分析調研等課程。

  推薦院校:韓國釜山大學、新加坡東亞管理學院。(見習記者 張凱 通訊員 張弦)

【編輯:侯冬華】

相關焦點

  • 月薪2000="海歸"待遇?海歸不再是就業金字招牌
    月薪2000="海歸"待遇?海歸不再是就業金字招牌 2008年01月24日 17:30 來源:成都日報 但隨著近幾年「海歸」人數的逐漸增多,海外文憑已不再像以往那麼稀有,部分「海歸」甚至成了「海待」……1月19日,在由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舉辦的「2008留英校友職業發展研討會暨小型專場招聘會」上,世界知名企業高管、海歸人士、留學生,就「海歸」就業前景各抒己見。
  • 留學生就業大數據:海歸平均月薪曝光,就業競爭力超預期
    網際網路大廠之所以偏愛海歸人才,其實是因為其不僅熟悉國內行業發展動向,更因其相對了解掌握海外市場的動向。多元化的經歷:有過留學經歷的學生更能適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地域的人打交道。這個算是留學生的特質,關鍵是看你怎麼挖掘和包裝來展現這種特質。
  • 留學回國就業前景怎麼樣?|《海歸人才就業報告》
    前段時間,有個網友表示自己花200萬留學,回來月薪不到2000,引起熱議,也引來各路鬼神對於留學的一通批判,那留學就這麼不值錢?韓國留學回國就業前景到底怎麼樣?
  • 海歸就業不再吃香?有真才實學最重要
    中國人力資源服務商智聯招聘近日發布的一項「海歸求職力」調研結果顯示,超七成企業表示不會優先錄用海歸。海歸就業不吃香了嗎?陳曦說,近年來,海歸出現大量化、低齡化特點,大部分是本科畢業或者在國外有短暫的留學經歷,學成即歸國,對國內現狀缺乏了解,也缺乏相關經驗,因此在就業過程中不被企業看好。   比起「海歸求職遇冷」,中俄亞太全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李鼎新更願將這種現象稱為海歸享受「國民化待遇」。
  • 海歸回國就業優勢縮小 合理選專業更具就業競爭力
    然而日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讓這些曾經的「搶手貨」不再火爆,薪酬逐漸和本土畢業生持平。  華南理工大學本科生董梓民畢業後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碩士,從英國回來後他忙碌往返於廣州各大招聘會。留學經歷讓他信心滿滿,而現實卻和想像中「很不一樣」。  事實上,用人單位給出的薪資並未顯示出其「海歸」優勢。
  • 數據下海歸回國就業形勢分析:留學到底值不值?
    在「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政策方針引領下,回國發展已成為海歸的主要選擇。「90」後、「95」後新生代海歸正在發展成為海歸就業創業的主力軍,近七成受訪海歸認為國際關係加快了留學人員的回國進程。
  • 留學回國人員就業態勢:27%「海歸」選擇國企就業
    最近兩年,出國留學的人數在增加,但回國就業的比例也在增加。在昨天舉行的第二屆世界大學排名高峰論壇上,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海歸」在國內就業和創業的基本態勢。  六成「海歸」有碩士學位  數據顯示,2014年在留學服務中心辦理了就業登記的「海歸」多達37萬人,與2013年相比,回國人數悄然增長了3.2%。我國留學回國人員年齡分布在22-34歲區間,佔全部留學回國人員的95%,有接近七成的留學回國人員年齡分布在22-26歲區間。
  • 海歸就業進入「青銅時代」? 產業化衝淡學位含金量
    資料圖:留學俄羅斯11年的蘭州小夥子楊洋回國後,在家鄉蘭州街頭賣起了釀皮。中新社發 楊豔敏 攝海外留學市場亂象叢生 產業化衝淡學位含金量海歸就業進入「青銅時代」?當前的就業形勢打破了嶽紅豆對未來的規劃。為了在畢業之前拿到offer,從入學開始,嶽紅豆就多次往返內地與香港,積極參加各類招聘會,試圖做到學業就業兩不誤。但學制上的差異還是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截至目前,這個廣東女孩已趕赴北京、深圳、武漢等地找工作,耗費了大量精力,但仍然沒有等來好消息。
  • 啟德教育:缺乏工作經驗成海歸求職最大挑戰,留學早規劃夯實競爭力
    郭蓓女士 啟德教育集團留學事業部副總裁2019年10月19日,啟德教育與前程無憂、應屆生求職網,再次聯合發布《2019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以海歸的概況、求職行為、就業行為作為分析的基礎這也是啟德教育第7次發布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通過結合就業市場最新的供需信息,為廣大有求職需求的海歸群體提供就業參考,並為有意赴海外留學或者正在海外留學的學生群體提供國內就業的動態趨勢。
  • 西安海歸人員增多 缺乏從業經驗就業優勢不再明顯
    核心提示  近日,一檔求職真人秀節目讓留學回國人員的就業問題被很多人關注。教育部2月份發布的2011年度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顯示,去年有超過18.62萬各類留學人員回國,比上年增加了近40%。隨著人數的增加,本科和碩士留學回國人員相對優勢不是太明顯,缺乏工作經驗甚至讓他們放下了身段,和國內許多畢業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 歸國潮持續、留學市場待覆蘇海歸人才求職「謀」路
    信息不對稱仍是痛點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海歸留學生的身份是很多家長和學生心中的「金字招牌」。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建設的步伐加快,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也在加大。實際上,據智聯招聘於1月7日發布的《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了33.9%,其中,留美學生歸國發展期望最迫切,2020年回國求職人數同比增長了86.8%。從學歷分布角度來看,碩士是向國內求職海歸的中堅力量,在2019年佔整體的70.7%,2020年則擴張至72.4%。
  • 撕掉標籤:比拼就業硬實力——海歸就業觀察
    比拼就業硬實力(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1))「六穩」「六保」,首要是穩就業、保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尤其引人關注。面對疫情影響及國內畢業生的競爭壓力,海歸就業呈現出哪些新特點?本版於今日推出「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從心態、技能、行業、地域等多維度剖析海歸就業現狀,敬請關注。
  • 海歸就業觀察:撕掉標籤,比拼就業硬實力
    面對疫情影響及國內畢業生的競爭壓力,海歸就業呈現出哪些新特點?本版於今日推出「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從心態、技能、行業、地域等多維度剖析海歸就業現狀,敬請關注。考驗真才實學數字顯示,從2004年—2018年的15年間,中國留學回國人員年均增幅達24.2%,高於13.3%的出國留學人員年均增長率,顯示出較為明顯的人才回流態勢。
  • 留學回國,就業單位怎麼選?
    今年7月發布的《海歸人才就業報告》顯示,海外留學生呈現出「大出大進」的趨勢。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留學回國人數達到51.9萬,從改革開放至2018年底,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365.1萬,逾八成留學生選擇回國發展。
  • 一年制海歸碩士就業緣何被低看一等
    一年海歸碩士面臨就業難題「為什麼你的碩士只有一年時間?一年時間能學到什麼?」這是最讓張航尷尬的面試問題。每逢此刻,他的心裡都會浮現出一種「被質疑的不適感」。「去香港讀一年碩士,原本是為了提升自己,現在卻成了一個bug。」回首茫茫求職路,張航有些無奈。
  • 海職國際旗下海歸求職網發布《留學生海歸求職就業報告》
    近日,知名職業諮詢機構海職國際旗下海歸求職網重磅發布最新《留學生海歸求職就業報告》,針對留學生海歸就業形勢和職業發展情況開展了全面的調查研究,對留學人才求職的現狀與趨勢進行了極具意義的全面分析與解讀。圖1中國曆年出國留學與回國人數統計專業同質化嚴重,僅三成海歸首份工作與專業匹配根據海職國際《報告》顯示,從留學生海歸專業上來看,主要集中於商科、人文、工科。
  • 海歸回國就業人員超80%,出國留學是否還有意義?當然了
    學業中斷、籤證收緊、航班叫停,後疫情時代,當國內就業已經成為學生畢業後的首選,出國留學還有沒有意義?準畢業生們要為他們自己做怎樣的規劃?人才回流大勢所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2018年出國留學生總數超過66萬人。
  • 海歸平均月薪過萬,就業優勢依然明顯
    隨著疫情的爆發,出國留學看起來好像不再那麼誘人,很多人開始質疑:花那麼多錢留學到底值不值?現在還要不要出去留學?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了《2019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其中有幾組數據比較能說明問題,今天分享給留學生和留學家庭,希望大家對留學這件事有個更清晰的認知。
  • 海歸碩士:回國被開價1600元!細數3個海歸優缺點!
    所以「海龜」已經成為比較普遍存在的群體,曾經海龜們的就業優勢一去不返,相反,由於出國機會更便利並且留學人數增加,海龜的就業競爭壓力會更大。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海龜碩士在國內就業有哪些優勢與劣勢?2.企業更加看重的是應聘者的實戰經驗,而海龜在這一方面比較缺乏現在很多人選擇留學很多時候是為了給自己增加一些閱歷和見識,大部分人在留學期間是沒有詳細的職業規劃的。
  • 留學回國就業面面觀:單位要求高 海歸優勢減—新聞—科學網
    據教育部統計顯示:2011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33.97萬人,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18.62萬人,與上年相比留學回國人數增長了38.08%。 用人單位:單純語言優勢已不能滿足要求 眾所周知,無論何種專業,外語能力曾是「海歸」就業的絕對優勢。